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gnal intensity-time curve,SI-T曲线)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Pca)患者和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观察病变的MRI表现特征并分别绘制前列腺癌病灶和增生结节的SI-T曲线,重点分析其信号强度变化及SI-T曲线的走形趋势。结果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早期Pca癌灶和BPH增生结节均呈明显强化,有助于病变的检出。SI-T曲线参数:峰值时间Pca组早于BPH组,强化程度和强化率Pca组均高于BPH组(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SI-T曲线对BPH和Pca的鉴别诊断有较明确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快速序列动态增强在前列腺癌(P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观察PSA在PC与前列腺增生(BPH)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5例无泌尿系症状健康志愿者、经病理证实的13例前列腺癌和3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MR平扫、动态增强及延迟扫描,测量并计算病灶和正常组织的相对信号强度值,并绘制正常周围带(PZ)、PC与BPH三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PZ轻度强化,并缓慢上升至晚期达峰值;36例BPH早期明显强化并逐渐上升至中晚期达峰值后缓慢下降:13例PC9例早期明显强化,并快速下降,4例T2WI像上弥漫性病灶呈现中晚期强化。PC尤其是晚期患者的PSA值明显高于增生。结论:PZ、PC及BPH的动态强化方式明显不同,结合PSA可对P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动态螺旋CT增强诊断前列腺癌和增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动态螺旋CT增强对前列腺癌和增生的诊断 ,提高CT对前列腺疾病的检出率。方法 前列腺疾患和盆腔其他疾患男性患者共 88例常规平扫 ,再行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 ,回顾观察经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 5例前列腺癌和 11例前列腺增生的影像资料 ,着重研究病灶增强情况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 除 1例前列腺癌和 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不大外 ,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增大 ,所有前列腺癌和 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形态不完整。动态螺旋CT增强扫描前列腺癌动脉期为等或略低密度灶 ,静脉期为低密度灶 ,1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动脉期显示中央区弥漫不均匀性强化 ,两侧叶区明显 ,静脉期显示中央区进一步强化 ,双期外周区未强化 ,中央区与外周区比例增大 ;1例前列腺外形不大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动脉期、静脉期中央区局限斑点状强化 ;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延时扫描 ,其前列腺中度均匀强化。结论 前列腺癌和增生的动态螺旋CT增强病灶密度变化有一定特征性 ,可资鉴别 ,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脏快速容积采集技术(LAVA)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结合病理初步分析前列腺病变与血管生成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各40例的MRI表现,术前均行MRI常规平扫和LAVA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灶LAVA动态强化特征并获得TIC,分析其参数变化,同时对证实的病理标本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测定。结果:病变TIC分为3型:Ⅰ型为缓慢强化型,Ⅱ型为平台型,Ⅲ型为速升下降型;Ⅰ型多见于前列腺增生,Ⅱ型既可见于前列腺癌,又可见于前列腺增生,Ⅲ型以前列腺癌为主。前列腺癌组病灶强化峰值时间早于前列腺增生组,强化程度和强化率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均P0.05)。前列腺癌组MVD值及VEGF表达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均P0.05)。结论:LAVA动态增强扫描强化特征有助于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且能反映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血管生成的不同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前列腺癌及31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了MR常规扫描、DWI和DCE-MRI扫描,测量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观察病灶常规MRI、DWI和动态增强MRI特征,绘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SI-T曲线),SI-T曲线分成3型:Ⅰ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仍持续增高;Ⅱ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平台期;Ⅲ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下降期。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织和病灶间差异。结果经DCE-MRI检查,20例前列腺癌患者中17例病灶区呈Ⅲ型曲线,2例呈Ⅱ型曲线,1例呈Ⅰ型曲线;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26例呈Ⅰ型曲线,4例呈Ⅱ型曲线,1例呈Ⅲ型曲线。前列腺癌组与BPH组的SI-T曲线类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例前列腺癌病灶于DWI上为高信号,于ADC图上呈明显低信号,ADC值为(1.18±0.08)×10-3 mm2/s,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于DWI、ADC图上均呈等信号,ADC值为(2.67±0.09)×10-3 mm2/s;3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央叶和外围叶于DWI、ADC图上均呈等信号,ADC值分别为(1.87±0.07)×10-3 mm2/s、(2.64±0.11)×10-3mm2/s。除前列腺增生的外围叶与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的外围叶和未被癌组织侵及的外围叶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和DWI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达80%以上。结论 DCE-MRI、DWI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2种方法联合应用提高了MRI诊断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MR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 ,并初步探讨MR动态增强表现特征与血管生成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32例前列腺癌和 4 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的患者进行常规MR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 ,观察病灶的动态增强MRI特征并绘制信号强度 时间曲线(SI T曲线 ) ,SI T曲线分成 3型 :Ⅰ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仍持续增高 ;Ⅱ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平台期 ;Ⅲ型为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下降期。获得感兴趣区的病理标本 ,并进行苏木素 伊红 (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微血管密度 (MVD)测定 ,比较分析动态增强参数及曲线类型与VEGF、MVD的相关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MRI动态增强的早期强化参数开始时间、最大信号强度及早期强化率与BPH不同 (P分别为 <0 0 1、0 0 5、0 0 1 ) ,但两者之间有部分重叠。动态增强MRI中后期的强化特征即SI T曲线类型中 ,前列腺癌组 :Ⅰ型曲线 3例、Ⅱ型曲线 8例、Ⅲ型曲线 2 1例 ;BPH组 :Ⅰ型曲线 1 8例、Ⅱ型曲线 1 9例、Ⅲ型曲线 3例 ,前列腺癌以Ⅲ型曲线为主 ,Ⅱ型曲线既可见于前列腺癌又可见于BPH ,Ⅰ型曲线多见于BPH。前列腺癌与BPH的SI T曲线类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前列腺癌的VEGF和MVD的测定水平高于BPH (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的动态增强特征与微血管密度(MVD)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相关性,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提供帮助. 资料与方法对32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设立4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病灶的动态增强MRI的强化参数:开始时间、最大信号强度及早期强化率,获得感兴趣区的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MVD的测定,比较分析前列腺癌和BPH的动态增强参数、两者的MVD和PSA的相关关系. 结果前列腺癌的MRI动态增强的强化参数开始时间、最大信号强度及早期强化率与BPH不同(P分别<0.01、0.05、0.01).前列腺癌的MVD的测定水平高于BPH(P<0.001).前列腺癌和BPH的MRI动态增强参数中的最大信号强度和早期强化率与MVD有相关性(P<0.05或0.01).前列腺癌的血清PSA与MVD的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 结论前列腺癌MRI动态增强特征、前列腺癌的MVD与PSA的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MRI动态增强与PSA的测定相结合能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前列腺癌(PCa),41例前列腺增生(BPH),1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PIN)的常规MRI和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资料,分析其影像表现。分析基质型增生(s BPH)、腺体型增生(g BPH)、混合型增生(m BPH)、HGPIN和PCa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特征。计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达峰时间(Tmax)、最大强化程度(SImax)和最大强化率(Rmax),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参数,Tmax从低到高依次为PCa、HGPIN、m BPH、s BPH(P=0.000);SImax从低到高依次为s BPH、PCa、m BPH、HGPIN(P=0.000);Rmax从低到高依次为s BPH、m BPH、PCa、HGPIN(P=0.000)。结论:DCE-MRI可提高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忠达  马周鹏  毛旭道  苗永兴  朱建忠   《放射学实践》2009,24(10):1125-1127
目的:探讨高场强MRI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前列腺癌的高场强MRI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和临床分期对照。结果:26例前列腺癌中MRI诊断前列腺炎2例,前列腺增生4例,前列腺癌20例,其中B期5例,C期13例,D期2例,定性诊断符合率为76.9%,20例前列腺癌分期符合率为85%;典型的前列腺癌在T1像呈稍低信号,与正常前列腺组织接近,在T2像上表现为正常较高信号的周围带内出现异常低信号灶,增强扫描多数早期较明显强化。结论:高场强MRI对前列腺癌诊断与分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均采用3.0T MR扫描仪及乳腺专用线圈行常规MR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比较病灶的MRI信号强度、形态学以及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 17例17个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均表现为肿块型,T_1WI呈低信号影(8/17)或等信号影(9/17),T_2WI呈高信号影(14/17)或等信号影(3/17).形态学表现:病灶不规则形及分叶状占82.4%(14/17);病灶边界不清楚(12/17)、边缘不光滑(15/17),其中毛刺征或星芒征7例.病灶增强后多表现为不均匀性显著强化(10/17)或环形强化(5/17);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图上有82.4%(14/17)的病灶周围可见血管纠集征.血流动力学表现为所有病例早期强化率均>90%;88.2%(15/17)的病灶强化峰值<3 min;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Ⅱ、Ⅲ型为主,Ⅱ型35.3%(6/17),Ⅲ型58.8%(10/17).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动态增强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本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在肾脏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肾细胞癌、11例肾错构瘤和6例肾囊肿行MR常规检查及动态增强和延迟增强扫描,测量病灶的信号强度,绘制时间-对比增强率曲线并对动态增强的类型及血液动力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肾脏肿瘤动态增强后的时间-对比增强率曲线不同,富血供肾癌在早期强化并逐渐上升,但其时间-对比增强率曲线无明显峰值;乏血供肾癌早期轻度强化,缓慢上升至60s后趋于稳定;肾错构瘤早期即明显强化,于30s达到强化高峰后快速下降;肾囊肿则无明显强化。结论:通过定量分析肾脏肿瘤的信号强度,动态增强MRI可以提供肿瘤的血供信息,有助于肾脏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快速序列动态增强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 研究快速成像序列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的检出和定性价值。方法 对经活检证实的25例,临床证实的6例,共31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了前瞻性增强MRI研究。先行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序列扫描,然后行快速多怪面干扰梯度回波(FMPSPGR)序列团注增强扫描,共4个回合,研究病灶增强情况,并对增强后图像与常规FSET2WI进行比较。结果 FMPSPGR增强后扫描,共发现病灶29个,可疑病灶  相似文献   

13.
MRI动态增强鉴别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国士  许乙凯  胡蓉 《放射学实践》2004,19(10):737-739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后MRI在鉴别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12名原发性肝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怀疑复发的患者行MRT1WI、T2 WI和T1WI动态增强检查 ,分别测量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的T1WI、T2 WI的信噪比及强化程度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在T1WI和T2 WI上信号表现相似 ,两者SNR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增强扫描后 ,复发性肝癌在动脉期强化 ,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低信号 ,强化持续时间短 ;放射性肝损伤动脉期强化 ,强化持续时间长 ,静脉期及延迟期亦呈高信号 ,两者明显不同。结论 :MRI动态增强可有效的鉴别复发性肝癌和放射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病变在CT和MRI动态增强中的影像差异及其原因,以提高对CT及MRI各自动态增强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17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肝细胞肝癌,5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腺瘤,2例局灶结节性增生,1例转移瘤。全部病例均分别行CT及MRI的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MRI采用SE序列加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将CT和MR动态增强图像进行对照观察,包括动态增强各期的强化范围、强化方式和强化幅度,强化幅度的比较用病灶密度(信号)与肝脏密度(信号)的比值进行比较。结果:肝癌、腺瘤和局灶结节性增生在CT与MRI上强化范围相似。1例肝癌动脉期强化幅度MRI大于CT,3例肝癌和2例局灶结节性增生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幅度MRI大于CT,2例腺瘤增强各期强化幅度MRI均大于CT,以动脉期差异最大。5例海绵状血管瘤强化范围动脉期及门脉期MRI大于CT,延迟期则相仿。1例转移瘤CT增强各期均未见明显强化,MRI门脉期及延迟期可见环状强化。结论:肝局灶性病变CT与MRI动态增强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部分病变增强各期强化幅度MRI大于CT,尤以动脉期差异最大;部分病变增强范围MRI大于CT。  相似文献   

15.
王喜军  史浩  赵华  许芳 《放射学实践》2006,21(9):941-944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1例肾细胞癌患者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和延迟增强扫描,获得病灶的时间-对比增强率曲线,分析动态增强扫描时肾细胞癌的强化特点和规律并进行分型。结果:不同血供肾癌动态增强后的时间-对比增强率曲线不同,富血供肾癌呈早期强化,其时间-对比增强率曲线呈逐渐上升而无明显峰值;乏血供肾癌早期轻度强化,曲线呈缓慢上升至60s后趋于稳定。结论:通过定量分析肾脏病变的强化特点,动态增强MRI可以提供肿瘤的血供信息,有助于肾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FNH19例,共21个病灶。全部病例进行了CT和MRI检查,CT检查常规行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MRI平扫序列如下:用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RFSE)采集压脂T2W图像,用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SPGR)采集压脂T1W图像,用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序列(FIESTA)采集T2/T1比值加权图像,用FSPGR序列同时采集无脂肪抑制的反相位和同相位T1W图像。所有病例均行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其中3例进行细胞特异性对比增强扫描。结果:17个FNH在平扫T2WI fs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在T1WI fs上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MRI平扫共见中心瘢痕12个、中央粗大血管3条、假包膜数2个,均多于CT平扫所见。Gd-DTPA动态增强扫描时,21个FNH于动脉期均明显强化,16个FNH于门脉期或延迟期的信号强度与肝组织接近,中心瘢痕和假包膜延迟强化。行细胞特异性对比增强扫描的3个FNH实质均明显强化,中心瘢痕无强化。结论:绝大多数FNH在MRI上有特征性的征象,MRI可以明确诊断,MRI对FNH的诊断价值高于CT。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MRI和MRS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和前列腺癌 (PC)的MR和MRS的表现 ,探讨MRS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 2 7例 (BPH 1 7例 ,PC 1 0例 )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和MRS所见。MRI分析指标为前列腺大小和形态、病变位置、信号特点和肿瘤侵犯程度。MRS观察枸橼酸盐 (Citr)和胆碱复合物(Cho)化学位移及其比值。结果  1 2例 ( 1 2 / 1 7,70 .6 %)BPHT1 WI上前列腺不规则增大 ,呈均匀的低信号 ,5例( 5 / 1 7,2 9.4 %)前列腺大小、形态正常 ;T2 WI上前列腺中央腺体显著增大 ,与外周带高信号分界清楚 ,1 4例 ( 82 .4 %)增生腺体表现为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低信号和高信号结节灶 ,3例 ( 1 7.6 %)表现为弥漫性低信号 ;MRS上Citr波峰升高 ,Citr/Cho比值增大。 1 0例PCT2 WI上高信号外周带内见局灶性低信号区 ;4例位于前列腺包膜内 ,6例前列腺包膜受累 ,3例侵犯精囊 ,2例侵犯血管神经束 ,1例侵犯膀胱 ,1例盆腔内见多个肿大淋巴结 ,部分相互融合成块。MRS上Citr峰明显下降 ,Cho峰升高 ,Citr/Cho比值明显下降 ,与BP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MRI能很好地反映BPH特点和判断PC包膜内、外受累 ;MRS能提供前列腺组织的代谢信息有助于鉴别PC和BPH。  相似文献   

18.
动态MRI对卵巢纤维瘤与浆膜下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MR早期动态增强对MR平扫表现为T2 WI等或低信号的卵巢纤维瘤与浆膜下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4 5例卵巢纤维瘤及浆膜下子宫肌瘤MR平扫及早期动态增强表现 ,其中卵巢纤维瘤 10例 ,浆膜下子宫肌瘤 35例。结果 卵巢纤维瘤2例T2 WI呈等信号 ,8例呈低信号 ,T1WI皆为低信号 ,增强早期多为弱强化 ,延迟期消退缓慢 ,早期强化率值 (SI10 0 )低 ,曲线达到高峰所需时间 (TTP2 0 0 )长 ;浆膜下子宫肌瘤 7例T2 WI呈等信号 ,2 8例呈低信号 ,T1WI皆为低信号 ,增强扫描早期多为中 高度强化 ,早期强化率值SI10 0 高 ,曲线达到高峰所需时间TTP2 0 0 短 ;两组强化曲线形态不同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MR平扫表现相似的卵巢纤维瘤和浆膜下子宫肌瘤 ,早期动态增强扫描强化曲线形态不同 ,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SCT肺部3期增强扫描方式对肺部孤立性小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应用改进的增强扫描方式(即3期扫描)检查的SPN患者的影像资料。3期扫描包括动脉期30 s,静脉期60 s,平衡期120 s,分析SPN的强化程度及增强方式,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结果:通过曲线首尾两点做直线,对照发现,代表慢性炎症的直线斜率要大于代表肺癌的直线斜率。肺癌和慢性炎症通过肺3期增强扫描,CT值增长幅度较大,肺癌增强扫描后最大增长值平均为25 HU,且一般会均匀强化,慢性炎症为35 HU,且一般为周边强化明显;结核增长幅度不大,平均为10.9 HU,且一般中央不强化。结论:通过3期增强扫描,结核比较容易区分,而肺癌和慢性炎症因为增长幅度都较大,增强CT值之间有交叉,所以通过时间-密度曲线首尾两点做直线,其斜率可对慢性炎症和肺癌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