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障碍儿童家庭环境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学习障碍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分别对学习障碍,正常对照组儿童家庭,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进行调查评估,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学习障碍组儿童家庭在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组织性因子得分低于正常对照儿童家庭得分,矛盾性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环境失调与儿童学习障碍有一定关系,对学习障碍的儿童不但要针对个体进行治疗,还应着手于家庭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儿童行为及家庭环境因素特点。方法按照配对设计方法,采用韦氏智力量表一中国修订本(WISC—CR)、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60名学习障碍儿童与60名正常儿童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学习障碍组总智商及言语智商明显低于对照组,多存在行为问题(71.7%)。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知识性和组织性因素评分低于对照组,矛盾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对学习障碍儿童在言语智商上予以干预,可纠正存在的行为问题,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庭环境状况、行为问题和社会功能,以此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促进患儿康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该院确诊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100例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10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评价两组研究对象家庭环境状况,采用Conners父母行为问卷(PSQ)、Achenh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价儿童行为状况;采用Weiss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WFIRS-P)评价儿童社会功能状况。结果除矛盾性外,观察组儿童家庭环境状况中各因素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儿童品行问题、学习问题、身心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及多动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儿童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学校情况、内化性及外化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儿童WFIRS-P评分中各因素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庭环境相对较差,而不良家庭环境将增加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病风险,且对儿童行为问题和社会功能有一定影响,因此临床治疗时要加强对家属的宣教,为患儿营造和谐、舒适的家庭环境,同时还需重视行为干预以促进其社会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4.
儿童智力和家庭环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凌辉 《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167-168
目的 探讨智力及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学习成绩的关系。方法 采用Moss家庭环境量表和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40名学习成绩低下儿童(低分组)和40名学习成绩优良儿童(高分组)进行测评。结果 高分组儿童家庭情感表达,成功性二维度得分高于低分组儿童,矛盾性和独立性二维度得分低于低分组儿童;高分组儿童总智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以及除填图,拼物之外的所有分测验量表分均显高于低分组儿童。结论 智力及某些家庭环境特征与儿童学习成绩均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发现唇腭裂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并对其可能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为临床上开展心理疾病预防和心理干预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样本来自于交大口腔医院接受唇腭裂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对照组选正常儿童114例,采用Ae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Children Behavior Check List,CBCL)(家长用表),儿童焦虑情绪障碍筛查表(Screen of Children Anxiety Related Emotion Disorder,SCARED)和儿童抑郁症状自评羞表(Depression Self-Rel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儿童行为量表显示研究组异常检出率为52.4%,比正常对照组23.6%高出2.2倍,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儿童焦虑筛查量表,研究组阳性检出率为57.1%,对照组为24.6%,研究组是对照组的2.4倍,差异有显著性(P〈0.05)。儿童抑郁症状自评量表检查,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阳性检出率为46.4%,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18.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唇腭裂儿童的行为和情绪与正常儿童相比有明显的异常,适时地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和心理咨询,可有效减少唇腭裂儿童异常社会行为及情绪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关系,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对广州市720名12—16岁中学男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家庭环境因子与行为问题因子2组变量存在相关关系;亲密度的得分越高、矛盾性的得分越低;则违纪、攻击性的得分越低;知识性的得分越低,则分裂样的得分越高。结论 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对中学男生行为问题影响较大。家庭对政治、智力和文化活动的兴趣有助于青春期男生同一感的建立,避免角色混乱导致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拒绝上学组儿童的家庭环境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特点。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54例拒绝上学组儿童、78例正常儿童分别进行评估。结果 家庭环境量表中, 矛盾性得分病例组高于对照组, 除在控制性方面得分没有明显差异外, 余各因子均低于对照组。SR儿童在父母养育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偏爱被试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 而在惩罚、严厉因子与拒绝、否认因子方面, 得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拒绝上学儿童的家庭存在家庭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功能性便秘患儿心理行为及气质、家庭环境特征,为儿童功能性便秘的预防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确诊为功能性便秘的106例患儿和212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由其家长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儿童气质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儿童多动行为调查表。 【结果】 1)功能性便秘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22.64%)高于健康对照组(12.26%)(P<0.05),4~5岁功能性便秘男童体诉、不成熟、攻击三个因子得分和女童社交退缩、抑郁、肥胖、分裂样四个因子高于对照组相应因子得分(P<0.05);6~11岁功能性便秘男童抑郁、强迫性、多动、攻击性四个因子得分和女童分裂样强迫性、体诉、违纪三个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相应因子得分(P<0.05)。2)功能性便秘组儿童在规律性、适应度、坚持度和注意分散度四个气质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3)家庭环境方面功能性便秘患儿的亲密度、知识性、独立性、控制性四个方面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矛盾性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功能性便秘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有独特的气质特点,家庭环境不良,应给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学习障碍儿童的智力结构、生活质量、家庭环境状况与正常儿童的差异,为心理咨询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儿童少年主观生活质量问卷对90对L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智商、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采用自拟家庭环境问卷调查他们的家庭环境状况。结果LD组儿童的知觉辨别能力、类同比较能力、比较推理能力、系列关系能力、抽象推理能力得分及智商均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1,P〈0.01);LD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总量表分和认知及情感成份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儿童(P〈0.01),在家庭和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识、抑郁和焦虑体验的得分亦低于对照组儿童;LD组儿童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且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人际关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结论LD儿童智力结构存在缺陷,主观生活质量较差。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儿童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LD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自制家庭及在校情况问卷,对1326名9-12岁儿童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儿童自我意识及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幸福与满足等因子,女生得分离于男生;处我意识随年龄增加得分降低;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化程度、职业、性格、教养方式、家庭关系等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均有影响;学校情况中教师态度、学习成绩、与小伙伴关系及好朋友个数等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亦有明显影响。结论: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起重要的作用,改善家庭及学校环境,可降低儿童因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引起行为、学习、人格等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学习障碍儿童自我意识及行为问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学习障碍儿童的自我意识及行为问题状况,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武汉市某小学一~六年级的儿童560名采用学习障碍筛查表和瑞文智力测验,并根据主要课程学习成绩筛出学习障碍儿童35名.选取与学习障碍儿童同年龄、同性别、同班级的学习成绩中等、优秀儿童各35名为对照组,对儿童进行自我意识、行为问题方面的调查.结果方差分析显示,LD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6个因子分及总分显著低于一般组和优秀组儿童,LD组儿童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指数方面得分显著高于一般组与优秀组.结论学习障碍儿童较正常儿童表现为自我意识不良,且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遗尿儿童临床特征及其心理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了解儿童功能性遗尿的临床特点及其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为儿童功能性遗尿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7例功能性遗尿症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和生活、学习情况调查,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遗尿组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分别进行测试。结果:功能性遗尿可能的病因依次为隐性脊柱裂、睡眠障碍、家族遗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延迟与围产期高危病史和心理因素;遗尿组儿童有较高比例的同伴关系不良、学习问题、不良性格、心理行为问题以及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两组自我意识量表结果分析得出:遗尿组患儿在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幸福与满足量表得分以及总妥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其中躯体外貌和属性因子为主体影响因素。结论:功能性遗尿儿童的影响不仅限于躯体,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其心理的发展,社会心理的干预是功能性遗尿康复根本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与儿童青少年焦虑性障碍的关系,为儿童焦虑性障碍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的方法选出焦虑障碍儿童110人,并从诊断阴性的儿童中随机抽取113人作对照,两组3年级以上的儿童分别填写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及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共回收父母养育方式量表197份,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187份。 【结果】 1)父母养育方式量表中的“父亲惩罚、父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4个因子得分,焦虑性障碍组儿童高于对照组儿童,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焦虑障碍组与对照组儿童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分量表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家庭环境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存在一定的影响,暂未发现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对焦虑障碍患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抽动障碍(TD)共病(CAT)患儿家庭环境特征及其与个性、自我意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个性问卷(少年版,EPQ)、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CAT)组60例、ADHD组79例、TD组60例、正常对照组(N组)71例儿童分别进行评估。结果:CAT组与ADHD组比较FES-CV、EPQ、PHCSS各因子得分均无明显差异,CAT组儿童在FES-CV中亲密度、知识性与组织性得分低于TD组(P<0.05),道德宗教观、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得分低于N组(P<0.05),独立性、矛盾性得分高于N组(P<0.05)。CAT组儿童精神质、神经质因子得分显著高于N组(P<0.01)。CAT组儿童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4个分量表得分及总分显著低于N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FES-CV中的矛盾性与EPQ中的掩饰程度呈负相关,道德宗教观与神经质呈负相关;FES-CV中的矛盾性与PHCSS中的行为因子呈显著负相关。结论:CAT患儿的家庭存在家庭功能缺陷,其家庭环境对患儿的个性及自我意识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游戏疗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学校教育、常规咨询及家庭辅导),干预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加游戏疗法,干预3月后通过IVA-CPT和Conners父母问卷评定,观察游戏疗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干预效果。结果实施游戏疗法后干预组IVA-CPT的注意力商数、警醒商数及集中商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nners量表各因子分均降低,冲动-多动、焦虑及多动指数3个因子得分显著改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两个因子得分也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戏疗法内容丰富,操作简便。本次研究选择音乐刺激,让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获得愉悦感受,缓解了不良情绪,有效减少了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6~11岁原发性遗尿症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心理干预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选取本院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6~11岁原发性遗尿症儿童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到本院做健康体检的82例6~11岁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测量心理行为问题,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儿童和家庭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儿童CBCL各因子得分,分析影响原发性遗尿症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结果 对于男童,除多动和违纪两个因子外,观察组其他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女童,除分裂症、多动和违纪三个因子外,观察组其他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BCL行为问题检出率(34.72%)明显高于对照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41,P=0.021)。年龄越大、父母关系越差、由老人或保姆抚养的遗尿症儿童,CBCL总分越高,提示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越严重。而父母文化程度高、家庭主要管教方式为民主型或混合型的遗尿症儿童,CBCL总分越低,是保护因素。结论 6~11岁原发性遗尿症儿童存在抑郁、社交退缩等不良心理行为问题,与年龄和父母文化程度等具有相关性,应结合相关因素,采取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等措施加强其心理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心理干预在学习困难儿童中的应用,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心理干预的训练方法对100例学习困难儿童进行训练,对训练前后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得分及学习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0例智力正常学习困难儿童经过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心理干预训练前后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通过感觉统合训练结合个性化心理干预训练,让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训练,从而提高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效率,减少了儿童学习上的困难,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提高了其学习成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Tourette综合征(TS)儿童的行为和家庭情况,探讨家庭因素对TS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定式问卷、家庭环境量表(FES)、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60名TS儿童和60名正常儿童的行为问题、家庭背景和家庭环境进行调查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TS组CBCL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TS组家庭-亲密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家庭-矛盾性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相关分析显示家庭-亲密度与社会退缩、躯体主诉、行为问题总分负相关;情感表达与躯体主诉负相关;家庭-矛盾性与社会退缩、焦虑/抑郁、违纪行为、外化性问题、行为问题总分正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TS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矛盾性正相关,与母亲文化程度负相关.结论:TS儿童存在广泛和明显的行为问题并有着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TS儿童的家庭环境和行为问题相互影响,家庭矛盾性和母亲文化程度是TS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家庭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利川市14个乡镇的14所中心小学207名五年级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健康及行为问题因子的影响,促进儿童心身的健康成长。方法:本次采用自编的《家庭干预方案》对留守儿童进行为期3个月的家庭干预,分别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干预前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儿童行为问题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干预前后MHT及CBCL各因子得分。结果:接受家庭干预前、后的农村留守儿童MHT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名利川市农村留守男孩家庭干预前、后CBCL分裂样、抑郁、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及违纪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9名利川市农村留守女孩家庭干预前、后CBCL抑郁、社交退缩、体诉、分裂强迫、多动、性问题、违纪、攻击性及残忍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干预可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减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理行为的影响,为抑郁症的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的197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99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每周1次共12次的综合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周末、干预12周末、1年后随访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前,2组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杀态度问卷(QSA)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末,2组患者HAMD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组HAMD总分[(12.51±1.67)分]低于对照组[(13.44±2.03)分](t=3.50,P<0.01);干预12周末,除对照组SCSQ的积极应对及QSA的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因子外,对照组和干预组各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各量表各因子得分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除对照组QSA的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因子外,对照组和干预组各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QSA的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因子外,干预组与对照组各量表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抑郁复发率分别为7.53% (7/93)和19.57% (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自杀发生率分别为2.15% (2/93)和8.70%(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P<0.05).结论 抗抑郁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能更快地控制症状、更有效地改变态度和行为,使复发率、自杀率下降,是理想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