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同时监测其血压控制情况。通过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比较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实施前、后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经过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与护理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社区干预对高血压及并发症控制情况。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5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0例,为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300例,为常规药物治疗同时接受健康教育、定期体检,指导用药等社区干预。经过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教育和引导其正规服药,观察分析血压及并发症控制情况。结果干预组,血压及并发症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血压控制水平及脑卒中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广外社区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综合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等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则进行一般健康教育,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血压控制情况及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明显改善,血压控制率及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能够促进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形成,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杨瑞  龙靓  龚志成  秦群  胡敏  肖宇航  严娟  董奇星 《中国药房》2012,(36):3367-3370
目的:为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对血压控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随机选取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运用时间治疗学理论对2组进行综合干预。结果:患者服药认知、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和血压监测为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经4个月的时间治疗学干预后,干预组血压控制率为86.7%,对照组血压控制率为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指导方案、定期随访、开展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是高血压社区防治工作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慢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护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慢性高血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专业的社区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不采取护理干预,及时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采纳率、高血压知识掌握率、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以及按医嘱服药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采纳率、高血压知识掌握率、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以及按医嘱服药情况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积极有效的社区干预能够有效地控制慢性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预防慢性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宁波市华兴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契约式管理前后的高血压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评价高血压病社区防治的途径及干预管理模式。方法对华兴社区确诊的10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契约式管理,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包括药物治疗、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定期随访。观察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健康生活方式、规范治疗等情况。结果 1年后,参加契约式服务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过量饮酒、饮食过咸、不规则服药,缺乏体育活动)、血压控制率等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改善。结论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社区干预后的综合效果。方法收集来院进行治疗的276例高血压患者,对其采取健康教育、生活行为干预等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1)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患者具有较高的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及血压控制率(P0.05)。(2)干预后患者的限盐、运动、饮酒控制、体质量控制率均显著升高,而吸烟率明显降低(P0.05);(3)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干预后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率均显著的提高,生活行为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善,血压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孙平  郜文玲  刘英 《医药世界》2010,(4):335-336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方法:于2009-03对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2a以上的672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建档前后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变化。结果:实施社区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治疗率、控制率明显提高(P〈0.01);服药的依从性明显提高;不良生活方式也得到改善。结论:社区干预是控制和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老年高血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顺珍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58-2259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习惯、运动康复、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而对照组则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 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是高血压综合防治的一种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可以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习惯,养成有益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人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以社区卫生基础的高血压防治模式.方法选择白云区京溪街内已确诊的105例高血压患者为治疗对象,监督治疗,定时监测血压.结果通过社区综合干预,提高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对减少人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增加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不仅有效,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社区随访干预措施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及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为探索有效的高血压病防治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社区内20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随访干预,在基线和末期分别对所有患者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生活方式改变、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患者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相关知识知晓率及血压控制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社区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变对待疾病及不良生活习惯的态度,从而能有效提高高血压病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 2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组服药依从性、血压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107例高血压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进行家访或电话咨询,社区健康教育宣传.结果 社区护理后高血压患者致残率、死亡率都明显小于未进行社区护理的患者,而知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不良生活方式改变率都明显优于其他患者.结论 社区护理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提高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促进社区居民健康,对本社区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内已确诊并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00例,进行为期一年的社区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相关资料的变化情况。结果社区综合干预提高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了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提高了服药的依从性和高血压的控制率。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良好,能够对血压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改变高血压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提高高血压病人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到本社区中心服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只是给予常规高血压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心理,服药等指导,说明坚持运动,控制体重腰围的重要性。结果观察组在高血压病知识知晓43例,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改变率43例,服药医从性45例,血压控制4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知识知晓32例,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改变25例,服药医从性30例,血压控制2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高血压病知识知晓率,从而提高遵医行为,坚强自我保护意识,坚持正规治疗,有效控制血压,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减粹绎济压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建立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提高患者在生活方式、血压监测、药物选择、服药依从性等方面的认知,并对其血压进行干预,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及血压达标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将医院-社区双向管理模式向其他医院、社区推广。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血压监测的认知与依从性量表,首先了解东莞市石排镇1745名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情况,随机抽取500名患者作为干预组,指导调整生活方式、血压监测、合理选药、加强服用药物的依从性;剩余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定期每半月对两组血压情况、服药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随访1年,重新对血压进行评价,并对血压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干预,干预组患者在生活方式的调整、血压监测、药物选择、服药依从性等方面的认知明显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及血压达标率较前明显增高。结论通过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在生活方式、血压监测、选择药物、服药依从性等方面的认知,明显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血压达标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医院-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在高血压病防治中值得向基层医院、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吴云娟 《江西医药》2014,(11):1245-124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结合患者家属干预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在本社区建档及管理的2049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中,按管理编号随机抽取400名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和一般分级随访管理,干预组结合患者家属干预管理和自我管理。结果经过3年的干预管理,干预组患者在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规范服药率、血压的控制率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结合患者家属干预和自我管理,能有效提高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规范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跟踪式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50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的75例患者进行跟踪式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观察和检测血压控制情况,并对两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进行跟踪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有明显降低(P<0.05),并且控制率有所提高(P<0.05)。结论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跟踪式教育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提高其控制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自我管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65例,实验组)和高血压常规护理组(65例,对照组)两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在健康行为形成率及血压控制率方面的情况。结果在健康行为形成率以及血压控制率方面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方面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比高血压常规护理模式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 2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组服药依从性、血压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