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成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医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8 347份,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时间、用药时机合理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90.36%降至23.9%,呈不断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时间合理率由7.9%升至43.12%,用药时机合理率由0升至94.42%呈不断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作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对比资料,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提供参考性资料。方法选取2009-2010年在医院进行Ⅰ类手术的13 99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品种、用药时机、用药时长、联合用药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13 997例患者中有13 865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06%,甲级愈合率为99.90%,切口感染21例,感染率0.15%;给药时机及联合用药等指标远高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用药指标。结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找出存在差距的原因,督促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使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各项指标达到卫生部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济南地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 对济南地区11所医院2010年1-12月出院的900例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8.00%,涉及12大类37个品种,其中应用最多的是一代头孢菌素;56.12%的Ⅰ类切口手术在术前30 min~2 h内给药;平均预防用药疗程为3.4d;联合用药的患者75例,占8.50%.结论 济南地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性现象,需进一步规范临床医师抗菌药物使用行为,制定完善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1年9月-2012年3月外科肿瘤手术患者出院病历320份,进行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统计、分析.结果 320例肿瘤手术患者中,Ⅰ类切口手术168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5%,Ⅱ类切口手术152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5%;术前绘药时机正确率为93.7%;在17例手术时间>3 h的患者中,无1例于术中追加抗菌药物;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以一联用药为主;平均用药疗程Ⅰ类切口手术1.9d、Ⅱ类切口手术5.6d;所选预防用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占80.8%.结论 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存在使用率较高、起点偏高、用法及用量不合理、用药指征把握不严、疗程过长等问题;Ⅱ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存在使用疗程过长等问题,应合理地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普外科甲状腺、乳腺、疝气三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提高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正确率,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对笔者医院2012年1-12月的513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用药起始、持续时间、药物选择等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513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有127例,使用率为22.22%;术前30 min~2 h使用抗菌药物,术后用药少于24 h的有17例,合理率为13.38%;药物选择应单一用药为主,共120例,占94.49%,二联用药的有7例,占5.51%,选择第一代头孢菌素有4例,仅占3.12%。结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起始、持续时间、药物选择等合理率低,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分析医院干预措施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效果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5月实施医院干预措施前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209例作为干预前组,选取2013年8-12月实施医院干预措施后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82例作为干预后组,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各类主要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药品总费用和抗菌药物总费用及其占住院总费用的比例、切口愈合级别、继发性医院感染、不合理用药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无适应证用药比例和有适应证未用药比例干预前组患者分别为100.0%、73.2%和0,干预后组患者分别为59.9%、31.3%和8.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患者各种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组(P0.05),干预后组患者的药品总费用、抗菌药总费用、药品占总费用的比例、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组同种疾病患者(P0.05);干预前组患者使用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头孢硫脒占26.8%,干预后组患者为林可霉素占28.6%;干预前组中切口为乙级愈合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干预后组(P0.05)。结论应用医院管理措施针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减少应用抗菌药物产生的医疗费用支出,并可提升手术切口愈合程度,但在改进抗菌药物选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8月肿瘤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240例,分为非干预组和干预组,各120例,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调查分析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合理应用率分别为4.17%及96.67%,非干预组患者分别为35.83%及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无适应证占30.00%、药物选择不当占26.67%、用量不当占6.67%、用药时机不当16.67%,干预组患者不合理用药为无适应证占2.50%、药物选择不当占0.83%,干预后抗菌药物的合理性限制显著提高。结论医院采用的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11年3、4月份出院的121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121例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术前30min给药116例,占95.9%;抗菌药物使用前5名的分别是:头孢曲松、头孢孟多、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头孢呋辛;单一、二联用药分别占91.7%、8.3%。结论医院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预防使用率过高、用药级别过高、用药时间过长、更换药物频繁等,应加强监管,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使用的抗菌药物,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医院2010年3-4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50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使用频率依次为一代头孢菌素33.34%、二代头孢菌素28.40%、大环内酯类22.22%;术前预防用药占68.00%,术前30 min~2 h用药占42.00%,术前未用药占32.00%。结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骨科医师用药的培训,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0.
手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和评价手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0年1-12月出院的手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103例病例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100.00%;药物使用率排前3位的分别是一、二代头孢菌素占43.33%、头霉素类占30.83%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剂占10.00%;103例患者中,63.11%的病例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用药档次过高占59.22%、用药时间过长占54.37%、用法、用量不正确占28.16%、预防给药时机不当占26.21%、更换药物无依据占12.62%等。结论手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较严重,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