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研究生压力与抑郁间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压力和抑郁间的调节作用。方法:对751名研究生施测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结果:(1)研究生抑郁情绪的检出率为21.2%。(2)学习负担重、就业(升学)压力、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恋爱不顺利或失恋、考试失败、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被人误会或错怪等是研究生承受的主要压力。(3)相关分析发现:压力与抑郁呈正相关(r=0.47,P〈0.01);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均与抑郁呈负相关(r=-0.35,-0.52,P〈0.01)。(4)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压力与社会支持在抑郁变量上的交互作用显著(F=4.18,P〈0.05);压力与应对方式在抑郁上的交互作用显著(F=-10.43,P〈0.01)。结论:研究生抑郁情绪与压力、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在压力与抑郁之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自我分化在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我分化、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河北省及湖北省6所大学的98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自我分化量表(DSI— R)、压力知觉量表(PS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被试的自我分化、压力知觉及心理健康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①大学生自我分化与其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②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有显著正相关(P<0.01);③自我分化是作为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间的调节变量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β=-0.086,P<0.001).结论大学生自我分化、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自我分化是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的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心理弹性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和问题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来自北京的577名流动儿童进行测查。结果:1不同性别、来京时间、转学经历的儿童在歧视知觉、心理弹性、问题行为变量上的得分具有显著差异。2在控制了性别、来京时间和转学经历等变量之后,歧视知觉、个人力和支持力均对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中的个人力对歧视知觉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支持力对歧视知觉和问题行为的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结论:心理弹性中的个人力可调节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问题行为间的关系,未来研究可通过提升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来达到减缓危险性因素对流动儿童的不利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以快感缺失为核心的抑郁易感模型,探讨快感缺失的不同成分与压力的交互作用对抑郁和自杀意念中的影响。方法:使用时间性愉快体验量表、情绪问卷、自杀意念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1143名中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期待性愉快与抑郁、自杀意念均呈显著负相关。期待性愉快和中职生抑郁的关系受到生活事件的调节。在中、高生活事件水平下,期待性愉快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而在低水平生活事件下,期待性愉快对抑郁的预测不显著。期待性愉快和即时性愉快与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对自杀意念的影响均不显著。结论:期待性愉快与负性压力的交互作用影响着中职生抑郁,但对自杀意念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贫困大学生歧视知觉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并分析拒绝敏感性和抑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个体歧视知觉问卷、拒绝敏感性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攻击性问卷对964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歧视知觉、拒绝敏感性、抑郁和攻击行为均存在显著的两两正相关;(2)歧视知觉直接正向预测攻击行为;拒绝敏感性和抑郁在歧视知觉对攻击行为的影响间发挥中介作用。结论:歧视知觉是贫困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歧视知觉可以通过提高拒绝敏感性和抑郁进而增加贫困大学生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炎性肠病(IBD)患者知觉压力和应对方式与抑郁水平相关性。方法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于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173例IBD患者;用知觉压力量表中文版(PSS-C)、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IBD患者知觉压力总分为(25. 23±6. 01)分;积极应对平均分为(1. 79±0. 62)分;消极应对平均分为(1. 24±0. 56)分;抑郁水平总分为(53. 43±9. 64)分。IBD患者知觉压力评分与患者积极的应对方式(r=0. 253,P0. 01)及抑郁症状分级(r=0. 323,P0. 01)均存在相关性。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IBD患者情绪与压力的管理,指导患者在面对疾病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IBD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蚁族"群体知觉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希望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知觉压力量表、成人希望特质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情感平衡量表对389名"蚁族"群体进行施测。结果:①"蚁族"群体知觉压力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②希望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同时,希望可调节知觉压力对消极情感的影响。结论:希望对知觉压力与"蚁族"群体主观幸福感某些方面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工作压力对地税基层公务员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的影响,及心理资本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对北京市7个区县地税局的225名基层公务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税公务员工作压力显著负向预测工作满意度,显著正向预测离职意向。心理资本显著正向预测工作满意度,显著负向预测离职意向。随工作压力增加,高心理资本基层公务员工作满意度下降幅度更大,离职意向增加幅度更大。结论: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和工作压力与离职意向之间均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检验压力知觉量表(The 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在抑郁症状阴性和抑郁症状阳性人群中的测量等值性。方法:根据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提供的划界分将大学生分为抑郁症状阴性组和抑郁症状阳性组,用两组在PSS-10上的调查数据做单组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单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SS-10的二因子结构在抑郁症状阴性组和阳性组以及总体人群中均拟合良好。多组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PSS-10二因子结构在抑郁症状阴性组和阳性组之间达到严格等值。两独立样本U检验结果表明抑郁症状阳性组的危机知觉因子、应对能力知觉因子得分以及压力知觉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抑郁症状阴性组。结论:PSS-10的二因子结构在抑郁症状阴性和抑郁症状阳性大学生组之间具有测量等值性,且两组的压力知觉程度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尚晶晶 《校园心理》2017,(2):100-103
考察高中生学校压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学校压力与心理弹性的交互作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提高高中生主观幸福感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取样法,用学校压力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珠海市640名高一至高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学校压力与心理弹性、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中等程度的负相关;学校压力与消极情绪呈中等程度正相关。心理弹性与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2心理弹性在学校压力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对于心理弹性较高的个体,学校压力对其主观幸福感造成的影响更小。心理弹性是学校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一种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资本在工作要求与医生职业倦怠间的作用。方法利用课题组编制的医生职业倦怠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工作要求量表对山东省三地市(济南、潍坊、德州)1910名医生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医生感到工作要求高,工作要求能正向预测职业倦怠。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既对医生职业倦怠有直接效应(β=-0.26,-0.11;P0.001),又在工作要求与职业倦怠间发挥调节效应(β=-0.08,-0.12;P0.01)。结论在严苛的工作要求下,通过提升医生心理资本水平可以有效控制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对戒毒人员复吸风险的影响,以及压力知觉、抑郁感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CD-RISC-10)、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0)和毒品复吸高危量表对255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心理弹性与压力知觉、抑郁感及复吸风险均显著负相关;压力知觉、抑郁感、复吸风险两两之间均显著正相关。(2)心理弹性可以直接负向预测复吸风险,也可以通过抑郁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压力知觉和抑郁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复吸风险。结论:心理弹性可以直接负向影响戒毒人员的复吸风险,也可以通过抑郁感的中介作用,以及压力知觉和抑郁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地负向影响戒毒人员的复吸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中生童年期创伤、压力知觉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识别高中生抑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安徽省滁州市231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女生的压力知觉总分和抑郁总分显著高于男生,有留守经历学生的压力知觉总分和抑郁总分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的学生。(2)童年期创伤总分与压力知觉总分、抑郁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3)中介作用检验结果表明,压力知觉在高中生童年期创伤与抑郁间中介作用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5.22%。结论:压力知觉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童年期创伤能直接或间接增加高中生患抑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知觉压力、安全感、孤独感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知觉压力量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孤独量表、安全感量表对192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①知觉压力、孤独感与抑郁显著正相关,安全感与抑郁显著负相关;②孤独感在知觉压力与老年人抑郁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安全感调节了知觉压力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④安全感调节了知觉压力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结论:知觉压力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知觉压力通过孤独感影响老年人的抑郁,安全感调节了知觉压力与抑郁、知觉压力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累积的生活事件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以及神经质是否对应激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方法:共有7399名在校大学生完成了学生日常社会和学业事件量表、儿童期虐待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以及大五人格量表—神经质量表。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分层回归分析等方法来分析应激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作用以及神经质的调节作用。结果:大学生经历的日常生活事件以及童年创伤事件对其抑郁程度都有显著的影响,而神经质会对应激和抑郁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R~2=0.18),神经质水平高的个体在应激状态下表现出更高的抑郁水平。结论:应激性事件会显著增加个体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神经质调节了应激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社会工作者组织支持感和职业倦怠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对社会工作者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以294位广州市社会工作者为样本,用心理资本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测查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影响职业倦怠中的作用。结果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总分与心理资本总分呈正相关(r=0.411,P0.01),组织支持感总分与职业倦怠总分呈负相关(r=-0.265,P0.01),心理资本总分与职业倦怠总分呈负相关(r=-0.247,P0.01);②回归分析表明,当心理资本进入回归方程后,组织支持感的回归系数减小但达显著水平。结论社会工作者的组织支持感和心理资本对其职业倦怠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在社会工作者的组织支持感和职业倦怠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学校组织气氛对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以及心理资本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问卷》、《中小学学校组织气氛问卷》、《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对来自江苏、湖南两地的中小学302名教师的调查数据进行多层次回归分析。结果①学校组织气氛中,除校长行为与低成就感相关不显著外,其它与教师工作倦怠的负相关都显著(P0.05)。②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教师行为、任务心理资本在工作倦怠上的标准回归系数均为负,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校长行为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上的标准回归系数也为负,并达到显著水平(β=-0.364,-0.185;P均0.05);人际心理资本在情绪衰竭、低成就感上的回归系数也达到显著与边缘显著水平(β=0.165,P0.05;β=-0.102,P0.08)。③当个体的任务型、人际型心理资本处在高水平时,校长行为、教师行为对降低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加;但当心理资本处在低水平时,校长行为、教师行为对工作倦怠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结论学校组织气氛与教师工作倦怠相关,心理资本在学校组织气氛与教师工作倦怠间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压力知觉对抑郁症状的作用,以及心理弹性与神经质如何影响压力知觉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有578名心理科就诊临床患者完成压力知觉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大五人格神经质分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状态焦虑量表。控制性别与个体焦虑水平,构建压力知觉、心理弹性、神经质、抑郁症状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压力知觉可以直接影响抑郁,可以通过心理弹性或神经质间接影响抑郁(效应量分别为26.96%,57.10%),也可以通过神经质→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路径间接影响抑郁(效应量为15.94%)。结论:心理弹性与神经质在压力知觉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亚可 《校园心理》2021,(3):240-242
探讨高中生的学业压力、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考察心理弹性在高中生学业压力与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中学生学业压力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高中生学业压力量表对1131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学业压力、心理弹性及学校适应之间存在相关;心理弹性在学业压力与学校适应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探讨高中生的学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