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多药耐药菌感染应用抗菌药物,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等.加强对多药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证患者的安全.1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首先要加强抗菌药物药物的合理使用,认真落实和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使用抗感染的药物.特别是联合用药如使用万古霉素、广谱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必须严格执行用药指征,避免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而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普外科病房多药耐药菌感染控制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药耐药菌(MDR)感染分布广泛,控制不当易引起暴发流行。我院感染科监测资料显示,ICU的MDR阳性标本排全院第1位。随着ICU多药耐药菌的增加,术后经ICU监护的手术患者MDR感染风险增大。外科病房对MDR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显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加强多药耐药菌控制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方法 2008年医院制定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菌的管理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有关知识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率.结果 2008- 2010年未发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有效避免了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结论 领导重视,各部门互相配合,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宣传教育,严格无菌操作,能有效预防与控制多药耐药菌的传播,避免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多药耐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随着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创伤性诊疗方法的增多、耐药菌株不断出现造成人体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加强对多药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医院必须切实从源头抓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主动监测等综合干预措施防控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状况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收集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前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患者5 305例感染资料,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开展主动监测等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对具备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8 456例入院实施标准预防,确诊多药耐药菌感染者开具接触隔离医嘱、督导落实隔离措施及手卫生依从性。前瞻性收集干预后数据,分析比较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耐药菌检出率、手卫生依从率的变化。结果实施主动监测等综合干预措施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由1.96%(104/5 305)下降至1.50%(127/8 456)(P=0.04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酶烯的肠杆菌(CRE)医院感染率分别从0.17%(9/5 305)、0.21%(11/5 305)下降至0.05%(4/8 456)、0.08%(7/8 456)(P<0.05);隔离率从52.38%(22/42)、上升至90.00%(27/30)(P=0.001);手卫生依从率从90.07%(363/403)上升至94.05%(1471/1564)(P=0.005)。结论实施主动监测和标准预防措施及开具接触隔离医嘱、督导落实隔离措施及手卫生依从性等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新生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防控多药耐药菌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多药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状况,为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9- 2010年临床标本检出多药耐药菌的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 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20.4%,2009、2010年例次感染率分别为22.4%和18.8%;以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科室分布最多的为ICU.结论 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危险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ICU多药耐药菌感染进行分析,探讨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11年医院ICU 83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了解病原菌种类、数量、感染部位。结果 83例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共培养出367株多药耐药菌,位居前3位细菌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42.51%、29.70%、8.45%;多药耐药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284株占77.38%,其余部位依次为血液、器官/腔隙、切口、导管、泌尿道、肠道,分别占9.26%、4.90%、4.09%、2.18%、1.91%、0.27%。结论采取完善耐药菌监测机制、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进行教育培训、保障设施设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感染控制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在医院内的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院新生儿病房多药耐药菌感染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10年5月-2011年12月64例患儿的感染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患儿肺炎48例,败血症10例,化脓性脑膜炎、泌尿系统感染及脐炎各2例;排名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45.71%、31.43%、8.57%;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菌素类、氨曲南100.0%耐药,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头孢唑林等100.0%耐药。结论多药耐药菌以医院感染病原菌为主,主要感染部位为肺部、血液、泌尿道,应加强多药耐药菌监测与控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缩短住院时间,不主张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多药耐药菌感染定植进行为期3年的干预,以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 2012年4-6月对全院住院患者开展多药耐药菌前瞻性目标性监测;2012年7月-2015年3月在前瞻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干预措施以降低多药耐药菌感染/定植率,并评价预防控制效果。结果 2012年4月-2015年3月检出1 355株新发多药耐药菌/定植菌,前3位多药耐药菌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药耐药/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24.13%、21.99%、21.33%;全部多药耐药菌分布从2012年第二季度的0.24‰下降至2015年第一季度的0.09‰;全院医务人员、医师、护士和工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分别从31.83%、21.19%、47.50%和23.29%,上升至52.99%、41.95%、61.73%和52.35%;每床免洗手消毒剂使用量从每日3.9ml上升至5.7ml;多药耐药菌感染与定植率分别与手卫生依从性、免洗手消毒剂领用量呈反相关(P<0.05)。结论通过采取综合干预的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多药耐药菌感染与定植率。  相似文献   

10.
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多药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所临床培养出MDROs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2008年7月-2010年12月采取前瞻性调查方法,并对感染及定植患者采取组合式(Bundle)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隔离、戴手套、穿隔离衣等;2005年1月-2008年7月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但其调查内容与调查表、诊断标准等与前瞻性调查方法相同,分析综合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 2005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243 744例患者,3 084 182患者住院日,发生2279例次MDROs感染,包括医院发病的感染(HOI)1025例次,占44.98%,社区发病的感染(COI)1254例次,占55.0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MDROs-HOI的影响后,采取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MDROs-HOI感染率,以外科控制效果最为显著。结论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可有效防止MDROs在医院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某医院手术室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找出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1月泸州某医院手术室12619例成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资料,进行病原菌检测和细菌药敏试验,统计手术室MDRO感染发生情况,分析MDRO感染的菌种、科室分布、耐药情况和MDRO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医院手术室患者MDRO感染发生率为2.10%。MDRO感染占比较大的科室是普外科(34.28%)、骨科(23.78%)、泌尿外科(15.22%)。手术室患者MDRO感染中较常见的菌种是鲍曼不动杆菌(46.99%)、金黄色葡萄球菌(19.91%)、铜绿假单胞菌(12.04%)。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完全耐药,对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超过80.00%,仅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不超过3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完全耐药,对红霉素、氯林可霉素的耐药率超过8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氨苄青霉素完全耐药,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超过80.00%,仅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不超过30.0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住ICU(OR=5.943)、侵入性操作(OR=2.704)、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OR=2.244)、合并糖尿病(OR=1.955)是医院手术室患者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泸州某医院手术室患者MDRO感染发生率较高,可能受入住ICU、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合并糖尿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Tuberculosis infection control in hospitals has received renewed interest after decades of low prominence following the occurrence of multiply drug-resistant strains in populations of patients with immune systems affected by HIV.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history of tuberculosis infection control in hospitals and how recent outbreaks have influenced contemporary measures. The principal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 must always be early recognition and isolation of patients in HIV-care situations who may be dispersing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 both ward and outpatient areas. If there is either a high degree of suspicion or proven TB, patients should be housed in negative pressure isolation rooms whilst undergoing treatment and investigation. Procedures which may generate infectious aerosols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similarly ventilated rooms. The quality assurance in such infection control is through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s put in place, staff training and the engineering controls of isolation room ventil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5个地市耐多药肺结核医防合作现状进行分析,为耐多药肺结核规范化治疗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求医行为。对关键知情人进行深入访谈。结果住院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31.2%是来自结防机构,36.7%一直在专科医院进行治疗,32.1%来自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出院后9.2%转诊到结防机构,68.8%继续在专科医院门诊治疗,20.2%前往其他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治疗,1.8%自服药。结论开展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管理的地区,需建立囊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结防机构三位一体的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推荐检测体系。对今后开展耐多药肺结核规范化治疗管理的地区,应重点加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出院后的转诊工作,加强对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专科医院与结防机构的双向转诊系统。  相似文献   

15.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new cases of tuberculosis (TB) combined with poor clinical outcome was identified among HIV-infected injecting drug users attending a large HIV unit in central Lisbon. A ret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and laboratory study was conducted to review all newly diagnosed cases of TB from 1995 to 1996 in the HIV unit.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1995 to 1996, 63% (109/173) of the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olates from HIV-infected patients were resistant to one or more anti-tuberculosis drugs; 89% (95) of these were multidrug-resistant, i.e., resistant to at least isoniazid and rifampicin. Eighty percent of the multidrug-resistant strains (MDR) available for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DNA fingerprinting clustered into one of two large clusters. Epidemiological data suppor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transmission of MDR-TB occurred among HIV-infected injecting drug users exposed to infectious TB cases on open wards in the HIV unit. Improved infection control measures on the HIV unit and the use of empirical therapy with six drugs once patients were suspected to have TB,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MDR-TB from 42% of TB cases in 1996 to 11% in 1999.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新生儿750例为常规组,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新生儿750例为观察组。常规组新生儿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新生儿采用精细化管理。比较2组新生儿住院期间肺炎、脐炎、鹅口疮发生率;比较2组新生儿病房物品卫生合格情况;比较2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46%,低于常规组的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病房检查中奶瓶、空气、消毒剂、灭菌物品、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均高于常规组新生儿病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总满意度为97.87%,高于常规组的8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中,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病房物品卫生合格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5-2017年医院多药耐药菌(MDRO)感染的情况,并提出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所有送检标本69 234份,进行病原菌鉴定、药敏试验和MDRO鉴别。整理MDRO感染的数据,分析MDRO的检出率及MDRO分布的科室、感染的部位。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等资料,归纳住院患者发生MDRO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三年间MDRO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5年MDRO检出率为30.99%(450/1 452)高于2016年25.67%(382/1 488)和2017年25.37%(390/1 537)(P<0.001);2016年和2017年MDRO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1)。2015-2017年MDRO医院感染分布位居前三的科室均为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2015-2017年医院MDRO感染患者主要感染部位均为呼吸道,其次为泌尿系统。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留置导尿管、动静脉置管、合并基础疾病是住院患者MDRO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2015-2017年医院MDRO的检出率较高,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是感染的主要科室,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是主要的感染部位,临床应根据MDRO的监测情况和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降低MDRO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了解儿童医院多药耐药菌(MDROs)的种类和分布特点,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2013年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4 781 株阳性标本,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hoenix 100全自动分析仪进行微生物菌株鉴定。结果 共检测出多药耐药菌2534株,其中新生儿科、普外科、重症监护一科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3.0%、17.0%和14.4%。新生儿科以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最高,为27.9%;普外科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为36.8%;重症监护一科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均为19.3%。多药耐药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3.0%,其中占首位的是大肠埃希菌,为17.4%。标本分布多药耐药菌在血液中检出率最高,占43.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在血液标本中检出率最高,占22.4%。结论 多药耐药菌在不同科室分布情况存在着差异,主要存在于临床重点科室。因此,要加强重点科室管理,有效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定植状况基线调查,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乳腺甲状腺外科住院患者10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别于患者转入及出乳腺甲状腺外科时筛查MDROs感染/定植情况。结果 101例患者中入乳腺甲状腺外科前已有MDROs定植的39例,定植率为38.61%,出乳腺甲状腺外科MDROs定植的有69例,定植率为68.32%;患者出、入乳腺甲状腺外科定植最多的MDROs为产ESBLs肠杆菌;年龄>60岁,住院时间>20d,抗菌药物的应用不当;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等侵入性操作均为MDROs定植的危险因素。结论产ESBLs肠杆菌为乳腺甲状腺外科定植的主要耐药菌,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应用不当、年龄过高、住院时间较长,均为乳腺甲状腺外科内MDROs定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一套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经两轮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获取专家对指标体系的意见并计算相应参数,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 19名结核病防治领域的专家参与本研究,平均年龄44.26岁,从业年限平均为19.42年.两轮专家咨询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