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30例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直接行宫腔镜电切术,观察组先采用HIFU治疗,1个月后再行宫腔镜电切术。比较两组宫腔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灌流量出入差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83.93±24.65)min、(39.93±10.15)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40.47±109.85) mL、(60.47±37.21) mL;灌流量出入差分别为(561.33±288.94) mL、(187.53±89.24)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腔镜电切术无1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3例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HIFU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能克服单一手段的局限性,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例1 女,33岁,已生育1孩,近2年来月经量增多,体检发现子宫肌瘤于2010年3月21日就诊.本站B超检查:子宫前壁部分突向宫腔见一大小为52 mm×54 mm×45 mm低回声团,边界清,内部见少量血流信号(图1A).  相似文献   

3.
宫腔镜联合超声诊治子宫黏膜下肌瘤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已成为妇科一种新的微创手术,由于其独到的手术器械与高科技相结合,使得手术在镜下进行,不开腹、无切口,保留子宫,避免了开腹手术所带来的一些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本院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经阴道彩超或磁共振确诊的22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患者均行1次HIFU治疗,HIFU治疗1~5 d后在宫腔镜下行妊娠病灶清除术,观察治疗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变化情况、清宫术中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1次HIFU治疗,治疗时间平均(41.2±9.2)min,辐照时间平均(409.0±116.3)s,治疗强度平均(595.0±114.9) s/h,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行宫腔镜病灶清除术,术中平均出血量10.0 mL(3~1 200 mL),其中2例患者术中出血多,分别为500 mL和1 200 mL,给予Foleys尿管压迫止血,输入红细胞悬液。宫腔镜术后(29.4±13.7)d hCG降为正常,(41.0±15.0)d恢复正常月经。结论 HIFU联合宫腔镜治疗CSP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尚需更多的研究明确其确切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6.
沈平绒 《中国保健》2008,16(11):484-485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宫腔镜下电切割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已成为一种疗效可靠、安全、简便的微创治疗方法.我院自2005年3月~2007年10月行官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共38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由于宫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B超监测下行子宫肌瘤电切术改变以往的开腹手术方式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子宫无切口、创伤小、恢复快,保留生育功能,且预后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宫腔镜行子宫肌瘤电切术256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曹阳 《现代保健》2011,(17):54-55
目的探讨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忭。方法对13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B型超声联合官腔镜电切术治疗,且术后定期随访。结果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肌瘤,手术时间10-70min,术中出血量10~200ml。术后随访6-48个月,0型、I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满意率均达100.0%,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结论B型超声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是目前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HIFU)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陕西省康复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0例采取常规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为对照组;50例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为观察组。对其临床疗效、手术情况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子宫的平均长度、厚度和容量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46、4.63、6.29,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次月经量过多(>60mL)和继发性腹痛患者的比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34、5.24,均P<0.05)。术后20天,两组卵泡数量较术前均有所下降,观察组较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P>0.05),对照组较术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P<0.05)。术两组患者的手术历时和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1.14、1.41,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置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均具有明显优势(t值分别为4.87、2,89、4,92,均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较传统宫腔镜手术手术相比有着更好的疗效和预后,对子宫和卵巢功能损伤小,恢复快,且保留了生育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濮玉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42-6143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某院临床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的58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手术全程顺利,手术时间在10~46 min之间,出血量为10~90 ml,术后6h常规拔除尿管均可自行排尿,术后24 h之内均完全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在5~7 d出院. (2)术后评价治疗整体满意率为96.55% (56/58),0型黏膜下肌瘤治疗满意率均为100% (38/38),Ⅰ型黏膜下肌瘤治疗满意率92.86% (13/14),Ⅱ型黏膜下肌瘤治疗满意率83.33% (5/6). (3)术中及术后未发生1例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 宫腔镜下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满意,手术安全、可靠,术中应注意严格选择适应症及提高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GnRH-a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兴宁市人民医院妇科行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术前GnRH-a预处理组(予2次GnRH-a预处理后再进行手术)和对照组(入选后直接进行手术)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灌注液使用量、术中并发症、术中肌瘤完全切除率、术者对手术的难易程度及满意程度的VSA评分等指标的差异;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症状改善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前予GnRH-a预处理组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灌注液使用量、降低手术难度、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a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肌瘤完全切除率、术后6个月异常阴道流血症状的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GnRH-a预处理可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前提下降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术治疗子宫单发肌瘤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8例子宫单发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常规组与造影组,常规组行HIFU消融术治疗,造影组于术前先行Sono Vue超声造影待微泡开始进入至靶区域时开始行HIFU消融术治疗;术后,统计两组患者术中治疗参数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肌瘤消融率。结果造影组平均治疗功率、治疗时间、辐照时间、总能量、能效因子(EEF)、消融后肌瘤体积、消融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团块灰度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个月,造影组累计消融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肌瘤吸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联合HIFU消融术治疗子宫单发肌瘤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总能量、缩小治疗功率与辐照时间,同时提高术中消融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方法在子宫黏膜下大肌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40例子宫黏膜下大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和对照组(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更低(P<0.05),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对更短(P<0.05),患者治疗后的促卵泡刺激素水平与雌二醇水平偏低(P<0.05)。结论:选择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方法,可以让患者更加安全的接受治疗,减轻手术创伤,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良好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子宫动脉栓塞(UAE)与腹腔镜手术两种手术方式对Ⅱ型巨大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6月来院就诊的163例Ⅱ型巨大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6例采用UAE治疗,并于术后1个月行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患者设为治疗组,67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白细胞及应激反应情况,术后月经情况、血红蛋白变化,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术后1年有无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联合治疗组为两次手术时间总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2 h白细胞水平及应激反应因子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术后较对照组白细胞及应激反应因子水平偏低(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1年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月经量、经期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均无肌瘤复发。结论宫腔镜联合UAE治疗Ⅱ型巨大子宫黏膜下肌瘤不但降低了手术难度,降低手术创伤,也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可能,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5.
金桂梅 《药物与人》2014,(4):281-282
子宫肌瘤恶性的机率低,手术的目的在改善肌瘤所造成的临床症状;选择并发展侵犯性小,疗效佳的治疗方式是医疗的必然趋势。宫腔镜进行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无伤口、术后恢复快,可保留子宫,符合现代医疗的趋势。然而手术对各种临床症状,包括经血过多、经痛、受孕困难、容易早期流产等的疗效如何仍待进一步厘清。且由于手术技巧性颇高,手术成功与否与手术者的技巧息息相关,医生本身的技巧将是手术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变项,医生的不同也会明显的影响手术的满意度。笔者累积近200余位病例,希望借着本研究厘清一些问题,并期待此一手术能广为医生熟悉,选择适合的病人进行此一侵犯性小的手术,造福妇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宫腔镜诊断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旨在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本实验选取2018年1月1日~2022年7月1日我院收治的52例经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的瘤患者为研究样本。结合患者治疗方案差异性,分为新式组26例与传统组26例。传统组患者接受传统方案治疗,新式组患者接受宫腔镜手术,分析具体结果。结果:和传统组相比,新式组患者干预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更短,体温高峰值更低,手术切口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0.05。结论:利用宫腔镜手段,能实现精准诊断以及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疾病。利用该法对患者开展治疗,能减少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缩减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能促进患者疾病转归。这一方案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彩超监测在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单独宫腔镜手术,观察组在彩超监测下行宫腔镜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卵巢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  相似文献   

18.
胡彤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215-5216
目的观察宫腔镜治疗黏膜下肌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2年4月于我院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子宫肌瘤或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取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方式。结果患者在接受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和护理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人员的严格护理下,对患者采取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效果良好,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对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帮助其顺利完成手术和早日康复,适合各大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林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349-4349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30~50岁妇女,其发生率占育龄妇女的20%~25%,其中黏膜下肌瘤占子宫肌瘤的10%~15%。过去多采用开腹行子宫切除或子宫肌瘤挖除术,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宫腔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日益普及,宫腔镜切除黏膜下子宫肌瘤已成为成熟的技术。我院2003~2006年应用此技术成功治疗了67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5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67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年龄在25~48岁,平均年龄37岁,均有子宫异常出血、不孕及不良孕产史,经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确诊。根据荷…  相似文献   

20.
龙棣  王瑛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5,16(3):165-165,167
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临床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据报道3岁以上的妇女中20%~25%患有此症,可引起月经过多、不孕、反复流产或不同程度的贫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对于本病的治疗,传统方法,除黏膜下肌瘤已脱出宫颈外口且有蒂者,可经阴道摘除,其他类型则选择经腹或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若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尤其是不孕症或反复自然流产者,需剖开子宫切除肌瘤。近十几年来,我院开展了宫腔镜电切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治疗方法的缺陷,借助于先进的摄录像系统可以清楚地将宫腔内病变图像呈现在监视器上,采用宫腔镜电切技术可以成功地切除子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