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性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二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和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接受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不良情绪,对其采用心理干预治疗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进行心理评估,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病患。对于干预组34名病患,在手术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术前行心理干预,包括一般性心理支持治疗、个别心理治疗、病人互助治疗、家庭和社会支持治疗和社会引导等。对于对照组34名病患,仅采取手术及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情绪变化,并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结果术前评定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病人情绪障碍(焦虑10/34,抑郁9/34)较对照组(焦虑19/34,抑郁18/34)明显改善(P〈0.05)。结论重视肝癌患者的不良情绪,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助于顺利度过围手术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从一般护理,到给予预防性早期功能锻炼、间歇性压力治疗等综合性护理措施,同时配合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结果38例患者经有效预防及护理措施,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可以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行颅脑术后昏迷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颅脑术后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体位护理、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使用下肢弹力袜和间歇充气加压泵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侯秀丽  贾华蓉 《工企医刊》2013,26(3):222-22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共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4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心里功能维度、躯体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负性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产妇对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术前对产妇进行评估,以个人教育为主,家属积极配合,采取口头讲解方式,指导早期活动,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由0.26%降至0.[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健康教育,并积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6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1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3例和干预组6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2例DVT,发生率3.2%,对照组患者发生9例DVT,发生率为14.3%。对照组DVT发生率高于干预组(χ2=4.881,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在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实施骨科手术治疗后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实施标准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观察组护理后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术后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整体的护理质量,从根本上降低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551-1552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和腿围增长度。结果研究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和腿围增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降低了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将9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术前、术中、术后早期即强化血栓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下肢(非切口处)疼痛和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d两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15d两组患者患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下肢(非切口处)疼痛、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预防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547-154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肢体表温度、患肢周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可以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中抽取2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血管介入手术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护理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437例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218例和观察组219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4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接受干预性护理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护理质量评价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率、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为指标。结果:观察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8%,对照组满意度为74.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性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率,而且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早期护理干预与普通骨科护理预防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2年12月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210例,选择年龄>55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根据医嘱采用常规药物辅助治疗,并按照骨科手术护理常规的要求进行普通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完成对照组护理治疗基础上,着重加强对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DVT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术后DVT发生率13.33%,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28.33%,住院时间(86.32±8.21)d;干预组术后DVT发生率3.33%,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11.67%,住院时间(50.32±6.12)d。两组术后DVT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采用有效的全程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90例,将其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下肢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更短,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为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护理干预前后各两年时间内住院病人行腹部手术后DVT发生例数及率进行统计,采用X2检验。结果护理干预后DVT的发生率较护理干预前DVT的发生率低(X2=5.598,p<0.05)。结论尽早正确的护理干预对预防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讨论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80例骨科手术的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将所有纳入研究讨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骨科手术患者.对照组骨科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骨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措施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骨科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是2人(5.00%),比对照组低20.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发生血栓的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N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156例NICU患者为对照组,给予翻身拍背等常规护理,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173例NICU患者为实验组,实施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保护静脉、病情观察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两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结果:对照组156例NICU患者中16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0.3%,实验组173例NICU患者中仅2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36,P〈0.01)。结论:对NICU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医院骨科住院部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给予个体化全方位护理,统计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评价护理干预的临床预防价值.结果:观察组骨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低于的1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采取个体化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创伤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