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28例39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观察前房、滤过泡、眼内反应、眼压及视力等情况.随访6~12个月.结果眼压术后5~7天7眼在3.96~7.10 mmHg,其余太低测不出;术后1、3、6和12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12.34±3.81)、(14.68±3.73)、(15.75±4.14)和(17.13±6.15)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值分别为16.08、14.89、13.83和10.24,P均<0.01).随访期间6眼眼压>21 mmHg,经术区激光周边虹膜成型或房角穿刺4眼恢复正常.术后早期全部可见滤过泡隆起,随访末期77.1%可见功能性滤过泡.并发症有小梁-后弹力膜穿孔、术区虹膜前粘连及小梁-后弹力膜纤维增生增厚.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开角型青光眼降眼压效果好,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和分析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深层巩膜反折引流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16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深层巩膜反折引流.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视野、前房(前房角)变化及手术后滤过泡情况.随访3~18个月.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27.93±7.62)mmHg(1 kPa=7.5 mmHg),术后3个月时为(14.62±3.53)mmHg,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1.82,P<0.001).手术前、后视力及视野无明显改变.术后16眼均形成滤过泡,其中I型6眼,Ⅱ型9眼,Ⅲ型1眼.结论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及深层巩膜反折引流术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和具有可重复性的新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32例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MMC)的临床疗效及超声生物显微镜表现。方法: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2例(44眼)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应用MMC。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并做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结果:术后随访6~18mo。术前平均眼压(34.64±8.37)mmHg(1mmHg=0.133kPa),术后(13.63±3.64)mmHg。随访期间眼压≤21mmHg者44眼,其中4眼(9%)加用1种抗青光眼药物,40眼(91%)不用抗青光眼药物。其中2眼在术后的2wk后即出现结膜下组织的瘢痕化而进行了第2次手术,手术后1眼眼压<21mmHg,另1眼经用5g/L噻吗心安后眼压<21mmHg。术后35眼无任何眼内反应;4眼有轻微房水闪光,2d内消失;5眼有少量前房积血,4~7d消失,其中1眼为术后1d打喷嚏后出现。术后44眼均形成显著弥散的滤过泡;最后1次随访时,有39眼有功能性滤过泡;5眼于术后的1~3mo时功能性滤过泡消失。在术后3mo和6mo时用UBM检查除4眼巩膜湖为一狭长缝隙外,40眼均为明显的巩膜湖,巩膜湖最大长度为1.56~3.2mm;滤过泡处的结膜下组织可见明显的低于其它部分的弱回声区,有的可见到比较明显的结膜下空腔。结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应用MMC可有效降低眼压,术后并发症少,为一种经济有效的抗青光眼手术。  相似文献   

4.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是一类新型的抗青光眼手术,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本文主要介绍了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的主要术式,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效果稳定,并发症较少,有望成为一种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理想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两种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术后最初3个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4例62眼中、晚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非穿透性深层巩膜切除技术(27眼)和非穿透性深层巩膜切除加外部小梁切除技术(35眼),比较两组术后眼压、视力、前房角表现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平均眼压值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第3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是(13.96±5.35)mmHg和(14.18±3.51)mmHg,眼压下降幅度分别是55.08%和45.37%;术后非穿透性深层巩膜切除加外部小梁切除组的平均眼压明显比单纯非穿透性深层巩膜切除组低,眼压下降幅度亦明显增加(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角表现为空腔型和宽带型者,非穿透性深层巩膜切除加外部小梁切除组占77.1%,而单纯深层巩膜切除组占70.4%.两组并发症较少并且类似.结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成功的关键是获得具有良好渗透功能的滤过膜,两种基础技术结合显著提高术后眼压下降的幅度和速率,但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植入物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Ye T  Zhang X  Yu M  Ge J  Ji X  Chen X  Ji J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4):273-277,T005
目的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netratingtrabecularsurgery,NPTS)联合网状透明质酸植入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27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患者进行NPTS联合透明质酸植入物治疗.术后观察眼压、眼内组织反应情况、滤过泡形态,并对手术区域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和前房角镜检查.随访时间3.0~10.4个月,平均(6.61±2.47)个月.结果患者术前眼压平均(26.36±9.02)mmHg(1mmHg=0.133kPa),术后3个月眼压平均(14.18±3.51)mmHg,差异有显著性(t=6.875,P<0.05).术后无需药物治疗而眼压≤21mmHg者占56.0%,需局部应用药物治疗或术区行残存小梁网激光穿刺治疗眼压≤21mmHg者占44.0%.术前局部应用降眼压药平均(2.96±1.43)种,术后减至(0.77±1.07)种,差异有显著性(t=4.716,P<0.05).所有患者术前、后视力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33,P=0.564).27只眼中,6只眼术后眼压≥21mmHg,4只眼有轻微前房出血;无前房变浅、炎症、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UBM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眼在巩膜瓣下均形成一内含植入物的透明液性间腔,透明质酸植入物在术后3个月开始降解,其透明性间腔逐渐缩小,部分患者结膜下伴有滤过泡形成.前房角镜检查显示患眼术区小梁网明显变薄及有透明间腔样改变者23只眼,4只眼术区呈半透明样脱色改变.结论NPTS联合透明质酸植入物能有效降低眼压、减少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无穿透性小梁手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视力变化不明显,是一种治疗POAG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羊膜移植的效果。方法:对20例23眼开角型青光眼行此手术。手术方法是在浅层巩膜瓣下切除深层巩膜瓣及Schlemm管外壁,并向前进入透明角膜约2mm,仅留后弹力层,此时可见房水渗出,将羊膜移植于深层巩膜瓣下。术后随访观察,包括视力、眼压及裂隙灯等检查。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81%。其中12眼术后眼压缓慢下降,4例术后加用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控制。均未见术中术后浅前房或炎症反应等并发症。结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中羊膜移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的抗青光眼手术。  相似文献   

8.
非穿透性深层巩膜切除术和小梁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非穿透性深层巩膜切除术的疗效及其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深层巩膜切除术组18例30眼(平均随访9.36个月)和小梁切除术组22例38眼(平均随访12个月)的术后眼压下降、有效率及其并发症.结果非穿透性深层巩膜切除术组术前,术后1周、1、2、3、6、9、12个月眼压分别为(26.39±2.01)mmHg(1kPa=7.5mmHg)、(15.36±5.66)mmHg、(15.70±4.37)mmHg、(15.88±2.57)mmHg、(15.23±2.80)mmHg、(16.37±2.83)mmHg、(18.05±2.43)mmHg、(17.37±3.06)mmHg.小梁切除术组术前,术后1周、1、2、3、6、9、12个月眼压分别为(29.11±7.26)mmHg、(17.33±8.97)mmHg、(17.66±4.78)mmHg、(16.97±4.77)mmHg、(17.42±5.35)mmHg、(18.86±4.66)mmHg、(18.49±4.32)mmHg、(18.29±3.76)mmHg.2组术后12个月的成功率均为75%.深层巩膜切除术组除了3例术后1周内出现前房混浊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非穿透性深层巩膜切除术的疗效与小梁切除术相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非穿透小梁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Yang S  Li Y  Ma X  Li Y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2):725-727
目的 评价非穿透小梁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8例 (2 5只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小梁手术 ,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 6~ 2 8个月 ,平均 16个月。结果 患者术前平均眼压 (2 7 93± 7 6 2 )mmHg(1mmHg =0 133kPa) ;术后 3个月 ,平均眼压降至 (14 6 2± 3 5 3)mmHg ;差异有显著意义 (t=11 82 ,P <0 0 0 1)。术后2 5只眼均形成明显的弥散滤过泡。术后 3个月 ,2 1只眼有功能性滤过泡 ,4只眼功能性滤过泡消失。术后前房反应轻 ,1只眼发生前房出血 ;4只眼术中发现小梁网处有小穿孔 ,但无虹膜膨出 ,术后前房角镜检查均可见小穿孔 ;2只眼术中未发现小穿孔 ,而前房角镜下观察有小裂隙。结论 非穿透小梁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 ,能有效降低开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术后患者视力恢复快 ,并发症少而轻。  相似文献   

10.
Li M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6):404-408,T002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rfo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28只眼)中、晚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眼内反应和滤过泡,并做前房角镜及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结果术后随访4.5~18.0个月,平均(9.2±3.4)个月.术前平均眼压(28.1±10.2) 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17.5±4.1) mm H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5.776,P<0.001).术前平均用药(2.04±0.74)种,术后(0.71±0.71)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8.103,P<0.001).随访期间眼压≤21 mm Hg者27只眼(96.4%),其中12只眼(42.8%)不用抗青光眼药物,15只眼(53.6%)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下降≥10 mm Hg者13只眼(46.4%),其中不加药者6只眼.术后14只眼无任何眼内反应;10只眼有轻微房水闪光,2~6 d消失;4只眼有少量前房积血,3~7 d消失.术后28只眼均形成显著弥散滤过泡;随访期间,19只眼有功能性滤过泡;9只眼于术后1.5~3.0个月功能性滤过泡消失.5只眼于术中发现小梁网处有小穿孔,但无虹膜膨出,术后经前房角镜检查可见3只眼有小穿孔;另4只眼术中未见小穿孔,但前房角镜下观察有小裂隙,1~8个月时,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可见生物胶未降解.结论 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术可有效降低眼压,并减少抗青光眼药物的应用,术后并发症少,为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抗青光眼新手术.  相似文献   

11.
李迅  刘鹤南  高殿文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1895-1896
目的:评价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net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联合醛化脐带静脉管(human umbilical vein,HUV)植入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42眼POAG患者进行NPTS联合HUV植入和MMC治疗。术后观察指标包括:术后眼压、术后抗青光眼药物应用、术后滤过泡形态学以及术后并发症,随访时间12mo。结果:术后12 mo,手术完全成功81%,条件成功95%;眼压从术前(26.1±7.7)mmHg降至(15.3±3.8)mmHg(P=0.00);抗青光眼药物从术前(3.2±0.5)种减少到(0.3±0.2)种(P=0.00);滤过泡形态,Ⅰ型滤过泡26%,Ⅱ型滤过泡59%,Ⅳ型滤过泡14%。术后6眼出现包裹性滤过泡,3眼有轻微前房出血,无浅前房、低眼压和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NPTS联合HUV植入和MMC治疗POAG,具有手术成功率高,术后IOP控制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脐带静脉管(HUV)植入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TS)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例32例(46眼)。患者分为两组:HUV+MMC组(n=25),透明质酸生物胶(SKGEL)+MMC组(n=21);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HUV+MMC组将HUV置于巩膜床内,SKGEL+MMC组将SKGEL缝合固定于巩膜床上。术后分别于1,2,4wk;2,6,12mo裂隙灯下观察术口愈合情况、滤过泡情况、前房炎症反应、前房深度、有无出血等。测量眼压、最佳矫正视力,计算手术成功率。结果:HUA+MMC组的术后眼压平均在16mmHg,HUA+MMC组与SKGEL+MMC组在术后1,2,4wk;2,6,12mo时P>0.05,差异无显著性;功能性滤过泡术后1wk~12mo时HUA+MMC组与SKGEL+MM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HUA+MMC组成功(完全成功和条件成功)21眼,成功率84%;SKGEL+MMC组成功18眼,成功率86%。两组末次随访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UV联合MMC在NPFS中对术眼有明显而稳定的降压作用,大大提高了NPTS的手术成功率。脐带静脉管取材方便,抗原性低,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眼局部反应轻,无毒副作用,且与SKGEL植入物相比,价格便宜,是理想的NPTS中的植入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SK胶)植入治疗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22眼)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采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SK胶植入,术中应用抗代谢药物。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眼底杯/盘、视野及手术并发症。随访36~44个月,并在末次随访时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结果手术1周及随访末次平均眼压分别为(10.27±1.38)mmHg,(16.18±7.69)mmHg,与术前平均眼压(29.38±12.56)mmH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6.65,P〈0.01和t=2.71,P〈0.01)。术后22眼均形成显著弥散滤过泡,末次随访时10眼(45.50%)可见扁平稍弥散滤过泡,12眼(54.50%)手术区瘢痕形成,未见滤过泡;视力提高2行及以上者5眼,不变者17眼,无视力下降。眼底杯/盘减小者6眼,不变者16眼;视野改善者6眼,不变者16眼,无视野损害进行性加重。结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治疗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 (non penetratingsurgery ,NPTS)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 4 1例 5 6眼POAG患者施行NPTS ,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手术区房角、手术并发症 ,随访 12~ 39个月 ,平均 16 .8个月。结果NPTS术后视力不变或提高 96 .4 3% ,眼压由术前平均(2 5 97± 7.97)mmHg(1kPa =7.5mmHg)降至术后 12个月平均眼压 (19.19± 3 6 6 )mmHg ,差异有显著性 (t=9.4 7,P <0 .0 1)。随访末期眼压≤ 2 1mmHg 31眼 ,需局部用降眼压药后眼压≤ 2 1mmHg 16眼 ,手术失败 8眼。随访末期有功能滤过泡 2 9眼 ,眼压均≤ 2 1mmHg。前房角镜检查 :术后 12个月可见较宽的透明间腔带 4 3眼 ,境界欠清 4眼 ,小梁膜色素沉着、增厚 7眼。 1眼生物胶露出球结膜后行羊膜移植修补。结论 NPTS能有效降低眼压 ,手术并发症少 ,术后视力稳定。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巩膜瓣间、球结膜瘢痕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青少年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44眼)青少年性青光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后随访18月,观察患者眼压、视力及滤过泡情况。结果术后眼压控制良好,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视力均不低于术前。在术后各期随访中42眼(95.45%)表现为功能性滤过泡。结论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治疗青少年性青光眼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评估Nd:YAG激光行房角穿刺治疗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不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1kPa=7.5mmHg)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5例(38眼)为研究对象,硝酸毛果芸香碱缩瞳后,在激光房角镜下原手术部位行Nd:YAG激光房角穿刺,观察激光前及激光后1h、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a时的眼压、滤过泡、房角及前房反应情况。结果激光前及激光后1h、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a的眼压分别为(25.0±3.4)mmHg、(12.5±3.4)mm-Hg、(12.0±3.2)mmHg、(13.1±3.0)mmHg、(14.0±3.1)mmHg、(14.1±2.7)mmHg、(14.3±2.9)mmHg、(15.3±2.6)mmHg、(16.2±2.8)mmHg、(16.0±3.0)mmHg,激光后各时间点眼压均较激光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其中10眼激光后眼压、滤过泡无明显改善,28眼滤过泡形成或原滤过泡面积、隆起度增大;激光后发生浅前房2眼(5.3%),虹膜周边前粘连2眼(5.3%),无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Nd:YAG激光房角穿刺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小梁网-狄氏膜的房水低滤过状态,是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高眼压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UBM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NPTS)后随访的意义.方法对21例28~51岁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NPTS联合丝裂霉素C(MMC)及羊膜植入治疗,在术后1~18个月,UBM观察滤过泡的形态、形成液间腔的大小、剩余小梁膜的厚度及羊膜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例UBM下均形成前部的液间腔,随访18个月,其边缘逐渐钝化不规则,体积逐渐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巩膜小梁带逐渐粗糙,其厚度测量差别较大.羊膜术后9个月左右融解,无明显后部液间腔存在. 结论 NPTS联合MMC及羊膜植入能有效降低眼压,远期效果良好.UBM适合于NPTS的随访,羊膜在NPTS中无明显的抑制纤维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平 《临床眼科杂志》2002,10(3):214-216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non- penet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9例 (36只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术后 3天开始按摩眼球 ,持续 7~ 8周 ,观察视力、眼压、视野变化。结果 随访 4~ 9.5个月 ,平均 6 .41± 2 .5 3个月。术前平均眼压 2 8.14± 8.4m m Hg(1mm Hg=0 .133k Pa) ,术后 4个月平均眼压 14.9± 2 .3mm Hg。治疗前后眼压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所有病例术前、术后视力视野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术后前房出血 1只眼 ,浅前房 2只眼 ;无炎症、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NPTS是一种治疗 POAG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隧道刀制作巩膜瓣联合丝裂霉素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3例61眼各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隧道刀制作巩膜瓣,并应用0.4g/L丝裂霉素C浸泡,时间2min。结果:随访12mo。术后各时期的眼压与术前眼压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93%,无持续性浅前房及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隧道刀制作巩膜瓣创伤小、时间短,瓣的厚度均匀、表面光滑,联合丝裂霉素C,明显减少了术后滤过道的瘢痕粘连,提高了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