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婴幼儿外阴阴道炎56例为研究组,同期随机抽取健康婴幼儿72例为对照组,从发病年龄、病原体种类、临床表现、母亲情况、生活卫生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婴幼儿外阴阴道炎2~5岁最多(60.7%),主要以细菌性阴道炎为主(62.5%);研究组母亲患外阴阴道炎23例(41.1%),对照组13例(18.1%,P<0.01);研究组婴幼儿不良生活习惯39例(69.6%),对照组18例(25.0%),两组比P<0.05.结论: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有特殊的临床特点,检查要仔细,找出病原体,对因治疗,并防止母幼直接、间接感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常见5岁以下幼女,多与外阴炎并存,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妇科疾病.因婴幼儿的自述能力差,不能从患儿口中直接获得病史,必须依靠父母或监护人的注意和观察,且家长易忽视的因素.诊断有一定困难,常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婴幼儿卵巢功能不健全,阴道粘膜菲薄;加之阴道邻近肛门,易受细菌感染发生炎症;或经常为大便所污染或直接接触污染物所引起。此外,外阴损伤或抓伤、蛲虫感染等均可引起此病。婴幼儿阴道炎的主要临床表现:由大量脓性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痛痒,可使患儿哭  相似文献   

4.
我院妇产科门诊自1982年至1984年,治疗27例婴幼儿女阴阴道炎的患者中,并发小阴唇粘连者14例。发病年龄在6个月~2岁半,其中9例有排尿异常,5例外阴异常。婴幼儿易于患外阴阴道炎和并发小阴唇粘连,主要由于婴幼儿雌激素水平低、阴道粘膜抗病能力低下;婴幼儿外阴-前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阴道炎常见于5岁以下幼女,多与外阴炎并存[1],由于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往往为其母亲发现病情。婴幼儿外阴阴道炎一般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病变严重者可发生小阴唇粘连,粘连的小阴唇可以盖住阴道口及尿道口,尿液自裂隙排出。粘连严重易被误诊为先天性阴道畸形(先天性阴道闭锁),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可对患儿造成较大的危害[2]。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4月,对15例婴幼儿小阴唇粘连进行诊治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针对不同年龄组幼女性外阴阴道炎提出治疗预防、护理措施.认为婴幼儿的外阴护理及健康教育内容的重点应放在预防保健知识方面,在治疗的同时,做好外阴护理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朱蓉晖  岳淑华 《吉林医学》2008,29(24):2342-2343
目的:本文针对318例幼女外阴阴道炎的护理治疗提出科学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局部用药、波母光照射及精心科学护理等方法。结果:通过上述科学合理的治疗与护理,加之家长的密切配合,318例外阴阴道炎患儿全部治愈。结论:婴幼儿外阴护理及健康教育是预防小儿外阴阴道炎发生的重点工作,在治疗的同时,做好外阴的护理及护理指导亦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8月至2001年5月间,我院门诊共诊治婴幼儿外阴阴道炎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婴幼儿外阴阴道炎中嗜血杆菌的检出状况与耐药情况及临床观察。方法:取婴幼儿外阴阴道炎患儿生殖道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在261份婴幼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125株,其中副流感嗜血杆菌39株,流感嗜血杆菌14株。体外药物敏结果显示:副流感嗜血杆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均对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性最高,分别为23.1%、28.6%;四环素次之,为8.3%、14.3%;氨苄西林为7.7%、7.1%;而对复方阿莫西林、利福平、氧氟沙星、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均高度敏感。结论:嗜血杆菌是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重要病原菌,建议生殖道分泌物标本作细菌培养时除普通血琼脂平板和淋球菌选择性培养基外应同时接种嗜血杆菌选择性培养基,抗生素治疗辅以局部外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阴道炎的外阴分泌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勤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04-3004
目的:了解婴幼儿阴道炎的感染情况及分泌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5例有临床症状的婴幼儿取外阴分泌物进行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有6例检出革兰阴性双球菌,7例检出霉菌,5例未检出细菌,14例检出革兰阳性球菌,43例检出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氏阴性球菌及革兰阳性杆菌及革兰阴性杆菌。结论:婴幼儿阴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对有临床症状的婴幼儿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应采取措施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1.
年龄在1~5岁的女婴幼儿,由于生殖器官的发育尚不健全,组织娇嫩,缺乏雌激素,阴道的防御能力很低,因此,很容易受到细菌、微生物的感染而发生炎症。但女婴幼儿的生殖器官疾病,极少发生在子宫和盆腔,约85%~90%是在外阴和阴道。引起外阴炎或阴道炎的原因很多,程度轻重也不同,大都表现为外阴红、肿,最明显的是瘙痒。患儿因此而烦躁、哭闹,或以手抓搔外阴,以致皮破流血,从而会加重感染和其他症状。无论症状先发生在外阴还是阴道,往往会出现交互感染的情况,例如外阴炎较重时就会上行到抵抗力极弱的阴道,而患阴道炎时排出的分泌物必然流到外阴,从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针对415例小儿外阴阴道炎的病情的护理和治疗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科学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我科从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共接收小儿外阴阴道炎患者415例,采用了局部用药、红光照射及精心护理等方法。结果: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疗与护理,以及家长的密切配合,415例小儿外阴阴道炎患者被全部治愈。结论:婴幼儿的外阴护理是预防小儿外阴炎发生的重点工作,在治疗的同时,护理同样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针对415例小儿外阴阴道炎的病情的护理和治疗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科学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我科从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共接收小儿外阴阴道炎患者415例,采用了局部用药、红光照射及精心护理等方法。结果: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疗与护理,以及家长的密切配合,415例小儿外阴阴道炎患者被全部治愈。结论:婴幼儿的外阴护理是预防小儿外阴炎发生的重点工作,在治疗的同时,护理同样是治疗。  相似文献   

14.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可分为单纯性和难治性两大类。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和严重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归属难治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RVVC)是指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连续3周期均为阴性后症状重现,真菌学检查又呈阳性,则属复发,1年中4次复发,则称为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  相似文献   

15.
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易感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探讨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易感因素,为临床更好地预防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118例,通过询问病史、问卷调查了解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发病易患因素。结果通过本次调查,得出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易患因素有11种之多。结论根据这些易患因素为临床提出有效防治措施,以达有效降低复发性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青春期前女童外阴阴道炎年龄分布、就诊原因、高危因素及病因种类分布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中山市博爱医院女童专科门诊诊断外阴阴道炎并已建立专科档案的4 214例青春期前患儿临床资料,所有临床资料来自于所建专科病历档案.结果 (1)发病与年龄的关系:0 ~1岁1 587例(37.7%),>1 ~3岁954例(22.6%),>3 ~7岁1 289例(30.6%),>7岁384例(9.1%);(2)不良因素与患病的关系:不良卫生习惯2 924例(69.4%),过敏史和最近过敏原接触史875例(20.8%);(3)有、无症状患儿与发生情况:体检发现女童外阴阴道炎无症状者919例(21.8%);有症状者3 295例(78.2%):阴道分泌物812例(19.3%),外阴发红725例(17.2%),瘙痒636例(15.1%),尿频/尿急/尿痛532例(12.6%),外阴疼痛240例(5.7%),外阴异味198例(4.7%),排尿困难152例(3.6%);(4)疾病或病因分类与年龄的关系: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1 771例(42.0%),阴唇粘连1 309例(31.1%),细菌性外阴阴道炎375例(8.9%),过敏性外阴阴道炎266例(6.3%),情感性交叉擦腿动作266例(6.3%).结论 儿童不良卫生习惯、过敏及不良排尿习惯等是外阴阴道炎的主要相关因素,好发于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而过敏及情感性交叉擦腿动作是反复发生和引起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及阴唇粘连的主要病因.重视女童生殖器卫生,防治各类外阴阴道炎,可减少女童青春期前外阴阴道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外阴阴道冲洗、上药。结果:30例患儿通过局部用药,3个月回访均治愈。结论:局部用药药物浓度高、杀菌力强、治愈率高、病程短,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可有效预防阴道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是由假丝酵母菌(俗称念珠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阴阴道炎,国外现多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念珠菌外阴炎和阴道炎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存在。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有过1次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她们中经治疗后5%-10%复发,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Rvvc)是指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连续3个周期均为阴性后症状重现,真菌学检查又呈阳性,则称复发,1年中反复4次  相似文献   

19.
岳淑华 《吉林医学》2008,29(23):2206-2207
目的:减少儿童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发生率,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方法:临床案例总结分析,采取外阴阴道局部综合(多形式)治疗手段,结合临床宣教的形式。结果:10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病儿经过规范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儿童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经过及时科学规范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加强临床家长宣教及防治知识的普及工作是预防和减少儿童外阴阴道炎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李静  张旭红  时利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445-3446
外阴阴道炎是幼女常见疾病之一,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加德纳阴道杆菌、淋球菌、念珠菌或滴虫,均可引起感染。近年来滴虫性阴道炎呈蔓延趋势,因此幼女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逐渐增多,严重的影响幼女的身心健康。为了预防和治疗幼女滴虫性外阴阴道炎,本文收集了我院的临床资料。1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底,我院共收治幼女滴虫性阴道炎共23例,见表1。病年龄为4.50岁。1.3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23例患儿均在妇科门诊就诊,临床表现;症状:外阴痛痒,患儿哭闹不安或用手抓外阴。体征:外阴及阴蒂红肿,前庭黏膜充血,阴道口见到脓性分泌物流出,严重的见外阴皮肤溃疡。尿道口黏膜充血、水肿、小阴唇有粘连,粘连的小阴唇有时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口,粘连的上、下方可各有一条裂隙,尿自裂隙排出。在检查时还应做肛诊排除阴道异物及肿瘤。对有小阴唇粘连者,应注意与外生殖器畸形鉴别。辅助检查;外阴或阴道分泌物可找到滴虫。所有患儿均经系统治疗。治愈标准:近期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外阴阴道分泌物未找到滴虫。远期治愈:连续3次外阴阴道分泌物均未找到滴虫。1.4可能传播途径滴虫病是性传染病,传播途径有二:直接传染—经性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