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3—7岁的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CP)患儿的运动障碍特点进行分析和干预,以探讨该年龄段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CP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差异及对策。方法:对27例痉挛型脑瘫患儿(A组)及12例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B组)在人选时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应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进行测量,比较两组人选时,6个月后以及治疗前后各功能区评分的改变。结果:A组患儿在GMFM量表B区、C区、D区、E区得分及总分均较B组为高,A组患儿GMFM涉及上肢的和不涉及上肢的任务的平均分、动态任务的平均分均较B组为高,两组患儿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GMFM静态任务平均分,治疗前后各区得分和总分改变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CP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表现不同.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障碍较痉挛型为重,对于不同类型的脑瘫患儿需针对其运动障碍特点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自控训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脑性瘫痪 (简称脑瘫 )中 ,手足徐动型是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多见于有低出生体重、呼吸窘迫综合征、酸中毒、缺氧及感染等病史的婴儿。徐动型脑瘫患儿因神经系统的某些神经核 ,如脑基底核的新纹状体受到损害致新纹状体→苍白球→黑质红核→网状结构→脊髓前角的通路被阻断 ,影响对脊髓运动神经的调节 ,从而使肌张力呈动摇型 ,运动稳定性遭到破坏。1手足徐动型脑瘫的特点手足徐动型脑瘫的特点为 ,以不随意运动为主要指征 ,全身肢体活动难以用意志控制 (包括颜面肌肉在内 ) ,发声、构音器官多受累 ,常伴有语言障碍 ,上肢损害重。2临床症状患儿…  相似文献   

3.
脑瘫儿童的语言特征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各类型脑瘫儿童语言发育与构音的特点。方法 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和构音障碍检查法,对76例不同类型脑瘫儿童进行语言发育和构音能力的全面评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语言障碍见于73.1%的患儿。痉挛型双瘫患儿语言听理解与口语表达一致,语言发育迟缓和运动性构音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5.95%和48.65%,且二者常并存。痉挛型四肢瘫和徐动型脑瘫患儿听理解与口语表达发育分离,理解明显好于表达,语言发育迟缓发生率分别为90%和64.7%。徐动型、共济失调型和痉孪型四肢瘫构音障碍突出,见于所有息儿。偏瘫患儿较少发生语言问题。结论 语言障碍是脑瘫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不同脑瘫类型的语言表现各有特征性,康复时应对患儿进行认真的语言—言语评定。  相似文献   

4.
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特点与言语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侯梅  赵荣安 《中国康复》1999,14(2):86-87
对56例脑瘫患儿的构音运动和言语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治疗。结果:45例和存在运动性构音发生率为80.4%,其中徐动型、失调型、痉挛型四肢瘫患儿构音障碍发生主高且程度较严重痉挛型双瘫次之。偏瘫型则较少运动异常构音障碍;对其中45例患儿采用基础性训练、构音器官运动及构音训练后总有效率为91.0%,提示运动性构音障碍是脑瘫患儿文言语的主要问题,早期正确评价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脑瘫儿童语言障碍包括语言发育迟缓和构音障碍,是小儿脑瘫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80.4%,由于语言沟通困难,不仅影响患儿的语言及社会交往能力,也影响患儿的智力水平及社会心理发育[1].其中构音障碍足脑瘫儿童语言障碍最常见的类型,国外学者Suteliffe AG等研究发现脑瘫患儿的构音障碍是由于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言语肌肉的麻痹或运动不协调所致[2],WangYT等将构音障碍分为6种类型:痉挛型、迟缓型、失调型、运动过强型、运动过弱型和混合型[3].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部运动治疗对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5 例伴有构音障碍的脑瘫患儿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口部运动治疗,6 个月后观察其言语清晰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8%)显著高于对照组(15.6%) (P<0.001)。结论口部运动治疗对脑瘫患儿构音障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手足徐动型脑瘫的运动疗效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功能恢复的运动训练方法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采用静态姿势和动态姿势控制,头部控制能力、分离运动,平衡协调运动,肌力和肌张力改善及感觉统合等训练方法,结合指导家庭康复训练,做好心理护理等护理工作。结果显效8例(26.7%),有效11例(36.7%),进步10例(33.3%),无效1例(3.3%)。结论正确规范的早期治疗是脑瘫功能恢复的关键,合理的训练方法和精心护理是脑瘫功能恢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脑瘫患儿构音障碍语言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语言治疗对不同类型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9例脑瘫患儿分为常规训练组21例和家庭康复组28例,均予系统构音障碍康复训练,家庭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配合家庭训练,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构音障的变化。结果所有患儿的构音障碍均有改善,其中痉挛型患儿的显效率高于其他脑瘫类型;家庭康复组患儿显效率为39.3%,常规训练组显效率为14.3%,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康复疗效不同,家庭康复训练可提高构音障碍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脑瘫患儿口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与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口腔感觉运动刺激治疗法对脑瘫患儿口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对32例口运动障碍的脑瘫患儿行神经病学检查评价脑瘫类型,Gesell发育评分评价运动发育年龄.语言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口腔感觉运动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口运动评分、构音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商.结果治疗后脑瘫患儿口运动评分平均提高14.94分,明显高于治疗前(t=11.946,P<0.01);语言理解商与表达商各平均提高11.72和13.56;较治疗前亦明显提高(t值分别为5.376和7.552,P<0.01).28例(87.5%)患儿构音能力明显改善.结论口腔感觉运动刺激治疗法治疗脑瘫患儿的口运动功能和构音障碍疗效显著,对语言理解和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亦有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肺功能改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分析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肺功能改变,探讨康复评价的客观指标.方法 用肺功能仪,在平静呼吸(潮气呼吸)下检测32例脑瘫患儿的肺功能,并与30例健康儿的数据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 脑瘫患儿的通气功能和呼吸运动学指标均有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各参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存在肺功能改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言语训练对于重度痉挛型构音障碍效果分析。方法对于重度构音障碍的患者采用呼吸训练,头颈部放松训练,冰刺激训练,唇、舌、下颌训练,发音训练等言语训练,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患者的改善率为90%。结论言语训练可以改善重度痉挛型构音障碍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龄脑瘫患儿并发重度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训练的效果。方法采用冰刺激训练,唇、舌、下颌训练,发音训练,中医手法按摩等训练,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患儿的言语状况明显改善。结论言语训练可以改善大龄脑瘫患儿并发重度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intrathecal baclofen on spastic dysarthia in cerebral palsy. DESIGN: Single case study. METHODS: Functional outcome measures, including the Assessment of Intelligibility of Dysarthric Speech, were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a trial of intrathecal baclofen in an adult patient with spastic dysarthria due to cerebral palsy. The patient proceeded to intrathecal baclofen pump implantation and was reassessed after six months of continuous intrathecal baclofen therapy. RESULTS: Improvement in function including speech intelligibility was seen following the intrathecal baclofen trial. The improvement was sustained at six months post pump implantation. CONCLUSIONS: Intrathecal baclofen improved functional intelligibility of speech in a carefully selected subject. The Assessment of Intelligibility of Dysarthric Speech was found to be a useful quantitative tool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intrathecal baclofen on spastic dysarthria.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口咽腔共鸣功能是否存在显著的类型特征。方法采用声学测量,对这两类患儿核心韵母/ɑ/、/i/、/u/的第一、第二共振峰值(F1、F2)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患儿中口咽腔共鸣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1%和95%;两类患儿的/ɑ/、/i/、/u/的F1、F2值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类脑瘫患儿口咽腔共鸣障碍的发病率较高,且其口咽腔共鸣功能不存在显著的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对脑性瘫痪并发言语障碍进行诊断、功能分析和康复干预研究。方法 基于《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ICD-11)研究相关诊断,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研究相关功能分类,基于《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β-3)对言语康复进行系统分析,并制定结构化康复策略。结果 脑性瘫痪ICD-11分类为08神经系统疾病,进一步分为8D20.0痉挛型单侧脑瘫、8D20.1痉挛型双侧脑瘫(8D20.10痉挛型四肢瘫脑瘫、8D20.11痉挛型双侧脑瘫)等临床亚型;常并发的言语障碍涉及6A00智力发育障碍、6A01发育性言语或语言障碍、MA80言语障碍、MA81言语不流畅、MA82语音障碍。脑性瘫痪并发的言语功能障碍主要涉及ICF s1神经系统结构、s3涉及发声和言语的结构、b3发声和言语功能、d1学习和应用知识,以及环境和个人等多个因素;在b3发声和言语功能中,主要涉及的功能包括b310发声功能、b320构音功能和b330言语的流畅和节奏功能。脑性瘫痪言语功能的康复策略,涉及ICHIβ-3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与参与、环境因素等领域的康复治疗方法。结论 基于WHO-FICs的ICD-11、ICF和ICHIβ-3,系统构建了脑性瘫痪并发言语障碍的评估与康复方法体系,包括疾病分类、言语并发症分类,言语功能的分类、评估与康复,建立脑性瘫痪并发言语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功能分析和康复干预的方法体系和编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靳  程曼  杨国强 《中国康复》2011,26(1):28-29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瘫患儿语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7例脑瘫患儿分为电刺激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均采取常规语言训练,电刺激组同时增加面部肌群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2组均采用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法)及构音器官功能评定(主要针对口腔开合度及流涎程度)。结果:治疗6个月后,S-S法评定,电刺激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1%与68.2%,P〈0.01);构音器官功能评定,电刺激组口腔开合度及流涎程度达1~2级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与常规语言训练相结合治疗脑瘫语言障碍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