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脂联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45T→G和SNP276G→T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正常对照160例,以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脂联素基因SNP45、SNP276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SNP45和SNP276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原发性高血压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0.05)。结论脂联素基因SNP45和276多态性可能不是武汉地区汉族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遗传学标志。 相似文献
3.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散发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散发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 disease ,SAD)的关系.方法:通过DNA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查30例SAD和30例正常老人ApoE基因的3个编码外显子.结果: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23.3%,8.3%)及ε4/4,ε3/4,ε2/4基因型合并后其基因型频率(40%,16.7%)在SAD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χ2=5.065, P<0.05;χ2=4.022,P<0.05);SAD组ε2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结果提示ApoEε4等位基因为本地区老年人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E-选择素基因A561C(S128R)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在中国人群中E-选择素基因A561C(S128R)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95例≤7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01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E-选择素基因型,同时检测血脂、血糖、尿素、肌酐水平,ELISA测定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水平.结果 我们发现3个基因型(AA,AC,CC),E-选择素基因型AA,AC,CC频率在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8.9%、19%、2.1%和91.1%、7.9%、1.0%;等位基因A、C频率在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8.4%、11.6%和95%、5%.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原发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表明AC基因型患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是AA基因型2.73倍(OR=2.73,95%CI=1.10~6.91).结论 E-选择素基因A561C(S128R)多态性明显影响血压,C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93例年龄≤60岁的冠心病患者和97例年龄性别匹配的非冠心病对照者,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对E-选择素基因全部外显子及其两翼的部分内含子进行筛查.结果发现3个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2号外显子5'非翻译区存在G98→T所致的G98T多态性(G/T等位基因);4号外显子EGF结构域中存在A561→C所致的Ser128Arg多态性(A/C等位基因);11号外显子膜结构域中存在一个新的A1856→G所致的A1856G多态性(A/G等位基因).在冠心病组中,T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3).结论T和C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中年龄≤60岁冠心病患者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血脂、脂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以139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116例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切技术以及血脂、脂蚩白生化检测技术,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分布的差异性以及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poE基因多态性在对照组和病例组的分布不同,虽均以载脂蛋白83等位基因所占比例最高,但ε3在对照组中高于病例组,而ε2及ε4在病例组中高于对照组,P=0.006,差别具有显著意义;分别计算脑出血、高血压、冠心病、Ⅱ型糖尿病、脂肪肝各种合并症组中,E2/3、E3/4型所占比例均高对照组,而E3/3型所占比例均低于其在对照组中所占比例,P=0.02,差别具有显著意义;分析血脂、脂蛋白等指标,携带ε2等位基因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携带ε3和ε4的,携带ε4等位基因的总胆固醇等其余指标高于携带ε3和ε2的,但这一趋势并非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载脂蛋白ε2及ε4等位基因在心脑血管疾病人群中分布较高提示两者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ε2等位基因与甘油三酯升高呈相关趋势,“等位基因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升高呈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7.
8.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63例冠心病患者,PCR扩增ApoE基因第4外显子包含编码第112位和第158位氨基酸残基的基因序列,cfoI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电泳,银染色后分析ApoE基因型。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9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冠心病组E4等位基因频率(12.70%)明显高于对照组(5.55%)(P<0.05)。结论:E4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易患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第四外显子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关系。方法通过DNA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查30例VD和30例正常老人ApoE基因第四外显子的多态性。结果ApoE基因第四外显子存在112位点T/C多态和158位点C/T的多态,未发现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8NP)。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11.7%,8.5%)及ε4/4,ε3/4,ε2/4基因型合并后其基因型频率(22%,16.7%)在VD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x^2=0.111,p〉0.05;x^2=0.759,p〉0.05);VD组ε2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结果提示ApoEε4等位基因不是本地区老年人群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受体1(AT1R)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地区蒙古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组)以及正常血压对照组(C组),EH组纳入研究对象200例,C组纳入232例。应用PCR技术检测EH组和C组的AT1R基因A1166C点多态性。结果所有纳入研究的内蒙地区蒙古族群体中AT1R基因A/C多态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EH组和C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EH组人群AC+CC基因型比例显著高于C组。结论 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同内蒙地区蒙古族群体高血压病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选择素在川崎病病情监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作用,以及E-选择素+A561C位点单核甘酸多态性与川崎病发病及冠脉损害以及对E-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川崎病组148例、发热组20例和对照组160例,其中川崎病组包括冠状动脉损伤组(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78例和非冠状动脉损伤组(no coronary artery lesion,NCAL)70例进行调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E-选择素血浆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E-选择素+A561C位点单核甘酸多态性在川崎病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频率分布。结果川崎病组E-选择素与发热组、对照组比较:急性期(193±29)ng/mL、亚急性期(150±48)ng/mL均高于发热组(115±23)ng/mL和对照组(80±16)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期冠脉损伤组[(226±36)ng/mL]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无冠脉损伤组[(158±31)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亚急性期[(174±46)ng/mLvs(125±28)ng/mL]和恢复期[(108... 相似文献
12.
醛固酮合成酶基因-344T/C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血浆醛固酮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相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344T/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o)水平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421例EH患者和207例正常人CYP11B2的-344T/C基因型.用放射免疫法测328例EH患者基础PRA、血浆AngⅡ和Aldo浓度,其中279例患者同时测定激发PRA和血浆AngⅡ浓度.结果 EH与正常对照组间-344T/C多态性的基因型(P=0.61)和等位基因频率(P=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整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后,328例EH患者中TT基因型者血浆Aldo浓度(213.5 pmol/L)显著高于TC (163.5 pmol/L)和CC(141.5 pmol/L)基因型者(P=0.02). 而不同基因型间基础PRA(P=0.63)和血浆AngⅡ浓度(P=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发时279例EH患者中CC基因型血浆AngⅡ浓度(81.9 pmol/L)显著高于TC (52.2 pmol/L)和TT(49.5 pmol/L)基因型(P=0.02).结论 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与EH患者血浆Aldo水平及激发血浆AngⅡ浓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籍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方法分析人类白细胞染色体DNA中AGT(M235T)基因多态性。结果 122例EH病例组与87例正常对照组AGT(M235T)等位基因频率T,M分别为:T;0.828vs0.661,M:0.172vs0.339。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EH病例组AGT(M235T)基因T等位基因频率和TT型明显高于对照组(X^2=11.7,P=0.003和X^2=15.6,P=0.0001)。结论 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与四川籍汉族人群EH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D受体基因TaqⅠ、FokⅠ单核苷酸多态与HBV感染结局关联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TaqⅠ T/C和FokⅠ C/T多态性是否与HBV感染结局之间存在关联。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募集212例HBV自限性感染者、244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和39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VDR基因TaqⅠ和FokⅠ基因进行分型测定。结果慢性乙肝组VDR-FokⅠ C等位基因频率为45.8%,显著高于自限性感染组的38.2%(x^2=6.43,P=0.01)。慢性乙型肝炎组VDR-FokⅠ的TT、T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7%、47.1%和22.2%,与自限性感染组的基因型频率41.0%、41.5%和17.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6,P=0.03)。单因素分析显示,携带CC/CT基因型的个体感染HBV后,增加发生慢性乙型肝炎的风险(OR=1.57,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性别的混杂作用后,携带FokⅠ CC/CT基因型者发生慢性乙肝的风险是TT基因型携带者的1.7倍(OR=1.70,P=0.021)。未发现VDR-TaqⅠ T/C多态性与HBV感染结局存在显著关联。单体型分析显示,TaqⅠ T-Fok C在慢性乙型肝炎组的频率为2.3080%,显著高于HBV自限性感染组的0.5391%(x2=6.08,P=0.01);TaqⅠ T-FokⅠ T在慢性乙型肝炎组的频率为1.5283%,显著低于HBV自限性感染组的3.7061%(x^2=5.65,P=0.02)和显著低于HBV携带组的3.4820%(x^2=5.12,P=0.02)。结论 VDR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HBV感染结局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人黑皮素4受体基因变异与肥胖病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摄食行为及能量代谢相关的重要蛋白质,黑皮素4受体(MC4R)基因变异与中国人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63例上海地区中国人,其中BMI≥30kg/m^2者258例,BMI〈23kg/m^2者305例,用DNA测序法检测MC4R基因nt-216C/T、nt-178A/C和Val103Ile变异。并测定所选人群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股围、舒张压和收缩压。对所选人群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测定空腹和糖负荷后120min血糖水平,并测定空腹血脂谱。以生物电阻抗法测定体脂含量。结果(1)中国人中nt-216C/T、nt-178A/C和Val103Ile变异频率均小于5%;(2)Logistic回归分析见到,MC4R基因Val103Ile变异是肥胖的独立相关因素(0R=0.414,P=0.040),Ile等位基因频率在肥胖患者中较低。(3)在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中分别比较VaL/Val纯合子与Ile携带者体脂参数、血糖、血脂、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C4R基因Val103Ile变异与中国人肥胖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LA-DRB1基因rs2308765、rs9269186和rs3135388位点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阐明HLA-DRB1基因与EH发病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161例EH患者为病例组,147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收集EH相关因素,并应用PCR-LDR技术进行HLA-DRB1基因rs2308765、rs9269186和rs3135388 3个位点的多态性检测。结果:病例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血糖(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高BMI(OR=1.140,95%CI:1.040~1.249)和高TG(OR=1.215,95%CI:1.016~1.452)是EH的独立危险因素。病例组患者rs2308765位点GG基因型频数和G等位基因频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66,P=0.031;χ2=4.485,P=0.034);病例组患者rs3135388位点CC和CT基因型频数及rs9269186位点CC、CG和GG基因型频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和T等位基因频数、C和G等位基因频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TG、TC和HDL-C 4个环境因素中,除rs2308765位点多态性与TG存在交互作用(P<0.05)外,rs2308765位点多态性与其他3个环境因素无交互作用(P>0.05);rs3135388和rs9269186位点多态性与4个环境因素均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BMI、TG水平和HLA-DRB1基因rs2308765位点多态性与EH存在关联,高BMI和高TG是EH的危险因素,rs2308765 位点G→T突变可能是EH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704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寻找可能与高血压有关的遗传标记。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中国北方汉族人群AGT基因T704C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在研究人群中,AGT基因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3和0.37,其中患原发性高血压病组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9和0.41。CC基因型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达50.00%,明显高于TC基因型组(17.02%)和TT基因型组(16.76%)(P〈0.05),此趋势在男性人群中表现更明显(P〈0.01)。突变纯合型(CC)与杂合子(TC)、野生型(TT)相比,SBP和DBP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携带AGT基因突变纯合子CC基因型个体可能有较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病倾向,且在男性人群此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裂解素-金属蛋白酶33基因 (ADAM33)F+1位点单核甘酸多态性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分布频率, 并探讨其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 PCR)技术及 DNA 测序的方法, 对哮喘组 126 例患者及对照组 121 例健康者进行 ADAM33 基因 F+1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 ADAM 33基因F+1位点哮喘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urg定律;ADAM33 基因 F+1 位点 3 种基因型(CC、CT、TT)在哮喘组分布分别为 68(54.0%)、48( 38.1%)、10( 7.9%),在对照组分布分别为 70(57.9%)、46(38.0%)、5( 4.1%),无显著性差异(χ2=1.638, P>0.05)。哮喘组和对照组 ADAM33 基因 F+1 位点等位基因C和T的频率分别为 0.730、 0.270、0.769、 0.231,两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0.970,P>0.05)。结论 ADAM33 基因 F+1 位点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存在CC、CT、TT 多态性,ADAM33 基因 F+1 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α-内收蛋白基因及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多态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α-内收蛋白(ADD1)基因G460W和G蛋白β3亚单位(GNB3)基因C825T多态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PCR-RFLP)对来自山东省青岛港的正常血压(495例)和高血压(256例)人群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高血压组和对照组ADD1基因G460W和GNB3基因C825T多态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高血压患者中具有WW基因型个体的频率(35.2%)高于对照组(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8,P=0.029,OR=1.43)。在高血压组和对照组中GNB3基因CC、CT、TF基因型频率和C、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P=0.755;等位基因,P:0.561)。结论 ADD1基因G460w多态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460W等位基因可能与收缩压的增加有关,而GNB3基因C825T多态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