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1型糖尿病是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现今伴随“小胖墩”的增多,儿童及青少年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也日益增加。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营养和健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中体重超标及肥胖的人数快速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小,儿童和青少年正成为糖尿病的“生力军”和“后备人群”。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肥胖是一个非常大的危险”。而一场中外药企争夺百亿糖尿病市场的战争却在糖尿病日到来之际骤然加剧。  相似文献   

3.
肥胖无疑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环境”因素)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8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时均有肥胖表现。如美国Pimaf~第安人群中肥胖和超重达到60%,2型糖尿病患病率近50%。而据美国糖尿病学会报告,轻、中、重度肥胖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5倍和10倍。  相似文献   

4.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也就是以前的“世界糖尿病日”。联合国于2006年底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其目的是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由此可见,糖尿病的防治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中国处方药》2005,(11):94-95
10月8日是以“血压与卒中”为主题的全国防治高血压日。专家指出,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前景不容乐观,特别是高血压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三低”现象仍没有得到改观。而新的医学研究又发现,有2500万高血压惠者同时又并发糖尿病。事实上,高血糖、血脂紊乱、肥胖等疾病都常和高血压相伴而来,使高血压患者面临来自于“新富贵病”的更大威胁。  相似文献   

6.
肥胖症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流行病,美国是肥胖症的超级大国,我国则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肥胖症也越来越多,因为肥胖与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有关,可使死亡率增加,所以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然而,有一些肥胖并非由于贪吃,而是由于身体上某些原发性疾病所导致的“病态肥胖”。  相似文献   

7.
吴鹏飞翻译 《广东药学》2009,(6):I0004-I0004
肥胖和糖尿病都会使患心力衰竭的风险加倍,同时存在这两方面问题的患者“非常难”治疗。  相似文献   

8.
《家庭用药》2013,(12):77-77
本刊讯2013年11月9日,由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内分泌分会举办的“2013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系列科普活动暨科普周启动仪式在上海市医学会主会场拉开帷幕。2009—2013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宣传主题为“糖尿病教育与预防”,今年的口号是“保护我们的未来,关注糖尿病”。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警示民众,维护糖尿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的健康,尤其要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以“保护我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林立青  王恩英 《河北医药》1995,17(6):327-328
正常对照组、单纯肥胖组、非肥胖糖尿组和肥胖型糖尿病组共112例进行了OGTT、胰岛释放试验及血脂测定,结果显示,单纯肥胖与正常对照组、肥胖型糖尿病与非肥胖糖尿病糖耐量曲线无明显差异。单纯肥胖、肥胖型糖尿病组各时限血浆胰岛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呈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10.
脾瘅期发生发展的规律在《脾瘅期(糖尿病前期)的防治》一文中已经详述。《黄帝内经》对脾瘅的论述核心是“数食甘美而多肥”,就此我们询问过许多有机会“数食甘美”而并未肥胖的人,他们共同的回答是:不必完全拒绝“甘美”饮食,但是不能多。“多”指次数多或食量多。  相似文献   

11.
马小燕 《家庭用药》2008,(11):36-37
糖尿病足虽然治疗困难,但预防则十分有效。国际糖尿病足的临床共识特别强调“糖尿病足重在预防”。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世界糖尿病日主题是“糖尿病与足保护”,其目的就是唤起全社会对糖尿病足的重视。那么,如何做好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呢?  相似文献   

12.
酮症起病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发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分型。方法 29例自发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根据BMI被分为非肥胖组(19例)和肥胖组(10例)。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起病情况、胰岛功能、血糖和血脂方面的差异。结果 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比较,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的胰岛素缺乏程度相对较轻,血脂较高。结论 自发酮症起病的肥胖糖尿病患者具有不同于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建议考虑独立分型。  相似文献   

13.
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可谓人所共知,因此就有了“有钱难买老来瘦”的说法。中老年朋友保持相对瘦一点的体形,可以减轻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负担,从而避免许多因肥胖而引起的疾病如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和脑梗死等。然而,并非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越瘦越好,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消瘦”同样可以让您欢喜让您忧。  相似文献   

14.
李玉红 《华夏医药》2003,7(3):38-39
目的:为了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减少漏诊及延误诊断,熟悉糖尿病的常见早期症状。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2型糖尿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常以高血压、冠心病、急性脑血管病、尿路感染、皮肢病变、胆囊炎胆石症为首发症状,在治疗首发病时,往往忽略了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从而出现漏诊及延误诊断。对40岁以上的患,尤其是肥胖,无论有无“三多一少”症状,均应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谭志学 《药品评价》2009,6(10):403-407
近年来,国内外糖尿病专家高度重视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提倡通过教育的方式逐步实现糖尿病三级预防。1995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即为“糖尿病教育”,口号是“无知的代价”,即对糖尿病无知将付出高代价,指出糖尿病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200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每位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就应接受糖尿病教育”。  相似文献   

16.
今年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相似文献   

17.
肥胖多数是基因惹得祸科学家在一种肥胖的老鼠身上第一次发现了这种基因,他们就把它叫做“胖子基因”。多年后,科学家们在寻找增加会导致Ⅱ型糖尿病风险的人类基因时,“胖子基因”又出现了,现在,这种基因有了正式的名字“FTO”。  相似文献   

18.
儿童糖尿病治疗中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晓霞 《药品评价》2008,5(1):22-22
1型糖尿病(T1DM)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目前全球有44万名T1DM儿童,且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去年糖尿病日的主题是“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并呼吁“社区保健机构、糖尿病教育者、患儿父母或监护人加入援助儿童糖尿病行列”,目标是“不让任何一个儿童死于糖尿病”。2007年EASD也就儿童糖尿病治疗中面临的挑战做了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其中以成年发病非胰岛素依赖型(11型)糖尿病为多见。糖尿病发病与高热量饮食,肥胖、体力活动过少、遗传等因素有关,1988年G、M、Reaven教授首次提出了X综合征的概念,其含义包括肥胖、高血压、脂肪代谢紊乱、纤溶作用失调、糖耐量减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我院1995-06~1998-02收治的106例糖尿病中患者发现糖尿病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并存11例,现分析如下。l一般资料患者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4819岁,糖尿病发病史3~5年,血糖增高按WHO标准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工7。smmol/L,餐…  相似文献   

20.
随着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增加,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儿童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10%-15%,国际糖尿病联盟预计未来15年内,全球儿童2型糖尿病发病增长将超过50%。并且其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儿童糖尿病多见于肥胖或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少年儿童。一旦得了糖尿病不仅给孩子带来极大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