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08例新生儿黄疸病例按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变化,分析布拉氏酵母菌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作用.结果 治疗后第3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对照组为(150.5±40.6)μmol/L,观察组为(127.8±48.5) μmol/L,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对照组为(66.0土32.5)μmol/L,观察组为(42.0±26.2)μmol/L,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平均(5.8±1.4)d,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平均(4.1±1.1)d,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在对胆红素的降低时间和降低程度上都优于对照组.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其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能够使患儿住院时间缩短,在临床上可用于新生儿黄疸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评价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5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茵栀黄治疗)与观察组(布拉氏酵母菌+茵栀黄治疗),测定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胆红素浓度变化,通过观察外周血胆红素浓度变化,总结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作用.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浓度水平均明显下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在退黄和降低胆红素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明显起到退黄和降低胆红素水平的作用,尤其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显著,经济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秀萍 《中国药业》2013,22(11):5-6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活菌剂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病理性黄疸患儿17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活菌剂,测定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降低时间和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活菌剂用于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可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2月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退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治疗。治疗后检测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水平,观察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作用。结果:治疗组在胆红素降低时间及降低程度上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有辅助下降胆红素的作用,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蓝光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某院于2018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单一蓝光治疗方法,观察组则予以蓝光联合布拉氏酵母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46例黄疸新生儿,按照随机数据原则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取茵栀黄颗粒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清胆红素情况以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6%,研究组为95.6%,组间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均降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黄疸使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治疗效果确切,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蓝光配合茵陈蒿汤加味及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 9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A组46例和B组46例,A组予以蓝光治疗配合茵陈蒿汤加味加布拉氏酵母菌散疗法,B组单纯予以蓝光治疗方案。通过记录其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及黄疸消退时间,比对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B组的78.26%。治疗后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A组降幅大于B组(P0.05),A组黄疸消退用时间(5.0±2.3)d低于B组(7.0±2.2)d。结论蓝光配合茵陈蒿汤加味加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值,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和菌栀黄口服液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医院正常新生儿2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采用口服布拉酵母菌散和菌栀黄口服液,对照组(116例)单用菌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当经皮胆红素值(TCB)超过257 μmol/L时给予光疗等治疗,否则视为干预有效.结果 治疗组光疗率为4.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态制刑布拉氏酵母菌散和菌栀黄口服液联用能辅助退黄,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光疗率.  相似文献   

9.
杨丽霞 《中国药业》2012,(14):100-100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医院正常新生儿2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采用口服布拉酵母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对照组(116例)单用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当经皮胆红素值(TCB)超过257μmol/L时给予光疗等治疗,否则视为干预有效。结果治疗组光疗率为4.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布拉氏酵母菌散和茵栀黄口服液联用能辅助退黄,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光疗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布拉酵母菌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舒肝宁注射液,10 mL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症状缓解后可改用肌内注射2 mL/次,1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1袋/次,1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和常见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和经皮测定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而黄疸消退时间和蓝光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这些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患儿体内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及蓝光治疗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对早产儿黄疸的预防效果,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胎龄28~32周的病情稳定、无消化道疾病的10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予以早产儿配方奶加布拉酵母菌100 mg/(kg·d)口服,对照组单纯早产儿配方奶喂养,连续治疗2~4周至校正胎龄34周,观察两组患儿黄疸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及消退时间分别为(4.25±1.18)d、(5.12±1.39)d及(8.56±2.04)d,对照组分别为(2.09±0.98)d,(11.25±1.68)d及(14.21±3.5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后第1天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出生后第3天和第7天血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腹胀、喂养不耐受及呼吸暂停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布拉酵母菌対早产儿黄疸可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96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使用蓝光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并在治疗前及治疗48、96h后分别抽静脉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96h后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15.7±22.6)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47.3±23.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茵栀黄加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O13年1-6月收治的5O 例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茵栀黄加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的血清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O. O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治疗前后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茵栀黄加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汤明 《儿科药学》2014,(5):15-17
目的:观察布拉酵母菌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继发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两组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治疗至肺炎痊愈;观察组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口服布拉酵母菌每次125 mg,2次/天,直至肺炎痊愈;两组出现腹泻后均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两组腹泻发生情况及治疗疗程。结果:观察组腹泻发生率20.55%(15/73),低于对照组的46.58%(34/73);观察组出现腹泻时间为(5.78±1.52)d,晚于对照组的(3.27±1.34)d;观察组腹泻治疗72 h后腹泻次数为(5.27±1.48)次,少于对照组的(8.22±1.42)次;观察组腹泻持续时间(3.45±1.26)d,短于对照组的(5.05±1.73)d;观察组腹泻总疗程(4.23±1.77)d,短于对照组的(6.45±1.73)d。两组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布拉酵母菌对新生儿感染肺炎继发腹泻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可明显降低腹泻发生率,减轻腹泻症状,缩短腹泻病程。布拉酵母菌可用于预防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于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20例黄疸新生儿,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包括蓝光照射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直至黄疸消失,对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黄疸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3%,观察组患儿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和结束治疗所需时间均要显著好于对照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具有安全、见效快的特点,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12年12月-2O13年5月收治的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5O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菌栀黄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光疗等西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的72h 胆红素下降值、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较快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血清胆红素,促进黄疸消退,治疗效果优异,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伴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96例,在患儿家长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均分为对照组(n=48例)和观察组(n=4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结合茵栀黄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动态变化、治疗6d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1~6d中每天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d后显效与好转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与无效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基础治疗中,应积极辅助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可促进患儿TBiL水平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联合抚触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蓝光照射及碱化血液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口服及抚触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1、3、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3、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黄疸消退时间为(4.0±2.0)d,短于对照组的(5.5±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联合抚触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予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对照组单用布拉酵母菌散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