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 总结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预防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7年1月~2007年9月经单鼻孔-鼻中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529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入路、手术切除程度、术后视力和内分泌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除术后瘤腔再出血2例,术后并发心肌梗死死亡患者1例外,其余患者均治愈.肿瘤全切率约为81.2%,93.5%视力下降患者术后较术前有改善,内分泌症状改善率达到85.9%.结论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满意,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肿瘤全切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康复时间短、手术死亡率极低、垂体功能保存率高等优点,可作为绝大多数垂体腺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复发性无功能垂体腺瘤再手术经验,探讨复发性无功能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再手术的复发性无功能垂体腺瘤20例临床资料,根据肿瘤大小、侵犯范围和方向及影像学特征,分别采用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和开颅手术,并分析手术结果。结果:20例患者中肿瘤大于3cm者11例。KnospⅠ级2例,Ⅱ级7例,Ⅲ级6例,Ⅳ级5例。15例患者接受了内镜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5例患者接受开颅手术;手术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95%)4例(20.00%),大部切除(〉80%)5例(25.00%),部分切除2例(10.00%)。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1例,尿崩8例,电解质紊乱7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复发性无功能腺瘤手术全切除相对困难,术后并发症多,只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注意做好并发症的防治,方能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神经导航下经蝶手术治疗激素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经验和疗效。方法对59例神经导航下经蝶激素分泌型垂体微腺瘤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既往经蝶手术后复发性垂体微腺瘤7例,位于垂体侧方或深部的微腺瘤45例,颅底异常增厚3例,蝶窦气化不良1例,双侧颈内动脉间距狭窄3例。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肿瘤全部切除57例,近全切除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水、电解质紊乱31例,无死亡和永久性并发症。垂体泌乳素(prolactin,PRL)腺瘤2例均治愈。垂体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腺瘤10例,治愈8例,进步1例,无效1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腺瘤47例,治愈39例,进步1例,无效7例;其中复发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7例,治愈6例,无效1例。结论神经导航可以使部分经蝶垂体微腺瘤切除手术准确、安全、微创、有效,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经蝶激素分泌型垂体微腺瘤切除手术的适应证,并能有效避免术者和患者接受X线的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4.
垂体肿瘤是发生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也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经口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己成为垂体腺瘤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我科自2004年10月到2007年5月采用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13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蝶进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体会及认识(附1 04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蝶窦进路已成为耳鼻咽喉颅底外科行垂体腺瘤切除术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国人颅底解剖学参数与国外指标不同,不同医生临床经验又有很大差异,国内外学者在经蝶窦进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术前、术后处理等许多方面仍有分歧.我院从1982~2002年间开展经蝶窦进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共1 047例,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分析1 0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经验,对与手术相关的一些问题(如垂体腺瘤的大小诊断标准、手术适应证、垂体卒中的经蝶手术、复发性垂体瘤再次经蝶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术后放疗以及蝶鞍区重要解剖结构等)进行探讨,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柳青 《当代医学》2008,(12):129-130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1].经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以其手术创伤小,不用开颅,手术和麻醉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成为治疗垂体腺瘤的首选方法.我科自2005年4月~2007年8月,经单鼻孔经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28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50例巨大垂体腺瘤显微外科入路选择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垂体腺瘤不同显微手术入路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显微镜下分别采用经额下和蝶窦入路,对50例巨大垂体腺瘤实施手术治疗.结果 50例巨大垂体腺瘤中显微镜下全切除26例,近全切除20例,大部切除4例,无1例死亡.术后并发症有一过性尿崩症3例,脑脊液鼻漏1例,电解质紊乱1例.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提高巨大垂体腺瘤全切除率,降低病死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鼻行蝶窦径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护理观察.方法 对40例垂体腺瘤经蝶窦手术治疗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积极配合经鼻行蝶窦径路垂体腺瘤手术进行针对性护理,术后预后良好.1 8例头痛消失,7例视力明显恢复,5例一过性尿崩及3例脑脊液漏经治疗后消失.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对垂体腺瘤行经鼻行蝶窦径路手术者,积极有效的专科护理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及单鼻孔直达蝶窦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采用单鼻孔直达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55例,总结垂体腺瘤的流行病学及病理特点、手术要点、并发症防治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 垂体腺瘤好发女性,40~49岁是好发年龄.头痛头晕、视力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泌乳素(PRL)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5例侵袭性PRL垂体腺瘤和67例非侵袭性PRL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内分泌学表现和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大垂体腺瘤侵袭性发生率(50.8%)明显高于小腺瘤和微腺瘤侵袭性发生率(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侵袭性垂体腺瘤瘤卒中的发生率(24.4%)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瘤卒中的发生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复发性垂体瘤的发生率(40.0%)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瘤复发性垂体瘤的发生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全切除率分别为42.2%和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治疗复杂,术后需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巨大垂体腺瘤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经验.方法 对42例巨大垂体腺瘤分别采用神经内镜经蝶窦,显微镜下经额下、额下-翼点等手术入路施行手术治疗.结果 42例巨大垂体腺瘤全切13例,近全切24例,大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巨大垂体腺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率及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垂体腺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老年垂体腺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9例经颅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本组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无死亡.术后出现并发症和合并症情况,经颅组多于经蝶组.结论在严密的围手术期处理下,按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老年人垂体腺瘤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而经蝶窦手术有合并症和并发症较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经单鼻孔经蝶人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以其手术创伤小,不用开颅,手术和麻醉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成为治疗垂体腺瘤的首选方法。我科自2005年4月~2007年8月,经单鼻孔经蝶人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28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垂体腺瘤为颅内最常见肿瘤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10%,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现在约90%的垂体腺瘤适用于行单鼻孔经蝶手术入路。现结合我院2004年4月—2006年9月行该手术治疗的292例患者临床资料对该手术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垂体腺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08年3月至2014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垂体腺瘤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经颅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垂体腺瘤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激素改变率。结果两组垂体腺瘤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激素改变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垂体腺瘤患者采取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合并症的机率,提高患者的激素改变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口发病率为1/10万,约占颅内肿瘤的10%,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1].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已成为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首选方法[2].它具有手术路径短、创伤小、手术用时少、无明显手术疤痕、不影响美观、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共收治32例垂体腺瘤患者,均采用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经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了我院显微外科切除36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经鼻一蝶入路、经颅入路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 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且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病例,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5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均行显微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激素、脱水,维持下丘脑功能等治疗;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临床治愈16例(64%),症状改善或保持稳定8例(32%),死亡1例(4%),复发2例(8%).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来进行.  相似文献   

19.
显微手术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及治疗经验.方法 采用经单鼻孔蝶窦人路切除垂体腺瘤20例.其中微腺瘤8例(<10mm).小腺瘤7例(10~20mm),中腺瘤3例(20~30mm),大腺瘤2例(>30mm).结果 本组20例无并发症,平均随访6个月~2年,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效果好,术中损伤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垂体腺瘤(pituitaryadenoma)中细胞粘附分子(CD44)的表达,探讨CD44对垂体腺瘤诊断及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的方法检测 2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 18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6例复发性垂体腺瘤中CD44s、CD44v5蛋白的表达。结果: 2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D44s、CD44v5阳性率分别为 75%、35%, 18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D44s、CD44v5阳性率分别为 27. 8%、22. 2%, 6例复发性垂体腺瘤中CD44s、CD44v5阳性率分别为 100%、66. 7%。CD44s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及复发性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其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1),CD44v5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率均较低,无显著性差异(P>0. 05),但在复发性垂体腺瘤中有较高表达率。结论:CD44s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呈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有关,在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一个诊断指标。CD44v5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较低,与垂体腺瘤生长方式无关。复发性垂体腺瘤中CD44s、CD44v5的高表达表明其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