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阿托伐他汀钙速释微丸,研究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微丸的粉体学性质、收率和体外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微丸成型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设计优化。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阿托伐他汀钙速释微丸圆整度好、粒度分布窄、收率高,且在30 min体外溶出均在95%以上。结论成功地制备了阿托伐他汀钙微丸,该制备工艺重现性好、质量高,具有理想的速释效果。  相似文献   

2.
挤出滚圆法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及其性质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并考虑制备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方法 利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采用L9(34 )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及体外溶出度.结果 制得的单硝酸异山梨酯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体外溶出度在达到95%以上.结论 制备的微丸符合药用要求,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能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具有较高载药量的葛根芩连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葛根芩连微丸,对影响成球的4个关键参数水分比例、挤出速度、滚圆转速和滚圆时间进行筛选优化。结果制得的葛根芩连微丸载药量达70%、圆整度好、粒径分布窄,收率在90%以上。结论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高载药量的葛根芩连微丸在工艺上是可行的,对中药微丸工业化大生产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挤出滚圆法制备三七总皂苷微丸及其性质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三七总皂苷微丸,研究微丸制备的最佳工艺和处方。方法: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三七总皂苷微丸;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筛选最优处方和工艺条件;考察了微丸粉体学性质、收率和体外溶出效果。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三七总皂苷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收率高,体外溶出迅速。结论:挤出滚圆法可以制备中药微丸。该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微丸质量好。  相似文献   

5.
挤出滚圆法制备复方丹参速释微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复方丹参速释微丸,使理化性质差异较大的各成分达到同步释放。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复方丹参速释微丸,以丹酚酸B、三七总皂苷和冰片为体外溶出考察的指标性成分,对微丸中加入的崩解剂种类、用量,黏合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进行了筛选,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处方进行了优化。结果在处方中加入20%泡腾崩解剂、5%羧甲基淀粉钠(CMS-Na)和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后,复方丹参速释微丸中冰片的溶出效率增加,且3种指标成分基本达到了同步快速释放。结论通过加入复合崩解剂,可以使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微丸迅速崩解,从而使复方中药中理化性质差异较大的各成分达到同步释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丹七有效部位肠溶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丹七有效部位丸芯,再以雅克宜93F肠溶包衣材料对载药丸芯进行包衣,以粉体学指标与体外释药性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微丸质量和包衣效率。结果制得的丹七有效部位肠溶微丸圆整度佳、收率高,在0.1 mol/L HCl中2 h内累积释放度小于5%,在磷酸盐缓冲液中(pH=6.8)2 h内累积释放85%以上。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重现性好。制得的丹七有效部位肠溶微丸抗酸性好,具备较理想的肠溶特征,避免了丹酚酸和三七总皂苷类成分在胃液中的降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芍药甘草方微丸。方法在考察提取物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分别制备芍药、甘草微丸;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剂处方及工艺条件;评价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收率和体外溶出度。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芍药、甘草微丸在30min内体外溶出均达90%以上,且圆整度好,收率高。结论挤出滚圆法制备芍药甘草方微丸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微丸质量好,收率高,体外释药迅速。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不同体积比例的水/乙醇润湿剂以及不同的用量对制得的软材性质和微丸的物理性质的影响及其在挤出滚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润湿剂水/乙醇在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中具有显著的影响,调整润湿剂水/乙醇的比例和用量对微丸的制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以萘普生钠胶囊剂作对照,研究了萘普生的注射液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萘普生钠注射液的 T_(max)(1.32±0.25h)较胶囊剂(4.66±1.36h)短:C_(max)(327.45±26.66μg/ml)较胶囊剂(168.13±27.91μg/ml)高;而 Ka 和 Ke(5.540±1.770 10~(-1)h~(-1),1.066±0.24510~(-11)h~(-1))均较胶囊剂(4.000±1.973 10~(-1)h~(-1).5.040±1.435 10~(-2)h~(-1))大.以胶囊剂作参比制剂,注射液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5.4%.说明萘普生钠注射液肌注给药比胶囊剂口服吸收快,排泄也快,吸收程度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制备布渣叶总黄酮微丸,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布渣叶总黄酮微丸,以微丸的物理性质及总黄酮的溶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正交设计筛选最优处方及工艺条件.结果 优选得到的最佳处方为:MCC与乳糖(质量比3∶1)为填充剂,质量分数5% PVP K30(体积分数30%乙醇)为黏合剂,质量分数10%CMS-Na作为崩解剂,载药量为30%;制备工艺为:挤出速度200 r·min-1、滚圆转速1 000 r·min-1、滚圆时间8 min;制得的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收率77.77%、90 min内溶出97.61%.结论 挤出滚圆法可以用于制备中药微丸,该工艺简便可行,所得微丸质量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丹皮酚缓释微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皮酚进行定性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皮酚缓释微丸中丹皮酚的含量,并对其释放度进行考察研究。色谱柱: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0∶50);检测波长:27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丹皮酚在浓度范围13.66~68.30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55%,RSD=1.13%(n=9);丹皮酚缓释微丸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无明显突释现象。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以作为丹皮酚缓释微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包衣微丸的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Aquacoat和Surelease为包衣材料,流化床包衣制备盐酸苯丙醇胺缓释微丸,研究微丸在不同PH介质中的释药特性和微丸释药机制。结果表明,Surelease包衣微丸的体外释放度不受介质PH影响,而未热处理的Aquacoat包衣微丸可能出现PH依赖性药现象,通过包衣后热处理或增塑剂的选择可以避免这一现象。包衣微丸体外释药机制为:渗透压驱动作用下药物通过衣膜的扩膜。  相似文献   

14.
大川芎速释微丸体外溶出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川芎速释微丸中阿魏酸进行了溶出度测定,以考察其内在质量。方法:应用桨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川芎速释微丸中阿魏酸的含量为指标,对大川芎速释微丸中阿魏酸进行了溶出度测定。结果:以蒸馏水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 r/min,经30min溶出度为标示量的85%以上;阿魏酸的线性范围为0.508~35.56μg/ml(r=0.998 8),平均回收率为97.057%(RSD=2.04%),3批样品溶出度相似。结论:所用方法灵敏、准确、快速,能有效监控本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离心造粒法和流化床包衣制备硫普罗宁肠溶微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离心造粒法及流化床包衣制备硫普罗宁肠溶微丸,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国产离心造粒机制备硫普罗宁微丸,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用底喷流化床包衣设备,将微丸包肠溶衣,考察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及不同包衣增重微丸的体外释放实验.结果:制得的硫普罗宁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20%包衣增重的微丸体外释...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体外比较成品和新鲜配制的次氯酸钠对粪肠球菌的抗菌效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药敏实验,将50片无菌纸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分别观察新鲜配制的1%次氯酸钠溶液(A组,n=10)、新鲜配制的3%次氯酸钠溶液(B组,n=10)、成品的1%次氯酸钠溶液(C组,n=10)、成品的3%次氯酸钠溶液(D组,n=10)和生理盐水(E组,n=10)对粪肠球菌的抗菌效果,并测量其抑菌圈直径的大小(mm)。结果除E组外,A、B、C、D组均有抑菌圈形成;A组与C组、B组与D组抑菌圈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抑菌圈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组与A、B、C、D组抑菌圈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成品次氯酸钠溶液和新鲜配制的次氯酸钠溶液对粪肠球菌的抗菌效果相同,3%次氯酸钠溶液对粪肠球菌的抗菌效果优于1%次氯酸钠溶液。  相似文献   

17.
利用旋转流变仪、哈克转矩流变仪以及双螺杆挤出机,研究了剪切速率对自加速效应的影响,且通过反应挤出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采用多检测凝胶渗透色谱(GPC)、动态力学分析(DMA)等方法,对聚合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挤出聚合过程中,改变剪切速率可有效地调控自加速效应。通过新单体补加技术充分利用自加速效应,不仅可以提高聚合速率,而且可以获得高分子量、窄分子量分布的PMMA。制备的PMMA性能优于市售PMMA。  相似文献   

18.
神经节苷脂钠在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敏菲 《医学综述》2013,19(3):536-538
目的观察和分析神经节苷脂钠治疗重症脑卒中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在无锡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根据卒中类型选取常规处理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钠,4个疗程后对其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生存质量及肝、肾功能等的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的统计分析。结果给药后试验组患者血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水平与丙二醛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和生存质量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钠能够有效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受损部位修复及其功能恢复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制替硝唑胃漂浮小丸,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材料,采用离子胶凝法制备替硝唑胃漂浮小丸;以包封率、漂浮性能和体外释药特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替硝唑与海藻酸钠比例、十六醇与海藻酸钠比例、海藻酸钠溶液浓度及制备工艺对小丸的影响,筛选优化处方和工艺;通过体外释药试验,考察溶出介质pH、离子强度及搅拌转速对小丸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小丸的优化处方及制备工艺为质量分数1%的海藻酸钠,海藻酸钠∶十六醇∶替硝唑质量比为1∶4∶3,替硝唑与十六醇加热熔融混匀后冷却固化,粉碎加至海藻酸钠溶液中制得混悬液,滴加至含氯化钙的凝胶液中形成小丸;小丸体外可缓慢释药达10 h以上,漂浮性能良好;随溶出介质pH值和搅拌转速增加,小丸释药有所加快;介质离子强度对小丸体外释药无显著影响。结论:替硝唑胃漂浮小丸具有胃内漂浮特性,可缓慢释放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