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彩虹  张秀敏 《全科护理》2010,8(32):2979-2980
[目的]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设立护理带班组长岗位,确定其岗位职责,协助护士长进行二级管理。[结果]护理带班组长工作制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结论]实施护理带班组长负责制,能使SICU护士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应用,落实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组组长负责制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8~11月急诊科实施小组组长负责制期间的住院患者185例,选择2012年同期未实施带班组长负责制期间的患者174 例,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 结果 实施了小组组长负责制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护士的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小组组长负责制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组制团队管理方式对外科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应用小组制团队管理方式对外科病房进行管理,并比较实施前后各项护理指标.[结果]实施后各项护理指标评分提高,护理差错缺陷发生率下降.[结论]小组制团队管理方式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外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简称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实施全方位的优化手段,以提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 手术室设立四个质控小组,通过建立护士长一质控组长一质控成员三级质控体系。进行系统、全面有效的护理质量控制 。结果 通过细节管理使手术室护理人员行为更加规范,从而提升了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结论 有效的质量控制是促进护理工作不断改进的先决条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  相似文献   

5.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小组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手术室设立六个质控小组,通过建立科护士长—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四级质控体系,进行系统、有效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质量控制.结果 质控小组实施后(2010年)与实施前(2008年)比较,科室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下降70%,护理质量评分从84.59分提高到93.21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质控小组能促使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帮助提高管理效能和护理质量,增强专业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6.
探讨护理部实施团队制管理查房的效果.护理部设干事分片负责,构建全院团队管理体系,每个护理单元实行护士长领导下质量管理、健康教育、团队建设、教学培训4条主线的团队管理模式,每个团队设组长1名,分管科内质量控制、健康教育、团队建设、教学培训的工作.在团队制管理的基础上,护理部对科室进行查房:科室由护士长、团队建设组长、健康教育组长、教学培训组长、质量控制组长组成5人查房团队,要求各科室运用多媒体对护士长管理、团队建设、质量控制、健康教育、教学培训等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反映具体工作情况及效果,明确今后一段时间内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对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分析准确深入,提出改进意见或解决方法 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护理部通过看、听、问、评、考的过程来评价各团队的工作情况及团队框架规范建设情况.护理部实施团队制管理的查房,提高了查房质量,提高了护士的理论及操作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喻姣花 《护理研究》2010,24(6):1571-1572
[目的]探讨小组制团队管理方式对外科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应用小组制团队管理方式对外科病房进行管理,并比较实施前后各项护理指标。[结果]实施后各项护理指标评分提高,护理差错缺陷发生率下降。[结论]小组制团队管理方式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外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科内护理质控小组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科室工作薄弱环节,本着“护理质量,人人有责“的原则,将科室成员划分为5个护理质控小组,即:基础护理小组、健康教育小组、护理文书管理小组、电脑收费管理小组、院感管理小组.适当指导,合理督查,公正评价,并予以精神及物质奖励.结果 护士长能集中精力进行宏观管理,提高了团队精神,培养了护理人才.结论 护理质控小组是临床护理管理的基层组织和执行者,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责任制管理模式.[方法]建立护理责任制小组,制定护理责任组长准入条件,由考核小组进行综合考核,择优录取,经护理部审核后实行滚动式管理.[结果]实施新的护理组长责任制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新的护理组长责任制管理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激活了用人机制,保障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护理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0.
护理组长在分层级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护理组长在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设立护理组长岗位,明确岗位条件,明确护理组长工作职责,明确下达护嘱,培养及使用护理组长.结果 设立护理组长后,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优质护理.结论 设立护理组长是护理分层级管理中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冯佳  俞申妹 《护理与康复》2014,13(8):790-792
探讨小组制团队管理模式在提高心内科病区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根据人员架构组建6个工作小组,分别为质量控制小组、安全管理小组、流程改进小组、环境美化小组、人文关怀小组和护理科研小组,确定团队各工作小组的目标,对心内科病区护理工作进行工作小组式管理。实施1年,护理缺陷率从0.35‰下降至0.20‰,未发生护理投诉或纠纷;收到患者表扬信153封,医院每季度调查的住院患者满意度从92.0%提高到99.6%。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组长负责小组包干制分管病人,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 采用组长负责小组包干制的工作模式,比较包干责任后(2010年2月~2010年11月)和(2009年同期)出院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护理质量评比;各类人员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 包干责任前后护理质量;出院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护理质量评比;各类人员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组长负责小组包干制分管病人护理模式充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保证了病房各时间段,各环节护理质量的落实,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分层管理中设立护理组长对呼吸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通过民主测评、理论技术考核、设立护理组长岗位、制定护理组长工作职责及严格考评等,评价实施分层管理的效果。结果:设立护理组长后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论:设立护理组长是护理分层管理中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设立护理组长实施外科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索在分层级管理中设立护理组长对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通过民主测评、理论技术考核设立护理组长岗位,制订护理组长工作职责并严格考评。结果设立护理组长后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科室护理质量指标全部达到优秀。结论设立护理组长是护理分层级管理中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护理人员按职上岗的实施方法,以便更好地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SICU护理人员实施按职上岗,包括建立合理组织架构,设立5个小组长分管病区工作;护理人员分为高级责任护士一责任护士一执行护士一辅助护士4个层次,制定和完善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护士长对其工作情况给予量化考评。结果在SICU实施按职上岗有利于加强病区的有效管理,提高护理质量,调动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护理团队的精神文化建设,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结论在SICU实施按职上岗,使病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将使病人得到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16.
儿科设置护理组长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秋里 《护理学报》2009,16(8):24-25
目的 通过护理组长任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符合条件的护士经科内讨论决定,提出申请,报护理部审核通过后上岗,通过任期考评,聘任为护理组长,履行组长职责,享受相应待遇.结果 护理组长实施前、后各一年半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可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控制与持续改进,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效避免和杜绝护理缺陷,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徐锡凤 《全科护理》2011,(16):1470-1471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责任制管理模式。[方法]建立护理责任制小组,制定护理责任组长准入条件,由考核小组进行综合考核,择优录取,经护理部审核后实行滚动式管理。[结果]实施新的护理组长责任制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新的护理组长责任制管理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激活了用人机制,保障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护理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8.
护理组长在护士分层级管理中的新路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进淑 《全科护理》2010,8(6):534-535
[目的]探索护理组长在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设立护理组长岗位,制订护理组长工作职责并严格考评,培养及使用护理组长。[结果]设立护理组长后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充分发挥了护理组长在护士分层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结论]设立护理组长是护理分层级管理中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是护理管理理念质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9.
探讨分组质量控制在急诊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将急诊护理人员根据职称、工作能力、个性、工作特点分成7个抢救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班。由抢救组长全面负责组内人员工作质量的检查、控制及组员的带教、培训,护士长、质控组长负责各细则考核。通过分组质量控制,科室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同时提高了抢救组长的管理能力及组员的工作能力,保证急诊抢救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护理组长在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设立护理组长岗位,制订护理组长工作职责并严格考评,培养及使用护理组长。[结果]设立护理组长后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充分发挥了护理组长在护士分层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结论]设立护理组长是护理分层级管理中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是护理管理理念质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