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38例陈映标陈镇奇广东省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515011)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肛周脓肿38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3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8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肛周脓肿是肛周皮肤粘膜下及肛周间隙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临床以肛门肿胀剧痛,甚至溃破流脓为主要特征.近年来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8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肛瘘及肛周脓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采取小儿肛瘘和肛周脓肿瘘管挂线 ,同时给予黄芪精口服液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2 1例 ,男性 19例 ,女性 2例 ;年龄 2个月~ 5岁。病程 5d~ 3年。其中行 2次以上手术者13例 ,大便不规律或腹泻每日超过 3次者 16例 ,易患感冒者 11例 ,母乳喂养不足 3个月或混合喂养 15例 ,肛瘘 12例 ,脓肿 9例。口服药物选用黄芪精口服液 ,由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 ,每支 10ml。2 治疗方法对肛瘘患儿用软质探针自外口探至内口后 ,切开内外口之间皮肤 ,橡皮筋挂线。脓肿采用放射状切开脓腔 ,探针自脓腔探至内口后 ,用与肛瘘…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180例观察安徽省五河县肛肠病研究所(安徽233300)邓泽潭,王学莉肛周脓肿包括肛门感染、硬结,是肛肠科常见病,若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最后必形成肛痞。近年来我们采用切开挂线(硬结切除)加口眼自制的中药化管丸治疗本病,临床采用随...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肛周脓肿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肛周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42例患者均采用脓肛一期根治术,综合治疗控制血糖,抗感染,术后中药熏洗坐浴,康复新药纱条换药引流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42例均一次手术治愈,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同时患者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肛周脓肿,扬长避短,一次性手术成功,缩短了疗程,提高了疗效,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肛周脓肿是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化脓性感染,并以肛周形成脓肿为特征。其是肛肠外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占肛肠疾病的8%~25%居肛肠外科疾病的第2位,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2]。手术是目前西医治疗肛周脓肿的首选方法,主要术式为局部切开引流术,该术式多用于低位单纯性的肛周脓肿;对于高位复杂性肛周脓肿,一般先行一期切开引流,待形成肛瘘后再行二次手术根治,但疗程较长,患者痛苦大。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传统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进,可更好地保护肛门功能,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的现状及优势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82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方法 6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切开黄升药条引流法治疗,观察术后10天伤口愈合状况,并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10天观察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27例伤口创面基本愈合,2例假愈合,1例伤口恶化,治愈率为90%;治疗组所有患者伤口创面基本愈合,治愈率为1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随访,对照组有2例患者复发,3例出现肛瘘;治疗组所有患者情况满意,未出现肛瘘及大便失禁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切开挂线治疗肛周脓肿,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优于单纯传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1岁,因“确诊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10个月余,肛门肿痛1周”入院。2012年12月,患者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急性粒一单核细胞白血病(M4型);然后先后多次在该院住院化疗,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Ⅰ期治愈法治疗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方法:在脓腔内注入美兰,扩开肛门,在直视下寻找内口点,脓腔内填塞引流,高位肌间脓肿引入橡皮筋挂线的方法.结果:通过中西结合治疗66例3-12天治愈63例,治愈率95.45%.结论:中西结合Ⅰ期治愈法治疗肛周脓肿治疗高低位肛周脓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通过实时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西医治疗组患者所需时间,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共有2例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8.3%,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没有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8%)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好,治愈率高,明显缩短了患者肠梗阻的时间和康复出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置管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将20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置管对口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观察两组治愈率、复发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明显肛门疼痛发生率、术后肛门控便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相当。但观察组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在术后疼痛、术后肛门控便功能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置管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疗效满意,安全、微创,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供婴儿和幼儿肛周脓肿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岁以下婴幼儿肛周脓肿患儿的病例特点、处理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共收集婴幼儿肛周脓肿病例17例,全部为男性患儿,16例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瘘管切开+内口破坏,患儿全部治愈且无复发、感染及肛门失禁等并发症;1例行单纯脓肿穿刺引流术后复发,并形成复杂肛瘘。结论婴幼儿肛周脓肿以男性患儿居多,脓肿切开引流、瘘管切开以及内口破坏是促进愈合、减少复发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换药与应用SD-Ag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128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中药浸泡,采用中西药联合换药;对照组58例采用洗必泰溶液清洁创面,外涂SD-A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止痛效果明显,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创面愈合2周后,治疗组瘢痕出现率(15例,21.4%)明显少于对照组(35例,60.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具有愈合快、疼痛轻、瘢痕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以及治疗生存率等方面.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70名中晚期的胃癌患者,随机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为40名患者采用化疗和中药的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为30名只是进行化疗.结果:结果治疗组的客观效率有50.5%,对照组的客观效率为28.5%,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别.患者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好转,同时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组比对照组有巨大的提高.结论: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中晚期胃癌对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综合胃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1980年1月-2002年10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共96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治愈802例(83.2%),在治疗过程中303例(31.5%)出现各种并发症,本组共死亡162例,病死率为16.8%。大多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通过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而治愈。结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是有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配合音乐疗法改善乳腺增生患者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内服西药三苯氧胺、中药乳癖消颗粒配合音乐疗法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内服三苯氧胺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卵泡期血清激素水平,应用贝氏焦虑量表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优于对照组(68.8%)(P〈0.01)。两组治疗后E2、PRL水平明显下降(P〈0.05);PGN、TTE水平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音乐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是一种受病人欢迎的治疗方法,收到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