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近3亿HBV携带者,其中我国占45%。母婴垂直传播是HBV的重要传播途径,估计约有30%的HBV感染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得[1],故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是降低乙肝发病率的关键。因此,研究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措施,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分析乙肝病毒(HB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出生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对HBV感染母亲孕期管理、产时阻断、新生儿出生后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婴儿进行乙肝疫苗的全程免疫,到7~12月龄釆静脉血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结果 74例母亲肝功能异常者10例,正常64例。通过上述方法实施母婴阻断,所生儿童阻断成功73例(其中产生保护性抗体51例),HB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中感染HBV1例。结论通过正确规范实施乙肝母婴垂直传播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HBV母婴传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本文就HBV的母婴传播途径、可能的机制、母婴传播诊断的确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方法以及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原因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本文就HBV的母婴传播途径、可能的机制、母婴传播诊断的确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方法以及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原因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传播途径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其中最重要的是母婴传播。通过常规产前筛查、孕期抗病毒治疗、新生儿联合免疫接种等措施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羊膜腔穿刺术作为我国介入性产前诊断的主流技术,是围产医学临床上不可缺少的手段,因其可使母体的血液成分流入羊膜腔,所以理论上可引起HBV宫内感染。故羊膜腔穿刺术后HBV母婴传播风险的相关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重视。本文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与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晚期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anti-hepatis B immuneglobulin,HBIG)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和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共30441例。结果筛查出HBV携带者3682例,HBV携带率为12.10%。HBV携带者中2651例于孕晚期进行HBIG肌肉注射被动免疫治疗,其中684例自孕28周起每月肌肉注射HBIG 200 IU共3次,1967例为新生儿出生前后1个月各肌肉注射HBIG 100 IU共2次。孕晚期应用2次或3次HBIG的新生儿及6月龄婴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当天新生儿外周血HBsAg阳性率孕晚期被动免疫治疗组3.62%(96/2651),未治疗组26.38%(272/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治疗组HBV疫苗免疫后的6个月龄婴儿外周血HBsAb阳转率为30.15%(82/272),显著低于被动免疫治疗组69.79%(6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注射HBIG可有效阻断HBV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母婴传播已成为乙型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1]。尽管婴儿出生时接受主动与被动联合免疫,仍可导致免疫失败[2]。免疫失败和母亲血中高的HBV-DNA水平有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母血中HBV-DNA水平有可能会减少免疫失败的发生。拉米夫定是核苷类抗病毒药,能迅速抑制HBV复制,其抑制作用持续于整个治疗过程。我们对HBsAg阳性孕妇使用拉米夫定、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G)和乙型肝炎疫苗(HBvac)联合注射以阻断HBV母婴传播,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和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 B)联合应用阻断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效果。方法 2013-2015年以居住在北京市海淀区、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母亲所生、出生时进行过HBV母婴阻断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获得被调查儿童的人口学状况、出生医院、HBIG和Hep B接种情况,以及母亲分娩前乙肝e抗原情况。采集儿童静脉血标本5ml,检测HBsAg、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抗-HBs)、乙肝核心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抗-HBc)。计算不同特征儿童的HBsAg和抗-HBs阳性率,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共纳入分析儿童377人,HBsAg均为阴性,抗-HBs阳性率为91.25%(344/377)。单因素分析显示,采血距第3剂Hep B(Hep B3)不同间隔儿童抗-HBs阳性率(94.72%VS 7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30.43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HBs是否阳性与HBIG接种剂量和采血距第3剂Hep B(Hep B3)间隔时间有关,与出生时接种100IU HBIG的儿童(92.56%)相比,接种200IU的儿童抗-HBs阳性率(85.29%)低(OR=0.352,95%CI:0.148~0.834,P=0.018);与采血距Hep B3间隔3年儿童(94.72%)相比,采血间隔≥3年儿童的抗-HBs阳性率(70.91%)低(OR=0.119,95%CI:0.054~0.262,P0.001)。结论≥100IU HBIG和10μg重组酵母Hep B联合应用可有效阻断HBV母婴传播;儿童抗-HBs阳性率随时间下降,特别是3年后下降较明显,需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进行HBV血清学监测,根据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9.
持续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分为两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显性HBV感染)和阴性(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infection,OBI)。对显性感染的认识相对清楚,但对OBI的认识仍然有限。本文重点介绍OBI的危害及其流行情况,并分别阐述了母婴不同乙肝传播类型与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关系。HBV以母婴传播为主,两类HBV感染在母婴传播上表现为四种类型:(Ⅰ)母亲HBV显性-子代HBV显性;(Ⅱ)母亲HBV显性-子代OBI;(Ⅲ)母亲OBI-子代OBI;(Ⅳ)母亲OBI-子代HBV显性。HBV疫苗免疫后时代可能以Ⅱ型传播为主。应加强对OBI的研究,重新评估现有HBV免疫策略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接种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酵母)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市、甘肃省和浙江省宁波市选择1997~2005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其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血清标本,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分析儿童HBsAg的影响因素,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接种重组HepB(酵母)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719名儿童,HBsAg阳性率为10.01%。HepB接种剂量、母亲HBV感染状况和母乳喂养是接种重组HepB(酵母)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分娩方式、母亲孕期是否联合免疫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等,对接种重组HepB(酵母)阻断HBV母婴传播不产生影响。结论筛查母亲HBV感染状态、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联合免疫10μg×3重组HepB(酵母)对提高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剖宫产、母亲孕期接种HBIG不能提高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母乳喂养对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其病程迁延,易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母婴传播是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经此途径传播的婴儿至少可携带HBV 10年以上[1].故阻断HBV母婴传播对控制乙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HBV的传播的效果,笔者对188例乙肝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开展母婴HBV阻断研究,经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两种乙肝病毒(HBV)疫苗,联合接种于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以期能阻断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母婴传播已被公认。婴儿HBV感染率可达90%。作者曾观察到HBeAg阳性母亲的32个婴儿,其中31个子出生后6个月内变为HBV携带者。产期  相似文献   

13.
HBV母婴传播是HBV传播的重要途径,而宫内传播又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其危害大、治疗难,因此做好母婴传播的阻断,尤其宫内传播阻断,对控制HBV传播意义重大。此文就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方法及疗效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青海省孕产妇产前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标志物筛查及母婴传播阻断开展情况。方法在全省城市、农村和牧区各选择2个县(区)对14家医院的孕妇HBV标志物筛查和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工作开展调查和分析,对首剂乙肝疫苗(HepB1)的未及时接种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孕妇9 915名,HBV筛查率为97.75%,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3.56%;9 848名住院分娩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为96.50%(9 503/9 848);345名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HepB1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接种率为98.55%(340/345)。上述各指标在城市、农村、牧区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在416名未及时接种HepB1儿童中,56.97%为早产/出生低体重,30.77%为新生儿窒息,7.69%为新生儿黄疸,4.57%为家长拒绝接种。结论青海省孕产妇产前HBV标志物筛查和母婴传播阻断工作能够有效开展。需加强农村和牧区的措施落实,对医护人员需加强培训指导,合理掌握HepB禁忌证,加强早产儿/低体重儿HepB1接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孕妇产前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e globulin,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宫内传播的效果。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孕妇产前使用HBIG阻断宫内传播的研究,收集出生及1岁婴儿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检测情况,通过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获得合并RR值。结果新生儿随机效应模型干预组与对照组合并RR值为0.37,95%CI:0.23~0.61;1岁婴儿随机效应模型干预组与对照组合并RR值为0.48,95%CI:0.27~0.84。结论应用HBIG 200 IU可以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宫内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治疗,对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及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内孕期建档常规产检的HBV感染孕妇80例,根据治疗意愿将孕妇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孕妇在妊娠期常规给予保肝治疗,治疗组给予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治疗,两组分娩新生儿出生后常规给予免疫阻断。观察两组孕妇在孕30周、35周、分娩前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检测婴儿出生时及6个月龄时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表达。结果治疗组孕30周、35周、分娩前ALT复常率分别为52.17%、86.96%、95.65%,高于对照组29.41%、44.12%、52.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孕30周、35周、分娩前HBV-DNA转阴率分别为43.48%、76.09%、86.96%,高于对照组20.59%、35.29%、44.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孕妇分娩婴儿出生时、6个月龄时HBsAg阳性率分别为4.35%、0,低于对照组20.59%、11.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孕妇分娩婴儿出生时、6个月龄时HBsAb阳性率分别为36.96%、76.09%,高于对照组5.88%、8.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孕妇给予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孕期治疗可提高ALT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且能有效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综合各种HBV母婴传播阻断的影响因素,评价母婴传播阻断方案成本效益并明确其优选方案.方法 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HBV母婴传播阻断策略决策树马尔科夫模型(其中参数依据Meta分析、现场调查和文献查阅等方法确定);HBV母婴传播阻断方案的优化指标包括总成本、总效益、净效益值及效益成本比(BCR),并对模型中的参数对优化方案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针对中国现阶段6种可能的HBV母婴传播阻断方案,构建了多级决策树模型;分别考虑了HBsAg和HBeAg筛检、不同剂量(次)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HBIG)的选用情况.6种方案的BCR均大于1,可获得的效益均超过成本至少4倍.各方案中以孕妇筛查HBsAg,HBsAg阳性新生儿接种10 μg×3乙肝疫苗加一剂100 IU HBIG,HBsAg阴性新生儿接种10 μg×3乙肝疫苗的方案最优.HBV母婴传播阻断方案中,采用100 IU或200 IU的HBIG,其BCR相近;采用l剂次HBIG(100 IU或200 IU)其BCR均高于2剂次.敏感性分析显示,参数对优化方案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接种率、母婴传播阻断率、HBsAg阳性率、乙肝相关疾病经济负担、贴现率、接种费和筛检费,其中接种率和阻断率为HBV母婴传播阻断优化方案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 孕妇筛检HBsAg,新生儿采用10 μg乙肝疫苗联合100 IU的HBIG是HBV母婴传播阻断的最优方案;方案中的接种率和阻断效率,是确保HBV母婴传播阻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长兴地区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实施2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佳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8):1060-1061
目的:分析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孕妇分娩新生儿实施母婴阻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02年7月~2004年6月长兴地区4 446例孕妇筛查HBV标志物,对HBsAg阳性孕妇实行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G)注射宫内阻断加婴儿HB IG和乙肝疫苗注射主、被动联合免疫。结果:对本地区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确切,有效率达96.8%。结论:宫内阻断结合婴儿联合免疫是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HBV母婴传播是造成婴幼儿HBsAg持续携带状状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据报道,HBV母婴传播率于婴儿出生后8—12个月可达80%。我市1984—1985年用HBIG阻断HBV母婴传播,对象是HBsAg、HBeAg同时阳性孕妇分娩的婴儿36例。HBsAg用R-PHA法检测,HBeAg用ID法及ELISA法检测。用双盲法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探讨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病毒学因素。方法在四川和甘肃省5家医院招募439名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孕妇及其新生儿,开展调查并采集血标本。对新生儿接种全程3剂次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检测母婴HBV血清学标志物和母亲病毒载量,扩增母亲HBV基因序列。结果研究地区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为93.39%,失败率为2.73%,无应答率为3.87%。母亲HBV基因型为C(43.01%)、B(37.63%)和D(19.35%);血清型为adr(37.63%)、adw(36.56%)、ayw(21.51%)、不确定型别(3.23%)和ayr(1.08%);阻断成功组和失败组的母亲a抗原决定簇突变率分别为30.59%、25.00%;阻断成功组与失败组的母亲HBV基因型构成、血清型构成以及a抗原决定簇突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Fisher’s精确概率法,P0.05)。结论研究地区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较高。HBV基因型、血清型差异以及a抗原决定簇突变不是影响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