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我国北方,春季"乍暖还寒,阳气弛张",气候变化多端,是风湿病的好发季节。人体适应环境则可相安无事,如果不能与气候相应,适时恢复冬季休眠的机体功能,则会出现风湿病的发生、发展或病情复发。目前的  相似文献   

2.
林家坤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6):138-139,封三
正0治阳三十六法钩玄之总论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家奉为"医门圭臬,医家之圣书。"该书的问世,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方药应用的基本规范,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1]一书中,十分重视阳气学说,将"阳气"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全书始终,围绕阳气病变来解决所有临床问题。全书充满了"重阳、崇阳"的思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出:"阳气者,若天  相似文献   

3.
温阳益气法是指用甘温、辛温及辛热之品温补人体阳气,以治疗阳虚气弱所致病症的方法。此法出自《内经》之《素问.生气通天论篇》[1]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古语云:"阳失者,其死速。"阳气受伤,群阴即起,逼出元气真阳,不能归根,易致真阳外越,早用温阳潜阳益气之法,方不至酿成脱证之侯。笔者通过学习前人经验,运用该法  相似文献   

4.
正11建阳法《黄帝外经》说:"物之生也,生于阳;物之成也,成于阴也。阴生阳则缓,阳生阴则速。救阴而阳之绝不能遽回,救阳而阴之绝可以骤复,故救阴不若救阳也~([1])。"这说明阳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人体生命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阳气出现病变必须从秘固角度考虑治疗,秘固虽说是阳气病变的治疗准则,但是在临床上面对众多纷纭复杂的症状表现,到底采用什么样的具体方法去秘固阳气呢?这是历代医家上下求索苦思冥想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虚阳气"是由宋代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形证脉候"篇提出的,该篇主要以论述老年人衰老机制为主,对老年人的衰老状态加以描述,并依据《内经》对"上寿"的论述以及自身对高寿之人的观察分析,提出了"虚阳气存"为老年人长寿的关键,同时阐明了饮食调养对于老年养生的重要性,并给予了一系列实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冬病夏治对COPD患者症状改善及肺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英  赵军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521-1521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一种有特色的治疗方法.COPD(慢阻肺)患者多久病或年老以致气虚阳虚为其本,宿痰内积于肺为其标;又因痰遇寒则凝,故寒凉为其诱因,根据古代医家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基本思想是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有随之欲升的趋势,对阳虚者有温里祛寒药,以求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痤疮从肝论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痤疮是既古老又难治的一种皮肤病,首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其曰:"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王冰诠释为"阳气发泄,寒水制之,热怫内余,郁于皮里……时月寒凉,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肤腠居寒,脂液遂凝,畜于玄府,依空渗涸,皶刺长于皮中,形如米,或如针,久者上黑,长一分,余色白黄而瘗于玄府之中,俗曰粉刺,解表已.……此皆阳气内郁所为,待耎而攻之,大甚焫出之."<医宗金鉴>曰:"肺风粉刺"治疗以内服外敷相结合,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以"颠倒散,缓缓收功".又有用"犀角升麻丸治一切粉刺"(<医宗金鉴>)的记载.目前中医传统的治疗法则,皆以清肺胃湿热为主.然而在临床上取其上法者,且疗效不够理想.笔者在王冰所云"此皆阳气内郁所为"的启迪下,认为阳气者,木火使然,青春期阳气偏旺,情志易激,在女子又与冲任两经相关,当青春发育、纳食旺盛,膏粱厚味、辛辣之物,易助阳气之源.故探索新的思路,从肝经辨证论治,经临床长期验证,疗效颇佳.兹举3种证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严晓慧 《康复》2020,(1):41-41
冬季,人们的室外活动少了,蜗居时间增多,聚会应酬也随之频繁……往往给人带来些许消化不良、醉酒的烦恼。“红泥小火炉,新水煮老茶”,餐罢聚后,建议围炉品茗。一盏茶,既可醒酒消食,又能养颜健体,再抑郁阴沉的冬季,身心也会因此快活而氤氲。冬日适合饮用这些茶红茶:甘温,善养人体阳气,非常适合冬日。红茶含有丰富蛋白质与糖,生热暖腹,能增强人体抗寒能力,还可助消化、去油腻。  相似文献   

9.
<正>32通阳法通阳法针对的阳气病变是阳气不通。人之阳气,总统一身脏腑经络,运行全身,旋转气机,起着温煦、推动、营养脏腑经脉,化生精血津液的作用。阳气功能正常,可温煦、推动脏腑功能,有助于气血津液的化生和正常运行;反之,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阳气阻塞壅滞,必然使得阳气不足或功能减退,以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化生不足,代谢障碍,则容易产生水气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阻滞脏腑经脉而发病。可见,阳气不通可以贯穿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阳气不通可以导致水饮痰瘀,而水饮痰瘀又会加重  相似文献   

10.
正24吐阳法《内经》云:"下痢,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寸口脉微滑者,上实也。皆可吐之[1]。"是因为胸为阳位似天空,乃阳气汇聚之处,当邪气阻碍胸中,则必然会阻碍胸中阳气运行,使阳气壅滞阻塞。此时用吐法,一吐了之,邪气吐出于外,胸中阳气自然得舒,气机运行正常,则诸证悉去矣。《伤寒论》:"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2]。"瓜蒂  相似文献   

11.
正7活阳法活,是活灵活现的活,活的轻松,活的愉快。人体阳气本质是主动、流动不息、充满活力的。活阳法的设立必须体现阳气的这一生理特点。若阳气呆滞,最易与血水相搏,凝固体内,出现腹痛、肿块等症,活血化瘀则更易耗阳气,单纯温阳则如蚍蜉撼树,不自量力。非用活阳法以化解血水与阳气相搏不可,使得阳气贯道周流,升降出入,使血化水通,濡养脏腑经脉四肢百骸。活阳法不同于活血法。活阳法着重于阳气的流  相似文献   

12.
曹军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0):858-859
阳气生发、温煦的特性,可保持人体体温恒定不变;阳气卫外防御的功能,使人身处恶劣的环境中而不会生病。同时,阳气尚能固摄精血津液于体内,不致于亡失于外,并保证其在人体内的正常运行。是以人体阳气宜强壮而秘藏,宜通畅不宜滞结,若其郁阻于内则会诸症纷  相似文献   

13.
<正>癫狂属精神失常的疾病,癫病病因为阴气盛,阳气衰,阳不化阴,体液积留为痰,遇精神刺激而不得疏解,痰气郁结,闭塞清窍而为病。狂病病因为阳气上逆,阳有余便是火,火极生风,闭塞清窍而致狂病。《难经》:"重阴者癫,重阳者狂。《濒湖脉学.杂病脉象》"癫  相似文献   

14.
池圣杰  梁慧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33(10):2031-2035
如今人们工作压力剧增,社会竞争日益加剧,抑郁症发病率明显呈低龄化趋势且逐年上升,在治疗上,西药却存在着起效较慢、治愈率不高、副作用及戒断反应明显等问题,相较而言中医在其病的治疗上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且减少了毒副作用.而临床观察中又发现其病与机体阳气亏虚密切相关,因此文章从阳气不足入手,结合大量文献中对机体阳气及各脏腑阳气的不足与抑郁的关系进行回顾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15.
一般护理     
931178测试体沮最佳时间的探讨/董春犀刀护理学杂志,1993,8(l)·26 目前测量体温时间因受临床工作性质决定,实际都较传统体温单上标明的时间提前l~2小时.通过研究,人体体温及血压等的生理性变化,一昼夜内是有波动的,其波动以昼高夜低为特点,说明体温和血压与地球围绕太阳运转有密切关系,表明人体内的功能活动和物质代谢受自然界变化所影响。应用“天人相应”学说,亥、子、丑的时限内自然界阳气还升,而人体阳气也还升;寅卯、辰时限内自然界阳气升,人体阳气也升;已、午、未时限内自然界阳气隆,人体阳气也隆;申、酉、戊时限内自然界阳气虚降,人…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鼻炎患者"三伏"穴位敷贴8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伏”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疗效。方法:对80例确诊为过敏性鼻炎患者每年夏季初伏、中伏、末伏各1d(每隔10d贴1次)行穴位敷贴,每年贴3次为1疗程。病情轻者3个疗程,重者3~5个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通过疗效观察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3.5%。结论:选择“三伏”酷暑阳气旺盛之时,对特定穴位进行敷贴,能有效预防、治疗过敏性鼻炎在冬季发病。  相似文献   

17.
胸痹心痛病的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是该病发生的关键,其中气虚导致阳气不升是胸痹心痛病的重要病机之一。导师刘中勇教授认为益气升阳法是临床胸痹心痛病的重要治法之一,并总结该法主要针对三焦诸相关脏腑气虚阳弱所导致的胸痹心痛病,围绕补益中气、升举阳气的核心治法,以补中益气汤和升陷汤为基础方,再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配合散寒、涤痰、活血等常见治法,标本兼顾,可有效缓解本证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其预后,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阳虚气化不足是阴实内生的始动因素,内生阴实又是加重阳虚、促进阴实成形积聚发展为肿瘤的关键环节。阴寒越凝结,有形之阴实就越阻滞阳气的通达;阳气不通达,阴实越凝结,则常常容易导致瘀热内生结于阴实之中;瘀热郁于阴实之中又容易促进阴实突变而产生有形之肿瘤。这正是肿瘤常常可见到瘀热之标象,而且本质乃是阳虚气化不利、阴成形太过,在治疗上当在坎中一阳上用力,遵循"病在阳者,扶阳抑阴",先以桂枝法通阳开表,祛寒散邪,兼以化瘀清热,如此,阳气逐渐通达,阴实慢慢消散,气血一旦畅通,郁热自然消去,阳虚本质反而逐步暴露;再以四逆法扶阳抑阴,纳下归根、收工复命。阴实消弱,肿瘤又有何处附生。  相似文献   

19.
正15养阳法《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说:"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里也[1]。"说明了重视阳气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什么叫养慎呢?我的理解是平素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从饮食、起居、房事等各方面养护阳气。一时不慎,外邪入侵,马上要用  相似文献   

20.
<正>张仲景治疗阳气病变探讨至第三十六法,可以说是初步告一段落,掩卷长思,其实还有许多值得深层次进一步挖掘整理的。譬如说阳气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阳气在人体内是怎么运行的?中医崇尚阴阳平衡,为什么这里说阳主阴从?等等……这些问题实际上也一直在我脑海里打转,鄙人虽然学识浅陋,难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