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颈性眩晕病6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化均 《重庆医学》1999,28(1):50-51
由颈肩背部软组织劳损性病变或颈椎退变而引起的次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称为颈性眩晕病。多被误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美尼氏综合症”,眩晕病等。由于治疗不当,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现将颈性眩晕病67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7例,男28例,女39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66岁.平均年龄42.5岁。其中颈椎病所致的头晕中41~66岁有20例,占30%.而预肩背部软组织劳损中19~40岁47例,占70%,因此,颈椎病引起眩晕的好发年龄在40~66岁之间,而颈肩背部软组织劳损性眩晕的好发年…  相似文献   

2.
颈性眩晕(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较顽固的多发病,本人采用推拿治疗本病48例患者,疗效较为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手法对颈性眩晕症的有效治愈,探析该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和防护措施。方法:用手法对56例颈性眩晕症患者颈肩及头面部进行推拿治疗,整复紊乱的颈椎关节,缓解软组织的痉挛,观察眩晕及伴随症状的转归情况。结果:56例中,治愈37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有效解除了颈项软组织的痉挛,恢复了颈椎内外应力的平衡,使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结论:推拿手法能有效的治愈颈性眩晕,主要是通过增加对椎-基底动脉的血供,改善颈部本体感觉传入信号,调整植物神经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105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药物组及针药结合组,观察3组t临床疗效和经颅多谱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rsonography,TCD)检测结果。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针刺组和针药结合组在总有效率与TCD检测指标方面,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而针刺组与针药结合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性眩晕系指颈椎动脉受到压迫、刺激或反射性痉挛而致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晕,临床十分常见。笔者应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治则:补肝肾、通督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处方:鹿角60g、威灵仙100g、透骨草60g、地龙30g、全蝎30g、土鳖虫30g、甲  相似文献   

6.
颈性眩晕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收治的47例颈性眩晕的护理进行总结。方法:突出强调具有中医特色的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功能锻炼,借鉴和设计出一组颈肩部的功能锻炼操,具体指导患者锻炼。结果:通过功能锻炼,恢复患者颈椎的正常生物平衡。结论:此方法简单易学、安全实用、易于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8.
颈性眩晕是指颈部软组织病变或颈椎骨质病变引起的继发性眩晕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药物治疗不能获得满意效果,我们采用了中国医大创立的电感应点刺激疗法对颈性眩晕治疗一个疗程以上的100例患者进行跟踪观察,结果如下。一般资料本疗法共治疗100例,其中男49例,女51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8岁,以35~55岁最为多见。病程最长15年,最短2周。治疗方法一般主选肩井穴,配穴有太阳、阳白、风池、内关、缺盆,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每穴刺激2~3min。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显效:临床…  相似文献   

9.
颈性眩晕为椎动脉颈段受颈部疾病影响造成血流障碍所致。颈性眩晕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有年轻化趋势,笔者推拿治疗本病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现将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男68例,女5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症状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球水平震颤,晕厥甚至猝倒等。以上症状多于颈部活动后加重或发病,病人均经颅多普勒彩超检查确定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X线片示:不同程度颈曲变直、关节突关节旋转移位、椎间隙变窄、钩椎…  相似文献   

10.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其有关软组织包括肌肉、韧带、血管等结构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变化,引起椎动脉受压,并发生缺血而导致的病变,迄今尚无理想疗法。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类患者7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考宁侠等[1]制定的诊断标准: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性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采用颈前入路脊髓减压椎体融合 ,颈后入路椎板切除减压及双开门自体棘突植骨椎管扩大减压 ,对 1 6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观察 6个月以上 ,优良 4例 ,良好 7例 ,改善 3例 ,无改善 2例。结论 三椎体间以上多椎体性病变 ,以及病变范围不能肯定而神经症状呈现多样性者 ,选择颈后入路双开门自体棘突植骨椎管扩大减压术。目的 探讨老年性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采用颈前入路脊髓减压椎体融合 ,颈后入路椎板切除减压及双开门自体棘突植骨椎管扩大减压 ,对 1 6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观察 6个月以上 ,优良 4例 ,良好 7例 ,改善 3例 ,无改善 2例。结论 三椎体间以上多椎体性病变 ,以及病变范围不能肯定而神经症状呈现多样性者 ,选择颈后入路双开门自体棘突植骨椎管扩大减压术。  相似文献   

12.
钟伟洋  权正学 《重庆医学》2012,41(12):1181-1182,1185
目的探讨交感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22例交感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效,男8例,女14例,年龄42~76岁,中位年龄(59.68±9.75)岁,病程12~120个月,平均(30.73±31.60)个月。术前22例患者,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均提示颈椎不稳,交感神经症状包括:头晕、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模糊、心慌等。交感神经症状评价采用20分评分法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定法(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结果 22病例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5~43个月,截至末次随访,平均(19.33±12.97)个月,术前交感症状20评分3~8分;平均(5.09±1.95)分;末次随访0~2分,平均(0.64±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优13例,良6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6.4%。术后X线片均显示植骨融合。结论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不稳的病理基础,颈椎不稳是导致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手术治疗退变性颈椎不稳所致的交感型颈椎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针刺以颈椎病穴为主穴,对照组针刺以颈夹脊穴为主穴;两组针刺得气后,均辨证取穴,接电针仪,中等刺激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头晕症状评分量表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愈显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50%(P<0.05);眩晕证候积分减少率,血流速度改变率,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颈椎病穴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流速度,提高临床愈显率方面较颈夹脊穴组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西比灵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对近5a来所诊治的109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55例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西比灵5~10mgq.n.,两组均经治疗两个月后观察疗效情况。结果:按所定疗效判定标准统计,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无论平均初效时间或症状完全控制时间以及两个月后复发例数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西比灵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氙光星状神经节近旁照射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配对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氙光星状神经节近旁照射、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用牵引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的治疗疗效作出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愈显效率(86%)明显高于对照组(66%),经统计学比较,X^2=5.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氙光星状神经节近旁照射结合枕颌带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临床观察颈椎养生操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将57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0例, 采用颈椎养生操合按揉理筋拔伸推拿治疗;对照组27例, 采用按揉理筋拔伸推拿治疗。以14 d为1个治疗周期, 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养生操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焦虑状态效果显著, 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邓友章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友章教授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重视中药内服,分为肝阳上亢、瘀血阻络、痰湿中阻、气血亏虚、肾精不足5型辨证施治。在认真分析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创新并运用独特手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此外,还结合现代检测手段仔细推敲手法的作用机理,为手法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了现代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葛根素是自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的有效单体成分。现代研究证明,葛根素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有效扩张病变血管,增加红细胞变形性,并可快速透过血脑屏障[1,2]。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应用葛根素治疗123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参照1992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标准[3];(2)排除颈椎间盘突出、颈椎滑脱、颈椎占位病变、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糖尿病、精神病及出血倾向患者。共123患者符合病例纳入标准,年龄18~60岁,平均30.4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半年。…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了解颈椎牵引加药物外用和手法整复及TDP照射4种疗法同时治疗与非同时治疗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经X线、CT及超声检查结合临床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120例,按首次就诊随机分为同时治疗组和时照组(各60例).同时治疗组是在颈椎牵引的同时给予手法整复、药物外用和TDP照射,而对照组是将上述4种疗法分次治疗。结果经30d观察。其疗效采用Ridit分析,认为牵引同时综合治疗CSA疗效较非同时治疗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牵引同时综合治疗疗效高,缩短了治疗时间及疗程,认为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2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症状分别取相应的夹脊穴用电针治疗(治疗组),并设推拿牵引对照组,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再行下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32例,总有效率93.7%;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6.7%,经统计学处理,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