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妇产科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职业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伤(含锐器)是护理人员常见的职业事故,如不慎被污染的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缘性疾病的传播。因此,护理人员应该认识到针刺伤的危害,加强自身防护。  相似文献   

2.
由于医院环境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将面临各种职业危害(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心理社会性危害),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而针刺伤是造成这一损伤的主要途径。新护士由于技术不熟练,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及防护知识,  相似文献   

3.
护士职业压力与减负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从护理人员职业性损伤、职业性心理等方面探讨有效改善护士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1职业压力源1.1职业性损伤1.1.1针刺伤: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Ai-kenlH的前瞻性调查报道,护理人员每年针刺伤发生率为80%,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监测报道,每年至少发生100万例意外针刺伤。  相似文献   

4.
护理人员针刺伤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针刺伤的状况,增强防护意识、完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三甲医院610名护理人员关于针刺伤的频率、发生环节、发生原因、受伤部位、发生后处理、针刺伤的防护意识及防护措施等项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高达83.28%,多发在处置室整理锐器物品及治疗室加药过程中。护理人员防护措施不到位、同时防护意识还相当薄弱。结论应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使用安全性能好的护理器材,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的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针刺伤与职业防护的认知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查我院临床护理人员300人,对护理人员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针刺伤发生原因主要是患者躁动不安、护理工作繁忙所致;注射或是抽血后的处理时发生针刺伤的概率比较大;大部分护理人员认为工作中针刺伤是可以避免的。结论为降低临床护理人员的针刺伤发生概率,需要针对针刺伤发生原因进行相应的防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原因及其常见情况,探讨有效的职业防护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被针刺伤的护理情况及原因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护士中有90例护士有不同程度的针刺伤,占所有被调查护士人数的45.0%;注射器用后处理时受到针刺伤的人数最多,占33.3%;受伤后伤口处理正确的占45.6%,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对针刺伤后的处理不规范。结论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同时注意加强职业防护管理。注意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尽快采用防刺性护理工具。  相似文献   

7.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在护理部进行的调查中我院70%以上的护理人员有被针刺伤的经历。传染病院作为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聚集地,医务人员及管理者更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加强职业防护不仅是个人问题,还是医院问题、社会问题。为此全面提高医务人员包括管理人员的职业安全知识和意识,落实职业暴露防护的具体措施,制定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极易造成职业性损伤,而在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据国外调查显示,60%~90%的锐器伤发生于护理人员,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高达80.6%,其中74%是被污染的针头所刺伤,因此由针刺伤而引发的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趋严重,其中最常见、威胁也最大的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由此而见,在这众多的环节中,就更需要注意和防护。  相似文献   

9.
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极易造成职业性损伤[1],而在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据国外调查显示,60%~90%的针刺伤发生于护理人员,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高达80.6%,其中74.0%是被污染的针头所刺伤[2,3],因此由针刺伤而引发的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趋严重,其中最常见、威胁也最大的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由此而见,增强临床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强化防护技能训练,对减少职业性危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常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极易造成职业性损伤[1],而在职业引起的感染途径中,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据国外调查显示,60%~90%的针刺伤发生于护理人员,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高达80.6%,其中74.0%是被污染的针头所刺伤[2,3],因此由针刺伤而引发的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趋严重,其中最常见、威胁也最大的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由此而见,增强临床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强化防护技能训练,对减少职业性危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的主要职业伤害和防护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412名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和防护情况.结果 护理人员面临的主要职业伤害是针刺伤、锐器损伤,比例分别为96.11%,45.85%;锐器损伤情况二级医院比一级医院严重,受患者责难情况一级医院比二级医院严重;一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相对较差.结论 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伤害防护教育,推行"标准预防"防护措施,免费为医护人员注射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2.
自1981年McCormick等首次报道了针刺伤对卫生人员的危害以来,国外学者对此展开了较多的研究,不但证实了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卫生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1,2],且在预防针刺伤的发生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我国,针刺伤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却尚未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近年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倍增的趋势,医院又是此类疾病的聚集地,增加了护士获得性职业感染的危险性,故加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更为迫切。现就护士针刺伤危害及防护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预防护士职业暴露(针刺伤)中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护士出现针刺伤的情况采用自制的护理人员针刺伤细节调查统计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结果,于2013年5月开始采用护理措施来预防护士职业暴露(针刺伤)。随机选取3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护理措施应用前后l年内针刺伤的发生率。结果应用采取护理措施之前,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为66.67%,采取护理措施之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33.33%。采取护理措施前后比较,应用后的针刺伤率显著较低(P<0.05)。结论在预防护士职业暴露(针刺伤)中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加强护士对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4.
护理人员是医疗团队中人数最多的一群,每个人一生中在健康、疾病等生命经验中都有护理人员出现,从出生时的预防注射,以至老年人长期照顾,护理人员扮演关键角色.然而,护理人员在医疗保健服务工作中必须暴露在危险性的工作环境里,生理与心理压力很大.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病房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发生的情形,以及对职业危害发生的担心程度与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护士针刺伤的情况,分析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护对策。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我市4家综合性医院临床一线轮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220名护士中,对职业防护知识掌握合格率为64.54%;认为职业防护非常重要占76.36%;1年内发生针刺伤占85%,次数最多达8次;门诊注射室是针刺伤高发区;针刺伤发生与护龄长短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淡薄,防护知识缺乏,年轻护士工作经验不足以及护理管理措施不到位等是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以减少针刺伤给护士带来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6.
护士是医院中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而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是导致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病最主要的途径,是危害和影响护士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就针刺伤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护士被针刺伤的现状,探讨防护措施与对策,以更好开展医院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在过去一年里针刺伤状况,以及引起针刺伤的相关因素。结果 162名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为83.95%。结论临床护士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医院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护理人员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明确针刺伤发生的环节,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杨素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12-112
目的 探讨感染科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感染科2008~2011年64人次针刺伤,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防止措施.结果 在64人次针刺伤中分离针头清理废物26人次,占40.6%,拔针刺伤10人次,占15.6%,穿刺刺伤8人次,占12.5%,回套针帽12人次,占18.8%,其他8人次,占12.5%.针刺伤与护理人员自己操作不当、配合刺伤、患者躁动有相关性.结论 护理人员面临针刺伤的职业危险,应采取多层次预防的对策,最大限度降低锐器刺伤的发生,保障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所以,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1针刺伤的危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  相似文献   

20.
姜今玉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70-3571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针刺伤发生、预防、处理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院实习的102名护理专业护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针刺伤发生情况、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及报告情况、对针刺伤的认知情况、自我防护情况。结果:被调查的102例实习护生中有100%的实习护生发生过针刺伤,针刺伤后能够正确处理的护生仅为17.6%,88.2%的实习护生针刺伤后未报告或未及时报告,48.0%的实习护生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高危操作时未戴手套操作,87.3%的实习护生未接受过针刺伤防护教育。结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实习前要强化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实习医院应建立、完善职业防护管理体系,定期对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安全教育,以减少针刺伤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