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无创性预测指标。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206例,以患者一般特点、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超声结果等为研究参数,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无静脉曲张组、所有静脉曲张组及严重静脉曲张组,再对上述指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筛选出有预测价值的食管静脉曲张及其程度的无创指标。结果:(1)对患者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分级,其中Child A级94例(45.6%)、B级81例(39.3%)、C级31例(15.0%);所有患者中,存在食管静脉曲张152例(73.8%),其中轻度曲张48例(23.3%)、中度曲张62例(30.1%)、重度曲张42例(20.4%),严重曲张(中度和重度曲张之和)共104例(50.5%)。(2)与门静脉高压相关的指标,如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门静脉直径和脾长,无论是所有静脉曲张组还是严重曲张组,与无曲张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而清蛋白、凝血时间、谷草转氨酶和胆红素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血小板、门静脉直径和脾长等相关因素均进入最终回归分析模型。结论:监测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门静脉直径和脾长变化,有助于预测食管静脉曲张或严重食道静脉曲张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能谱CT碘基值与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进行比较,探讨能谱CT碘基值能否评估EV程度及出血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方法 42例肝硬化患者分别进行能谱CT扫描及胃镜检查,分别记录动脉期、静脉期肝左叶、肝右叶、尾状叶、腹主动脉、门静脉、胃左静脉碘基值及胃镜下EV程度.胃镜下无、轻度EV为曲张非严重组,中、重度EV为曲张严重组.比较肝硬化组不同肝功能分级之间及胃镜下EV不同组别之间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A/VNIC)、胃左静脉指数(LGI)差异.绘制ROC曲线.结果 肝硬化Child-C级的ANIC较Child-A、B级高,分别为(0.09±0.04)、(0.05土0.02).胃镜下EV严重组较非严重组VNIC低,分别为(0.36±0.04)、(0.42±0.07);LGI高,分别为(1.04±0.16)、(0.76±0.31).胃镜下严重胃底静脉曲张(GV)组较非严重曲张组LGI高,分别为(1.04±0.10)、(0.89±0.29).出血组较未出血组VNIC低,分别为(0.36±0.04)、(0.42±0.08);LGI高,分别为(1.02±0.17)、(0.76 ±0.32).LGI临界值为0.86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4,诊断严重EV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80%.LGI临界值为0.95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73,诊断严重GV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62%.结论 能谱CT胃左静脉指数可以用来评估EV程度及出血风险,进而减少频繁地胃镜随访,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脾脏硬度对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胃镜检查、Fibro Touch检查与血清学检查资料.以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EV组和非EV组,比较两组患者肝脏硬度值(LSM)和脾脏硬度值(SSM);计算纤维化4项指标(FIB-4)、天冬氨酸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高危因素,并比较多种无创预测模型评估EGV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院中心及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生化检测、胃镜检查及FibroTouch检测,并计算谷草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及肝硬度-脾直径-血小板评分(LSPS)。根据胃镜结果将患者分为EGV组与无EGV组。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EGV的高危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诊断EGV的价值。结果 47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中,EGV组178例,无EGV组292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血小板(PLT)(OR=0.99,95%CI 0.98~0.99)、高脾直径(SD)(OR=1.02,95%CI1.01~1.03)及高肝硬度值(LSM)(OR=1.04,95%CI1.02~1.07)是EGV的高危因素(P<0.05)。LSPS预测EG...  相似文献   

5.
刘沁雨  常越  张文  张青  卢诚震  李海 《武警医学》2020,31(4):317-323
 

目的 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 protein 73,GP73)浓度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否发展为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12月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就诊的CHB患者107名,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同时参考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考虑,将入组患者分为慢性乙肝组(59例)和乙肝肝硬化组(48例),此为实验队列。同时选取2018年8-11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CHB患者133例,分为慢性乙肝组(97例)和慢性乙肝肝硬化组(36例),此为验证队列。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资料,并收集患者血清通过ELISA方法检测GP73浓度,计算无创血清学诊断方法GPR得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非正态分布采用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间选择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血清GP73浓度与肝脏炎症程度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其与是否发生肝硬化的相关性。建立ROC曲线,计算血清GP73含量在诊断肝硬化中的cut-off值。结果 两队列中慢性乙肝肝硬化组年龄(P1=0.012,P2=0.000)、总胆红素(P1=0.015,P2=0.000)、碱性磷酸酶(P1=0.013,P2=0.000)、血小板计数(P1=0.012,P2=0.001)、肝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P1=0.000,P2=0.000)、GPR(P1=0.000,P2=0.000)、GP73(P1=0.000,P2=0.026)数值明显高于慢性乙肝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P73浓度与谷丙转氨酶(P1=0.012,P2=0.010)、谷草转氨酶(P1=0.000,P2=0.000)、总胆红素(P1=0.000,P2=0.000)具有相关性,与是否发生肝硬化密切相关(r1=0.846,P1=0.000;r2=0.591,P2=0.000)。ROC曲线显示三种无创指标诊断乙肝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LSM(AUC1=0.844,AUC2=0.730)、GPR(AUC1=0.922,AUC2=0.724)、GP73(AUC1=0.991,AUC2=0.870),相较而言GP73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血清中GP73浓度与抗病毒治疗CHB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具有提示肝硬化发生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FibroScan在预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s)发生及分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7月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科就诊的563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2周内行FibroScan、胃镜及实验室检查.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ROC)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效能分析.结果 最后入组的396例CHB患者中,肝脏硬度值、血小板、总胆红素、白蛋白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5、-0.511、0.523、-0.609.FibroScan预测是否存在EVs(G1-G3)、中重度EVs(G2-G3)以及重度EVs(G3)的肝脏硬度临界值分别为9.9、12.2、17.7kPa,对应的AUROC依次是0.765(P<0.001)、0.884(P<0.001)、0.837(P<0.001).结论 FibroScan是一种预测CHB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发生及分度的可靠无创手段,可用于初步筛选是否需行胃镜等检查的患者,但尚不能取代胃镜.  相似文献   

7.
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硬化、套扎治疗对食管测压的影响。硬化与套扎治疗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测压一次,结果显示:(1)硬化剂治疗后,食管下端括约肌(LES)息压及松弛压力降低,松弛率升高,松弛持续时间缩短;套扎治疗仅对LES静息压有影响。(2)硬化剂治疗使治疗部位及其以下食管的蠕动波幅值下降,蠕动持续时间延长,蠕动波速度加快;套扎治疗使治疗部位及其以下食管的蠕动持续时间缩短,异常蠕动性收缩增加。提示经治疗后应使用既能降低胃酸酸碱度,又能增加LES压力的抗酸药物,而套扎治疗后应使用胃动力药物。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静脉曲张(GV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肝硬化患者上腹部MDCT增强图像,判断GVs的有无、大小,并将结果与其胃镜结果作对照研究。结果:胃镜结果显示96例患者中24例无静脉曲张,32例仅有食管静脉曲张,16例仅有GVs,24例同时伴有食管胃静脉曲张。MDCT正确诊断了其中35例,5例为假阴性。在无GVs的56例中,MDCT正确诊断其中48例,8例为假阳性。MDCT诊断GVs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85.7%、86.4%、81.4%、90.6%。在40例GVs病例中,大静脉曲张24例,小静脉曲张16例。MDCT诊断大、小GVs的符合率分别为83.3%、81.3%。结论:MDCT可较准确显示GVs的有无、大小,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对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MSCTP)对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检出及分级间关系.方法 对70例肝硬化患者1周内同时行多层螺旋CT与内镜检查,两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MSCTP与内镜对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显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23),且MSCTP在判断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3 mm)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7.78%、88%、94.29%.结论 MSCTP能准确显示食管静脉曲张的范围及程度且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左静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岀血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7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和200名正常对照者行上腹部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对胃左静脉进行血管重组,观察胃左静脉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并测量胃左静脉最大内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体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组胃左静脉最大内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宽(P=0.00),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组、未出血组胃左静脉最大内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胃左静脉最大内径7.0 mm为判断岀血的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1.5%、77.1%、71.6%。结论 MSCTA可以清晰显示胃左静脉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胃左静脉增宽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个危险因素,胃左静脉内径的测量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岀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研究如何预防和治疗门脉高压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犬门脉高压征食管静脉曲张动物模型并加以评价,为下一步探索临床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稳定的模型动物。方法10条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为研究对象,以胆总管结扎术加CCl4法建立门脉高压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动物模型。同时采用一系列的检查方法加以评估。结果10条犬存活8条,经胃镜检查证实,所有存活动物均形成食管静脉曲张,其中轻度2例,中度4例,重度2例。与术前相比,肝功能显著异常,门静脉压力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门脉高压性胃病达58%。结论本组方法简单易行,模型质量可靠,制备周期明显缩短。该方法可形成稳定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征食管静脉曲张模型,可用于该方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技术获取乙肝肝硬化患者脾脏硬度值,探讨其对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明确诊断为乙肝肝硬化患者188例,以胃镜结果为EV诊断金标准,分为G0、G1、G2及G3。应用2D-SWE技术获取脾硬度值(SSM)。采用ROC曲线评估SSM诊断有无EV(≥G1)及高危食管静脉曲张(≥G2)的价值。结果 G0期55例、G1期39例、G2期27例、G3期67例,SSM预测≥G1及≥G2的AUC分别为0.953、0.939(P<0.001),最优截断值分别为38.08 k Pa及40.56 k Pa,敏感性(Se)、特异性(Sp)、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81.95%、96.36%、98.2%、68.8%; 93.62%、81.91%、83.8%、92.8%。结论 2D-SWE获取乙肝肝硬化患者脾硬度值,可无创性的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及危险分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D-二聚体/血小板(D-dimer/platelet,DP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预测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EVB)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经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所有纳入对象入院后均检测血清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platelet,PL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并计算DPR、FAR。根据随访2年是否出现EVB将患者分为EVB组(n=48)、非EVB组(n=60)。比较各组DPR、FAR水平。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EVB的相关因素。结果 EVB组患者血清D-D、DPR水平及MELD评分、肝脏硬度值、肝硬化并发症所占比例均高于非EVB组(P<0.05),PLT、FIB、ALB、FAR水平低于非EVB组(P<0.05)。重度EVB患者血清D-D、DPR水平均高于中度、轻度(P<0.05),PLT、FIB、ALB、FAR水平均低于中度、轻度(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DPR预测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EVB的曲线下面积为0.852,截断值为0.2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4%、88.3%;FAR预测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EVB的曲线下面积为0.840,截断值为0.0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2%、90.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PR[HR(95%CI):3.50(1.87~6.56)]、FAR[HR(95%CI):3.79(1.78~8.04)]均是影响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EVB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EVB患者血清DPR水平升高,FAR水平降低,并且均与EVB程度密切相关。DPR与FAR均是影响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EVB的相关因素,二者有望作为临床预测乙肝肝硬化患者EVB发生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
_目的:通过能谱CT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改变来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方法:41名肝硬化患者行能谱CT扫描,分别记录肝左叶、肝右叶、肝尾状叶、脾脏、门静脉、胃左静脉碘基值,门静脉主干及脾静脉主干内径,比较门脉高压组(门静脉内径≥15 mm或脾静脉内径≥10 mm)与非门脉高压组(门静脉内径<15 mm或脾静脉内径<10 mm)、CT下食管静脉曲张组与未曲张组、出血组与未出血组之间能谱参数差异。将出血组与未出血组的能谱参数绘制ROC曲线,选取截点,确定能谱参数对出血风险的诊断价值。结果:胃左静脉指数 GLI (胃左静脉碘基值/门静脉碘基值)与脾静脉主干内径呈正相关(r=0.358,P=0.035)。CT下食管静脉曲张组GLI(0.99±0.26)较未曲张组高(0.78±0.22),P=0.02。出血组GLI (1.01±0.21)较未出血组高(0.83±0.28),P=0.037。GLI临界值为0.87时曲线下面积为0.71,诊断出血风险的敏感性82.4%,特异性65%。结论:胃左静脉指数可以作为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指标。  相似文献   

16.
正摘要目的评估MR弹性成像技术在比较肝硬化病人脾长度和食管静脉曲张相关的动态增强(DCE)MR影像(以内镜检查作为参考标准)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该回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脏Gd-EOB-DTPA增强MRI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clinically significant portal hypertension,CSPH)及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VB)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肝脏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剪切波弹性成像并行HVPG测定的32例患者的资料。Pearson相关分析门静脉、脾静脉管径、肝脾体积、肝胆期相对强化程度(relative enhancement,RE)值、肝硬度值(liver stiffness,LS)等参数与HVPG的相关性。对易出血组(HVPG>12 mmHg)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建立联合诊断模型(RE_(20min)与肝硬度值)并检验拟合度,绘制单一诊断指标及联合诊断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患者存在CSPH,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管径、脾脏体积、LS均呈正相关(r=0.375、0.591、0.749,P<0.05),与RE_(10min)、RE_(20min)呈负相关性(r=-0.453、-0.548,P<0.01),与肝脏体积、脾静脉无相关性(r=0.032、0.287,P>0.05)。门静脉管径、脾体积、RE_(10min)、RE_(20min)、LS、联合诊断模型(RE_(20min)与肝脏硬度)的AUC值分别为0.806,0.813,0.759,0.721,0.881,0.883。结论肝脏Gd-EOB-DTPA增强MRI相关参数与HVPG密切相关,有助于CSPH的诊断。在CSPH患者中,对肝脏硬度明显增高、肝胆期相对强化程度明显降低的患者应进行早期干预,以降低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RE_(20min)联合肝硬度值较单一因素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有待进一步模型优化。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9例诱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敬东 《人民军医》1997,40(8):464-465
1979年3月~1994年10月,我们收治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9例。现分析其诱发因素。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89@中,男64例,女25例;年龄21~68岁,平均44.7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78例,乙醇性肝硬化9例,原因不明2例。1.2诊断方法肝硬化的诊断均由临床、肝功能化验、B超、CT或肝活检确定,经胃镜或食管吞钡检查证实有食管静脉曲张。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胃镜证实39例(43.8%),由典型临床症状诊断50例(56.2%)。首次出血sl例,再次出血38例。1.3诱因89例中,药物所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3例(25.8%),其中国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种无创检测指标与老年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6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单支组及多支组,32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检测并分析血液各生物化学指标及动脉硬度指标。结果:CHD患者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多支组ET-1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组(P〈0.05)。各组间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多支组baPWV显著高于单支组(P〈0.05)。CHD发病风险与ET-1、baPWV呈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血NO水平、hs-CRP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老年人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受损和动脉弹性降低与CHD发生密切相关,ET-1和baPWV可作为预测老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与MSCT对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EV)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每例患者进行RTE与MSCT扫描,并以内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64例中经内镜检查56例存在EV,RTE检查38例患者存在EV,MSCT检查50例患者存在EV;以内镜检查为金标准,MSCT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71%、75.00%、84.38%均高于RTE的60.71%、50.00%、59.38%。结论 RTE与MSCT在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诊断中应用均有一定的价值,其中MSCT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R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