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细珍 《广西医学》1996,18(2):122-12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对90例大肠标本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大肠癌的ER及PR阳性率分别为36.8%和20.6%,提示大肠癌为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可试行内分泌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选取胆囊炎标本16例,胆囊癌标本40例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bax染色。结果表明胆囊炎组,胆囊癌组及癌旁组织bcl-2阳性率分别为43.7%,77.5%与81.8%,胆囊癌组高于胆囊炎组,与癌旁组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bax染色示胆囊炎组、胆囊癌组和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为81.5%,52.5%和54.5%,胆囊癌组与胆囊炎组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c-erbB-2蛋白和HSV-1、HSV-2表达情况。结果发现癌组织中c-erbB-2阳性34例(65.4%);HSV-1阳性38例(73.1%);HSV-2阳性15例(28.8%)。癌旁组织32例,阳性分别为3例(9.4%);12例(37.5%);2例(6.3%)。乳腺癌中c-erbB-2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乳腺癌及癌旁的HSV-1阳性率明  相似文献   

4.
杨守京  刘彦仿 《医学争鸣》1995,16(3):164-168
观察比较人和动物肝脏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后病变的异同。方法以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HFRS尸检及自然感染大鼠肝脏中病毒RNA,病毒抗原及免疫球蛋白(Ig)的定位和分布及尸检肝脏中c-myc基因。结果:尸检肝脏中病毒RNA,病毒抗原和Ig的阳性率分别为84.21%,88.23%和53.50%,大鼠肝脏阳性率分别为92.90%,93.10%和54.50%,尸检肝脏c-myc基因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运用单克隆抗E-cad、a-cat和P53蛋白抗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69例早期胃癌标本。结果显示,E-cad和α-cat表达减弱率分别为53.6%和65.2%,P53蛋白阳性率为27.5%。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的癌基因与抗癌基因癌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58例鼻咽癌和24例鼻咽良性疾患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N-ras,c-myc,c-erbB-2,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鼻咽癌中EGFR,Nras,c-myc,P53和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29.3%,17.2%,12%,8.6%和12%。鼻咽癌中PCNA的阳性率为17.91%,鼻咽良性疾患为6.67%,两者有极显著的差别(t=  相似文献   

7.
P53及Bcl-2蛋白在大肠腺瘤及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大肠腺瘤及腺癌中P53蛋白及Bcl-2蛋白的表达,探讨p53基因、bcl-2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10例正常大肠粘膜、30例大肠腺瘤、100例大肠腺癌及癌旁粘膜中P53蛋白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肠腺瘤P53、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6.7%及76.7%,大肠腺癌P53、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3%及67%,均显著高于正常粘膜与癌旁粘膜(P<0.01);随着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的加重,P53蛋白阳性率显著增高(P<0.01),而Bcl-2蛋白表达与腺瘤分级无关;大肠腺癌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瘤Ⅰ级不典型增生(P<0.01),与Ⅱ、Ⅲ级不典型增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差的大肠腺癌P53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好的大肠腺癌(P<0.01),而分化差的大肠腺癌Bcl-2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分化好的大肠腺癌(P<0.05),大肠腺癌P53、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患者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低(P<0.05),Bcl-2蛋白过度表达的大肠癌患者复发率低、5年生存率高(P<0.05)。结论:bcl-2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RⅡ)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了102例乳腺癌手术标记中TGF-βRⅡ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原发灶TGF-βRⅡ表达阳性率为25.49%,其中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44.74%,有转移者阳性率为14.06%(P〈0.01),TGF-βRⅡ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大小和TNM分期进展呈负相关(P〈0.01,P〈0  相似文献   

9.
用单克隆抗体及生物素与亲和素,建立了McAb-BA-ELISA(单克隆抗体-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McAb-ELISA(单克隆抗体酶联免吸附试验),用于检测Ⅰ型青霉素过敏患者中,BPO-Spec-IgE阳性率为45%,BPO-Spec-IgE阴性者中,用McAb-ELISA检测BPE-Spec-IgE与6-APA-Spec IgE,阳性率分别为12.5%及35.0%,总阳性率为92.…  相似文献   

10.
p53和c—myc异常表达与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路名芝 《九江医学》1996,11(4):197-200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7例胃标本中p53和c-myc的表达与多药耐药性(MDR)的关系,结果显示本组胃癌中P53阳性32例,阳性率47.8%;c-myc阳性37例,阳性率55.2%;P-gp阳性39例,阳性率58.2%。P53的异常表达与MDR-1基因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7,P〈0.05),而c-myc和mdr-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提示P53异常表达可增加mdr-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53、Bcl-2、c-fos基因在脑胶质瘤表达水平以及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对47例脑胶质瘤组织蜡块标本进行P^53、Bcl-2、Fos蛋白的检测。结果 47例脑胶质瘤中P^53、Bcl-2、Fos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48.9%(23/7);57.4%(27/47);46.8%(22/47);46.8%(22/47);其中多开性胶质母细胞瘤的P^53蛋白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9例人骨肉瘤ras、c-myc原癌基因和Rb抑癌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原癌基因ras、c-myc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7例)、89%(8例)。两种蛋白表达的强度无显著性差异。在9例骨肉瘤中,两种原癌基因蛋白共同表达有6例,占67%。抑癌基因Rb蛋白阴性表达为3例,阴性表达率33%,且都伴有P21和c-myc癌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本文研究结果提示  相似文献   

13.
提示重庆地区肝癌患者HBV和/或HCV的感染与癌组织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之间的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BV和HCV抗原以诊断HBV和HCV感染,癌基因ras、c-myc、c-erbB-2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也用免疫 经方法检测。结果46例肝癌患者中,HBV感染34例,HCV感染20例;其癌组织中ras p21、c-myc、c-erbB-2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7%  相似文献   

14.
P53与C—myc基因产物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了广东地区30例人肝细胞癌基因及C-myc基因产物。结果显示HCC中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6.7%,mycP6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6.7%。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越差P53阳性率越高。HCC中同时有P53基因和P62基因表达者占23.3%。结果提示:P53基因突变和C-myc基因的激活均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但两者之间不一定存在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c—myc基因表达的原位杂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c-myc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21例食管鳞癌和相应癌旁粘膜中c-myc基因的表达。结果 食管正常粘膜、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Ⅰ、Ⅱ、Ⅲ级和原位癌的杂交阳性率分别为12.5%,44.4%,52.9%,53.8%,58.3%和61.1%,鳞癌Ⅰ、Ⅱ级分别为50.5%和40.0%,其中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Ⅰ、Ⅱ、Ⅲ级、原位癌和鳞癌Ⅱ级的杂交阳性率较正常粘  相似文献   

16.
雌激素受体与大肠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远  张旭晨 《河北医学》1996,2(6):566-56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48例大肠癌标本进行了雌激素受体(ER)检测。结果发现ER的阳性率为37.5%。48例大肠癌按组织学分型,ER阳性率分别为:高分化腺癌组52.3%;中分化腺癌组38.9%;低分化腺癌组11.1%。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组比较,ER阳性率有显著差别(p〈0.01)。48例大肠癌标本按部位、性别、年龄分组,19例结肠癌中,ER阳性率42.1%,29例直肠癌中,ER阳性率34.5%  相似文献   

17.
骨巨细胞瘤bcl-2,MDM2和nm23基因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张惠中  范清宇  王文亮  刘斌 《医学争鸣》1999,20(12):1054-1056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bcl-2,MDM2及nm23基因表达与其生物学特为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98例存档骨巨细胞瘤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bcl-2,MDM2及nm23基因在骨巨细胞瘤中均有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1%,63.2%及55.1%;3种基因在骨巨细胞瘤Ⅰ,Ⅱ,Ⅲ级不同组织分级中均有表达,统计学表明,bclo-害Ⅰ级与Ⅱ,Ⅲ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MDM2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9例人骨肉瘤ras、c-myc原癌基因和Rb抑癌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原癌基因ras、c-myc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7例)、89%(8例)。两种蛋白表达的强度无显著性差异。在9例骨肉瘤中,两种原癌基因蛋白共同表达有6例,占67%。抑癌基因Rb蛋白阴性表达为3例,阴性表达率33%,且都伴有P21和c-myc癌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本文研究结果提示P21、c-myc和Rb癌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与bcl-2、erbB-2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LP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50例手术切除胃癌和15例肠化组织标本的MSI和bcl-2、erbB-2及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结果:胃癌MSI发生率为54%,肠化组织MSI发生率为20%。胃癌组织bcl-2、erbB、及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0%、22%和38%,肠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乳腺癌P62c-myc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LSAB免疫组化法对107例乳腺癌标本进行P62c-myc蛋白的检测。结果显示:P62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3.55%(68/107),对生存时间≤5年、>5年~<10年和≥10年者,其P62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4.00%(47/50),65.00%(13/20)和21.62%(8/37);P62c-myc蛋白过度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有关,由此提示P62c-myc蛋白表达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