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究维生素A、E缺乏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产科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PE患者10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PE组(39例)和重度PE组(61例),另选择5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并于孕妇分娩后收集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重度PE组年龄、产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增幅BMI[(36.58±6.20)岁、(30.10±4.12)kg/m~2、(6.14±1.78)kg/m~2]均显著高于轻度PE组[(31.17±4.10)岁、(28.36±3.79)kg/m~2、(5.78±1.72)kg/m~2]与对照组[(28.24±4.28)岁、(26.70±3.21)kg/m~2、(5.33±1.59)kg/m~2],轻度PE组年龄、产前BMI及增幅B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E组维生素A、E水平[(0.29±0.12)mg/L、(14.61±3.52)mg/L]显著低于轻度PE组[(0.35±0.10)mg/L、(17.13±2.7)mg/L]与对照组[(0.39±0.07)mg/L、(18.02±4.47)mg/L],维生素A、E缺乏率(34.4%、50.8%)显著高于轻度PE组(25.6%、35.9%)与对照组(22.0%、24.0%),轻度PE组维生素A、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维生素A、E缺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及维生素A、E缺乏是影响P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维生素A、E缺乏可能是P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参与PE的发生发展。应在孕期适当补充维生素A、E,预防PE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孕期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常规产检的孕早、中、晚期的共2824例孕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血清维生素A及维生素E的浓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淮安地区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0.39±0.08) mg/L,总体异常率为12.3%;血清维生素E水平为(13.28±4.67) mg/L,总体异常率为3.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子痫前期与血清维生素A呈正相关;年龄、食欲、子痫前期与血清维生素E呈正相关。结论淮安地区孕妇血清维生素A异常以缺乏为主,血清维生素E异常以过量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孕妇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大理州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8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产检的正常孕妇8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依据病情发展情况分为轻度组(42例)和重度组(40例)。对比两组孕妇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对比轻度、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子痫前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分析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孕妇机体内血清维生素A[(13.0±2.4)mg/dl]、维生素E[(27.5±5.3)mg/d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0.2±3.7)mg/dl、(44.3±6.0)mg/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725、11.726,均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维生素A[(9.2±2.2)mg/dl]、维生素E[(19.3±4.0)mg/dl]水平均明显低于轻度组[(16.5±2.5)mg/dl、(34.6±5.7)mg/d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736、11.538,均P<0.05)。治疗后子痫前期患者血清维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孕期妇女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含量,为制定合理化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4月在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检的健康孕妇6 378例为研究对象,抽取其血清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浓度。结果研究对象孕早期、中期和晚期血清维生素A含量分别为(0. 36±0. 07) mg/L、(0. 44±0. 11) mg/L、(0. 35±0. 09) mg/L;孕早期、中期和晚期血清维生素E含量分别为(9. 85±2. 64) mg/L、(13. 47±3. 57) mg/L、(16. 27±4. 22) mg/L。研究对象孕期维生素A和维生素E总异常率分别为6. 74%和2. 52%。孕期维生素A主要以缺乏为主,维生素E均为过量;不同孕期维生素E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孕妇孕期维生素A以缺乏为主,维生素E均为过量。了解孕妇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对孕妇的营养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探讨维生素A、E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西电集团医院产科门诊产检孕妇,在孕期检测两次血样(孕早、中期或孕早、晚期),共10000人次,追踪该院住院分娩者,子痫前期50例,子痫前期(重度)48例,并随机选取同期维生素A、E正常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孕期维生素A的异常主要表现为缺乏,缺乏状态占0.47%,亚临床缺乏状态占6.09%,过量者仅占0.94%;维生素E水平异常以过量为主,占5.74%,维生素E缺乏仅占0.03%;子痫前期和子痫前期(重度)患者孕期血清维生素A、E水平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孕妇维生素A、E水平与孕期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孕期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子痫前期组,并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子痫组(n=42)和重度子痫组(n=58)。另选取我院同期非子痫前期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孕妇的维生素A、E水平,并分析其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子痫前期组的维生素A、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孕妇的维生素A、E水平比较,对照组>轻度子痫组>重度子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A、E水平与孕期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68、-0.338,P<0.05)。结论维生素A、E水平越低,表明孕妇孕期子痫前期病情越严重。维生素A、E是子痫前期发生的相关因素,故临床中应注重孕妇孕期维生素A、E水平的监测,及时进行合理正确的补充,以改善子痫前期症状。  相似文献   

7.
分析妊娠早、中、晚期血清维生素A、E水平,指导妊娠期妇女合理补充维生素。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6年2月青岛市黄岛区孕妇血清样本共1296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血清维生素A、E浓度。结果:黄岛地区孕妇血清维生素A总体水平为(0.423±0.002)mg/L,其中早、中、晚期分别为(0.425±0.003)mg/L、(0.427±0.005)mg/L、(0.396±0.008)mg/L,总体异常率5.49%,以缺乏为主(5.20%)。妊娠期血清维生素E总体水平为(12.450±0.080)mg/L,其中早、中、晚期分别为(11.470±0.078)mg/L、(14.470±0.163)mg/L、(15.990±0.339)mg/L,总体异常率2.81%,以过量为主(2.63%)。结论:妊娠各阶段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不同,维生素A以缺乏为主,维生素E以过量为主,因此应适时监测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指导其合理正确补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妊娠期血清维生素A、D、E水平与产妇发生子痫前期(PE)的相关性,为临床及时干预和防治孕期PE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500例定期产检及住院分娩的孕妇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PE将孕妇分为PE组(46例)、非PE组(454例),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PE组孕妇分为轻度PE组(35例)、重度PE组(11例)。比较PE组、非PE组及轻度PE组、重度PE组孕妇血清维生素A、D、E水平;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维生素A、D、E水平与PE发生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维生素A、D、E水平PE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 PE组孕妇血清维生素A、D、E水平均低于非PE组,且重度PE组上述指标水平更低;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A、D、E水平与PE的发生均呈负相关(r=-0.412、-0.516、-0.569);经评估,缺乏维生素A、D、E的PE孕妇为34例,未缺乏维生素A、D、E的PE孕妇为12例,缺乏维生素PE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35.29%)高于未缺乏维生素PE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0.0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晚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建档并分娩的孕妇纳入研究, 妊娠期间发生子痫前期的150例孕妇作为病例组, 按照1∶4匹配原则(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及末次月经)选取最终分娩后无任何合并症的6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早、中、晚期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 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不同时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生风险的关联性。结果病例组妊娠早、中、晚期血清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4.32 ± 3.61) μg/L比(18.78 ± 4.73) μg/L、(15.06 ± 3.12) μg/L比(19.88 ± 4.25) μg/L、(16.04 ± 3.51) μg/L比(22.04 ± 5.63) 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维生素D水平充足为参照组, 校正孕期增重、是否初产等多项混杂因素后, 在孕早期, 维生素D水平严重缺乏、缺乏和不足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风险均增加, OR值和95%CI分别为4.84(1.25 ~ 3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血浆维生素A、E水平联合检测对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进行产检的孕妇2 788例,发生子痫前期孕妇116例,其中轻度PE孕妇65例作为轻度PE组,重度PE孕妇51例作为重度PE组,以正常妊娠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孕≤13周采集血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维生素A、E含量。结果重度PE组维生素A、E水平及维生素A、E水平中位数倍数(MOM值)明显低于轻度PE组(P0.05),轻度PE组维生素A、E水平及维生素A的MOM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维生素E的MOM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维生素A(MOM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204(95%CI:0.146~0.261,P0.05);血清维生素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258(95%CI:0.192~0.324,P0.05);两者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201(95%CI:0.144~0.258,P0.05),灵敏度41%,特异度11%。结论 PE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降低,可能与PE的发病有关,单独或联合检测维生素A、E,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对预测PE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理州孕妇妊娠早期血清维生素A、E水平,评价妊娠期维生素的营养状况,指导孕妇妊娠期合理补充维生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4月大理州孕妇妊娠早期血清样本共计2861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血清维生素A、E的浓度。结果孕妇妊娠早期血清维生素A检测值为(0.44±0.10)ng/ml,血清维生素E为(14.55±4.09)ng/ml。与参考值比较,血清维生素A总体异常率2.48%,缺乏率2.06%,过量率0.42%;维生素E总体异常率3.32%,全部为过量异常,本研究中未检测到维生素E缺乏的情况。结论大理州孕妇妊娠早期血清维生素A、E水平95%以上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维生素A异常以缺乏为主,维生素E以过量为主。重视孕期维生素A、E水平监测,合理正确补充,对保障母婴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70例为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妊娠事件的孕妇627例为对照组,健康未孕育龄期妇女60例为未孕组。对比3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血清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同型半胱氨酸和叶酸、维生素B12的相关性;通过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统计发生不良妊娠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1.2±2.8μmol/L)高于另外两组,而叶酸水平(645.9±281.4nmol/L)、维生素B12水平(247.2±102.3pmol/L)均低于另外两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089,-0.108,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维生素B12降低以及年龄增大是不良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维生素B12降低以及年龄增大是不良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孕期保健,对年龄较大的孕妇应加强同型半胱氨酸及维生素B12的监测,预防不良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清维生素(V)A、VE水平预测子痫前期孕妇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11月本院常规孕前检查的427例女性(孕前组)及573例妊娠20周内产前检查孕妇(孕期组)为研究对象,孕期组定期产检后明确发生子痫前期53例。均检测血清VA、VE,孕期组同时行肝肾功能检测并统计妊娠结局。结果:与孕前组比较,孕期组妊娠20周时血清VA、VE水平及VE异常率未见差异(P>0.05),但VA缺乏率及异常率较高(P<0.05)。孕28周时,轻度、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VA、VE、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均高于无子痫前期孕妇,且重度者高于轻度孕妇(P<0.05);血清VA、VE水平与BUN、SCR呈负相关(P<0.05);预测子痫前期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0.915,临界值分别为0.19mg/L、3.26mg/L,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1.9%、65.5%和92.3%、86.9%。结论:孕妇易出现VA缺乏,VA、VE对于预测子痫前期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生素D、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对妊娠结局及胎儿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3月本院产科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85例为GDM组,同期定期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8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维生素D和PLGF水平,Westem blot检测与免疫组织化检测分娩后胎盘组织中PLGF相对表达,比较两组维生素D和PLGF水平变化;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血清PLGF水平分为正常组(33例,维生素D≥30ng/ml、PLGF>100pg/ml)与不足组(53例,维生素D<29ng、PLGF<100pg/ml),比较两组妊娠结局与新生儿情况。结果:GDM组血清维生素D和PL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胎盘中PLGF蛋白相对表达(1.02±0.76)高于对照组(0.78±0.64),PLGF阳性表达(2.97±1.12)高于对照组(1.75±0.97)(均P<0.05);不足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74.5%)高于正常组(21.2%),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67.9%)高于正常组(18.2%)(均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维生素D、PLGF水平较低,其不足与不良妊娠结局与胎儿并发症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E水平状况,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2013年1-3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门诊67名要求健康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清维生素A、25羟维生素D[25(OH)D]、维生素E水平,收集其基本情况、喂养方式、体格等方面信息。结果 67名儿童中,男40例,女27例。维生素A水平为(0.23±0.07)mg/L,缺乏率34.3%,不同月龄段血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66,P=0.001),随月龄增加血清维生素A缺乏率逐渐减少,0~4个月组最低[(0.17±0.04)mg/L],缺乏率高达68.8%;不同喂养方式血清维生素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38,P=0.045),纯母乳喂养组血清水平偏低[(0.18±0.03)mg/L],缺乏率为60.0%。血清25(OH)D水平为(102.26±90.54)nmol/L,缺乏率为13.3%;不同喂养方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1,P=0.038),纯母乳喂养婴儿仍偏低[(96.93±20.42)nmol/L],缺乏率较高为33.3%。血清维生素E水平为(10.09±2.76)mg/L,不足率仅为13.4%,未发现缺乏儿童,维生素E营养状况良好。结论婴幼儿维生素A、D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高危人群及时施加干预以预防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C溶液湿化米索前列醇终止14~20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C)溶液湿化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终止14~20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8例妊娠14~20周妇女随机分成3组,观察阴道置米索前列醇(Ⅰ组58例)、氯化钠湿化米索前列醇(Ⅱ组62例)及VitC溶液湿化米索前列醇(Ⅲ组60例)的引产效果。结果:Ⅲ组的流产时间(4.28±2.83h)、用药次数(2.30±0.28次)及用药量(452±85μg)均短于和少于Ⅱ组(6.40±3.52h,3.60±0.56次,626±60μg)、Ⅰ组(7.86±6.60h,4.80±0.20次,786±47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置米索前列醇后3h,Ⅲ组血清前列腺素E水平(127.12±4.0mg/L)明显高于Ⅱ组(94.46±16.9mg/L)、Ⅰ组(65.48±6.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的产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C溶液湿化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终止14~20周妊娠效果优于固态及氯化钠湿化米索前列醇阴道置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北京城区老年绝经妇女维生素D水平与其身体各部位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在2008年5月至7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北京3个城区所辖17个礼区的60岁以上老年绝经妇女400名(年龄的中位数为67.8岁),采用美国DioSorin放射免疫试剂盒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浓度,根据血清25(OH)D浓度将对象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A组,25(OH)D≤25 nmol/L]、不足组[B组,25 nmol/L<25(OH)D≤50 nmol/L]、适宜组[C组,50 nmol/L<25(OH)D≤75 nmol/L]和维生素D充足组[D组,25(OH)D>75 nmol/L].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全身、腰椎(L_(2~4))和股骨近端的BMD.结果 血清25(OH)D浓度为(36.0±14.6)nmol/L,全身和股骨颈BMD分别为(0.829±0.090)、(0.679±0.106)g/cm~2.A、B、C+D组全身BMD分别为(0.811±0.077)、(0.825±0.088)、(0.864±0.112)g/cm~2(F=16.93,P<0.01),股骨颈BMD分别为(0.666±0.107)、(0.673±0.099)、(0.725±0.117)g/cm~2(F=18.36,P<0.01),血清25(OH)D浓度与全身、股骨颈BM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7、0.18,P值均<0.05).结论我国老年妇女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腰椎、股骨近端、髋部以及四肢BM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孕早期妇女的自然流产状况与维生素A、E营养状况的关系,为指导孕妇健康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0年10月~2011年4月在广州市收集进行流产刮宫术的孕妇绒毛组织共258例(自然流产组63例,对照组195例).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24h膳食调查,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绒毛组织中的维生素A、E含量.结果 自然流产组与对照组的比较中,年龄、体质指数、婚姻状况、流产史、孕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为年龄(与≤22岁相比,23~岁组:OR=3.903,95%CI:1.533~9.937;≥29岁组:OR=2.896,95%CI:1.116 ~7.519)、流产史(OR=2.174,95% CI:1.105 ~4.278)和孕周≥8周(OR=3.532,95%CI:1.813 ~6.883).自然流产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E的摄入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中维生素A、E含量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年龄、流产史是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未见自然流产者膳食维生素A、E摄入量及绒毛组织中维生素A、E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与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及B族维生素治疗高半胱氨酸血症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有自然流产病史的孕前检查病例200例,其中有复发性自然流产史(复发流产组)和单次自然流产史(单次流产组)的孕前检查病例各100例,对照收集同期在同一医院进行正常孕前检查者100例(对照组),测定其血清Hcy。对Hcy≥10μmol/L的138例自然流产史病例进行B族维生素治疗30天,比较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并评估治疗结果。结果单次流产组、复发流产组及正常孕前检查对照组Hcy的检测值分别为:10.54±2.14μmol/L、12.76±2.38μmol/L和9.41±1.21μmol/L,单次流产组和复发流产组的Hcy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前检查对照组(F=10.67,P<0.05)。在Hcy≥10μmol/L的有效观察130例中,治疗前Hcy平均水平为11.38±2.12μmol/L,经B族维生素治疗后,Hcy平均水平为9.56±1.76μmol/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9.32,P<0.05)。结论血清Hcy可以做为自然流产风险因素来检测,并可通过B族维生素有效降低血清高半胱氨酸水平来预防复发性自然流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