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系统总结医护人员对ICU日记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为国内ICU日记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医护人员对ICU日记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11月。按照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7)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整合结果。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提炼出33个主要结果,归纳成9个新类别,综合整理后,最终形成3个整合结果:认可ICU日记的使用意义、医护人员的顾虑和开展ICU日记的未来愿景。结论 医护人员认可开展ICU日记的意义,但也存在诸多顾虑。未来可从医护人员的角度,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ICU日记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赵英娜  么颖 《循证护理》2022,(16):2188-2191
综述了国内外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家属及医护人员对ICU日记的感知,总结了家属及医护人员对ICU日记的积极感知,阐明了他们对于侵犯病人隐私、引发司法问题等方面的担忧,以期为临床开展ICU日记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重症监护病房(ICU)医护人员、死亡病人家属方面分析ICU病人的死亡质量现状,归纳ICU病人死亡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姑息治疗实施情况、ICU死亡病人病情、ICU病人死亡前的身心灵状态、ICU病人家属的支持、ICU医疗费用,提出改善ICU病人死亡质量建议,包括加强姑息治疗培训、倡导设立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聚焦病人的灵性需求、开展ICU日记疗法、重视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态,以期为提高我国ICU病人死亡质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重症监护室(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ICU工作的医生、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从2015年11月开始对我科手卫生进行集束化管理,通过观察干预前后半年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情况,对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医院感染率进行统计学统计。[结果]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优于干预前,干预后医院感染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医护人员手卫生实施集束化管理能提高其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刘瑞红  张霞  万晶晶 《护理学报》2017,24(23):28-31
目的 概述ICU患者日记结构及其应用进展.方法 对ICU患者日记的内涵及其国内外应用推广现状进行文献分析,介绍现有研究ICU日记理论、叙事研究、扎根理论及现象解释学等理论框架,总结目标人群、作者媒介、格式内容、非文字内容等ICU患者日记结构,以及在日记放置及转移、日记后续管理及法律伦理等注意要点.结果 从患者、家属、护理3个层面分析ICU患者日记的应用效果.结论 建议未来可通过借鉴国外理论框架、制定我国ICU患者日记的目标人群、作者内容、管理及伦理等实施项目,开展临床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CU医护人员防控培训相关微课的设计要点及应用效果。方法市重症联盟成立新冠肺炎疫情教学组,筛选ICU防控相关内容,设计、制作微课,要求全市ICU的666名医护人员限时线上自主学习并考试,通过问卷调查医护人员对微课的反馈。结果508名ICU医护人员参与教学反馈,其中466名(91.7%)ICU医护人员完成全部培训,在培训时间、内容、意义、技巧、收获、感受6个方面的平均满意度为95.7%。结论针对救援主要力量,使用精准、短小的微课线上培训,并通过重症质控中心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ICU叙事日记作为ICU后综合征的有效干预措施和人文关怀落地的工具,得到众多国家的认可和发展。其作为以低成本获得高成效的治疗工具,在欧洲与北美洲等地区广泛传播,体系日渐成熟。目前,ICU叙事日记在我国也逐渐受到重视,但多侧重于日记应用效果的研究,对可能影响日记应用效果的日记内容、临床应用流程关注度偏低,导致日记质量出现差异化。本文在借鉴各国研究的基础上,从了解ICU叙事日记着手,对如何具体实施ICU日记进行综述,以期为医护人员及家属规范实施ICU叙事日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ICU患者在离开ICU后常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而ICU日记能降低ICU转出患者及其家属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因此本文对国内外ICU日记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ICU日记的实施现状,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ICU日记的认知情况及ICU日记的实施效果,以期为我国ICU护士应用ICU日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重症患者家属使用ICU日记的感受和看法.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与重症患者家属对使用ICU日记感受相关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3月.两名研究者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提取、归纳、整合、诠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介绍ICU日记临床应用及效果研究,为我国开展ICU日记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近几年的应用研究文献,对国外ICU日记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进行综述.结果 ICU日记降低ICU转出患者的心理疾病发生率,对于ICU患者家庭有积极作用,增进人文关怀,促进形成"以患者-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照护机制.结论 ICU日记作为帮助患者及家属降低焦虑、抑郁、创伤应激综合症等心理问题,提高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在国外临床实践上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我国开展ICU日记面临挑战,为防止一些家庭滥用ICU日记,ICU内容的边界尚需斟酌.可以尝试在遵循CONSORT声明前提下,在我国目标人群中开展干预性研究,探讨其作用,探索本土化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护理人员缺编是各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严重影响整体护理的质量。以我院1997年设立的中央医疗运输干线为例,论述了运输干线的工作范围、运行方式、经济效益等,阐明了中央医疗运输干线的成立,大大节省了护士从事非护理、非技术性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保证了整体护理中以病人为中心的各种医疗护理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Dying patients often feel isolated and alone, and restricted visiting hour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has been shown to increase anxiety and dissatisfaction in both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Unrestricted visiting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top-ten need by families of patients in the ICU. Because emotional distress experienced by patients and families may persist well beyond the ICU stay, an open visiting policy, by meeting the needs of patients and families, ma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d-of-life care in the ICU. This two-part study included a survey to determine the visiting hours policies of New England-area hospital ICUs, and nursing focus groups to describe challenges and barriers that nursing staff working in an open ICU have experienced and to provide solutions that will facilitate implementation of an open visiting hours policy. DESIGN: Two-part study: survey and focus groups. SETTING: ICUs in New England and one medical ICU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SUBJECTS: Registered nurses employed in medical ICUs. INTERVENTIONS: Adult ICUs in the six New England states were located using a library listing of all regional hospitals. A telephon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was used to ascertain visiting hours policies in each ICU. Six focus-group sessions were conducted with nursing staff who work in an urban, northeastern ICU with 8 yrs of experience with an unrestricted visiting hours policy. MEASUREMENTS AND MAIN RESULTS: A total of 171 hospitals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 (96%). From all ICUs surveyed, 62 (32%) had unrestricted, open visiting hours. Out of these, 57 (92%) were medical ICUs or mixed medical/surgical ICUs. Nursing staff identified three major areas of concern with an open visiting hours policy: space, conflict, and burden. Strategies for resolution that are either employed or advocated by nursing staff are described. CONCLUSIONS: The majority of ICUs in New England have restricted visiting hours. Only one third of ICUs have open visiting policies. Nursing concerns with an unrestricted ICU were identified and solutions were offered that may provide guidance for other ICUs considering adopting an open visiting hours policy.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外科ICU院内感染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外科ICU 100例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情况及患者对医护态度、医护水平的满意情况。 结果 观察组腹腔内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医护态度、医护水平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外科ICU院内感染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4月在全院实行控制医院感染的优质护理管理,对优质护理实施前后2年间医院感染率、医院环境卫生合格率、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监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实施效果。结果优质护理实施后,医院感染率下降0.67%,医院环境卫生合格率提高0.94%,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提高8.92%。结论优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中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我院儿科ICU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儿科ICU护士5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我院儿科ICU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学历、职称、ICU工作年限、仪器、感染、护士素质、系统及协作为我院儿科ICU护理风险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护士素质、系统因素及协作因素为我院儿科ICU护理风险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护士素质、系统因素及协作因素为护理风险管理的独立影响因素。管理者应加强培养护士核心能力及价值观,强化护士队伍整体工作态度,建立以科学技术、风险防范为主的风险管理队伍;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风险上报管理系统;加强医护患间的相互配合和默契程度,推动儿科ICU科学安全治疗的持续发展,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临床风险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ICU护理人员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情绪调控信念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8年7月随机抽取医院ICU护理人员56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PSCNI)和情绪调控信念量表(ERBS)对本院ICU护理人员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及情绪调控信念水平进行测评,并分析ICU护理人员护理专业自我概念与情绪调控信念的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目标监测在综合性ICU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目标监测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入住综合性ICU患者,并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目标监测期间感染率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结论实施目标监测,可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监控意识,通过加强环节质量和过程管理,促使监控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培养和储备“一人多能”、“多能一专”、“多学科交叉专病护理”的突发性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备灾护士的管理实践。方法从全院考核择优选拔出12名骨干护士,分别在急诊科、ICU、手术室、产科、血液净化中心等进行院内培训、优先参加院外进修学习,重点掌握相关专业急救知识和技能。结果护理备灾体系的建立促进科研教学水平;备灾护士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抢救护理中作用地位凸显;备灾护士的急救理论成绩由培训前的平均78.50分上升到90.60分、急救技能则由84.35分提高到94.56分,综合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得到医生、同事及社会一致认可。结论构建护理备灾体系对全面提升护士灾害救护能力有重要意义,是体现护理学在救援医学中地位和作用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总结压力性损伤居家老年患者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实践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明确医院及社区职责,成立医院-社区联动护理合作团队,加强组织管理;加强社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伤口管理能力;制订压力性损伤居家老年患者评估记录单,提高社区医护人员伤口评估能力;及时会诊,指导社区医护人员进行伤口管理;建立医院-社区双向转诊,实施分级治疗;加强多学科协作,促进伤口愈合;开展延续性居家护理,提高患者及其照护者配合治疗、护理的依从性。经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30例压力性损伤居家老年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转4例,治愈率达8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