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痛风患者的营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根据尿酸增高原因,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由先天性或特发性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继发性痛风由慢性肾脏病、血液病、内分泌疾病和食物、药物引起。痛风患者的急性关节炎发作与血尿酸增高有关,而尿酸浓度往往与进食嘌呤高的饮食有直接关系。营养治疗目的是通过限制减少外源性的核蛋白,降低血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出,防止痛风的急性发作,减少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近年来报道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且年龄呈低龄化下降趋势发展.血清尿酸测定主要用来反映体内核酸分解代谢状况及其对痛风疾病的诊断.1994年Spark报道,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浓度低于正常人 [1].为此,笔者对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血清尿酸浓度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痛风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痛风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68例痛风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了解痛风患者中发生糖代谢异常的比例。同时测定血尿酸、24h尿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胰岛素等,寻找痛风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痛风患者中糖代谢异常比例高于正常人群,胰岛素抵抗指数高者易合并糖代谢异常。结论痛风患者中糖代谢异常比例增高,痛风合并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4.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如果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生成过多或肾功能障碍,尿酸排出减少,都会使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升高.在生理pH环境中,尿酸常以溶解度较小的尿酸钠盐随血液循环沉积在骨、软骨、关节等处而导致痛风的发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笔者对本公司46~55岁的男职工进行血尿酸抽样测定,经统计分析,提出预防痛风的措施.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公司 46~55岁的男职164名.1.2 方法 ①样品:抽取静脉血2ml,自然凝固,离心分离血清.②仪器:721分光光度计.③试剂:长征公司生产的尿酸试剂盒.④测定方式:尿酸酶一过氧化物酶偶联显色比色法.⑤主要参数:温度37℃,波长520nm试剂用量1.5 ml,样品用量0.1ml,正常值320μmol/L.1.3 结果 测得血尿酸(?)为333.45,s为98.64,s(?)1233经t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血尿酸的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50例对照组(排除其他心血管病、痛风、糖尿病、白血病、肝肾功能不全),血尿酸浓度测定采用尿酸氧化酶法,>422μmol/L为血尿酸增高。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性别差异(P<0.01)。高血压分级与血尿酸无关而高血压并发症与血尿酸有关。结论血尿酸增高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Graves(GD)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252例GD病患者、226例对照者分别测定血清尿酸、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GD患者血尿酸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GD的高代谢状态可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浓度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测定12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尿酸与血肌酐浓度,分高、中、低尿酸组,血尿酸≥410μmol/L,血肌酐≥177μmol/L为增高。结果 本组血尿酸增高者31例,占25.8%,其中22例血肌酐浓度增高,与中低尿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浓度增高常见,与血肌酐增高呈一致性,可作为高血压病紧损害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尿酸酶法分别测定1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81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及88例非老年血压正常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老年高血压组血清尿酸的含量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而老年对照组的血清尿酸含量明显高于非老年血压正常组.结论血尿酸的异常增高是老年高血压发病因素之一;血尿酸的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9.
王艳丽 《淮海医药》1999,17(9):35-35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如果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生成过多或肾功能障碍,尿酸排出减少,都会使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升高。在生理pH环境中,尿酸常以溶解度较小的尿酸钠盐随血液循环沉积在骨、软骨、关节等处而导致痛风的发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笔对本公司46~55岁的男职工进行血尿酸抽样测定,经统计分析,提出预防痛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朱国旺 《首都医药》2001,8(2):67-67
痛风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体内核酸中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引起血尿酸浓度增高,尿酸结晶沉积到软组织所致急性或慢性病变,较多表现的是反复发作的关节炎或肾病变。尿酸盐结晶沉积,成为结节状皮下硬结称为痛风石;痛风晚期可引起肾阻塞、间质纤维化,约1/4以上痛风患者死于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尿酸浓度及观察血尿酸增高是否可作为冠心病严重程度客观生化指标,进而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我院200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冠心病(经冠脉造影、心电图及心肌梗死病史明确)的患者110例,另选正常对照组100例,对其血尿酸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排除对象:痛风、肿瘤、血液病、口服利尿剂及其他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等因素。所有患者抽取空腹静脉血,比较两组间的血尿酸水平。结果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尿酸水平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中血尿酸水平明显增高;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张莹  王世民  李效兰 《天津医药》2012,40(10):1056-1057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浓度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233例脑梗死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尿酸浓度,并与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尿酸浓度均明显增高(P<0.05).中重型脑梗死组与轻型脑梗死组比较,血清胆红素浓度均明显升高,尿酸降低(P<0.05).急性脑梗死组血清胆红素浓度均高于亚急性组和对照组(P<0.05);亚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胆红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组血尿酸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急性与亚急性脑梗死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红素升高为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机体的应激反应,血清尿酸浓度升高能反映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50岁以上非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高尿酸尿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50岁以上人群血尿酸浓度、每日尿尿酸排泄量与痛风发生率的关系,我院于1980年对101例50岁以上因各种疾病住院患者的血尿酸浓度及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进行测定(简称受检组),另查11例30岁以下青年人作对照(简称对照组).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受检对象:受检组101例均为脑力劳动者或离、退休干部,且无痛风、肾脏病、血液病及肿瘤等疾患。其中男100例,女1例;年龄50~77岁,平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是否有关.方法 采用酶学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 AU640测定血尿酸浓度,下肢动脉病变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判定.结果 7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病变患者血尿酸浓度为(400.27±150.56)umol/L,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 T2DM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时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这种变化可能与肾脏对尿酸清除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痛风肾结石是由于痛风患者体内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而致的一组疾病。痛风肾结石患者主要表现为尿酸肾结石形成和慢性间质性肾炎,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在药物尽快控制痛风肾结石患者的急性发作的同时,通过进行生活调理、控制  相似文献   

16.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血尿酸与冠心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208 例冠心病患者,其中隐匿型24例,心绞痛型48例,急性心肌梗塞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6例,心肌硬化型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尿酸测定,并以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82例做对比。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含量为408.46±101.67,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较对照组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显著增高(P<0.05),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平均血清尿酸水平与正常冠状动脉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血尿酸的浓度是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血尿酸测定,对提高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对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58例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8例消化道出血无痛风史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生化指标、痛风发作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血清生化指标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尿酸水平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酸为水平(435.98±78.52)μmol/L,高于对照组的(344.32±73.28)μmol/L,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痛风发作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道出血合并痛风可影响肾脏尿酸排泄,提高血尿酸水平,增加痛风急性发作风险.  相似文献   

18.
痛风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痛风的形成痛风是血尿酸升高导致的组织损伤,痛风的发作与尿酸的浓度和持续时间长短有关。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减少食物中嘌呤的摄入量,有利于血尿酸的降低,因此饮食控制是治疗痛风的基本措施。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关节周围淤斑、结节、并发痛风性肾结石、痛风性肾功能衰竭、痛风性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泌尿系统结石等危害患者的机体,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2痛风的相关因素2.1与肥胖有关饮食条件优越者易患此病。2.2与高脂血症有关大约75%~84%的痛风患者有高三酰甘油血症,个别有高胆固醇血症。痛风患者为了减轻病情,应减轻体重,达到生理体重标准,适当控制饮食,降低高脂血症。2.3与糖尿病有关糖尿病患者中有0.1%~0.9%伴有痛风。2.4与高血压有关痛风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2%~20%,大约25%~50%的痛风患者伴有高血压。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增高者约占58%。2.5与动脉硬化有关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糖尿病本身就与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有临床研究资料统计100例,因动脉硬化而发生急性脑血管病的患者有42%存...  相似文献   

19.
王红菊  李杰 《北方药学》2011,8(6):94-94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99例为观察组,100名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清尿酸水平,研究血尿酸水平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①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轻、中及重度病情患者血尿酸水平逐渐增高,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血尿酸异常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及死亡21例,比例为58.33%,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者(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刘炜  张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33-134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浓度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在我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9例,另有41例同期来诊的成年冠心病患者和46例参加体检结论健康的老年人为对照组,3组对象接受了血清尿酸水平测定。结果老年冠心病的血尿酸浓度、高尿酸血症例数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明显高于成年冠心病组和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浓度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