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普外科2007年1月~2011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GIST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11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8例,结肠2例,直肠2例。行腹腔镜下胃肿瘤切除和小肠肿瘤切除术5例;2例直肠GIST经肛门切除;17例行开腹手术,无广泛转移病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仅有4例患者按疗程口服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其余患者均未服药,22例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外科手术是GIST治疗的首选,对恶性或潜在恶性的胃肠间质瘤患者需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但因伊马替尼价格昂贵,对于无远处转移及局部广泛浸润转移患者,外科根治性手术切除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对高危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5月手术治疗的97例原发高危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97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57岁。肿瘤位于小肠(45.3%)、胃(42.3%)、结直肠(12.4%)。其中术后随访89例,中位随访时间33(6~96)个月,复发率43.8%(39例),死亡率20.2%(18例)。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83.2%和64.3%。术后43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中位时间为28(9~74)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术后是否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给予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原发高危GIST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类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胃肠道肿瘤,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1%~3%,并占全部软组织肿瘤的5%。根据组织学分析,原发恶性GIST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28%~60%。靶向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是小分子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近2年来,我们对8例转移性或手术不能切除的GIST患者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观察,现对其疗效进行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43例GIST病例资料。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25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12例,结肠4例,直肠1例。行腹腔镜下胃肿瘤切除术5例、直肠肿瘤切除1例;37例行开腹手术,29例完整切除,其中6例发现肝脏、大网膜转移,行联合脏器切除,2例广泛转移行姑息性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30例获随访,9例术后复发,其中7例出现肝脏转移。结论手术切除是GIST治疗的首选,术前转移、Fletcher分级和是否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48例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外科治疗及回访资料。结果:48例均行手术治疗,胃局部切除5例,胃大部切除25例,全胃切除4例,食管下段切除1例,肠道部分切除9例,横结肠系膜切除1例,开关及活检术1例,余2例行包块切除。结果:根据Fletcher分级[1],中度及高度危险病例患者38例,低度危险5例,极低度危险5例。发现周围淋巴结转移者2例。术后30例患者推荐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30个月。术后随访过程中发现复发、转移10例,主要为肝脏、腹腔、肺、骨转移,复发时间多在2年以内,其中9例死亡,带瘤生存1例。结论:GIST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外科手术是治疗GIST的首选,对Fletcher分级危险程度高的患者需辅以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  相似文献   

6.
在靶向药物出现之前,完整手术切除是胃肠间质瘤(GIST)的惟一潜在治愈方法。然而8,5%高危型患者在术后出现复发、转移,5年无复发生存率约20%~40%。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IM)作为靶向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分子靶向药物,彻底改变了晚期GIST治疗的困境。多个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ACOSOG Z9000试验、ACOSOG Z9001试验及EORTC试验)相继发现伊马替尼可显著提高中高危型GIST患者术后的无复发生存率。最近,SSG XVIII/AIO试验研究获得了最新结果,发现3年的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不论在5年RFS或OS均优于1年的伊马替尼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黎柏峰  王劲  祁江  谭祥云  李林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36-137,140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常用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并对其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进行了手术治疗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共65例作为治疗组,随机选择同一时段86例胃、结直肠癌患者做为对照组,比较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的CT、消化道造影、内镜+活检资料的临床价值。将该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按照手术后是否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分为两组,治疗组:手术+甲磺酸伊马替尼,对照组:手术。分析二者在疗效上的差异。结果:CT、消化道造影、内镜+活检等临床资料显示出能够帮助诊断的显著性的差异。是否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在复发、转移、生存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资料不能确诊胃肠道间质瘤,但能够提供相当准确的临床诊断;GIST术后复发率很高,甲磺酸伊马替尼对防止转移、复发、延长生存时间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1月~2010年12月2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随访。结果:2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3%、52.2%、47.8%。结论:GIST是一种具有恶性倾向的肿瘤,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可得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是一种分子靶向药物,通过形成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复合物而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我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13例Ph染色体阳性CML患者。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9年7月收治13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13例中病变位于胃7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5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均行手术治疗,无术中死亡病历。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阳性,术后并发症2例经对症治疗痊愈,术后随访4~13个月肿瘤复发和转移2例。结论 GIST早期诊断困难,应结合影像学及内镜检查综合分析,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制订个体化手术方案,对复发或转移者争取行再次手术切除并联合药物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在复发转移或无法手术的GIST患者的辅助治疗中有明显效果,但不能替代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化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CT表现及特点。方法对18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GIST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间质瘤发生于食管2例,胃6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5例,回肠3例;肿瘤向腔内生长6例,向腔外生长9例,腔内外生长3例;平扫肿瘤密度均匀6例,密度不均匀12例(其中内见液化坏死区伴或不伴有出血者10例、内见钙化者2例);增强扫描肿瘤显著强化,其中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13例(液化坏死区无明显强化),6例肿瘤静脉期强化程度普遍强于动脉期强化程度。结论 GI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提高认识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螺旋CT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对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CT扫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胃部20例,食管2例,十二指肠5例,空肠4例,回肠2例,结肠2例。CT检查全部发现病变,肿瘤检查率为100%,CT检查良性16例,恶性19例。病理检查良性14例,恶性21例,CT定性准确度为88.6%。结论 GIST的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帮助术前定位、定性和分级,是GIST诊断比较好的方法之一,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征象,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的CT表现.结果 15例GIST中原发于胃8例,十二指肠1例,空回肠3例,结肠1例,肠系膜来源2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常伴有囊变、坏死及出血,实质部分强化明显,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明显.结论 CT能够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强化特点,对于术前定位、定性和肿瘤分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 )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 收集我院 2 9例GI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平均发病年龄 49 5岁。发生部位分别为胃 13例 (44 8% ) ,空肠 7例(2 4 1% ) ,回肠 5例 (17 2 % ) ,十二指肠、小肠系膜、结肠、直肠各 1例 (各 3 4% )。本组病例只有 1例直肠间质瘤术前确诊。 2 9例均行外科手术切除 ,病理证实良性 2 1例 (72 4% ) ,恶性 8例 (2 7 6% )。肿瘤的大小与良恶性相关 (P <0 0 5)。术后随访良性GIST 18例 ,平均随访时间 2 4 6个月 ,16例无局部复发、转移 ;2例术后 1年内复发再手术。恶性GIST 6例 ,平均随访 2 6 4个月 ,3例局部复发再手术 ,1例肝肺转移 ;2例死亡。5例恶性GIST术后辅以不规则化疗 ,但生存期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①GIST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 ,术前确诊率低。②肿瘤的大小是判断良恶性GIST的重要指标。③目前间质瘤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 ,对复发或远处转移者应积极再次手术 ,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间质瘤9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问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90例经病理确诊为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34例(37.8%),腹痛32例(35.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青岛市市立医院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共67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局限性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生确切转移性病灶;28例转移患者中,伊马替尼治疗23个月后临床及影像学评价:部分缓解6例,稳定14例,病情进展8例,其中3例患者对伊马替尼耐药,治疗期间病情持续进展,追加剂量后病情仍未控制,后患者放弃治疗,33个月后临床及影像学评价:部分缓解6例,稳定14例,病情进展8例,其中3例患者对伊马替尼耐药,治疗期间病情持续进展,追加剂量后病情仍未控制,后患者放弃治疗,36个月后患者死亡。另5例患者在开始治疗66个月后患者死亡。另5例患者在开始治疗612个月内病情稳定,后出现病情进展,在追加剂量后未能控制病情,患者行姑息性手术部分切除进展病灶后继续行伊马替尼治疗,患者病情稳定。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能改善患者的愈后,长期使用伊马替尼的患者肿瘤复发率较低,且多数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对于高风险的GIST患者推荐手术结合伊马替尼长期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7.
When castor oil was administered by gavage to rats, the duodenum and jejunum, but not the stomach, produced large amounts of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3-7 h after oil challenge with a peak at 3 h. Intraluminal release of acid phosphatase was also markedly increased in the duodenum and jejunum of castor oil-treated rats, especially 3-5 h after oil challenge. No increase was observed in the stomach.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elevated release of acid phosphatase and intestinal hyperaemi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23例,术前均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复习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23例GIST中原发于胃17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3例,肠系膜1例,直肠1例。CT表现为内生性、外生性或混合性生长的肿块;体积较小的GIST,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均匀强化;体积较大的GIST,密度不均匀,肿瘤内常见坏死及囊变,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CT术前诊断GIST良恶性的准确率为82.6%(19/23)。结论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CT可作为术前诊断GIST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Isobutylcyanoacrylate nanocapsules have been used as drug carriers for the enteral absorption of insulin. Their absorption has been studied by measuring fasted glycaemia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 after a single administration of encapsulated insulin (100 units kg-1) at various sites along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Glycaemia decreased from the second day, the intensity and duration depending on the site of administration (65% ileum, 59% stomach, 52% duodenum and jejunum, 34% colon). This hypoglycaemic effect lasted up to the 18th day after administration for ileum and jejunum, the 15th day for stomach and duodenum, and the 13th day for colon. In-vitro, nanocapsules protect insulin against proteolysis from pepsin, chymotrypsin and trypsin. These results suggest (i) that insulin is protected by nanocapsule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i) that it is absorbed in an active form, and (iii) that ileum is the most potent site of absor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