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84例静脉输液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9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静脉输液的依从性、静脉一次穿刺成功情况。结果干预组疼痛程度、静脉输液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情况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减轻学龄前儿童的疼痛程度,可提高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静脉穿刺成功率,从而保证患儿静脉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4 年10 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儿科输液室首次进行静脉输液的学龄前患儿3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属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属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 05 ). 结论 前瞻性护理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龚蕾  顾叶勤 《家庭护士》2009,7(1):30-31
[目的]观察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 [方法]242例静脉输液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167例,对照组75例,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75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静脉一次穿刺成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学龄前儿童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从而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童趣化诱导对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的影响效果。方法将300例静脉输液治疗的学龄前儿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分别通过视觉、听觉和语言童趣化的方式进行诱导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在静脉穿刺过程中1 min内停止啼哭率、穿刺一次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1 min内停止啼哭率、穿刺一次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童趣化诱导干预不仅可减少患儿对静脉输液的恐惧,提高静脉输液穿刺的成功率,也使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谢玮敏 《上海护理》2014,14(4):21-23
目的探讨语言沟通与诱导技巧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9月就诊于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的静脉输液患儿300例,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静脉输液时,观察组采用加强语言沟通与诱导的方式,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后1min内停止啼哭情况和穿刺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静脉输液后1min内的停止啼哭率和1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语言沟通与诱导方式,不仅可减少患儿对静脉输液的恐惧,提高静脉输液穿刺的成功率,还可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合作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均由2位工作5年以上,静脉穿刺技术熟练,且善于做患儿心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对照组患儿直接进行静脉穿刺后输液,不实施任何心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静脉穿刺前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并对2组患儿静脉穿刺时的不同心理反应及行为状况进行评估,统计2组患儿的合作程度及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结果 综合性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时的行为状况为主动型51.67%、紧张型30.83%、畏惧型7.50%、强迫型10.00%,与未接受心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合作率为82.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输液合作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3%.结论 针对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时的表现与心理反应,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减轻患儿的不良情绪,提高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的合作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对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的效果是否具有显著影响.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按一定标准筛选文献,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RevMan5.1软件处理,从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与一针穿刺成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静脉输液依从性:对5篇文献进行异贾性检验,结果表明5篇文献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的比值比(OR)为2.64,95%Cl(2.05,3.40).一针穿刺成功:对8篇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8篇文献间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的OR为4.61,95%CI(3.12,6.82).结论 对静脉输液的学龄前儿童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变患儿的心理状态,从而配合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8.
徐红群 《护理与康复》2010,9(4):283-284
目的探讨阳性强化法对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门诊首次输液的学龄前患儿684例按输液顺序分观察组344例和对照组340例,对照组按原输液顺序进行操作管理,观察组用阳性强化法,比较两组患儿合作程度、穿刺所化时间、静脉穿刺成功率、环境噪声强度。结果患儿合作率观察组84.0%、对照组40.3%,x2=139.11,P0.01;每例穿刺化费的时间观察组1.2 min、对照组4.0 min;穿刺成功率观察组92.4%、对照组67.1%,x2=68.40,P0.01;环境噪声测试观察组平均42 dB、对照组平均98 dB。结论阳性强化法可提高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欧仲爱 《全科护理》2012,10(3):223-224
[目的]探讨视听联合分散对学龄前儿童持续输液的心理影响。[方法]将300例需持续静脉输液的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视听联合分散干预法,在输液期间观看喜爱的卡通片,对照组采取口头表扬、激励、心理暗示等心理干预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儿对输液的依从性及疼痛行为评分。[结果]两组患儿输液的依从性及疼痛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听联合分散能有效提高学龄前儿童持续静脉输液过程的依从性,减少婴幼儿移动性输液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门诊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需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学龄前儿童,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50例,采用一般的护理干预方式,并随时观察两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儿童的依从性、疼痛级别、恐慌情况以及60 s哭闹停止率等,并做好详细记录。对患儿及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心理行为干预后,观察组恐惧程度和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依从性、60 s哭闹停止率、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及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进行心理行为干预,降低了儿童家属的心理压力,能够使患儿更好地服从医生,保证了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临床价值,适用于临床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改良手背静脉输液的固定方法在学龄前儿童的应用.方法 采用高分子泡沫板,松紧带,尼龙粘扣和泡钉制成大、中、小三种型号的固定支具.将200例手背静脉输液的儿童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使用改良方法固定,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固定.分别观察输液渗漏,回血,肿胀,需重复穿刺数等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改良后固定支具的儿童输液手部不易挣脱,更方便牢固,舒适度及实用性更优于传统固定方法,静脉穿刺输液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9月,我们对在我科静脉输液的300例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前实行心理干预,从而有效地缓解了患儿的心理恐惧,并使96.67%的患儿主动配合静脉穿刺,极大提高了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成功率同时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手背静脉输液的固定方法在学龄前儿童的应用.方法 采用高分子泡沫板,松紧带,尼龙粘扣和泡钉制成大、中、小三种型号的固定支具.将200例手背静脉输液的儿童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使用改良方法固定,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固定.分别观察输液渗漏,回血,肿胀,需重复穿刺数等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改良后固定支具的儿童输液手部不易挣脱,更方便牢固,舒适度及实用性更优于传统固定方法,静脉穿刺输液相关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激励式心理干预对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中配合行为的影响。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将60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278例(1 529次)、观察组328例(1 648次),对照组静脉输液前行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激励式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静脉输液的配合程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主动配合数、勉强配合数高于对照组,不配合数低于对照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观察组92.11%、对照组77.44%,两组穿刺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激励式心理干预可提高学龄前患儿对静脉输液的配合程度,从而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的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反应特征和观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调查、访谈、心理行为观察法及面容直观法,对1 140例门诊输液学龄前患儿进行心理特征分析,并分型与分组,分为外向型724例,内向型416例.随机分为一般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患儿输液合作率为85.4%,显著高于一般护理组患儿输液合作率63.2%,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学龄前儿童行静脉输液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孙长文  杨文东 《家庭护士》2008,6(3):790-791
[目的]分析门诊输液的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反应特征和观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调查、访谈、心理行为观察法及面容直观法,对1 140例门诊输液学龄前患儿进行心理特征分析,并分型与分组,分为外向型724例,内向型416例.随机分为一般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患儿输液合作率为85.4%,显著高于一般护理组患儿输液合作率63.2%,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学龄前儿童行静脉输液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40例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儿检查成功率、家长满意度及焦虑状况。结果经个性化护理后,实验组患儿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率为98.57%,家长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学龄前儿童无痛胃镜检查的成功率,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降低患儿家长的焦虑。  相似文献   

18.
杨丽仙  谢俐萍 《全科护理》2011,(10):873-874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采用不同静脉穿刺方法的疼痛评估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身对比法,对216例学龄前儿童分别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法、改良静脉穿刺法Ⅰ、改良静脉穿刺法Ⅱ。应用美国WONG BAKER评分法,评估采用3种不同静脉穿刺法病人的疼痛程度。[结果]采用改良静脉穿刺法病人的疼痛发生率低于传统静脉穿刺法,且改良静脉穿刺法Ⅱ优于改良静脉穿刺法Ⅰ。[结论]改良静脉穿刺穿刺法能有效减轻或缓解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采用不同静脉穿刺方法的疼痛评估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身对比法,对216例学龄前儿童分别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法、改良静脉穿刺法Ⅰ、改良静脉穿刺法Ⅱ.应用美国 WONG BAKER评分法,评估采用3种不同静脉穿刺法病人的疼痛程度.[结果]采用改良静脉穿刺法病人的疼痛发生率低于传统静脉穿刺法,且改良静脉穿刺法Ⅱ优于改良静脉穿刺法Ⅰ.[结论]改良静脉穿刺穿刺法能有效减轻或缓解学龄前儿童静脉穿刺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马艳  王晓莹 《循证护理》2022,(21):2959-2962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静脉采血中实施疼痛护理、注意力分散干预的效果,观察对患儿特殊疼痛行为反应评分(FLAC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治疗的80例学龄前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需静脉采血,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疼痛护理和注意力分散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采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FLACC评分、遵医行为、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完成采血时间为(1.47±0.33)min、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00%,对照组分别为(3.68±1.24)min、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LACC总评分为(2.17±0.58)分、遵医行为97.50%、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2.13±3.64)分,对照组分别为(5.85±1.62)分、70.00%、(76.87±3.7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注意力分散干预能够有效缩短学龄前儿童静脉采血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儿遵医行为,降低患儿FLACC评分,减轻患儿疼痛,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