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赖裕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42-143
目的对比分析肠外营养和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营养效果。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24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胃切除术进行治疗。随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和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探讨免疫营养制剂在胃癌术后营养支持上的作用,通过使用含特殊营养物质的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与术后早期标准肠内营养的比较,研究术后早期免疫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应激状况的影响,评价免疫肠内营养应用的优势。方法:将48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第l组术后早期给予常规肠内营养制剂(EN)(对照组),第2组术后早期接受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IEN)(实验组),均在肠内营养输注系统通过空肠造口管持续泵入肠内营养剂,连续7天。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9天分别检测两组病人的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9天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均较术后第1天有升高(P〈0.05);实验组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48例病人均能较好地耐受肠内营养支持。结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较常规肠内营养制剂更有利于增强胃癌术后病人的营养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的优越性及护理措施。方法将胃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空肠造口传统肠内营养组58例,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组54例。对两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含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第3天切口疼痛分值、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实验组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结论胃癌术后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符合生理需求,胃肠功能恢复及经济效益明显优于空肠造口传统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94例胃癌患者,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常规肠内营养(REN)组.EEN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REN组在肛门排气后给予肠内营养.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d、术后9d进行营养指标监测、免疫指标监测,并记录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EEN组肛门排气时间较短;术后9d营养指标、免疫指标EEN组均较REN组改善明显.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明显改善术后营养状况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促进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护理,并比较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情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因胃癌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术中经鼻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治疗与护理,并与肠外营养患者的治疗护理进行比较分析,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于术前1d和术后第1、7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结果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组患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肠外营养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7d上述指标迅速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而肠外营养组术后7d内持续处于低水平,并显著低于早期肠内营养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使患者机体恢复快,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上消化道癌症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新 《上海医药》2008,29(7):331-332
目的:探讨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胰腺癌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1-2006年153例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胰腺癌术后患者分为2组,进行早期应用肠内营养与完全静脉营养疗效观察比较.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123例患者耐受早期肠内营养,提早恢复肠道功能.结论: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胰腺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符合生理状态,有利于胃肠道功能和结构的恢复,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负担,减少血液感染的机会,并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及护理。方法随机抽选在我院进行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患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通过精心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手术前后营养指标改变、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周较术前体质量均有所下降,肠外营养组下降更为显著,早期肠内营养组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较肠外营养组短(P<0.05)。结论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于肠外营养,正确的护理方法能够确保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以及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收集 2011年 7月 ~2012年 6月期间进行胃癌手术治疗的 100例患者做为观察的对象,随机将 10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 50例患者为一组,观察组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对照组的患者采取肠内外营养联合,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肛门的排气时间,住院的时间,营养所需的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在术后的营养状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手术后在早期的肠内营养具有经济、安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以及术后营养状况恢复等优点,对此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外混合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胃切除术的6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给予肠内外混合营养,对照组给予单纯肠外营养,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后血清中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IgG以及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外混合营养可以有效缩短胃癌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组法分为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和肠外营养组(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4 h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连续1周。对照组行术后肠外营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情况和免疫功能。结果手术1周后,观察组免疫抗体和淋巴细胞计数等均明显回升,对照组相关免疫指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机体恢复促进作用较大,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胃肠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营养状况及降低并发症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7 d,患者ALB、PA、TF、HB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营养状况及降低并发症的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10例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术后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接受肠外营养,对比两组患者胃肠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营养支持8d后,前清蛋白较之前明显提高,观察组前清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转铁蛋白较之前有所增加,观察组转铁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及第一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胃肠功能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近2年来胃癌患者119例,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变化、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体重变化、肠功能回复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EN组均较PN组减少(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病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降低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2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于术后20 h开始分别给予肠内与肠外营养,比较2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肠外营养组比较,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加快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营养状况及降低并发症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术后常规营养的对照组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观察组,比较其术后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可提高患者的术后营养指标,且降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锋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155-156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全胃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5例术后行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25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体重及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及CRP,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能明显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水平(P<0.05).结论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安全、简便、经济,能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与肠外营养相比,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邱咪咪 《北方药学》2013,(8):192-193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将34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7例,对照组于胃癌切除术后给予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除给予肠外营养措施外,同时于术后1d给予肠道内的营养支持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恢复较快,体重减轻少,术后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治疗7d后,实验组患者外周血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均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给予胃癌患者实施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有利于患者体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在维持机体营养、预防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6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均采取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第1天开始行肠内营养。PN组术后第1天开始行中心静脉营养支持。监测2组患者术前1d、术后8d的化验指标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尿素氮等上无差异。在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方面,EN组明显优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全胃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5例术后行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25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体重及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