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6 mg生长抑素微量泵持续24 h静脉泵入,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成功率对照组为56.25%,治疗组为9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胃肠减压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中转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手术概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SBO)是指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肠梗阻和动力性肠梗阻。病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处理不当会弓l起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将地塞米松联合生长抑素应用于EPSBO的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指南》2017,(14)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31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研究,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分组,分别为15例常规组与16例实验组,分别采用保守治疗方案与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另外,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与46.7%,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取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各项临床症状消失用时较短,药物安全性高,值得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与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生长抑素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2组术后腹胀、恢复排气等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恢复排气及腹胀等症状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更优(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用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各项症状,加速其康复,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刘维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5):75-76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患者与防治办法。方法 回顾分析师宗县人民医院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4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45例经非手术治疗均痊愈,其中30例加用生长抑素(3mg/12h)的患者症状缓解(腹痛缓解、肛门排气)快,胃液产生量减少明显(下降54.8%),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大多发生在术后1~2周,有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但腹胀重,腹痛及腹部压痛较轻为其主要特点,首选非手术治疗,应用生长抑素能显著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与大黄联合治疗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生长抑素与大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浆LPS、TNF-α、IL-6、IL-8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用药前两组IL-6、IL-8、TNF-α和内毒素含量基本一致(P>0.05);用药后治疗组IL-6、IL-8、TNF-α和LPS下降速度均不同程度的快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15.3±3.2)d,明显多于治疗组的(10.6±3.1)d(P<0.05).结论 生长抑素与大黄联合治疗术后炎性早期肠梗阻可以降低患者外周血LPS、TNF-α、IL-6、IL-8含量,缩短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住院时间,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术后炎性肠梗阻病例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经上述方法治疗2~4周后治愈。另59例治疗中出现腹膜炎症、体温及血象升高,动态立位腹部平片示腹部阶梯状气液平面明显增宽,行手术治疗病愈。住院时间14~29d。结论正确适时的采用非手术治疗安全、效果好。手术治疗是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减少肠管绞窄、肠坏死等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24例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手术治疗,术后并发回肠瘘,经住院治疗66d痊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以保守治疗为主,有效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及中成药四磨汤的应用。手术治疗并发症多,疗效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结果 :15例中 2例早期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行手术治疗。术后再次梗阻 ,保守治疗治愈 ,余 13例均经胃肠减压、肠外营养等支持治疗痊愈。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典型症状相对较轻 ,均可用保守疗法而治愈 相似文献
13.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 ,临床表现与处理方法有别于其他类型肠梗阻。现将我院 1990年以来收治的 2 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2例 ,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 16~ 63岁。临床表现 :腹部持续性胀痛 2 0例 ,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绞痛 4例 ,腹胀 19例 ,呕吐 17例 ,肛门停止排气及排便 2 1例 ,腹部压痛 18例 ,腹部扪及包块 3例 ,肠鸣音亢进、偶尔可闻及气过水音 19例 ,肠鸣音减弱 3例。X线腹部立卧位平片 :2 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小肠积气积液表现。发病前手术类型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8例 ,胆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普外科实施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外科常规保守疗法,观察组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0年~2009年胃肠道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4例患者主要采用禁食水、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胃肠外营养支持,抗感染、联合应用生长抑素与生长激素、中药汤剂、理疗等综和治疗方法。结果 24例经非手术方法治愈,2例经手术治愈。平均治愈时间21d。结论胃肠道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大多数可以通过适当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治愈。 相似文献
17.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早期通常2周左右,由于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腹腔内广泛粘连,胃肠功能抑制,造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从2001年至2010年共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总结我院外伤性肠穿孔、粘连性肠梗阻、胃肠恶性肿瘤、外伤性脾破裂、阑尾穿孔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5例,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了保守治疗、导管减压、肠管内外排列术,结果 8例经普通胃管减压肠梗阻治愈,5例经普通胃管减压不成功后改肠梗阻导管减压后治愈,2例再次手术行肠排列术治愈,其中肠管内、外排列手术各1例。普通胃管减压保守成功者中1例后期随访再发肠梗阻,行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成功。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首选保守治疗,肠梗阻导管减压效果较普通胃管好,且可作为再次手术时肠内排列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1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14例均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平均治愈时间为15.5d,无一例再手术。结论术后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7d,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20.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7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手术后早期发生的炎性肠梗阻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往这种新类型肠梗阻往往被人们忽视,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为了提高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及诊治水平,减少肠瘘、短肠综合征和重症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000-03~2003-02笔者回顾分析了治疗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