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解剖一具约 55岁左右的女性尸体标本时 ,见其为马蹄铁形肾并动脉血管变异 ,现报道如下 :左右两侧肾脏的下极在中线融合成峡部 ,肾最大长度 (左右径 )为 14.0cm ,宽 (上下高 )为 9.9cm ,肾上极最厚处为 3.3cm ,肾下极最薄处厚 1.0cm。马蹄铁形肾左右两侧上极间距为 5.5cm ,肾下部中点上缘至上极连线间距为 5.4cm。肾的高度 ,上极平L1椎体上缘 ,下极平L4 椎体中部。左肾动脉 1支 ,起自腹主动脉左侧 ,外径为 5.1mm ;右肾动脉为两支 ,分别起自于腹主动脉右侧 ,上支外径为 2 .6mm ,下支外径为 3.8mm。迷走肾动脉右支起于右…  相似文献   

2.
3.
笔者在局解实训操作当中,解剖一具身高约175 cm的老年男性,发现其右侧睾丸动脉及右肾静脉存在变异:右侧睾丸动脉未经腹主动脉直接发出,而是经右肾副动脉发出;右肾动脉及右肾副动脉后方出现两支变异的右肾静脉。为中国人体质调查提供资料,同时为临床泌尿外科手术及介入提供参考,现对右侧睾丸动脉起点.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做胃周围血管及迷走神经局部解剖时,发现了一例(成年)胃血管及腹腔动脉多种变异。为积累资料,特报告如下: 一、腹腔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前方,全长2.5厘米,口径0.8厘米,共发出7分支: (一)左膈下动脉:距根部0.7厘米发出,走向膈肌,并有左膈下静脉伴行。 (二)胃底支:距根部1.5厘米发出,口径0.15厘米,呈二终支入胃壁,分布于胃底左侧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成人大体标本解剖操作过程中,发现了1例双侧肾动脉、右肾静脉变异伴左侧睾丸动脉变异的案例,特报道如下. 身高175 cm、年龄约60岁男性大体标本.在腹主动脉右外侧壁发出直径0.90 cm长0.15 cm肾动脉短干,然后分成上、下2支 :上支动脉直径0.50 cm,下支动脉直径 0.35 cm,2支动脉并行通过肾门...  相似文献   

6.
胸腹段食管动脉的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剖观测了32例(男20,女12)成人胸腹段食管动脉,发现胸上段、胸下段和腹段的食管动脉干支分别为112支、158支、75支,平均为3.53支、4.96支、2.34支.长度为3.0-82.88mm.各支多数贴食管上升、下降或水平方向走行,沿途分为1~9小支至食管壁.食管动脉的管径较细,胸段270个分支中,管径大于0.2mm者有206支.各段血管分布的观察结果,未见明显的乏血管区.本文认为游离食管结扎动脉时,只宜结扎直接进入食管的分支.  相似文献   

7.
8.
在解剖过程中,发现一成年男尸,肾、性腺血管变异,为积累国人体质调查资料,现报道如下. 1 不对称性肾动脉 1.1 左肾动脉发出部位高而长 左肾动脉发自腹主动脉左侧,外径7.0mm;在第1腰椎体上缘水平,距腹主动脉末端分叉(即第3腰椎体中份)90.0mm处发出,长98.0mm,比从腹主动脉至肾门45mm的直线距离长53mm.  相似文献   

9.
正常情况下,主动脉由左心室发出,起始段为升主动脉,向右前上方斜行,达右侧第2胸肋关节高度移行为主动脉弓.肺动脉干位于心包内,系一粗短的动脉干,起自右心室,在主动脉前方向左后上方斜行,至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我们在解剖一15岁左右男性尸体时发现,主动脉与肺动脉变异,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变异的正中动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正中动脉一般描述是由骨间掌侧动脉发出、伴正中神经下行的一个细支。我们在80具成年尸体160侧上肢中观察到四例变异的正中动脉,其口经较大、行于正中神经浅面至手掌,成为行于前臂正中的前臂第三条动脉干。观察结果例一成年男性,右测上肢。在肱深动脉起点下方4.65mm处,肱动脉发一浅肱动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局部解剖标本中,发现两例上肢动脉变异,特报导如下。一例中年男尸,左侧挠动脉由胸小肌覆盖的腋动脉第二段发出。桡动脉发出处外口直径0329cm,内口直径队233cm,主干在臂部沿肱动脉血管神经束下行,在前臂行于桡侧诸肌中发出肌支,直至大鱼际肌表面分两大终支,一支行于掌深面形成掌深弓;另一支则绕掌背再穿过第一、二骨间至掌面浅出,形成掌洗干挠动脉由腋动脉第二段至大鱼际肌表面主干长52cm;大鱼际肌处桡动脉外回直径0237cm,内回直径几163cm。另一例中年男尸,右侧,路深动脉由腋动脉第三段发出。腋动脉的第三段即胸小肌下缘至大圆肌下线长3.45cm,在距胸小肌下缘2.053cm发出胸外侧动脉起点直径队312cm;在距胸小肌下缘2.773cm发出路深动脉。起点直径0.328cm,主干伴桡神经没脑三头肌下行。在路深动脉起点稍下方有肩肿下动脉发出,起点直径0.317cm;在距脑深动脉起点2.18cm有旋肱前、后动脉发出起点直径分别为0.147cm、0.521cm。同时在大圆肌下缘与腋动脉续连肱路动脉起点直径0.95cm.  相似文献   

12.
胆囊动脉的变异(国人腹部血管调查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本文检查了120例尸体的胆囊动脉,其中62例成年尸体,48例童尸和10例胎儿。2.在此120例中有85例单胆囊动脉,占70.83±4.1%;35例双胆囊动脉,占29.17±4.1%,百分率较高,其原因也曾讨论。3.胆囊动脉的起始。(见表1)(1)起始于典型肝右动脉的:单胆囊动脉64例;双胆囊动脉的两支起于此者22例,1支起于此者7例;共93例,占77.50±3.8%。(2)起于变异肝右动脉的:(包括肠系膜肝右动脉、肠系膜肝总肝右动脉、腹腔肝右动脉及腹主肝右动脉等)单胆囊动脉7例;双胆囊动脉两支起于此者4例,1支起于此者1例。共12例,占10.00±2.7%。(3)起于肝左或肝中动脉的:单胆囊动脉7例;双胆囊动脉两支起于此者1例,1支起于此者7例。共15例,占12.50±3.0%。 (4)起于其它动脉的:(包括肝总、肝固有及胃十二指肠动脉等)单胆囊动脉7例;双胆囊动脉1支起於此者1例,2支起於此者无。共8例,占6.67±2.3%。4.胆囊动脉起始的位置(见表2)(1)位在Calot氏三角内者:单胆囊勤脉48例,双胆囊动脉两支位于此者9例,1支位于此者17例,共74例。占61.67±4.4%。(2)位于肝总管左侧,且越其前面或后面者:单胆囊动脉25例;双胆囊动脉1支位于此者13例,两支位于此者无。共38例,占31.67±4.2%。(3)位输胆总管左侧,且越其前面或后面者:单胆囊动脉6例,双胆囊动脉的1支位于此者5例,共11例。占9.17±2.6%。(4)位于其它位置的:单胆囊动脉5例;双胆囊动脉两支位于其它位置的6例,1支位于其它位置的5例,共16例,占13.33±2.9%。5.胆囊动脉进入胆囊的部位(见表3)(1)从胆囊颈入胆囊的:单胆囊动脉62例,双胆囊动脉两支从颈进入者4例,1支从颈进入者34例。共100例,占83.33±3.30%。(2)从胆囊体进入者:单胆囊动脉23例,双胆囊动脉的1支从体进入胆囊的28例;共51例,占42.50±4.5%。6.胆囊动脉的类型(见表4)正常的第Ⅰ型占57.60±4.5%;第Ⅱ型估25.00±3.9%;第Ⅲ型占8.33±2.5%;第Ⅳ型占12.50±3.0%;第Ⅴ型占3.33±1.6%;第Ⅵ型占3.33±1.6%;第Ⅷ型占1.67±1.2%;第Ⅶ、Ⅸ、Ⅹ、Ⅺ、Ⅻ型作者未曾见到。双胆囊动脉深支的配布类型:浅深支同一起始动脉的为第Ⅰ型有27例;不同起始的为第Ⅱ型有8例。7.进行胆囊手术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双胆囊动脉占29.17±4.1%,分离胆囊管和动脉时应充分注意。(2)正常典型的胆囊动脉仅占57.50±4.5%,馀均异常。在胆囊颈分离时,应注意常有肝右动脉的分枝位其下面;胆囊动脉有时很短,几与其所起始的肝动脉在一处。在胆囊管和动脉未分离清楚以前,勿结紮切断,以免误损肝动脉。(3)胆囊动脉位于肝总管左侧,越肝总管和输胆总管前面的占36.66±4.4%,位其后面者占4.17±1.8%,在分离胆囊管和动脉时应注意之。(4)胆囊动脉从胆囊颈左缘进入是正常的,占65.83±4.2%,另有异常的为从颈右缘或后方进入胆囊的有21例,从体进入胆囊的有51例,共占60.00±4.2%。在分离胆囊时也应注意胆囊颈的右下缘及胆囊体。  相似文献   

13.
14.
肝动脉的变异较为多见,但一具成人尸体有八条来源不一、走行复杂的动脉都经肝蒂入肝还很少见,这对选择性动脉造影及肝和肝外胆道系统的手术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作如下报道。此例腹腔动脉为胃左、肝脾干。肝总动脉较长,起于腹腔动脉的右侧壁,沿胰头上缘行向右前方,至十二指肠上部的上方分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肝固有动脉两个终支。肝总动脉长30.5毫米,外径5.2毫米。肝固有动脉很短,长4.7毫米,外径3.9毫米,是肝总动脉的延续,向右上行,在将要入肝十二指肠韧带之前象刷子样分成并列的三支,从左向右依次为胃右动脉、肝左动脉、肝右动脉。1.肝左动脉长13.9毫米,外径3.0毫米。由肝固有动脉分出后沿肝右动脉的左侧上行入肝十二指肠韧带,至韧带中部时分为前支和后支,前支长15.1毫米,外径1.0毫米,向前上行于肝下面,在左纵沟前半部中段外侧入肝,分布于肝左叶的前分。后支长17.1  相似文献   

15.
《解剖学杂志》2012,35(6):854-855
  相似文献   

16.
17.
笔者在解剖学教学中,发现1具成人男尸,较罕见,特此报道.为国人统计腋动脉分支变异积累资料,也为临床外科手术注意特例情况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一具男性成人尸体的右侧眶标本上发现眼动脉的少见变异。眼动脉起自颈内动脉硬膜下段,动脉发育较差,外径仅0.8 mm(对侧2.0 mm)。在视神经的外下侧入眶。至总睫环下方分为内、外二支。外侧支分为二小支睫状动脉,与睫状神经件行,围绕视神经的下、外侧穿巩膜筛板进入眼球;内侧支在总腱环前8.0 mm处向外发出视网膜中央动脉,自视神经下方入视神经。主干继续前行,分为上、下二支。上支与来自硬膜中动脉的副眼动脉吻合;下支与睫状神经伴行,在视神经内侧向前穿巩膜筛板进入眼球,亦为睫状动脉。硬膜中动脉前支的眶支与泪腺动脉的硬膜返支的吻合支,形成粗大的副眼动脉,入眶处外径达2.5mm,经眶上裂的最外侧处的上角部入眶,向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精准化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临床上更应注重血管的走向,腋动脉及肱动脉的分支类型差异较大,国内、外类型皆不相同.现针对国内现有的文献资料,对中国国人腋动脉、肱动脉的分段、分支、分型进行统计汇总,以减少临床上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