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定县1990~1998年疾病监测点数据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评价永定县的全国疾病监测点研究资料的质量 ,了解监测资料提供给政府与卫生部门作为决策依据的可靠性。 [方法 ]按《疾病监测一方法与应用》等有关方案 ,对监测点 1990~ 1998年的传染病报告等研究资料进行考核、统计、比较、分析。 [结果 ]监测点 9年的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质量比监测点外和疫情卡片完整符合率高 ,疾病监测点居民出生医学监测数和居民死亡医学监测数均比公安部门统计出生、死亡数高。本资料已被有关部门或单位采用 10 9次。 [结论 ]本监测点研究资料 ,系统性强、规范性好、灵敏性高 ,资料的数量与质量经标化和比较分析 ,具有先进性 ,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解我县监测点居民的死亡水平、死亡率变化趋势,我们对1996~1998年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1材料和方法人口资料和死亡个案资料来自各监测点的1996~1998年年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死因分类根据《疾病损伤和死亡原因国际统计分类手册》(ICD-9)进行编码统计。2结果2.1基本情况1996~1998年疾病监测点年平均监测人口数为184646人,其中男性为94214人,女性为90432人,男女性别比为1.04。3年间死亡总数2902例,年平均死亡数为967例,年平…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1990—1996年疾病监测点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杭州市1990~1996年疾病监测点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疫情分析结果,7年共报告21133例,年均发病率384.31/10万,0~、1~、5~、10~、15~、≥20岁组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15/10万、2902.09/10万、2787.82/10万、411.9/10万、51.04/10万、16.93/10万。患者年龄构成比自1~岁组明显增高(38.71%),5~岁组达高峰(49.86%),10~岁组明显下降,15岁后很低;职业以幼托儿童最高(57.1%),小学生和散居儿童次之(分别占20.66%、16.51%),其他职业较低。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的季节性不明显。本文还比较了疫苗前时代流腮、麻疹、风疹的流行特征。为快速提高人群流腮免疫水平,切断流腮病毒传播,建议最好对2~14岁儿童进行1次扫荡式普遍免疫,1岁儿童列入常规计划免疫。  相似文献   

5.
桐乡市疾病监测点系省疾病监测点之一 ,建立于 1994年。监测范围为 6个乡镇 ,11 5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18% ,监测项目有人口出生、死亡、传染病发病以及的计划免疫。 5年来 ,收集了大量完整、详实的基础卫生资料 ,为卫生决策、卫生干预提供信息 ,推动了全市卫生防病工作的深入开展。领导重视 ,组织健全1994年建点之初 ,市卫生局领导非常重视 ,对选点工作进行了专项研究 ,成立了由卫生局分管局长、防疫站站长、妇保所所长、各监测点院长组成的疾病监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制订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疾病监测实施方案 ,针对疾病监测的性质、特点…  相似文献   

6.
汕头市疾病监测点1990-2000年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汕头市国家疾病监测点居民死亡模式及其动态变化。方法 对监测点常住居民1990-2000年的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因分析。结果 11年间监测点年均报告死亡率为212.33/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肿瘤(83.22/10万)、心血管疾病(52.75/10万)和呼吸系统疾病(26.91/10万)。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年均报告死亡率均呈逐年上趋势,分别由1991年的91.33/10万和55.44/10万,上升至2000年的117 .50/10万和68.04/10万。三大类疾病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亡总数87.8%,感染性疾病和产科及围产期疾病占8.6%,意外伤害仅占3.7%。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监测点居民健康的疾病,对此应采取综合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汕头市国家疾病监测点法定报告传染病1990-2000年的发病趋势,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市疫病监测点11年的疫情进行动态分析。结果:1990-2000年汕头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年均发病率为480.05/十万,其中甲、乙类和丙类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65=74/十万和214.31/十万。1990-1995年(前期)与1996-2000年(后期)比较,总年均发病率由前期的517.42/十万降至后期442.64/十万;肠道传染病由149.98/十万下降至54.64/十万,其中后期的甲肝和痢疾发病率分别上升4.18、100.50倍;呼吸道传染病由13.71/十万上升至115.61/十万,肺结核上升15.57倍;前期共爆发7宗疫情,总发病例数183人。1996年后发生1宗疫情(1例病人)。结论:监测点肠道传染病和爆发疫情的控制措施取得成效,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遏制血源和性传播传染病和肺结核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1990年11月至12月,在我省五个全国疾病监测点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我省疫情报告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居民中传染病漏报率(69.43%)高于医院(35.43%),不管是医院还是居民漏报调查中,农村点传染病漏报率(40.94%和73.43%)均高于城市点(18.22%和28.57%)。  相似文献   

10.
1990~1995年杭州市疾病监测点风疹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9月前我国未实施风疹疫情报告,因此很难了解风疹发病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颁布后,将风疹列入丙类传染病,在疾病监测点实施风疹疫情报告,现将1990~1995年杭州市疾病监测点风疹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990年全国疾病监测点潜在寿命损失年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通过对我国1990年疾病监测点潜在寿命损失年(Yearsofpotentiallifclost,YPLL)分析,得出:在我国对1~65岁的劳动力人口的健康危害最严重的七种死因为:意外死亡、肿瘤、呼吸系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男女之间、城乡之间均有明显差别。动态变化分析可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近年来有所减少,而呼吸系疾病的危害却大大增加。提示我们应当针对上述七种主要死因采取多方面预防保健措施,同时注意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人群各有侧重点,以期更有效地保护劳动力。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报告了广东省1990年新设五个疾病监测点监测结果。除一类城市点为老年型人口外,其余四点为其他型人口;各类传染病均以肠道病例所占百分率大,其中甲乙类以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最高;居民中首位死因是心脏病;慢性病现患率以高血压病最高;此外,并进行了社会卫生调查,并对各专项调查结果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5.
16.
江西省1997—1998年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及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居民主要死因及YPLL情况,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死亡率、减寿年数及其标化率等指标,分析居民减寿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江西省1997-1998年疾病监测点报告死亡率414.85/10万,标化死亡率345.41/10万,农村标化死亡率(376.93/10万)高于城市(247.66/10万),男性(437.01/10万)高于女性(263.83/10万);前4位死因为心血管疾病、意外死亡、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1-70岁居民全死因减寿年数(YPLL)为50571人/年,以标化YPLL率计,导致寿命损失的前3位死因是意外死亡、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各年龄段的主要死因各有特点。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早期防治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并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19.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居民身体健康,是人群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为掌握溧水县20世纪90年代恶性肿瘤死亡情况,进一步加强肿瘤的预防研究,降低死亡率,现对该县疾病监测点乡镇1990~2000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福建省1990~1993年疾病监测点劳动力人口潜在寿命损失年的分析,描述了各类劳动力人口各死因PYLL位次,城乡之间、男女之间差异和动态变化特征.认为潜在劳动力的意外死亡、成年后男性嗜烟酗酒、农村青年女性的自杀等行为已成为目前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从保护劳动力人口出发,仅从提高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已远远不够,必须加强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致力于预防和控制各类劳动力人口减寿年数多的一、二类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