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华泾镇6月龄~2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为更好地做好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早期矫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2005年1月至12月在本中心儿保门诊接受系统管理的3600名6月龄~2岁婴幼儿中,系统抽样360名,采左手无名指末梢血,采用铁氰化法测定。结果 ①6月龄~2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1.94%;②6~12月龄,〉1且≤1.5岁和≥1.5且〈2岁,3个年龄组婴幼儿的贫血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2.98,P〈0.01),以6月龄~1岁组的婴幼儿患病率最高,达20.87%;③添加辅食的时间、乳母的文化程度、常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或腹泻等疾病均是影响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比例的因素。结论降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的有效方法在于儿保医师采取早期有效的健康干预,家长及时、正确、科学地添加辅食的依从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从而有效降低贫血的患病率。方法对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保健的418名6个月、1岁、1岁半儿童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6个月、1岁、1岁半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6.11%、19.17%、1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8,P〈0.05);纯母乳喂养儿和非纯母乳喂养儿6月龄时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2.46%和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P〈0.05);母乳质量丰富与单一在6月龄时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6.50%、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8,P〈0.05)。结论母乳是婴儿理想的食物;6月龄时要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儿童系统保健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要广泛开展并认真做好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情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20例门诊体检婴幼儿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情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结果120例婴幼儿中确诊为营养性缺血性贫血27例(22.5%),<1岁、1~2岁及2~3岁的发病率分别为39.1%、14.5%、5.3%,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晚期贫血、早产、辅食添加时间延迟、出生体重低、偏食挑食等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26例(96.3%)患儿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1例患儿由于喂养困难,经治疗恢复后血红蛋白又发生降低。结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高发年龄段为<1岁;母亲孕晚期贫血、早产、辅食添加时间延迟、出生体重低、偏食挑食等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笔者所在地区6个月至3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及原因。方法对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童保健科接受常规健康体检的6个月至3岁1652婴幼儿进行血红蛋白测定,筛查缺铁性贫血。结果0~3岁1652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儿604例,患病率36.56%。其中轻度541例,占89.57%;中度62例,占10.26%;重度1例,占0.17%。婴幼儿贫血的高峰年龄存6—12月龄。结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仍是危害本地区儿童健康的常见多发病,加强健康教育,从围生期开始,在婴儿期辅食添加阶段做好膳食指导,提供充足的富含铁食物是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铁剂及科学喂养方式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IDA)的疗效。方法将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保健门诊收治的84例IDA的患儿随机分为补铁组和科学喂养组各42例。补铁组给予口服右旋糖酐铁口服液2mg/(kg·d)治疗,4周为1个疗程;科学喂养组根据不同年龄段为婴幼儿提供营养辅食配方指导。结果治疗1月、3月后,补铁组治疗贫血的有效率均高于科学喂养组(P〈0.05);治疗6月后,科学喂养组治疗贫血的有效率高于补铁组(P〈0.05)。结论婴幼儿IDA应在早期予以口服铁剂治疗,同时给予科学喂养进行辅助治疗,待贫血得以纠正后可逐渐减量至停用铁剂而继续予以科学喂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和相关因素,为降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2月来医院儿保门诊进行规范化健康体检的1658例6~36月龄婴幼儿进行调查分析,血红蛋白<110g/L作为儿童贫血诊断标准,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并计算贫血患病率。结果: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26.6%,其中轻度贫血占95.5%,中度贫血占4.5%,各年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孕期是否贫血、是否接受育儿指导、6个月内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情况、呼吸道和消化道反复感染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仍较高,现状不容乐观,加强孕期营养、指导科学育儿、开展健康教育对降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管理系统中564例6月~5岁婴幼儿的健康档案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564例诊断为IDA有89例,患病率为15.78%,性别无明显差异,其中年龄6月~12月患儿占28.78%(40/139)、13月~24月患儿占20.00%(24/120)、25月~36月患儿占8.85%(10/113)、37月~48月患儿占9.47%(9/95)、49月~60月患儿占6.19%(6/97).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显示:辅食添加不合理占39.33%(35/89)、辅食添加晚占21.35%(19/89)、丢失过多占14.61%(13/89)、早产占13.48%(12/89)、先天性储铁不足占11.24%(10/89).结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在6月~12月时是高发期,辅食添加不合理以及辅食添加晚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应给予合理均衡的膳食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本研究了解社区婴幼儿IDA检出情况,并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在康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常规体检的1 970名0~2岁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喂养方式及IDA患病情况,并对其抚养人进行贫血相关知识调查。结果 IDA总检出率为11.07%(218/1 970),其中6月龄为14.85%(146/983),12月龄为10.93%(53/485),24月龄为3.78%(19/502),月龄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7,P0.001。6月龄儿童中纯母乳喂养者IDA检出率为17.66%(104/589),非纯母乳喂养者为10.66%(42/394);12月龄儿童中不合理添加辅食者IDA检出率为35.85%(19/141),合理添加添加辅食者为9.88%(34/344);24月龄中存在挑食偏食情况者IDA检出率为13.59%(14/103),均衡饮食者为1.25%(5/399);IDA检出率与喂养方式有关联,均P0.01。抚养人对婴幼儿贫血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58.55%。结论加强对婴幼儿各个发育阶段的保健工作,合理喂养,预防IDA;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贫血,积极治疗,提高儿童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干预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湛江市霞山妇幼保健院儿科及儿保门诊检查的婴幼儿进行血常规检查,对体弱儿进行调查,分析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的影响因素。结果:2 120名婴幼儿中,NIDA儿童580例,患病率为27.36%,0~6个月组占38.62%,6~12个月组占26.90%,1~2岁组占21.03%,2~3岁组占13.45%;影响因素:辅食添加不当占60.69%,需求量大占33.62%,先天储铁不足占3.45%,铁吸收障碍占2.24%。结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婴幼儿0~6月龄时患病率偏高,辅食添加不合理是造成儿童NIDA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对婴幼儿科学正确的喂养指导,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特区0~3岁婴幼儿贫血状况及其与喂养方式的关系。方法对1216名接受儿童健康检查的0~3岁婴幼儿采集静脉血,采用Sysmex KX-21型全自动血球仪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AS 9.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0~3岁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25.49%;高峰在6~12月龄组;各年龄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6629,P0.0001)。早产儿组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3,P=0.027)。完全母乳喂养组贫血患病率(16.25%)显著低于部分母乳喂养组(34.04%)及人工喂养组(35.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9175,P0.01)。完全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10.06%,低于其他喂养时间组。在4~5月龄添加谷类、蛋类辅食、4~6月龄添加动物内脏类辅食、7~8月龄添加肉类、蔬菜类辅食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低于其他时间段,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0~3岁婴幼儿营养性贫血问题非常严峻,婴幼儿贫血与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某社区婴儿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海市某社区6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市某社区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出生的190例6月龄婴儿进行血红蛋白检测与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该社区6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为21.58%,经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喂养方式和4~6个月是否添加辅食是婴儿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影响因素,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和4~6个月未添加辅食的OR值分别为3.0和19.8。[结论]在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应注意合理添加辅食和适时补充铁元素,以减少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3~6个月婴儿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并筛选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医院进行卡介苗接种的签署知情同意的854名3~6个月婴儿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基本内容包括婴儿的月龄、性别、出生身长、出生体重等信息,对婴儿及其母亲进行实验室相关项目的检测:婴儿的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全血铁元素含量、血液锌原卟啉(ZPP)、血清铁蛋白(SF)的测定、母亲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血清铁(SI)。分析营养性贫血的患病情况,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婴儿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东城区3~6个月龄婴儿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12.06%、7.38%和2.1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婴儿的月龄4~5个月(OR=0.496,95%CI:0.272~0.905)是贫血的影响因素;婴儿的月龄5~6个月(OR=0.334,95%CI:0.125~0.891)和第1次吃奶时间(第2天)(OR=2.359,95%CI:1.191~4.675)是铁缺乏的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市东城区3~6个月婴儿的铁营养状况有所好转,月龄和开奶时间均可影响婴儿的铁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孕中期母亲铁营养状况与3~5月龄婴儿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的关系,为预防儿童IDA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测定妊娠中期母亲和脐带血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和血常规,随访至婴儿3~5月龄,测定婴儿血常规,对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低于105 g/L的婴儿采集静脉血测定SF。比较妊娠中期母亲铁营养状况、脐带血SF和3~5月龄婴儿IDA的关系。结果 1) 3~5月婴儿IDA的发生率在孕中期铁缺乏组和正常组分别是12.9%和1.5%(χ2=4.62,P<0.05);2) 脐带血SF<75μg/L的发生率在孕中期铁缺乏组和正常组分别是25.8%和4.6%(χ2=9.6,P<0.05);3)3~5月龄婴儿IDA的发生率在脐带血SF<75 μg/L组是31.6%,脐带血SF≥75 μg/L组是2.8%(χ2=16.21,P<0.01)。结论 妊娠中期母亲轻度缺铁可减少胎儿期铁贮备,与早期婴儿IDA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婴、幼儿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接受规范4:2:1保健的1254例1~6个月(A组,n=540)、6~12个月(B组,n=360)、12~18个月(C组,n=354)儿童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其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自行设计),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含量,同时回顾性追踪母亲孕期保健资料,对采集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总检出率为19.86%(249/1254),其中A,B,C组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6.11%(141/540),19.17%(69/360),11.02%(39/354),随年龄增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下降。单因素分析显示,A组婴儿中,纯母乳喂养儿(n=414)和非纯母乳喂养儿(n=126)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2.46%(93/414)和38.10%(48/12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纯母乳喂养儿中,及时和过晚添加辅食儿(n=309 vs n=105)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分别为16.50%(51/309),40.00%(42/10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母亲孕期保健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249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婴、幼儿中,孕妇孕晚期缺铁性贫血为78例(31.5%)。结论婴、幼儿饮食结构不合理和母亲孕晚期缺铁性贫血,是导致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围生期保健,提倡婴儿期母乳喂养的同时注意适时(4~6个月龄时)添加辅食,是减少婴儿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早产儿发育至0~2岁时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的状况,分析引起IDA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乌鲁木齐市2015年6月-2016年12月出生并且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定期进行系统保健及管理的20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0~岁组早产儿、1~2岁组早产儿分别在6、18个月时进行全血五分类及微量元素的检测。按照性别和族别比较各年龄组早产儿发生IDA的状况。结果 0~岁组早产儿IDA发生率高于1~2岁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婴早产儿IDA的发生率、铁缺乏检出率与女婴早产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发生率,女婴早产儿高于男婴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民族早产儿IDA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铁缺乏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哈萨克族发生率最高,为44.44%。结论 0~岁组早产儿更易发生IDA。预防和减少早产儿IDA的发生应因地制宜制定统一的元素铁营养补充计划,加强对少数民族家长进行儿童健康、科学喂养与营养宣教。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We evaluated the impact of a food-based approach in promoting iron-rich complementary feeding for mothers with infants at-risk for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METHODS: A repeat cross-sectional design was us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to disseminate key messages promoting iron-rich complementary food. Two groups of mothers with infants, aged 7-10 months, at Time 1 (n = 32; response rate = 64%) and Time 2 (n = 22; response rate = 48%) were interviewed. Main outcome variables were infants' total iron and complementary food iron intakes measured by two 24-h recalls. RESULTS: Complementary food iron intake increased between Time 1 (3.2 +/- 0.8 mg) and Time 2 (4.4 +/- 1.1 mg) (P < 0.05). The estimated prevalence of inadequacy was 56% (95% CI = 38%, 74%) for infants at Time 1 and 41% (95% CI = 20%, 62%) for infants at Time 2; however, this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A food-based approach, promoted in a community with infants at-risk for IDA, can positively contribute to improved intake of complementary food iron as well as provide a sustainable and relevant prevention strategy.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6月~3岁559名婴幼儿进行铁缺乏症调查与防治。缺铁性贫血(IDA)患病率为53.85%,无贫血儿铁减少期(ID)及红细胞生成铁缺乏期(IDE)共48.11%,且各年龄组IDE均明显高于ID。贫血与发Fe、Zn无明显差异,而与发铜有非常明显差异。以调整饮食,铁强化食品,果味维生素C对轻度贫血232例分别进行防治观察,均有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中山市城区幼儿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 anemia,IDA)的患病率并进行IDA相关的饮食行为危险因素分析,为幼儿IDA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90例幼儿为调查对象,经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证实为IDA,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患儿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选取同期就诊的非IDA患儿作为对照组,调查相同资料,从饮食行为方面查找本地区幼儿患IDA的危险因素。采集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结果】 在抽取的690例幼儿中,IDA的平均患病率为7.0%。其中13~24月龄组IDA患病率为9.7%;25~36月龄组IDA患病率为4.3%,不同年龄组间IDA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月龄越小、患病率越高。不同性别儿童IDA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了IDA组及非IDA组13个危险因素,其中偏食、挑食(OR=9.639, 95%CI 2.241~41.465)、吃饭慢、对食物不感兴趣(OR=4.640,95%CI 1.025~21.014)、两餐间吃零食(OR=16.306,95%CI 1.749~151.982)对IDA的患病率有显著影响(P均<0.05)。 【结论】 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习惯,正确指导小儿饮食行为,能够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对改善贫血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乳母补铁对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 探讨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方式。 [方法 ] 随机分预防组和对照组 ,血红蛋白正常的预防组乳母 ,产后 4个月口服血红素铁 (益气维血颗粒 )每日 1包 (10克 ) ,共 30天。两组婴儿生后 6个月做手指末梢血Hb、MCV、MCH、MCHC测定。 [结果 ] 预防组婴儿无 1例贫血 ,对照组婴儿 5 3 .13 %发生贫血。两组婴儿Hb差异非常显著(P <0 .0 0 1)。 [结论 ] 乳母补铁可有效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