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回顾近8年我院使用杂交技术(腹腔内脏动脉去分支加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病例,总结随访结果并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方法:对2007年8月至2015年3月我院以杂交手术治疗的13例胸腹主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手术方法为一期先行腹腔内脏动脉去分支手术,二期行腔内修复术。结果:13例胸腹主动脉瘤病人Ⅱ型3例,Ⅲ型3例,Ⅳ型5例,马凡综合征A型夹层全弓置换术后2例。一期行内脏动脉去分支手术,其中以升主动脉为流入道行腹腔内脏动脉顺行去分支5例,以髂动脉或腹主动脉下段为流入道行腹腔内脏动脉逆行去分支8例。二期行胸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病例无截瘫发生。围手术期1例死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因肾动脉人工血管闭塞,术后肾功能不全需长期血透1例。结论:杂交技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创造了良好的支架移植物锚定区,并完整保留了内脏动脉的血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去分支手术创伤较大,仍有术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尤其在瘤体巨大时肾动脉的显露及重建困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远端破口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06年1月-2012年4月168例行TEVAR的Stam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根据远端破口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4型:Ⅰ型:破口位于支架尾部;Ⅱ型:破口位于胸腹主动脉,距离内脏动脉较近或累及内脏动脉;Ⅲ型:破口位于肾下腹主动脉,破口未累及内脏动脉;Ⅳ型:破口位于髂动脉.据此分型标准,对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发生远端破口的82例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并决定手术时机.结果 有82例患者支架远端仍有破口,临床分型为Ⅰ型:12例出现支架尾部破口,均行支架远端破口腔内隔绝术;Ⅱ型:47例破口位于腹主动脉并累计内脏动脉,经随访,其中4例在随访中发现假腔持续扩大或伴有症状,行“杂交”手术,即先行内脏动脉重建(髂动脉-双肾动脉,髂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髂动脉-腹腔干人工血管搭桥术),二期行胸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43例患者随访发现假腔无扩大,目前继续随访.Ⅲ型:13例破口位于肾下腹主动脉,均行腔内隔绝术.Ⅳ型:10例破口位于髂动脉,均行腔内隔绝术.术后围手术期无死亡.8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 ~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5.6±8.4)个月,在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并发症.结论 对于TEVAR术后远端破口,应根据个体情况,结合临床分型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腔内技术二期隔绝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远端破口并重建腹主动脉内脏分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接受体外预开窗技术二期手术隔绝Stanford B型AD远端破口并重建内脏分支患者资料,记录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以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随访评估疗效。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后2例股动脉穿刺点血肿,3例肺部感染,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随访1~2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未见脑梗死、心肌梗死、截瘫、脏器缺血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复查主动脉CTA示AD破口隔绝良好,假腔内血栓形成,无内漏、新发破口及分支支架闭塞等。结论腔内技术可有效隔绝Stanford B型AD远端破口并重建腹主动脉内脏分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远近端锚定区缺乏的现阶段处理体会.方法 2005年8月至2009年2月,我科共治疗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129例,其中主动脉夹层近端锚定区不足6例,胸主动脉瘤近端锚定区不足3例,腹主动脉瘤远端锚定区不足4例.分别进行升主动脉一双侧颈总动脉一左锁骨下动脉转流、双侧颈总动脉一左锁骨下动脉转流、腹主动脉一肠系膜上动脉一双侧肾动脉转流、髂内动脉栓塞重建锚定区后成功腔内治疗.结果 患者均获技术和临床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和重大并发症.随访期间支架人造血管无移位,夹层或动脉瘤腔血栓形成良好,无明显内漏,瘤体未增大;桥血管通畅.结论 对于缺乏锚定区的主动脉扩张性病变,通过人造血管旁路手术或栓塞非必须血管等方法重建或扩大锚定区是扩大腔内治疗适应证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3D打印引导下应用覆膜支架体外开窗、预束径技术及分支支架技术, 完全腔内修复复杂腹主动脉病变并重建内脏动脉分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内科及开封市中心医院心外科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腹主动脉内脏分支重建的20例复杂腹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利用CT数据制作3D打印模型, 术中在3D模型引导下, 依次主动脉支架体外开窗、预束径及内脏动脉分支支架置入行完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2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 其中单开窗2例、双开窗5例、三开窗10例、四开窗3例, 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重建内脏分支54根(右肾动脉20根、左肾动脉18根、肠系膜上动脉13根及腹腔干3根)。中位随访时间14.6个月, 死亡1例, 分支动脉一期通畅率98.1%;4例发生内漏。1例术后3个月脑血管意外死亡, 无1例截瘫或内脏器官缺血发生。结论 3D打印辅助覆膜支架体外开窗、预束径技术及分支支架技术, 可以实现内脏动脉分支重建并全腔内隔绝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病变, 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体外开窗技术治疗腔内修复术后内脏分支动脉区域主动脉夹层的优点与要点,探索体外开窗技术在内脏分支动脉区域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介入血管中心收治的1例EVAR术后内脏分支动脉区域主动脉夹层形成并累及多支内脏动脉的患者,采用体外开窗方式重建内脏分支动脉并封堵主动脉血管破口。对该例患者的手术过程进行总结,并对全腔内技术治疗该类疾病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该患者手术成功,手术耗时5 h,术中出血约100 mL。ICU留观时间为1 d,于术后1周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如脊髓缺血、肝肾功能不全、感染、下肢缺血、穿刺点假性动脉瘤等)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主动脉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显示主动脉支架稳定、内脏分支动脉血流通畅,主动脉夹层隔绝良好。结论 体外开窗技术可实现对累及重要脏器分支动脉的主动脉夹层的全腔内修复,是一种新的处理内脏分支动脉区域主动脉病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胸主动脉病变已逐渐成为一线手术方案。然而,受限于主动脉弓部复杂解剖结构,在治疗病变的同时如何有效重建弓部分支动脉是应用当前标准化产品常有的困境。鉴于此,笔者团队与支架厂家合作开发了Castor胸主动脉定制开窗覆膜支架(以下简称Castor定制开窗支架),并实施了国内首例Castor定制开窗支架的置入。本文对此作一汇报。方法:报告国内首例Castor定制开窗支架置入病例的临床资料、支架定制情况与手术过程,并进行Castor定制开窗支架的优缺点分析与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59岁男性,于TEVAR术后14年发生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病变累及左侧锁骨下动脉(LSA)、左颈总动脉(LCCA)。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采用Castor定制开窗支架隔绝动脉瘤,手术规划拟采用Castor定制开窗支架隔绝动脉瘤,将Castor支架分支置入LCCA;术前定制开窗分别重建无名动脉(IA)和LSA。术中成功置入Castor单分支支架并顺利重建弓部三根分支动脉,术后复查结果提示动脉瘤隔绝满意无内漏,弓部三根分支动脉通畅,同时无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Castor...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钬激光原位开窗技术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保留弓上分支动脉的疗效.方法 2016年11月 ~2019年7月对42例紧邻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腔内修复治疗近端锚定区不足的主动脉病变在DSA下对胸主动脉行腔内隔绝之后,通过肱动脉或颈动脉逆行导入550μm钬激光光纤,对覆膜支架进行原位开窗,开窗后植入支架,重建左锁骨下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在3D打印辅助下应用体外开窗及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累及内脏动脉区胸腹主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例累及内脏动脉区胸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70.2±3.9)岁。4例为近肾腹主动脉瘤,3例为胸主动脉瘤;4例为无症状动脉瘤,2例为急性有症状动脉瘤,1例发生动脉瘤先兆破裂。全部患者均根据术前CT测量及3D打印模型,采用Cook Zenith胸主动脉支架体外开窗,缝制分支支架,并应用束径技术改良支架后,进行腔内治疗。结果 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重建18支分支动脉,手术器械释放成功率100.0%。平均手术时间(267.0±38.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61.0±87.4)mL,平均住院时间(16.0±4.2)d。术中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隔绝确切,各内脏动脉通畅。截至2019年5月,共随访1~38个月,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支架移位或闭塞、动脉瘤破裂、内脏动脉分支丢失等情况发生。结论 3D打印技术能够完整复制人体主动脉形态,直观呈现各分支动脉的解剖结构及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适应证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 采用经股动脉将支架 -人造血管复合移植物导入腹主动脉治疗腹主动脉瘤。 结果 手术操作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具有简捷、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腔内隔绝术联合开窗技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的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手术效果.方法 采用腔内隔绝术联合开窗技术治疗10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的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联合开窗技术封堵夹层破口,保留主动脉弓全部分支8例,保留头臂干及颈总动脉2例.手术均在局部麻醉下完成,覆膜支架开窗在术中进行.结果 患者术中造影无内漏,术后无死亡,2例左锁骨下动脉封堵的患者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随访中,开窗支架通畅,无移位,保留的主动脉弓分支动脉通畅,降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血栓化并缩小.结论 对于累及主动脉弓部的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联合开窗技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态瘤——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适应证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采用经股动脉将支架-人造血管复合移植物导入腹主动脉治疗腹主动脉瘤。结果:手术操作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具有简捷,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联合体内激光原位开窗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柳州市工人医院血管外科对7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应用体内激光原位开窗技术进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术中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窗4例,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开窗2例,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窗1例。急性期手术5例,慢性期手术2例。结果 7例病人植入锥形大动脉支架13枚、Fluency plus直管型覆膜支架18枚。术中因升主动脉破裂死亡1例(14.3%),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所有病人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结果均显示夹层破口隔绝良好,无内漏,开窗血管通畅。结论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联合体内激光原位开窗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且创伤小、恢复快、术中成功率高、内漏发生率低,近期效果良好,中、远期疗效尚需随访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正主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传统开放手术死亡率高,并发症多;血管腔内治疗创伤小、恢复快~([1])。但靠近内脏动脉的主动脉瘤是血管腔内治疗的难题。分支支架或定制开窗型支架开启了完全腔内治疗的新篇章,但定制周期长,费用高,不适用于急症手术或濒临破裂的患者,限制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应用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疾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开展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的22例胸腹主动脉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9例,主动脉瘤6例,腔内隔绝术后内漏4例,假性动脉瘤2例,主动脉局限性夹层合并主动脉瘤1例。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共重建87支内脏分支动脉,其中采用三开窗5例,四开窗17例。2例患者在围术期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1例,再干预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7.0±7.6)个月,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3例患者接受再干预,包括Ⅰb型内漏1例,Ⅱ型内漏1例,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例。结论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短中期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正>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A)是一种累及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的动脉瘤样变,因其死亡率高及手术难度大而成为血管外科治疗难点之一,其与降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主要区别为TAAA累及内脏动脉,手术治疗需要胸腹联合切口,介入手术也不能简单使用直型覆膜支架治疗,因而,治疗的手术方式及技巧与降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截然不同。TAAA自然病程死亡率高,传统的治疗方式为开放手术。而杂交手术,开窗支架、分支型支架及多层裸支架等介入治疗方法的应用使更微创的方式治疗TAAA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外科与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瘤的体会。方法手术与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瘤40例,手术治疗30例,Bentall术9例,Bentall 部分弓置换3例,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6例,主动脉瘤切除补片修补4例,升主动脉 部分弓置换、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 升主动脉折叠缝合术各2例,主动脉瓣置换 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瓣置换升主动脉折叠缝合术、主动脉瘤切除直接缝合、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 左全肺切除术各1例。腔内隔绝术治疗假性胸降主动脉瘤1例、假性腹主动脉瘤1例、夹层主动脉瘤ⅢA型1例、ⅢB型7例,经股动脉切口植入32~38mm覆膜支架。结果手术后因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出血各死亡1例,死亡率6.7%,无截瘫、偏瘫和感染。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后1~2周内低热8例,无大出血、内漏和死亡。生存38例,随访1个月~5年,无死亡和远期并发症。结论升弓部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DeBakeyⅢ型夹层主动脉瘤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术中开窗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应用术中开窗支架技术治疗的18例近肾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近肾腹主动脉瘤患者均采用术中开窗/分支支架技术进行腔内修复治疗,术中内脏动脉重建技术成功率为100%,无Ⅰ型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复杂主动脉夹层(AD)及胸主动脉瘤(TAA)腔内隔绝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共76例行腔内治疗的复杂AD及TAA病例,其中行单纯腔内隔绝术52例,结合烟囱技术的腔内隔绝术6例;结合支架近端开槽的腔内隔绝术5例;颈部杂交手术13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4小时死于心跳骤停,1例杂交手术患者术后死于脑血管意外。51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9年,平均18个月,1例TAA杂交手术患者人工血管全段闭塞,但患者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3个月及1年出现支架远端破口再行腔内隔绝术。1例AD患者术后6个月时出现支架近端新破口。在随访期死于肺癌和冠心病各1例。结论结合覆盖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技术、开槽技术及颈部血管搭桥的腔内隔绝术,可提高复杂AD及TAA的疗效,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适应症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5例患者采用经股动脉植入支架-人造血管复合移植物,对腹主动脉瘤进行腔内隔绝术。结果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具有简捷、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