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和培养的婴幼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先心病婴幼儿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接种获得MSCs,观察其形态、贴壁率、克隆形成能力、超微结构和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结果体外培养的MSCs 3 ~ 4 h后开始贴壁,贴壁率为65% ~ 80%;2 ~ 3 d可见集落形成,10 d左右融合90%以上,随着传代次数增加, 克隆形成率逐渐降低.透射电镜观察显示体外培养的MSCs具有MSCs典型的超微结构,其表面标记物CD29、CD44、CD71、CD90表达阳性.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先心病婴幼儿MSCs生长稳定且增殖较快,可作为体外构建工程化先心病修复材料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2.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依  梁彬  余勤 《浙江医学》2003,25(8):468-469,473
目的 建立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体外培养和扩增的条件 ,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取正常成人骨髓用含10%胎牛血清的LG -DMEM培养液培养、扩增后 ,进行透射电镜观察 ,流式细胞仪行细胞表面抗原及细胞周期分析检测。结果 培养扩增获取的成人骨髓MSCs形态均一 ,增殖能力强 ,细胞扩增至第5代细胞数达 (2~3)×108。该类细胞CD29、CD44、CD166表达阳性 ,CD14、CD34、CD45、HLA -DR表达阴性。细胞周期以G0/G1 期为主。细胞胞浆具丰富粗面内质网。结论 所建立的分离和培养方法可获取骨髓粘附细胞中一组独特的细胞群 ,具有MSCs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山羊骨髓间充质于细胞(BMSC),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常规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山羊骨髓中分离BMSC并传代培养,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特性,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倍增时间,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其表型.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初始呈圆形、梭形及多角形等,细胞呈贴壁生长,48 h可见贴壁细胞有伸展现象,细胞渐变为均一梭形,14 d时可达90%融合.第1、3和5代BMSC生长曲线呈"S"型,1~2d为潜伏期,2~3 d后进入对数增长期.7~8 d后进入平台期,平均倍增时间为(23.2±1.9)h.BMSC CD29和CD44呈广泛阳性表达,CD34和CD45呈阴性表达.结论:成功分离培养出山羊BMSC,细胞纯度较高,生长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体外分离培养的人和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生长情况和生物学特性.方法 骨髓穿刺抽取健康成人的骨髓,SD大鼠处死后从股骨取骨髓,采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出BMSCs,MTT法测定两种细胞的生长曲线,用成骨、成脂培养基对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分化.结果 两种原代培养的BMSCs生长到第3代后,细胞形态均一、呈梭形排列,生长曲线提示人的BMSCs第9、15代仍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第20代后增殖速度明显减慢.大鼠的BMSCs第8、16代增殖能力也很强,第30代 仍有活力.2种干细胞都能成功诱导分化为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结论 人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能在体外分离培养,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更强于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5.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生物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和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将人骨髓MSCs自骨髓中分离、纯化和培养,观察原代和传代培养的增殖及生长特征。结果: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显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人骨髓MSCS有活跃的增殖能力。结论:体外获得的人骨髓MSCs的生物年龄较为年轻,可以为组织工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亦称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主要存在于机体骨髓腔中的一种干细胞,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胚层细胞[1-2],更重要的是骨髓间充质干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种体外分离和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并探讨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无菌条件下抽取正常健康人骨髓3-5ml,经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单个核细胞,接种入含10%胎牛血清的IMDM培养液,测定其生长曲线,并观察其贴壁率、细胞周期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培养的MSCs3-4h开始贴壁,贴壁率为60%-80%,2-3d即可见集落形成,14d左右融合90%以上,基本上为梭形成纤维细胞状形态,流式细胞检测显示有70.03%的细胞处于G0/G1期,电镜观察表现出早期细胞的特点。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分离培养人骨髓MSCs的方法,获得的细胞形态单一、生长稳定、增殖较快,为进一步应用MSCs促进创伤修复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离和培养扩增的方法。研究MSCs的生物学特性,为利用MSCs作为种子细胞治疗多种疾病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测定其接种贴壁率;在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利用MTT法测定MSCs生长曲线;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和表面标记物。结果MSCs体外培养生长状况良好,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接种10h后贴壁率为96%以上;细胞周期显示有91.4%处于G0/Gl期;培养的MSCs阳性表达CD29、CD44,阴性表达CD34、CD45。结论在实验条件下,体外培养8代以前的MSCs生长稳定,增殖较快,细胞周期表现出较早期细胞特点,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条件,观察其生物学活性及诱导分化,初步探索MSC在生物材料支架内的增殖情况。方法采用Percoll(比重1.073)或Ficoll(比重1.007g/ml)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以含10%的胎牛血清DMEM/F12作为培养体系,用体外贴壁培养的方法筛选MSC。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细胞周期,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并计算其倍增时间,检测MSC的细胞化学特征,体外观察MSC在特定的诱导体系下向成骨和脂肪细胞分化,并用电镜观察了MSC在生物材料支架内的生长情况。结果用此方法分离培养的MSC经9天左右的淘汰培养即可得到第一代的细胞。细胞化学染色碱性磷酸酶、苏丹黑B、过氧化物酶阴性,非特异性酯酶、糖原呈阳性。培养扩增的细胞形态呈梭状,具有较快的增殖能力,细胞倍增时间在19.4h。2~8代的细胞呈均质状,且具有较好的多向分化的能力。结论分离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多向细胞分化的能力,具有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探讨其生物学特性,为组织工程和基因工程提供优势靶细胞。方法:全骨髓细胞贴壁法进行BMSCs的原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表面抗原,MTT法检测BMSCs增殖能力,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原代培养24h后看见少量贴壁细胞,初起为小圆形,3d后可见梭形类似成纤维细胞,呈漩涡样生长,传3~6代细胞均一性良好,10代以后细胞逐渐有宽大梭形样变,增殖减慢,偶有细胞漂浮、死亡。流式细胞仪检测传3代细胞CD29表达率为92%,CD34几乎无表达。生长曲线显示,传3、6代BMSCs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其中传6代细胞更为明显,传10代细胞的增殖能力较前有所减弱。结论:成功从大鼠骨髓组织分离、培养BMSCs,纯度高,生物学特性符合正常干细胞生长规律,是组织工程和基因工程理想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体外培养模型。方法取20~30岁成人新鲜、健康、完整的第三磨牙,纵向将牙齿切成厚约2 mm的片状结构,每片牙片均包含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运用DMEM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隔天换液,连续培养21 d。分别在培养的第7、14、21天,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检测,对模型进行鉴定。结果光镜和电镜观察显示,成牙本质细胞和牙髓细胞在培养的第7天和第14天时,均保持良好的细胞形态;培养第21天时,部分细胞开始发生变性。免疫组化检测表明,成牙本质细胞牙本质涎磷蛋白表达阳性。结论该模型能够在体外进行较长时间的培养,为人类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体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大鼠耻骨联合软骨细胞的分离及体外培养,观察其生长、表型等一般生物学特点.[方法]采用胰蛋白酶、Ⅱ型胶原酶序贯消化法,从SD大鼠耻骨联合软骨组织中分离出软骨细胞,用含150mL/L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原代和传代培养.分别以2g/L胶原酶消化2、6、12 h,分析不同消化时间获取的细胞数量及生长情况.对6 h消化组细胞进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第1、4、7代的生长曲线.[结果]经胶原酶消化2、6、12 h后,平均每100mg耻骨联合软骨获取的原代细胞数之间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消化6 h组可以获取数量丰富的原代细胞,生长状态好.大鼠耻骨联合细胞原代呈短梭形、三角形或多角形,有短细胞突起.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在第1、4代培养细胞均呈阳性,第7代培养细胞呈阴性.第7代细胞生长增殖比第1、4代慢.[结论]耻骨联合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时属于有限细胞系.培养初期(第4代之前,含第4代)的细胞较好地保持了软骨细胞的表型,且增殖能力强,有可能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大鼠耻骨联合软骨细胞的分离及体外培养,观察其生长、表型等一般生物学特点.[方法]采用胰蛋白酶、Ⅱ型胶原酶序贯消化法,从SD大鼠耻骨联合软骨组织中分离出软骨细胞,用含150mL/L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原代和传代培养.分别以2g/L胶原酶消化2、6、12 h,分析不同消化时间获取的细胞数量及生长情况.对6 h消化组细胞进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第1、4、7代的生长曲线.[结果]经胶原酶消化2、6、12 h后,平均每100mg耻骨联合软骨获取的原代细胞数之间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消化6 h组可以获取数量丰富的原代细胞,生长状态好.大鼠耻骨联合细胞原代呈短梭形、三角形或多角形,有短细胞突起.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在第1、4代培养细胞均呈阳性,第7代培养细胞呈阴性.第7代细胞生长增殖比第1、4代慢.[结论]耻骨联合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时属于有限细胞系.培养初期(第4代之前,含第4代)的细胞较好地保持了软骨细胞的表型,且增殖能力强,有可能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4.
Som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cultured in vitro were observed, hMSCs were isolated from bone marrow and purified by density gradient eentrifugation method, and then cultured in vitro. The proliferation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hMSCs were observed in primary and passage culture. MSCs of passage 3 were examined for the purify by positive rate of CD29 and CD44 through flow eytometry. Human bone marrow MSCs showed active proliferation capacity in vitro. The purify of MSCs separated by our method was higher than 90%. It was concluded that hMSC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cultured and expanded effectively. It provided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SC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成体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体外培养,为其将来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狗肋骨骨髓,Ficoll分离液(密度1.077g/ml)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含10%新生牛血清的DMEM中,37℃、5%CO2、饱和湿度下常规培养,取贴壁细胞并进行传代,观察细胞的生长形态。结果取得较高纯度的成体狗骨髓MSCs,并保持细胞的活性;成体狗骨髓MSCs在体外培养中,为贴壁生长的单个核球形细胞,培养3-4d后开始大量增殖,为纺锤形和星形多突起的细胞贴壁生长,6-8d细胞达到70%-90%融合。传代细胞3-4d即可再次传代。结论采用Ficoll分离液进行梯度离心分离,可获较高纯度的MSCs,是实用、便捷和可行的方法;而且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能大量增殖,形成形态均一的细胞集落,可以成为进一步进行细胞扩增或其它实际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体外培养人牙髓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人牙髓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收集因正畸拔除的第一前磨牙,用酶消化法分离能够形成克隆且具有高增殖力的细胞,细胞以低密度接种传代培养;免疫荧光法检测第3代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取第4代细胞,用含有20%胎牛血清、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的培养液诱导3周,茜素红染色观察诱导后细胞矿化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牙本质涎蛋白(DSP)表达,改良Kap low氏法检测诱导前后碱性磷酸酶的表达。结果诱导前细胞表达Stro-1、Cbfa-1、和Ⅰ型胶原,碱性磷酸酶呈弱表达,不表达DSP;诱导后细胞表达DSP,碱性磷酸酶呈强表达,并可见钙结节形成。结论分离所得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和分化能力,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相似的表面标志,并在诱导后表达DSP而具备牙髓干细胞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足月胎儿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30%血清浓度的L-DMEM与Mesencult培养基对人类足月胎儿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体外培养的效果.方法 采集妊娠时间为36~40周的胎儿脐带血,共20份,分离单个核细胞,每份脐血的单个核细胞平均分入2组进行MSC培养,即30%血清浓度的L-DMEM培养基组和Mesencult培养基组.观察2组培养过程、出现情况以及贴壁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和两组细胞的细胞周期,诱导MSC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分化,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诱导后的细胞变化.结果 30%血清浓度的L-DMEM组的MSC出现率(35%)高于Mesencult培养基组(5%)(χ2=4.16,P<0.05);30%血清浓度梯度组中破骨样细胞贴壁现象明显被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105、CD166阳性表达,CD13、CD19、CD34、CD45阴性表达;两组的第8代MSC的G0/G1期细胞比例为(87.67±1.21)%、(89.48±1.24)%,无显著差别(n=6,t=1.782,P>0.05);30%血清浓度梯度组第8代MSC可被诱导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未见自发分化.结论 应用30%胎牛血清浓度L-DMEM培养基体外培养人足月脐血MSC,可使培养成功率提高至35%,明显优于Mesencult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in vitro development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ulture (BM-MSC).
Data sources  The data cited in this review were mainly obtained from articles listed in Medline and PubMed. The search terms were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and “cell culture”.
Study selection  Articles regarding the in vitro development of BM-MSCs culture, as well as the challenge of optimizing cell culture environment in two-dimensional (2D) vs. 3D.
Results  Improving the culture conditions increases the proliferation and reduces the differentiation. Optimal values for many culture parameters remain to be identified. Expansion of BM-MSCs under defined conditions remains challenging,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for BMSC and large-volume production systems.
Conclusions  Expansion of BM-MSCs under defined conditions remains challenges,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for BMSC and scale-up to large-volume production systems. Optimal values for many culture parameters remain to be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19.
成体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和体外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成体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体外培养,为其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大鼠股骨骨髓,Percoll梯度分离液离心分离,在含12%生牛血清的DMEM中,37%,5%,CO2饱和湿度下常规培养,对分离的细胞行碱性磷酸酶(AKP)的检测,结果:取较高纯度的成体大鼠骨髓MSCs,并保持细胞的活性,成体大鼠骨髓MSCs在体外培养中,为贴壁生长的单个核球形细胞,培养3-4d后开始大量增殖,并形成形态均一的细胞增殖集落。对分离后所获细胞进行AKP染色为强阳性。结论:采用Percoll梯度分离液进行分离心分离,可获得较高的MSCs,是实用,便捷的可行的方法,而且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能大量增殖,形成态均一的细胞集落,可以成为进一步进行细胞扩增或其它实际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