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考察应对方式在青少年受欺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初中版)、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量表(APIU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61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不同年级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差异不显著,女生在突显性(t=-3.764,P0.05)和消极后果(t=-7.146,P0.001)两个维度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强迫/戒断症状维度(t=5.310,P0.01)显著高于女生;2青少年关系受欺负对强迫/戒断症状(β=0.25,P0.05)、心境改变(β=0.26,P0.05)、社交抚慰(β=0.29,P0.01)和消极后果(β=0.48,P0.01)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青少年言语受欺负对仅对心境改变(β=0.26,P0.05)和社交抚慰(β=0.33,P0.01)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青少年身体受欺负仅对强迫/戒断症状(β=0.23,P0.05)、社交抚慰(β=0.30,P0.01)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应对方式在关系受欺负与消极后果的关系中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β=-0.28,P0.05)。结论:青少年受欺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受应对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易羞耻者的归因方式和应对风格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易羞耻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归因特点和应对风格。根据被试在羞耻量表上的得分把被试分为易羞耻组(53人)和不易羞耻组(52人)。首先研究两组被试在生活事件的性质和可控性不同水平下的归因特点;其次比较两组在应对风格上的差异。结果显示:(1)易羞耻者对消极事件倾向于作自身的、持久的、整体的归因,这在事件的可控性中等和高等时表现最明显;(2)易羞耻者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多地使用“否认问题回避问题”等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使用“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等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网络受欺负与身体、言语、关系受欺负的共发性。方法:采用青少年网络受欺负问卷、传统受欺负问卷,以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南、河北的95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在发生网络受欺负的青少年中,同时发生身体、言语、关系受欺负的比例依次为23.8%、54.4%、42.0%。2网络受欺负与身体、言语、关系受欺负的发生模式分为三类:所有类型受欺负类(10.3%)、网络/言语/关系受欺负类(47.5%)和非受欺负类(42.2%)。3三类群体的抑郁、自杀意念依次显著降低(F=19.27,P<0.01;χ2=28.64,P<0.01)。结论:网络受欺负与传统受欺负尤其是言语、关系受欺负具有较强的共发性;共发性越强,其抑郁和自杀意念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亲子依恋与欺负、受欺负行为的关系。方法:以小学高年级为研究对象,对520名学生进行了欺负问卷和依恋问卷的集体测量。结果:亲子依恋安全性(尤其是母-子依恋安全性)与欺负、受欺负行为有显著负相关,母子依恋对欺负、受欺负行为有显著预测性,双重安全依恋型儿童欺负、受欺负频率最低。结论:母子依恋与儿童欺负、受欺负行为有密切关系,但父子依恋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初中生欺负、受欺负行为与抑郁、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对946名7、8年级中学生进行了欺负、受欺负、抑郁和自杀意念的问卷测量.结果:参与欺负学生(欺负者、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的抑郁和自杀意念水平显著高于未参与学生;其中欺负-受欺负者的抑郁和自杀意念水平最高,并显著高于受欺负者;受欺负者与欺负者的抑郁和自杀意念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在抑郁和自杀意念水平上,性别的主效应显著,但性别与欺负/受欺负身份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不同欺负/受欺负身份学生的抑郁和自杀意念水平有一定差异,但总的来说,都显著高于未参与学生,应特别重视并合理干预参与欺负学生的抑郁情绪和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TEES)、归因方式量表(ASQ)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河南农业职业学院300名在读高职高专学生施测。结果 1所测大学生总体幸福感整体水平偏高,其中女大学生差异显著(P0.05);2应对方式和归因方式各因子不同程度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3解决问题、合理化、积极事件内归因、稳定性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结论高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整体偏高,归因方式和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7.
欺负行为是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子集,指有意造成接受者的身体或心理伤害。国内对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差异性研究主要涉及的是性别和年级因素,缺乏城乡比较。本研究对城乡小学生的欺负行为进行考查,并进一步探讨不同欺负身份的儿童其孤独感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抑郁与归因方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抑郁状态个体的归因方式。方法本研究以贝克抑郁量表(BDI)、自评抑郁量表(SDS)、CCMD-3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为工具筛选出了79名正常对照组、170名抑郁情绪组、24名抑郁康复组和24名抑郁患者组成员,所有被试完成归因方式问卷测量。结果发现归因方式各因子与抑郁得分显著相关,负性分与抑郁得分正相关.其余因子与抑郁得分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059~0.239之间;4组被试的归因方式各因了分有显著差异(F=6.019,F=7.410,F=24.997,F=18.514.F=16.023,F=6.095,F=5.148,F=36.540.F=6.841.P〈0.01),抑郁患者组和抑郁康复组在负性分上较高,在其他因子分上较低。除正性分、宿命维度和全面维度外,其余因子均为抑郁患者组和抑郁康复组与正常对照组、抑郁情绪组之间有显著差别(P〈0.05);不同归因方式得分时抑郁得分(BDI)有显著差异(F=3.425,F=14.568,F=18.285,F=16.782,F=17.358,F=16.919,F=22.854,F=24.815,F=4.334,P〈0.05),负性分越低抑郁水平越低,其余因了均为得分越低抑郁水平越高。结论归因方式与抑郁得分显著相关,消极的归因方式是抑郁的特质特征而非状态特征。  相似文献   

9.
抑郁与归因方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探讨抑郁症的归因模式。方法:用Beck 抑郁自评量表和归因方式问卷(ASQ)对46 例抑郁症病人和46 例正常人进行测定。结果:抑郁症组Beck 均分为13-42 ±5-87,比正常组明显增高;抑郁症组ASQ好事件和坏事件在自身性、持久性、整体性三项指标和总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在好事件上三项指标与总分无差异;对坏事件的归因,持久性、整体性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oNeg、无望感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PCN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抑郁症缺乏正常人归因时自我服务的偏向,采取的是消极的自我归因,把坏事件看作稳定的、普遍的因素,是一种悲观的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学生依恋总体状态,进一步探索依恋与归因方式、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归因方式问卷对2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大学生依恋类型由多到少依次为恐惧型、冷淡型、专注型、安全型;②专业和年级不影响大学生依恋;女生依恋回避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43,P0.05),男生依恋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39,P0.05);无恋爱经历的大学生依恋回避得分显著高于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t=-4.75,P0.001);③回归分析表明,依恋和归因方式对应对方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依恋总体质量不高,依恋、归因方式、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幽默风格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量表对1 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幽默风格及其与应对方式、就业心理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 4种幽默风格对就业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均有预测作用;2应对方式在亲和型、自强型、嘲讽型幽默与就业心理压力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3亲和型幽默、自强型、嘲讽型幽默有利于降低就业心理压力,而自贬型幽默不利于缓解就业心理压力;4应对方式在幽默风格对就业心理压力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目的:研究青少年归因方式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儿童归因方式问卷(CASQ)对269名14 ̄16岁的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与具有乐观归因方式的青少年相比,具有悲观紧因方式的青少年回忆出较少的父母的温暖,较多的母亲的拒绝、否认和父亲的惩罚;具有悲观归因方式的女孩比男孩回忆出更多的母亲的惩罚;悲观的紧因方式与父母的过度保护无明显关系。结论:青少年的归因方式与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学生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归因方式问卷(ASQ)对248名16~22岁的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具有悲观归因方式的大学生与乐观归因方式的大学生相比,回忆出较多的过度保护,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较少的情感温暖,悲观的归因方式与父母的偏爱无明显关系。结论大学生归因方式与早期教养方式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贫困人口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旨在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大陆版贫困归因问卷(CMPA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三峡库区贫困人口进行集体施测,共获有效问卷911份。结果:三峡库区贫困人口严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30.1%;贫困人口的归因方式在性别(t=-1.974~-2.753,P0.05)、年龄(F=2.796~3.325,P0.05)、文化程度(F=3.277~3.631,P0.05)上差异显著;心理健康得分与社会制度(r=0.07,P0.05)、个人家庭(r=0.10,P0.05)和地理环境(r=0.12,P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三峡库区贫困人口心理健康水平较普通人群低;贫困归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求青少年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方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I—E量表、信任量表对413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①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在性别、是否留守上均存在显著差异;②青少年的人际信任在性别、是否留守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③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对人际信任有极其显著的影响。结论青少年的归因方式极其显著地影响其人际信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中生内外动机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归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习动机量表和归因量表对137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外部动机的水平高于内部动机的水平。内部动机与归因的多元回归为:能力R2=0.021,努力R2=0.035,任务R2=0.050;外部动机与归因的多元回归为:能力R2=0.376,努力R2=0.391,任务R2=0.317,运气R2=0.384。结论高中生外部动机水平明显高于内部动机水平;不同归因对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预测作用不同,能力、努力和任务归因对内部动机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其中任务归因对内部动机具有反向预测作用,任务、能力、运气和努力归因对外部动机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目的:编制青少年归因风格问卷(ASQA)并探讨归因风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参照既往编制归因风格问卷方法编制ASQA,同时应用ASQA、焦虑、抑郁和强迫问卷对534名青少年进行了评定。结果:ASQA三维度模型的拟合指数为:x^2/df=511.69/188,GFI=0.91,AGFI=0.89,NNFI=0.91,CFI=0.92,IFI=0.92;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Spearmam-Brown分半信度为0.8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稳定-不稳定、整体-局部维度分别进入抑郁、焦虑和强迫回归方程。结论:ASQA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青少年对负性事件的发生归因于稳定和整体的原因时,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受欺负、领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UCLA孤独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网络受欺负量表对8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在网络受欺负的经历上,男生显著多于女生(t=6.82,P<0.01),低年级生显著多于高年级生(t=3.82,P<0.01),理工类学生显著多于文史类学生(t=3.84,P<0.01);2女生的领悟社会支持要显著高于男生(t=2.99,P<0.01);3上网时间较少的学生的孤独感显著低于上网时间较长的学生(F=3.13,P<0.05);4网络受欺负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17,P<0.01),和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r=0.20,P<0.01)。孤独感和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45,P<0.01);5领悟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网络受欺负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为0.07。结论:网络受欺负既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孤独感,又能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间接影响孤独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青少年网络欺负/受欺负的发生特点,为干预青少年的网络欺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取河南、河北的954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青少年网络欺负/受欺负最主要的形式是谩骂发泄和手机骚扰;2男生、初中生的网络欺负/受欺负分别显著高于女生、高中生(t=1.94~4.10,P均0.05);3网络受欺负、欺负在校园内的发生率分别为3.9%、1.5%,在校园外的发生率分别为8.0%、2.1%;4网络欺负/受欺负的主要发生途径是即时通讯工具(52.2%)、网络游戏(32.2%)和手机(21.1%);5青少年遭受网络欺负后,39.3%的受欺负者不知道欺负者的身份;45.6%会告诉自己的朋友,15.6%不会告诉任何人,6.7%会告诉自己的老师,5.6%会告诉自己的家长;6青少年看到网络欺负之后,48.0%会帮助受欺负者,30.9%会忽略这种行为,15.3%会告诉父母,11.6%会告诉老师。结论:青少年网络欺负/受欺负问题需要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应采取干预措施保护青少年的上网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探讨大学生归因方式、人际关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人际关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来自南京3所大学的471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活满意度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进行施测.结果 ①大学生人际归因在能力、努力归因方面与人际关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