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糖尿病患者130例作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结果 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为(30.1±9.6)μmol/L高于对照组的(15.3±6.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130例作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结果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为(30.1±9.6)μmol/L高于对照组的(15.3±6.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并比较2型糖尿病(T2DM)及T2DM伴有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及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变化,探讨联合检测对DN诊断的意义。方法依据24h尿蛋白的定量将90例T2DM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正常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mg/24h);B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mg~300mg/24h);C组:临床糖尿病肾病(DN)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0mg/24h);健康体检的(NC组)正常人对照组30例,分别计算各组的血清hs-CRP、CysC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组血清hs-CRP及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血清hs-CRP及CysC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hs-CRP及CysC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与CysC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和视黄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将患者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随机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4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四组的血清胱抑素C(Cys C)、尿微量白蛋白(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组RBP,Cys C,m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发展,患者RBP,Cys C,mAlb水平逐渐升高。RBP,Cys C,mAlb检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性分别为71.1%,66.7%,75.6%。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1.1%,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验的特异性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 C,mAlb,RBP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检测的准确性,有助于肾功能损害的预防和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和单纯糖尿病组(DM),同时随机选取35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N组和DM组的血清Cys-C、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的血清Cys-C、Hcy水平显著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Scr和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血清Cys-C和Hcy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而Scr和BUN与尿微量白蛋白无明显相关性(P跃0.05)。结论测定Cys-C和Hcy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测定与2型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关系,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36例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及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0例进行研究,分别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包括DN组及非DN组的HbAlc、mAlb、UA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DN组的HbAlc、mAlb、UAE水平明显高于非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测定对糖尿病并发肾功能损伤的诊断、病情发展的分析和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个性化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所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这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个性化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时,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松  张敬  谢瑞玉 《淮海医药》2014,(6):528-53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微量白蛋白(U-mAlb)在2型糖尿病肾病(DN)肾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50例2型单纯糖尿病(DM)患者及同期28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24h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肾病(DN)组的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其他2组,2型单纯糖尿病(DM)组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DN)组Cys C、HbAlc及U-mAlb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53、0.836、0.639,P值均小于0.01)。结论2型糖尿病存在肾功能损伤时,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可有显著升高。以上三项联合测定,可更加灵敏地反映肾脏的损害,在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高血压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128例高血压肾病组、112例高血压组、12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用常规生化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水平在对照组和高血压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和高血压肾病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在对照组和高血压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和高血压肾病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进行TGF-β1、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监护,可以及早发现肾功能损害、及早治疗,对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提高患者身体健康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及100名健康体检者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统计、分析该指标的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结果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组白蛋白尿阳性率依次为86.0%、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受检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其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检测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CRP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106例,根据尿微量蛋白将其分为3组:①正常微量白蛋白尿组(DM1)尿白蛋白排泄率(UAE)〈30mg/24h,49例;②微量白蛋白尿组(DM2),UAE30-300mg/24h,39例;③临床白蛋白尿组(DM3)UAE〉300mg/24h,18例;④正常对照组(NC20例)。测定血肌酐、血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24h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24h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P〈0.01),糖尿病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糖尿病肾病可能与炎性反应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与C肽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MALB,记录患者24 h尿量,计算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分为:A组,正常白蛋白尿组51例;B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66例;C组,显性糖尿病肾病组35例。检测三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结果 A组和B组的空腹C肽明显高于C组,A组和B组的HbA1c均低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空腹C肽显著高于B组,HbA1c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rson相关分析示空腹C肽与MALB呈负相关,空腹C肽与HbA1c呈负相关,HbA1c与MALB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监测MALB和C肽水平,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阿魏酸钠联合坎地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联合治疗对糖尿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8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坎地沙坦治疗,观察组予以阿魏酸钠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水平以及其他肾脏功能相关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ACR、血肌酐水平(Cr)、血清胱抑素C水平(CysC)、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24 h尿蛋白(24 h UP)的变化率(ΔACR、ΔCr、ΔCysC、ΔeGFR、Δ24 h UP)。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CR、Cr、24 h UP显著降低(P<0.05),eGFR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ΔACR、ΔCr、ΔeGFR以及Δ24 h U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魏酸钠联合坎地沙坦显著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坎地沙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螺内酯联合缬沙坦与单用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DM)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选择早期DM肾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缬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组(A组)24例和缬沙坦组(B组)24例,检测2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钾水平.结果 2组用药后UAER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0.05),且A组比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用药后A组血钾虽较B组高(P<0.05),但并无实际l临床意义.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使用螺内酯联合缬沙坦比单用缬沙坦对控制早期DM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某院收治的糖尿病肾损伤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院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尿微量蛋白水平(主要包括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以及转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并针对性统计分析微量白蛋白水平,综合评价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阳性检出率均较对照组高,对照组所有微量蛋白阳性检出例数基本为0,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为(22.6±9.4),对照组为(9.3±3.1),统计学分析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检测用于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临床诊断,其敏感性较高,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病变诊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 C)、尿微量白蛋白(m 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组(DM组)38例,糖尿病肾病组(DN组)42例,并以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三项指标水平糖尿病肾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联合检测血清Hcy、Cys C、m Alb水平,可以检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注射液早期应用对糖尿病肾病的转归。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观察24h尿微量白蛋白变化。结果观察组经用药24h后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下降,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激肽原酶注射液能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24h尿微量白蛋白,减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胱抑素C(Cys C)、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应用在高血压早期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测定55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高血压肾病组)、50例高血压无肾病患者(高血压无肾病组)和40例肾功能及血压均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肾病组血清CysC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和高血压无肾病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无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机尿mALB可以作为高血压肾病筛查指标。Cys C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肾病检测率。Cys C和尿mALB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早期肾病检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性肾病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糖尿病患者按空腹血糖控制情况分成两组,控制良好组和控制不良组与正常对照组同时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 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组与对照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腹血糖控制不良组与对照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腹血糖控制不良组与空腹血糖控制良好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尿中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性肾病的早期筛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早晨第一次尿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50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并与9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对其肾损伤早期诊断和治疗及疗效观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