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APLD)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相关机制。方法: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34例,女14例,平均年龄(40·375±13·197)岁;腰痛46例、腰侧弯47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48例;椎间盘突出部位:L3,48个,L4,545个,L5S114个,共67个椎间盘行APLD加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平均年龄(41·632±11·858)岁;腰痛40例,腰侧弯39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40例;椎间盘突出部位:L3,45个,L4,546个,L5S111个,共62个椎间盘行单纯APLD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分析手法对APLD的影响。结果: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疗组48例中手术和手法治疗后即刻症状改善者45例(直腿抬高70°以上),占93·75%;1年后随访,痊愈4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95·83%。对照组40例中单纯APLD治疗后即刻症状改善31例,有效率77·50%;1年后随访,痊愈25例,有效8例,无效7例,有效率82·50%。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LD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有效率高、创伤小、恢复快,不干扰椎管内结构,不影响脊柱稳定性,复发率及并发症低,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余庆阳  何斌 《中国骨伤》2005,18(10):593-596
目的分析比较3种不同联合疗法治疗突出型L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本组59例,男36例,女23例;年龄19~69岁,平均(38.18±10.24)岁。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3组进行相应治疗切吸+盘内法组(A组)15例,切吸+盘外法组(B组)26例,切吸+盘内外法组(C组)18例。结果59例术后进行了4个月以上的随访,近期总优良率72.88%,总有效率96.61%;远期总优良率72.88%,总有效率86.44%。但各组间近、远期疗效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上3种不同联合疗法均是临床治疗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7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行经皮穿刺切吸治疗 ,并分析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 随访全部病例 ,平均随访 2 .8年 ,症状体征均消失。结论 临床表现特点为症状轻 ,体征重 ;治疗上不要过分强调保守治疗 ,经皮穿刺切吸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斜扳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同山  于杰  罗杰 《中国骨伤》2006,19(2):126-12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及重要的原因,80%~85%的患者用非手术疗法可以治愈或暂时缓解[1]。其中牵引、手法是重要的方法,手法中斜扳法在临床使用广泛,手法平稳,疗效好。侯筱魁等[2]称之为可获得最大、最合理的手法效果。但传统斜扳法存在不足,应用不当可能加重损伤。1腰椎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切吸治疗15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电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仪治疗,穿刺成功率100%。术后平均3.5个月随访,优良率90%。该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少、恢复快,不造成神经根粘连及硬脊膜纤维化,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等优点。认为在掌握定性诊断资料并精确定位的基础上,严格选择适应证和正规操作,应用该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牵引、手法复位及手术等传统方式治疗已有多年历史[1~3]。自1992年10月~1993年2月,作者应用自控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Automated percutaneous lumber discectomy, 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75节椎间盘),近期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治疗方法1.1一节椎间盘突出症APLD技术操作 APLD在移动式C型臂X光机监视下进行。患者俯卧位,腹部加软垫,使腰骶部抬高,减小腰椎前凸,增加腰椎间隙后方宽度,以利穿刺。在监视器荧光屏上选定病变椎间隙平面,从症状偏重的一侧施术。穿刺进针点选在后正中线旁开 10~ …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使用自行研制的切割器械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优良率为87.5%。并讨论了该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器械构造特点。认为遵循操作规则,使用锥形扩张器,严格选择病例,该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红羽  黄曹  张连仁 《中国骨伤》2005,18(11):663-664
目的:评价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39.8岁。在椎间盘镜下行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椎板减压及神经根管扩大术。术前在X线机下,分别于病变节段上位棘突下缘、上位椎板下缘中点定位,置人内窥镜头。在椎间盘镜配套的监视器下咬除部分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板间隙,清除椎间盘髓核组织,扩大神经根管。结果:本组除1例患者因术中硬膜囊破裂改为开放手术,其余14例平均手术出血量60ml,平均手术时问86min。本组平均随访时间13.2个月,按照Nakai评级,优11例,良3例,可1例。结论: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常规手术方法视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基本保持了脊柱后柱完整。  相似文献   

9.
高祥文  邵增务 《中国骨伤》2007,20(Z1):70-7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方法很多。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在1986年首次被Choy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在90年代引进我国,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不破坏脊柱稳定性、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临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摘除术是脊柱外科常见手术,常用的术式有全椎板减压和半椎板减压。许多医师设计的手术器械,优化了手术技术以便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手术死亡率。Mixter和Barr最早开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疾病。Lyman Smith经皮注射木瓜酶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水解突出髓核组织黏蛋白。1983年Kambin和Gellmn报道了早期改良关节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1993年Smith等人设计了专门手术器械和内窥镜设备,在微创内窥镜下摘除突出的腰椎间盘。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雷钧  宋红浦  张春 《中国骨伤》2009,22(4):249-250
目的:探讨单纯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的病例400例,男220例,女180例;年龄16—73岁,平均43.3岁。采用后路小切口开窗法,切口小于5cm,椎板开窗为2cm×2cm,髓核摘除后,常规探查神经根管并予以扩大减压。术后常规用地塞米松5mg,连用3d,并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定期随访。结果:近期随访(术后2年以内)380例,优308例,良48例,差24例,优良率93.7%;远期随访(术后3年以上)348例,优244例,良48例,差56例,优良率83.9%。近、远期疗效优良率经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结论:单纯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具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手法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继荣 《中国骨伤》2003,16(6):329-331
目的 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3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5 0例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治疗 ,对照组 6 0例采用机械床牵引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影像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腰背部疼痛不适、下肢疼痛麻木、下肢功能、脊柱活动度与椎旁触压放射痛及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均有显著改善 (P <0 0 1) ;手法改善疼痛、麻木症状优于对照组 (P <0 0 5 )。两组治疗前后X线示椎间隙变化明显 (P <0 0 1和P <0 0 5 ) ,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前后CT示突出物位移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0例无效患者突出物与椎管面积比值超过 4 0 %。结论 手法、牵引法均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改善疼痛麻木症状手法优于牵引法 ;突出物面积超过椎管面积 4 0 %时 ,不宜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对36例特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MED配合自制鹅眉凿、骨刀和“L”形骨刀行增生重叠的椎板间开窗、破裂之椎体软骨终板及椎间盘突出钙化切除。结果:术中硬脊膜撕裂2例,无中转开放手术,随访3月--12月,Macnab标准优2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7%(33/36)。结论:侧卧位下可行MED手术;配合自制器械可行破裂的软骨终板及突出钙化的椎间盘切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靶向穿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2月58例单节段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局麻后影像学监视下行靶向穿刺,经皮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直接减压手术。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和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5个月,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12个月,ODI由术前平均72.4%降至平均19.7%(P<0.01),按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93.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可靠,靶向穿刺是手术成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5.
侧卧位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手术均取侧卧位,经椎板间隙只切除黄韧带不切除椎板及其它结构,应用椎间盘镜及显微外科的技术摘除突出之髓核。临床应用113例。结果 术后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最长时间24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12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其中优107例,良6例。结论 侧卧位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术后不影响脊柱稳定性,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钙化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20例钙化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PETD并钙化物取出,其中L_5/S_1节段4例,L_4/L_5节段1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腰椎CT和MRI检查,根据钙化物的形态和位置进行分型,对突出物与行走神经根的位置关系进行分型,根据不同的分型,采取不同的手术策略。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Mac Nab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3个月。术后复查腰椎CT示症状侧旁中央及神经根管部位的钙化物被完全切除,中央部及无症状侧仍残留部分钙化物。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痛的VAS评分为0~1分,术后Mac Nab标准评价为优。结论 PETD避免过度牵拉神经根,可降低术中发生神经损伤的概率,可切除神经根管处的钙化物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治疗钙化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经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其处理对策.方法 2002年7月至2010年10月采用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9例,男性448例,女性241例;年龄13 ~84岁,平均39.8岁.单间隙椎间盘突出669例,双间隙椎间盘突出19例,三间隙椎间盘突出l例.中央型突出66例,旁中央型365例,外侧型242例,极外侧型10例,游离型6例.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 术中髓核部分残留压迫神经根5例,2例术中改行开窗髓核切除术,2例二期行开窗髓核切除术,1例二期行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神经根纤维束部分损伤2例,术后3~6个月内完全恢复;硬脊膜破裂2例,给予缝合皮肤伤口后痊愈.689例患者随访6~96个月,平均33个月.出现椎间隙感染7例,1例保守治疗,4例给予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持续局部应用抗生素,2例行后路开窗感染腰椎间盘清除术,均痊愈;术后复发6例,4例患者再次行PELD术,2例患者采用TLIF治疗,术后症状缓解;术后神经根性痛觉过敏和灼样神经根痛19例,经过止痛药物、神经营养药及物理治疗后好转;腰椎管狭窄症行单个节段的PELD术,效果不佳,二期行多节段TLIF治疗10例.结论 术中主要并发症有髓核部分残留压迫神经根、神经根纤维束部分损伤、硬脊膜破裂;术后主要并发症有椎间隙感染、复发、神经根性痛觉过敏和灼样神经根痛等.严格的适应证选择、无菌、熟练操作及术后康复锻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