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PDCA在神经外科ICU开放气道患者误吸防控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7年1-9月我科收治的391例开放气道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9月收治的419例开放气道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管理模式对预防误吸措施进行管理。 结果 观察组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11.110,P=0.001;χ2=9.257,P=0.002)。 结论 PDCA循环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ICU患者误吸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提高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干预在预防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误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6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n=68)及观察组(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n=68),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专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吸认知行为、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预防误吸知识、预防误吸态度、预防误吸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误吸、窒息、反流、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专案干预能有效促进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误吸认知行为,提高患者的误吸风险评估能力,有效预防误吸的发生,并降低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评定下误吸风险判断和饮食分级护理措施对听神经瘤患者术后进食误吸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神经外科行听神经瘤术后患者64例,按照手术时间排序分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和观察组(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听神经瘤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改良吞咽功能评定法判断误吸风险,并根据判断结果制定相应的饮食分级护理干预措施表,并严格依据措施表执行程序化护理。干预周期4周,比较两组患者进食误吸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营养指标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估误吸风险及营养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进食误吸发生率、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发生率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中血清清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听神经瘤术后患者早期给予改良吞咽功能评定,根据评定等级制定和执行相应的饮食分级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术后进食误吸发生率及肺部并发症明显减少,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患者预后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系统的预防神经外科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误吸的标准化护理体系,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将2014年1—12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226例后颅窝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制定标准化防误吸体系,内容包括误吸风险筛查、医护患有效沟通、气道规范化管理、肠内营养规范化管理、康复指导等,于2015年1月应用于临床,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237例后颅窝肿瘤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防误吸标准化体系实施前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为4.4%,干预组为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2,P〈0.01)。结论标准化防误吸体系可帮助护理人员掌握系统的防范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对预防高原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高原地区VAP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4至12月入院未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的41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2至10月入院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的437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VAP发生率、误吸发生率、气囊压力监测情况及2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 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时间:(5.94±4.17)d vs (9.72±5.66)d,t=11.14,P<0.001;ICU住院时间:(9.63±6.41)d vs (14.48±8.30)d,t=9.55,P<0.001];VAP及误吸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AP发生率:3.4%和8.1%,χ2=9.39,P=0.001;误吸发生率:0.7% vs 2.2%,χ2=4.82,P=0.030);气囊压力监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4% vs 61.7%,χ2=2.50,P<0.001)。观察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0% vs 48.5%,χ2=4.76,P<0.001)。 结论集束化干预策略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减少高原地区VAP及误吸的发生率,提高气囊压力监测达标率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质量敏感指标的护理干预在介入导管室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我科以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标准,对介入导管室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管理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制定持续质量改进的具体策略,对实施前(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和实施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科室敏感指标检查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科室核心制度实施率、分级护理实施率、应急预案完整率、健康教育实施率、专科技能合格率、高危药物使用及管理合格率、高危风险评估和应对合格率、危险值报告处理制度实施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建立及运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不仅有利于介入导管室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且对科室落实持续质量改进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专项管理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鼻饲反流误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昏迷鼻饲患者90例,按照性别、年龄、疾病分类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专项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鼻饲反流、误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诊疗操作、护理安全、护理记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饲反流、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专项管理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能改进护理质量,减少鼻饲反流、误吸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6—2022年江苏、浙江、上海三省份(江浙沪)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方法 收集“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2016—2022年江浙沪地区耐药结核病患者的筛查、治疗及转归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收集中央转移支付经费和各省财政专项经费中的耐药结核病经费投入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数据。使用耐药筛查率、纳入治疗率和治疗成功率对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价,使用成本–效果比、成本–效用比、效益–成本比对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016—2022年江浙沪地区新病原学阳性患者耐药筛查率为86.00%,高危人群患者耐药筛查率为87.90%;登记的耐药结核病患者纳入治疗率为75.47%,患者治疗成功率为63.32%,7年间前述的4个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29.579,P<0.001;趋势χ2=35.369,P<0.001;趋势χ2=27.711,P<0.001;趋势χ2=10.556,P<0.001);2016—2022年,江浙沪地区共投入耐药结核病防治资金2.66亿元,成功治疗了耐药结核病患者共...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基于最佳证据的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相关误吸的集束化方案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构建基于循证的误吸管理集束化方案,通过临床审查以规范护士行为,比较应用方案前后误吸高危人群筛查率及发生率;通过对ICU护士进行方案培训,比较其对最佳证据的知晓度及执行情况。结果集束化方案应用后,误吸高危人群筛查率由20.39%提升为38.10%,误吸发生率由29.03%降至3.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ICU护士对误吸的评估与识别、体位管理、气道管理、营养支持、镇静管理、口腔护理、药物预防等方面知识均较方案实施前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CU护士对集束化方案的各项执行率大于90%。结论基于循证最佳证据构建的集束化方案应用于临床,可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发生率、提升高危人群筛查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基于序贯肠内营养疗法的误吸高危评估及专项干预对脑出血术后患者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ICU)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依据实施的护理干预方案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脑出血术后ICU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序贯肠内营养疗法的误吸高危评估及专项干预。统计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误吸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在收入ICU时以及转出ICU时采血测定营养状态指标,收集胃动力指标并对比以上指标数值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误吸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转出ICU时的营养状态指标、胃动力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序贯肠内营养疗法的误吸高危评估及专项干预可以改善脑出血术后患者营养状态以及胃动力指标,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误吸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系统、科学、适用于临床的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基于指标构建和应用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控制系统。方法 借鉴美国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库敏感性指标开发过程,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国内外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网站,经过严格筛选和文献评价,初步构建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运用专家会议法确定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根据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预试验结果,制订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病例报告单,依托中国脑卒中中心联盟构建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控制系统。中国9所医院使用此系统,进行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数据填报。结果 通过文献检索,初步纳入83项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通过专家会议法,最终纳入11项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估率、吞咽功能评估率、深静脉血栓预防率、吸入性肺炎预防率、入院48 h营养风险筛查率、良肢位摆放率、早期活动率、健康宣教实施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构建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病例报告单时,全国17所医院根据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填报完成298份病例报告单。全国9所医院在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控制系统中填报1 827份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数据。11项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中,实施率最高的前2项为健康宣教实施率(97.3%)和良肢位摆放率(96.5%)。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可操作性强,可以指导脑卒中护理实践;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控制系统实用性强,能够收集、分析、反馈中国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实施情况,促进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在妇科手术并发深静脉血栓管理中护理敏感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妇科病房的7308例手术患者,其中2017年8月-2018年7月3367例手术患者为敏感指标实施前手术的患者, 2018年8月-2019年7月3941 例手术患者为敏感指标实施后手术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情况。结果 敏感指标实施后的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1%)低于敏感指标实施前(0.27%)。结论 运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妇科护理管理可以减少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有助于改善整体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结肠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70例接受结肠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后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2, 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0,P<0.05)。结论在结肠手术中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预后,加速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石倩  刘萌  鲁军帅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1):1668-1672
目的 编制适用于神经系统肿瘤患者术后误吸风险筛查表,为早期筛查误吸提供科学有效的工具。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及德尔菲法,建立神经系统肿瘤患者术后误吸风险筛查表。选取2018年1月—6月行神经系统肿瘤切除术后的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7月—12月行神经系统肿瘤切除术后的患者为试验组。试验组采用术后误吸风险筛查表进行筛查,对照组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方法筛查误吸风险,比较两组误吸风险检出率、误吸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日。结果 神经系统肿瘤患者术后误吸风险筛查表的应用可提高误吸风险检出率(P<0.05),降低误吸发生率(P<0.05),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P<0.01)。结论 神经系统肿瘤患者术后误吸风险筛查表可以提高误吸风险检出率,使护理人员能够迅速而准确地评估住院患者的误吸风险,对不同风险级别的患者采取个体化的预防策略,以减少误吸的发生,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在提高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7年7月8-21日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的2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9月9-22日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的260例患儿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专案改善。比较2组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留置时间。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为94.62%,高于对照组的68.33%(χ2=58.405,P<0.001);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25.572,P<0.001)。 结论 实施护理专案活动提高了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延长了留置针使用时间,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追踪方法学联合戴明环在提高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MECT)患者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方法 将2017年1-6月收治的924例MECT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7-12月收治的935例MECT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追踪方法学联合戴明环进行MECT护理质量管理。比较2组护理质量,发热发生率和患者MECT配合率。 结果 研究组MECT后发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13.262,P<0.001),护理质量及患者MECT配合率高于对照组(t=-3.163,P=0.025;χ2 =76.316,P<0.001)。 结论 追踪方法学联合戴明环能有效降低MECT后患者发热发生率,提高MECT配合率和护理质量,实现MECT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专科医院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674例颅内肿瘤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实施后(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702例颅内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病区管理,观察组实施多种措施的护理风险管理。比较2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实施前后护理人员风险防控理论知识与应急预案操作考核成绩。 结果 观察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100,P=0.043),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好于对照组(Z=-4.779,P<0.001 );实施后护理人员风险防控理论知识与应急预案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实施前(t=-7.385,P<0.001;t=-6.895,P<0.001)。 结论 根据肿瘤专科医院神经外科患者特点,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控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细节护理在老年无痛胃镜检查术后患者麻醉苏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胃镜室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12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实施细节护理前(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的63例设为对照组,实施细节护理后(2018年2月至5月)的63例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苏醒期细节护理。分析两组苏醒期躁动、寒战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躁动总发生率为3.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7%(P<0.05)。观察组寒战总发生率为1.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30%(P<0.05)。结论细节护理可减少老年无痛胃镜检查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和寒战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以下简称套扎)患者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课题研究小组经过文献回顾法,结合疾病护理常规及相关诊疗指南,在循证基础上构建了套扎患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共计8项,包括5项过程指标、3项结果指标,并制定每项指标的评价标准。运用此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对住院接受套扎术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应用管理,比较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开始实施前(2016年)和实施后(2017年),套扎患者护理质量监测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实施后,套扎患者的5项过程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均优于实施前;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患者护理满意率2项结果指标明显高于实施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指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实施后,提高了套扎患者的专科护理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率和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体现专科护理内涵,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