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干扰素与拉米夫定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探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方法 10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93例,女性13例,年龄18~50岁.病程6个月至5年.治疗前2次检测HBsAg、HBeAg、HBV-DNA均阳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过正常值2~5倍,血清总胆红素(TBiL)<34.2 mg/L,凝血酶原活性(PTA)正常.并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和其他原因所致肝损害.治疗前均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应用干扰素治疗6个月,然后分为两组:A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1年;B组,仅随访1年;两组各观察18个月.观察ALT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变化. 结果 A组,治疗6、18个月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6.5%、59.6%,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2.3%、61.5%;B组,治疗6、18个月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8.9%、29.6%,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0.7%、33.3%. 结论 干扰素与拉米夫定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HBeAg及HBV-DNA阴转率显著优于单一干扰素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两种不同的α-干扰素联合治疗对儿童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儿童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第1组(A组)为α-干扰素(IFN-α)组;第2组(B组)为IFN-α 拉米夫定(LAM)组。第3组(C组)为α-干扰素(IFN-α) 乙肝疫苗组。其中干扰素疗程6个月,拉米夫定疗程6个月,所有病例均观察至12个月。结果治疗结束时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3组无差异。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B组HBeAg阴转率和HBV DNA的阴转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干扰素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儿童的病毒学应答(VR)疗效明显优于单用α-干扰素组和α-干扰素 乙肝疫苗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方法 总7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纳入本研究,其中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45例(A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30例(B组).对比分析两组在治疗0、24、48和72周时ALT、HBsAg水平、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 DNA阴转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0周)时两组患者的年龄、ALT、HBsAg和HBV DN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B组)HBe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周和48周时,两组患者的ALT、HBsAg水平、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HBV DNA阴转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随访至72周时,A、B两组ALT、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sAg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HBV DNA阴转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提高48周治疗结束后72周时的HBV DNA阴转率,但是与HBeAg血清学转换和HBsAg水平降低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48周的疗效.方法 1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78例,其中治疗组给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治疗8周、12周、24周、48周的血清生化学指标及HBV-DNA定量情况;观察12周、24周、48周HBeAg阴转和48周时HBeAg血清转换情况.结果 二组患者血清HBVDNA转阴率在24周时分别为79.1%和52.6%,在48周时分别为93.7%和60.3%,二组比较差别显著(P<0.01)有显著临床意义,HBeAg转阴率比较和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临床意义.ALT复常率24周时分别为83.3%和51.1%,48周时分别为95.8%和63.2%,二组比较差别显著(P<0.01)有显著临床意义,但用药4周时ALT复常率差别不大(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首选的最有效最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HBeAg阳性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20例(A组),恩替卡韦组20例(B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组20例(C组)(联合治疗12周后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观察三组患者治疗4、12及24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sAg和HBeAg血清转换情况,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分别在治疗第4、12、24周时比较三组,A组、B组的HBV DNA阴转率均明显低于C组(分别为:Z=-4.6,P<0.0001;Z=-2.53,P=0.0114);A组ALT复常率明显低于C组(Z=-2.63,P=0.0086),B组与C组的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的HBsAg、HBeAg下降幅度大于A组和B组.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alpha-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个月疗程中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均优于聚乙二醇干扰素单药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骆驼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应答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干预喝骆驼奶1年的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1年的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0例健康正常对照人3部分人群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4(IL- 4)、γ干扰素(IFN-γ),同时检测患者血清HBV-DNA、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ALT及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喝骆驼奶组患者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的水平(19.33±5.63)高于未喝骆驼奶组(15.10±4.34),P<0.05;Th2类细胞因子IL- 4的水平(29.79±1.20)低于未喝骆驼奶组(48.90±4.30),P <0.01,两者均接近于正常对照组( P >0.05).喝骆驼奶组患者的血清HBV-DNA转阴率90.91%(40/44),未喝骆驼奶组患者的血清HBV-DNA转阴率3.23%(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喝骆驼奶组患者血清HBsAg转阴率 54.55%(24/44),未喝骆驼奶组转阴率1.61%(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喝骆驼奶组患者的ALT均转为正常44(100.00%),未喝骆驼奶组ALT转为正常者7例 (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骆驼奶通过调节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纠正失衡的Th1/Th2的细胞因子网络,增强细胞免疫及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病毒DNA复制,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a-2a)治疗拉米夫定(LAM)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1例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治疗组40例及阿德福韦酯(ADV)对照组41例.两组病例开始均联合LAM治疗12周,观察治疗第12周、24周、48周的ALT复常、HBV DNA阴转、HBeAg阴转及HBeAg转换的变化.结果 治疗12周、24周派罗欣治疗组ALT复常率为62.5%、80.0%,高于ADV 对照组,治疗48周派罗欣治疗组HBeAg阴转率及HBeAg转换率为60%、57.5%,高于ADV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阿德福韦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PEG-IFNα-2a)治疗效果不佳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序贯使用替比夫定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PEG-IFNα-2a治疗48周后HBV DNA、HBeAg未转阴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52例)经过3个月或者以上的洗脱期后,再序贯使用替比夫定600 mg/d治疗,B组患者(49例)不经洗脱期,直接序贯使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加用替比夫定3、6、12个月后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CK水平的差异.结果 A组替比夫定治疗3、6、12个月的HBeAg转阴率分别为7.69%、15.3%、21.1%,B组替比夫定治疗3、6、12个月的HBeAg转阴率分别为22.4%、32.6%、38.8%,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患者替比夫定治疗3、6、12个月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CK异常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IFNα-2a治疗效果不佳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不经洗脱期直接序贯使用替比夫定是安全的,且比经洗脱期再序贯使用替比夫定HBeAg转阴率更高,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ETV)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 以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拉米夫定耐药的CHB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TV联合ADV治疗组(A组,n=48)和ETV治疗组(B组,n=42).B组患者口服ETV(0.5 mg/d),每天1次;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ADV口服(10 mg/d),每天1次,均持续用药4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48周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血清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IL-10水平,计算生物化学应答率、病毒学应答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 治疗后12、24、48周,两组患者HBVDNA及ALT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且上述各时点A组HBV DNA及ALT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均P<0.05).治疗后24、48周,A组的生物化学应答率、病毒学应答率均显著高于B组(均P< 0.05),但HBeAg转阴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12、24、48周,A组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均P<0.05).结论 ETV联合ADV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CHB患者中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每组6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保肝治疗,拉米夫定组患者口服拉米夫定片100mg,每天1次,替比夫定组患者口服替比夫定片600mg,每天1次,疗程为48w。在治疗后4、8、12、24、48w,检测ALT、HBeAg和HBV-DNA。比较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的HBV-DNA阴转率,血清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和临床疗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后24和48w,替比夫定组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而在治疗后4、8、12w,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5%和72.6%,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7%和8.7%,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均能达到一定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见。而替比夫定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长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长效干扰素组:派罗欣180μg,一周一次,皮下注射,疗程48周;普通干扰素组:赛诺金500MU,肌肉注射,隔日一次,疗程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结果 长效干扰素组和普通干扰素组的ALT水平复常率在治疗结束和随访结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106,P<0.05;x2=9.832,P<0.05).长效干扰素组和普通干扰素组的HBV-DNA阴转率在治疗结束和随访结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312,P<0.05;x2=6.158,P<0.05).但两组在HBV-DNA下降程度上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患者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载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α-2b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LAM)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毒载量的影响程度,探索抗病毒治疗新途径。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全自动生化分析及酶免疫技术对57例CHB血样本进行检测,所得数据用t、u和χ2检验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α-2b干扰素联合LAM)与对照组(单用α-2b干扰素或LAM)疗程前后病毒载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单用LAM组比较,HBVDNA转阴例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前后相比仅观察组HBeAg阴转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后观察组与单用LAM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α-2b干扰素、LAM均能显著降低CHB病毒载量,二者联合效果更佳。α-2b干扰素联合LAM对CHBHBeAg阴转及ALT的复常优于单一干预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无应答HBeAg阳性慢性乙肝病人进行胸腺肽α1与阿德福韦酯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拉米夫定无应答HbeAg阳性乙型慢性肝炎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研究组进行胸腺肽α1与阿德福韦酯联合疗法,对照组仅进行胸腺肽α1治疗,治疗期为半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转肽酶(γ-GT)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BeAg/抗-HBe转换、HBV DNA阴转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ALT、AST、γ-GT水平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治疗后的ALT、AST、γ-GT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HBeAg/抗-HBe转换、HBV DNA阴转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米夫定无应答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胸腺肽α1与阿德福韦酯联合疗法,可显著改善病人的肝功能状态,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b(安福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效果,总结经验。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许昌市人民医院CHB患者81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6例;年龄18~35岁,平均年龄28岁。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拉米夫定治疗组,分别41、40例。使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α-2b 500万单位隔日肌内皮下注射1次,疗程12个月;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检查所有患者的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和血清转换率,进行对比。结果联合治疗组能够提高CHB患者对拉米夫定的生物化学和血清学应答率,降低其耐药发生率。结论拉米夫定联合α-2b干扰素是一种较好的抗HBV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0例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观察两组患者HBV-DNA转阴情况,观察组转阴28例,转阴率为80%,对照组转阴18例,占51.4%。对比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观察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HBsAg/HBeAg双阳性,且HBV DNA阳性妇女64例,治疗组32例孕前给予拉米夫定口服,对照组32例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自行妊娠,婴儿出生时、1年时检测两对伴和HBV-DNA.结果治疗组妇女所产婴儿出生时、1年时检测两结伴和HBV-DNA均阴性,儿科智力/体格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对照组妇女所产婴儿出生时检测HBsAg阳性25%(8/32),HBsAg/HBeAg双阳性9.37%(3/32),HBV-DNA阳性18.75%(6/32),两组新生儿HBV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用于预防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有确切效果和近期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患者年龄、病程、感染途径及血清ALT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的关系.方法 41例在笔者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7例,年龄16~49岁,病程6个月~10年;其病毒复制指标HBeAg或HBV-DNA阳性.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福隆)剂量500万U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1个月,以后隔天1次,连续11个月,疗程12个月.结果 分析年龄、病程、感染途径及血清ALT对干扰素治疗的影响,18例经治疗后ALT正常,HBeAg或HBV-DNA阴性,并持续正常超过6个月,应答率为44%.观察结果显示①应答组平均年龄明显较非应答组小,且随着年龄增大,对干扰素的应答率也逐渐降低;②从感染途径上来看,输血后感染者,干扰素疗效明显,而母婴感染者,干扰素应答率明显降低;③从病程上看,病程在2年内者、5年以上者及平均病程在应答组与非应答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④治疗前ALT在100~200U者与<100U者、>200U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总之,干扰素对年龄小、感染时间短、非母婴感染及有明确输血史、ALT在100~200U之间者,疗效较好.此外,对出现抗-HBe者,疗效较差.干扰素是目前治疗乙型肝炎抗病毒的首选药物,但临床报道其总有效率为25%~66%不等,差异较大.结论 该研究结果提示,这些差异可能主要与病例选择有关,这一点应值得临床医师注意.同时,该研究中安福隆水剂副作用小,反应轻,发热低,流感样症状产生少,持续时间短,因其为水剂,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派罗欣对ALT低水平但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52例ALT低水平(ALT <2×ULN)但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55例ALT>2 ×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接受派罗欣治疗48周,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观察组HBV DNA下降值(log10拷贝/ml)在治疗不同时期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HBsAg转阴率分别为51.9%、48.8%和1.9%;对照组分别为67.3%、66.7%和7.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ALT复常率分别为75%和76.4% (P >0.05).结论 派罗欣对ALT低水平但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一定疗效,但仍逊于ALT>2×ULN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双环醇与拉米夫定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抗病毒和复常肝功能的疗效、不良反应、成本-效益.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双环醇或拉米夫定.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2组方案的复常肝功能和抗病毒效应的疗效及成本进行比较.结果在临床治疗终点的48周末,双环醇组与拉米夫定组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2.0%、82.0%和44.0%、60.0%,2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双环醇与拉米夫定ALT复常率成本-效益比分别为55.3和70.0;HBV-DNA阴转率的成本-效益比分别为115.7和95.7.结论在疗程结束时,2组的复常肝功能和抗HBV效应基本相似.双环醇治疗慢乙肝的成本-效益比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派罗欣联合解毒升白颗粒治疗慢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符合干扰素应用指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6例,分别给予派罗欣联合解毒升白颗粒及派罗欣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两组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及停药后24周HBeAg转阴率、HBeAg/抗HBe转换率及HBV DNA转阴率及主要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48周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6.4%)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7%);治疗组治疗48周HBeAg转阴率(54.8%)、HBeAg/抗HBe转换率(48.4%)及HBV DNA转阴率(62.5%)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8.1%,21.9%,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学不良反应(89例次)明显低于对照组(165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派罗欣联合解毒升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派罗欣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