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非超声引导下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阻滞见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臂丛加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进行肩部及锁骨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72例ASA(美国麻醉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患者行肩部及锁骨手术时,采用臂丛加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完全无痛70例,辅以神经安定镇痛药5例。全部病例无气胸、椎管内阻滞及局麻药不良反应,无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阻滞麻醉效果:肱骨外科颈骨折32例,优28例,良4例,优良率100.00%;肩关节脱位伴骨折16例,优12例,良4例,优良率100.00%;肩关节脱位12例,优10例,良2例,优良率100.00%;锁骨骨折12例,优12例,麻醉效果为100.00%。手术时间50~250min不等。结论臂丛加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行肩部及锁骨手术安全、简便、经济、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采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肢的1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其中观察组实施高频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实施传统穿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将两组下臂丛神经组织麻醉患者的麻醉完成时...  相似文献   

4.
张晓燕  刘艳 《中国保健》2010,(11):33-34
目的探讨不同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90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三组,每组30例。I组:颈丛神经阻滞;II组: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III组: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对各组切皮、剥离骨膜、复位固定、缝皮等分别进行VAS评分,记录使用镇痛药或加局麻的例数,观察不良反应。结果I组切皮、缝皮评分显著低于剥离骨膜、复位固定时;II组剥离骨膜、复位固定评分显著低于切皮、缝皮时;III组切皮、缝皮评分与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剥离骨膜、复位固定评分与II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组使用镇痛药或加局麻的例数低于I、II组。三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锁骨区域的皮肤由颈浅丛神经支配,锁骨及其附着组织主要由臂丛神经支配,亦有部分颈丛神经参与。采用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是锁骨骨折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手术治疗的上肢骨折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高唐县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1年3月收治的患者94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分组,设定先入院的47例为参照组,实施常规麻醉,后入院的47例为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的各项麻醉指标、疼痛评分、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结果 研究组的麻醉起效时间为(6.0±1.9)min,麻醉操作时间为(4.0±1.1)min,短于参照组的(9.5±2.1)min、(4.7±1.3)min;镇痛持续时间为(461.3±18.3)min,长于参照组的(402.4±17.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24、36 h疼痛评分分别为(5.1±1.1)、(4.2±0.9)、(2.9±0.7)分,均低于参照组的(6.0±1.2)、(5.0±1.1)、(3.9±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氧饱和度为(97.6±2.4)%、心率为(86.5±4.2)次/min,优于参照组的(96.4±2.8)%、(81.2±4.4)次...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探讨锁骨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方法:76 例锁骨手术病例随机分为 A 组 (n=38) 和 B 组 (n=38),ASA I~Ⅱ级,A 组均在臂丛阻滞麻醉下进行手术,B 组先臂丛阻滞 10 min,之后再行颈丛阻滞,对比两组阻滞效果,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结果:A 组阻滞优良率为 86.8%,B 组优良率为 100.0%,两组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 组和 B 组均并发喉返神经阻滞 2 例 (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锁骨手术应用臂丛 - 颈浅丛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较为理想,能达到满意的神经阻滞效果,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6,(3):266-26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及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最小有效剂量。方法选取240例前壁闭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随机均分为L1、L2、R1、R2四组,均在超声引导及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患侧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L1组、L2组分别应用0.25%、0.375%的左布比卡因,R1组、R2组分别应用0.25%、0.375%的罗哌卡因,均采用序贯实验法审定给药计量,每个剂量阶梯之间相差1.0 m L,观察不同剂量下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成功率。结果 0.25%左布比卡因ED_(50)为17.8 m L,0.375%左布比卡因ED_(50)为17.0 m L,0.25%罗哌卡因ED_(50)为18.5 m L,0.375%罗哌卡因ED_(50)为17.4 m L。结论测定超声引导下左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锁骨上神经阻滞最小有效剂量,对精确和规范用药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冰 《现代保健》2008,(31):46-47
目的为锁骨骨折手术寻找一种更完善简便的麻醉方法。方法改变阻滞位点,并与传统两点法以VAS法作效果对比。结果新方法的镇痛效果与传统方法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且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新方法在镇痛效果和操作简便性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并与理论相印证,符合循证医学要求,是一种较为可靠的锁骨手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江磊 《医疗装备》2022,(2):37-3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在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进行上肢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麻醉效果及不...  相似文献   

11.
王银珊  杨朝蓉  魏琼 《现代医院》2014,(2):93-94,98
目的探讨个体化舒适护理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65例,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个体化舒适护理模式,观察患者心理及心血管系统应激方面、疼痛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情况。结果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应用个体化舒适护理后,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高均很高,对护理质量评价很高。结论个体化舒适护理应用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过程中,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广泛,病人清醒,术中可和病人对话,避免和养活喉返神经的损伤,但在分离甲状腺上极时,多数病人有轻重不同的疼痛。,因此改进颈丛阻滞,提高麻醉质量,是本科研究的课题之一。从1996年至1999年,对颈浅丛神经阻滞进行改进,并就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对58例锁骨骨折患者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29例,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麻醉后HR为(96±8)min/次、MAP为(89±10)mm Hg、麻醉优良率为96.55%同对照组患者的(105±9)min/次、(97±11)mm Hg和82.76%相比,具有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4.
王苗级 《中国校医》2020,34(2):131-132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本院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上肢手术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8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研究组则采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观察和对比2组患者30 min后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效果、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给药30 min之后研究组5级运动阻滞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效果的总优良率(98.3%)显著高于对照组(86.2%,P<0.05);且研究组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62%)明显低于对照组(24.1%,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安全性高、效果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广泛,病人清醒,术中可和病人对话,避免和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颈丛神经阻滞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法均注入1%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根据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来评定阻滞效果。结果试验组中麻醉效果为优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颈丛神经阻滞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对58例锁骨骨折患者进行探讨,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29例,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麻醉后HR为(96±8) min/次、MAP为(89±10)mmHg、麻醉优良率为96.55%同对照组患者的(105±9)min/次、(97±11)mmHg和82.76%相比,具有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彭秀梅 《智慧健康》2021,(13):12-14
目的 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需要进行上肢手术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实验组则是采取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上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实施单上肢骨科手术的70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任意编号的方式划入实验组和常规组(n=35)。常规组在常规解剖定位下进行麻醉,实验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的优良率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及苏醒时间均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间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常规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4.29%,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距(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1例不良反应,常规组患者术后发生7例不良反应,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上肢骨折中的使用,可提升患者麻醉应用优良率,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臂丛神经阻滞与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应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平南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0例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分成对照组(35例,采取臂丛神经阻滞)和观察组(35例,采取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术后1、2、4、6 h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术前、手术结束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以及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总优良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术后1~6 h两组患者VAS评分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各个时间点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显著(均P<0.05);术前和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SBP、DBP、HR、SpO2生命体征指标水平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丛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