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情况。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对浙江省6所高校的200名辅导员进行调查。结果①职业倦怠3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平均分(情绪衰竭2.23±0.78,玩世不恭2.06±0.67,成就感低落2.44±0.66,-x=3);②情绪衰竭因子得分在各变量不同水平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③玩世不恭因子得分在年龄(F=6.304,P0.01)、工作年限(F=6.841,P0.01)、学历(F=9.427,P0.01)、职称(F=3.730,P0.01)、婚姻状况(t=2.304,P0.05)、工资(t=3.424,P0.05)不同水平上差异显著;④成就感低落因子得分在工作年限(F=6.194,P0.01)、职称(F=3.871,P0.01)、工资水平(F=8.950,P0.01)和婚姻状况(t=2.632,P0.05)各水平间差异显著;⑤职业倦怠3因子得分在性别间均不存在差异。结论高校辅导员总体职业倦怠程度不严重;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收入、婚姻状况等对辅导员职业倦怠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全面考察失独者的人口学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在5个城市共抽取466名失独者进行问卷调查,所使用的问卷包括人口学特征调查表、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延长哀伤问卷(PG-13)、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和希望量表(ADHS)。结果:女性的抑郁(t=-2.80,P0.01)和创伤后应激障碍(t=-3.08,P0.01)得分比男性更高;失独者的年龄与心理健康各量表得分均无显著相关(P0.05);农村失独者的焦虑(t=-2.37,P0.05)、创伤后应激障碍(t=-2.70,P0.01)、延长哀伤(t=-3.08,P0.01)和创伤后成长(t=-4.14,P0.001)得分均显著低于城市失独者;学历水平不同的失独者,在创伤后应激障碍(F=4.70,P0.05)、延长哀伤(F=3.47,P0.05)及创伤后成长(F=3.41,P0.05)的得分上有显著差异;职业状况不同的失独者在焦虑得分上有显著差异(F=3.67,P0.05);失独者的经济状况与抑郁(r=-0.11,P0.05)呈显著负相关,与创伤后成长(r=0.12,P0.05)及希望(r=0.15,P0.01)呈显著正相关;婚姻状况不同的失独者在各心理健康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失独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与抑郁(r=-0.13,P0.05)、焦虑(r=-0.21,P0.001)呈显著负相关,与希望(r=0.13,P0.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失独者的性别、居住地、学历、职业状况、经济状况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均与本文所涉的部分心理健康指标有关,而其年龄和婚姻状况则与各项心理健康指标无关。与失独者的心理健康相关的各项人口学特征可作为筛查和干预高风险失独者的依据,在相关工作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东莞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与总体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东莞市某劳动密集型企业278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年龄、收入的员工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t=2.183,P0.05;F=4.365,P0.05;F=3.575,P0.05),但不同教育程度、工龄、婚姻状况的员工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差异(F=0.627,P=0.598;F=1.430,P=0.224;t=1.862,P=0.064)。不同年龄、工龄、收入、婚姻状况的员工的总体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F=4.383,P0.05;F=3.944,P0.01;F=5.722,P0.01;t=2.825,P0.01),但不同性别、教育程度的员工的总体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t=1.293,P=0.197;F=0.693,P=0.557);(2)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与总体幸福感总分和对生活的满足、精力、抑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等4个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r=0.338,0.192,0.349,0.378,0.230;P均0.01);(3)高效能组在总体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满足、精力、抑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等4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低自我效能组(t=5.321,3.648,5.674,5.693,3.731;P均0.01);(4)自我效能感对总体幸福感及对生活的满足、精力、抑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等因子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对抑郁或愉快的心境的预测最佳(F=35.567,10.575,38.18,45.87,15.409;p均0.01)。结论:东莞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其总体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山东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自制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13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1.1%的老年人SCL-90得分为阳性,在躯体化(t=12.50,P0.01)、强迫症状(t=3.33,P0.01)、人际关系敏感(t=9.00,P0.01)、抑郁(t=3.00,P0.01)、焦虑(t=5.56,P0.01)、恐怖(t=12.29,P0.01)、偏执(t=1.03,P0.01)和精神病性(t=6.15,P0.01)8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多元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自理能力、慢性病种类、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6变量对山东省老年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山东省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影响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慢性病种类、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我国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负性生活事件在中职生中发生的频率及影响程度。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广东省内1637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①被人误会、考试失败、好友纠纷在中职生中发生的频度较高且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最大;②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压力(t=-2.333,P0.05)和其它(t=4.008,P0.05)维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表现为女生学习压力得分明显高于男生,而男生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人际关系(t=3.713,P0.05)、学习压力(t=4.831,P0.05)、受惩罚(t=2.827,P0.05)、健康与适应(t=2.304,P0.05)、其它(t=2.425,P0.05)维度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二年级学生在这些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三年级学生;不同家庭所在地(城镇/农村)的学生在学习压力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6,P0.05),农村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的得分;③年级和家庭所在地的交互作用显著(F=4.681,P0.05),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城镇二年级的学生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农村二年级的学生(F=5.127,P0.05);性别和家庭所在地的交互作用显著(F=4.918,P0.05),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农村女生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城镇的女生(F=5.882,P0.05);④不同学校所属地区的中职生在负性生活事件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16.051,P0.05),具体表现为珠三角地区学校的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其它3个区域,粤北地区学校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它3个区域,而粤东和粤西地区学校的学生得分差异不显著。结论:学习和人际关系是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事件;中职生的心理应激水平受性别、经济状况、社会实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导致潜艇官兵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对568名潜艇官兵进行量表测评,包括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生活事件量表、特质应对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潜艇官兵社交回避(SA)和社交苦恼(SD)分值均显著低于国内大学生常模(SA:t=-3.28,P<0.01;SD:t=-2.24,P<0.05);不同衔级(SA:F=13.02,P<0.01;SD:F=5.58,P<0.01)、文化程度(SA:F=3.94,P<0.05;SD:F=3.77,P<0.05)、婚姻状况(SA:t=-5.22,P<0.01;SD:t=-2.63,P<0.01)潜艇官兵的社交焦虑状况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潜艇官兵社交回避及苦恼与个性、生活事件、特质应对、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人际关系敏感、敢为性、消极应对方式和兴奋性对社交回避行为的影响较大(标准回归系数依次为-0.274-、0.246、0.230-、0.227);敢为性、强迫症状、积极应对方式和敌对对社交苦恼情感的影响较大(标准回归系数依次为-0.332-、0.305-、0.300-、0.258)。结论个性、生活事件、特质应对、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水平等心理社会因素影响潜艇官兵社交回避及苦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房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对236名药房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药房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平均分为2.47;女性药房工作人员在个人成就感低上的得分明显低于男性(t=-2.479,P0.0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药房工作人员在情绪疲惫(t=3.563,P0.05)、去个性化(t=2.149,P0.05)和个人成就感低(t=3.083,P0.05)上的得分明显高于本科以下学历的药房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在10年以上的药房工作人员在个人成就感低上的得分明显低于10年以下(F=3.526,P0.05)。结论药房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较低,性别、学历和工作年限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职业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云南省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718名监狱警察施测。结果:(1)约有44.2%的监狱警察出现了不健康或亚健康的状态;(2)总均分和各因子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10.838~27.938,P0.001),除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外,总均分和其余因子显著高于军人常模(t=6.983~19.145,P0.01);(3)除躯体化因子外,一线狱警的得分显著高于机关狱警(t=2.221~3.454,P0.05);(4)监狱类别和性别存在交互作用(F=8.89,P0.01),在女子监狱工作的女狱警得分最高,其次是在男子监狱工作的男狱警、在女子监狱工作的男狱警、在男子监狱工作的女狱警;(5)监狱所在地为发展较好地区的监狱警察得分显著高于发展一般地区的监狱警察(t=3.076~6.158,P0.01);(6)随着年龄增长,躯体化的得分随之增加(F=19.329,P0.001),其他因子并无年龄差异(P0.05)。结论:云南省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学生自杀可能性与生活事件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杀可能性量表(SPS),对35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杀风险较高,自杀可能性总分在60分以上的占76.4%,80分以上的占15.38%。负性自我评价与自杀意念因子在性别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t=4.261,P0.01;t=3.886,P0.01)。负性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受惩罚、学习压力与健康适应因子在生源地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t=-3.127,P0.01;t=-2.296,P0.05;t=-3.204,P0.01;t=-4.537,P0,001;t=-2.034,P0.05),负性自我评价与学习压力因子在独生子女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t=2.586,P0.01;t=-2.338,P0.05),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总分及其各个因子在年级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总分:F=5.921,P0.01;受惩罚:F=2.932,P0.05;人际关系:F=9.584,P0,001;学习压力:F=4.577,P0.01;健康适应:F=3.833,P0.05;丧失:F=3.140,P0.05;其他:F=3.429,P0.05)。自杀可能性与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r=0.478,P0.001)。大学生自杀可能性与生活事件中的受惩罚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r=0.467,P0.001),能够解释21.6%(R2=21.6%)因变量的变异,有良好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自杀可能性与生活事件相关,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应积极关注在学校中体验到生活事件应激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大一新生中农村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对陕西省12所高校953名大一农村独生子女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大一新生中农村独生子女重度心理问题检出人数占农村独生子女总人数的12.38%;农村独生子女在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性心理障碍和依赖6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家庭所在地的独生子女(焦虑F=2.78,P0.01;抑郁F=18.01,P0.001;自卑F=19.72,P0.001;社交退缩F=22.49,P0.001;性心理障碍F=8.17,P0.001;依赖F=20.82,P0.001);来自农村的大一新生中,在焦虑和冲动维度上女生心理健康量表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焦虑t=-2.68,P0.01;冲动t=-2.20,P0.05),仅在性心理障碍维度上男生心理健康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20,P0.05);农村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压力呈正相关,其中来自日常生活和社交的应激源对其心理健康影响更大。结论:农村大学新生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的独生子女,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新生适应教育时应加强对该群体的关注,切实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四川省老年人自尊状况及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自编个人资料问卷对55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居住地(t=7.559,P0.001)、婚姻状况(t=-2.149,P0.05)、受教育程度(χ~2=9.620,P0.001)的老年人自尊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自尊得分与自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总分呈正相关(r=0.316,0.580;P0.01)。老年人心理健康总分、居住地能显著预测自尊,共同解释率达37%。结论:关爱农村地区老年人,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能维护和提升四川省老年人的自尊。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嘉定区社区女性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情况及探索影响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工作倦怠(Job Burnout,MBI-GS)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上海嘉定区417名社区女性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户籍上,社区女性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平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情绪衰竭及玩世不恭平均得分高于医生(t=-3.659,P0.05)。工作年限11~20年的医护人员玩世不恭平均得分高于工作年限≤5年和≥21年的医护人员(F=3.355,P0.05)。已婚医护人员情绪衰竭平均得分高于离婚/丧偶医护人员(F=3.101,P0.05)。中级及以上职称医护人员情绪衰竭平均得分高于初级医护人员(F=-2.350,P0.05);(2)医护人员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均与健康状况、收入状况及人际关系状况呈显著负相关(r=-0.270,-0.291,-0.165,-0.174,-0.265,-0.131;P0.01);成就感低落与收入状况及社会支持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131,-0.162;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入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及工作年限能有效预测社区女性医护人员情绪衰竭程度(β=-0.320,-0.247,0.191;P0.01)。收入状况能有效预测社区女性医护人员玩世不恭程度(β=-0.338;P0.01)。社会支持总分及收入状况能有效预测社区女性医护人员成就感低落程度(β=-0.045,-0.172;P0.05)。结论 :社区护士、已婚、工作年限11~20年、中级及以上职称的社区女性医护人员更易出现职业倦怠,应密切关注。职业倦怠与收入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工作年限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善其生活方式和提高其身心健康状况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方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HLQ)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生活方式总标准分为67.19,运动锻炼维度标准得分最低值为46.83;2女大学生在运动锻炼(t=6.510,P0.01)、压力管理(t=2.258,P0.05)维度得分低于男大学生;3健康责任(t=3.654,P0.01)、人际支持(t=3.185,P0.01)、压力管理(t=3.333,P0.01)、生命欣赏(t=3.026,P0.01)维度得分高年级均低于低年级学生;4健康责任(F=5.829,P0.01)、压力管理(F=4.050,P0.05)维度得分非医学高于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学生;5健康责任(t=-2.957,P0.01)、生命欣赏(t=-3.001,P0.01)维度得分农村大学生低于城市大学生。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方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产阶层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两阶段计划取样抽取365名中产阶层对其进行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心理症状和工作倦怠问卷测量。结果:1中产阶层女性和男性生活满意度和工作倦怠差异不显著;男性总体幸福感高于女性(t=3.67,P0.001);男性心理症状显著低于女性(t=-1.98,P0.05);2成年前期组和成年后期组生活满意度差异不显著,成年前期组被试总体幸福感显著低于成年后期组被试(t=-3.08,P0.01);成年前期组被试心理症状和工作倦怠显著高于成年后期组被试(t=2.08,P0.05;t=5.77,P0.001);3不同婚姻状况中产阶层被试心理症状差异不显著,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和工作倦怠差异显著[F(2,361)=8.03,P0.001;F(2,361)=8.16,P0.001;F(2,361)=6.90,P0.01];4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中产阶层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心理症状和工作倦怠差异显著[F(2,362)=4.01,P0.05;F(2,362)=23.61,P0.001;F(2,362)=6.99,P0.01;F(2,362)=7.06,P0.01];5教育科技界和经济界中产阶层生活满意度和心理症状没有显著差异(P0.05);教育科技界中产阶层总体幸福感显著低于经济界中产阶层(t=-3.39,P0.01);教育科技界中产阶层工作倦怠显著高于经济界中产阶层(t=2.50,P0.05)。结论:男性中产阶层总体幸福感高于女性;男性心理症状显著低于女性;成年前期组被试总体幸福感显著低于成年后期组被试;成年前期组被试心理症状和工作倦怠显著高于成年后期组被试;不同婚姻状况中产阶层被试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和工作倦怠差异显著;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中产阶层被试生活满意度、总体幸福感、心理症状和工作倦怠差异显著;教育科技界中产阶层总体幸福感显著低于经济界;教育科技界中产阶层工作倦怠显著高于经济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新疆多元文化、多民族背景及开放教育形式下,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新疆广播电视大学179名开放教育残疾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残疾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全国常模,除躯体化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不存在显著差异,其它各因子得分都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异(t≥3.30,P0.01)。社会支持水平在开放教育残疾大学生的年龄、婚姻状况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中年学生主观支持维度得分(F=4.60,P0.05)及社会支持总分(F=3.83,P0.05)显著高于青年学生。已婚学生主观支持维度得分(t=4.05,P0.001)及社会支持总分(t=3.56,P0.001)显著高于未婚学生。客观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相关,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大部分因子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客观支持对心理健康无显著预测作用,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大部分因子及总分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社会支持对开放教育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影响,社会支持越充分,对支持的利用度越高,心理健康状况就会越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深入研究新疆地区警察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状况,为克服警察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MBI-GS工作倦怠量表、SCL-90量表分别对警察院校教师进行测试。结果:警察院校不同性别、族别、文化程度的教师在职业倦怠上不存在差异;已婚教师(t=-4.04,P0.001)、41岁以上的教师(F=10.64,P0.001)在玩世不恭因子上有差异;工作年限在11~15年的教师在玩世不恭(F=10.04,P0.001)和成就感低落(F=6.32,P0.001)两个因子上有差异;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同性别、族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年龄、工作年限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婚姻、年龄、工作年限都是警察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职业倦怠中的成就感低落因子与SCL-90的总均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恐怖因子呈正相关。建议在心理服务中应特别关注男性、汉族、未婚、本科、30岁以下、工作年限在11~15年的教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主观幸福感现状,探讨其与自尊、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天津市5所三甲医院的224名在职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ICU护士主观幸福感得分(69.73±11.60),自尊得分(27.67±3.41),工作满意度得分(43.57±9.04)。主观幸福感得分在兴趣爱好(t=3.613,P=0.000)、婚姻状况(t=-2.016,P=0.0450)、工作年限(F=3.159,P=0.026)、年龄(F=4.511,P=0.012)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ICU护士主观幸福感与自尊、工作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r=0.584,0.454;P0.01);(3)多元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自尊及工作满意度会影响主观幸福感(P0.01)。结论:ICU护士主观幸福感、自尊水平低于常模,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自尊、工作满意度、年龄是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在校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3所具有博士学位专业授予权学校的博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博士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39.3%,博士生在强迫、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及心理健康总均分上明显高于全国常模(t1=4.13、P1<0.01,t2=3.38、P2<0.01,t3=2.39、P3<0.05,t4=3.40、P4<0.01,t5=2.20、P5<0.05),在人际敏感因子的得分低于全国常模(t=2.57、P<0.01);②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年级、婚姻状况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在工作情况、学习方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③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消极应对方式可共同解释博士生心理健康18.6%的变异。结论博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是预测博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离退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青岛疗养院中心进行疗养或体检的205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评估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支持程度。结果:不同年龄(F=2.655,P0.05)、婚姻状况(t=1.991,P0.05)、居住状况(t=2.335,P0.05)、健康自评状况(F=3.063,P0.05)和子女关系(t=2.236,P0.05)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影响;不同年龄(F=3.187,P0.05)、文化程度(F=5.189,P0.05)、婚姻状况(t=1.983,P0.05)、健康自评状况(F=3.97,P0.05)和子女关系(t=2.749,P0.05)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得分存在显著影响。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等3个维度及支持总分与老年人的抑郁、焦虑、强迫及敌对等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从主观、客观和支持利用度的转化等角度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能够有效的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缓解抑郁、焦虑等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首次夏秋季入伍新兵情绪社交孤独感的状况。方法应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队2013年564名入伍新兵进行整群抽样测试研究,然后对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①ESLI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均存在显著性相关;②新兵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国内青年常模(t=9.48,8.5,15.39,14.88,8.57,11.94,8.59,13.96,6.90,6.96;P0.01)、军人新兵常模(t=19.53,14.29,19.07,19.89,18.14,13.13,21.72,23.68,23.91,13.11,21.47;P0.01);③不同性别的新兵孤独感各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t=3.516,4.392,3.481,3.855;P0.01),是否独生子女对孤独感影响无显著性差异;④不同的文化程度对情绪孤立与社交孤立有显著性影响(F=3.746,6.241;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高中组新兵得分明显高于中专组;不同的文化程度对情绪孤独、社交孤独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2013年入伍新兵的孤独感较低,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新兵的孤独感受性别、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男兵和高中文化的新兵更容易感受到孤独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