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汉市3340名中小学教师心理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中小学教师心理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小学教师心理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调查问卷,对武汉市某区所属62所中小学校的全部教师进行调查。结果中小学教师心理亚健康检出率为66.17%,<40岁青年女教师心理亚健康检出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的男教师(χ2=15.181,P<0.01)。影响该人群心理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睡眠时间不足、感到工作繁忙、没有知心朋友、对工作条件不满意、缺乏体育锻炼、对家庭生活不满意、感到事业无成就等。结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亚健康状况检出率较高。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采取各种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嫉妒心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当前大学生的嫉妒现状及嫉妒心理的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ringle自我报告嫉妒量表、特质焦虑问卷等对江西省3所高校大学生733名进行调查,并以SPSS及LISREL 8.3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嫉妒心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Bringle自我报告嫉妒量表测查结果显示,新生与老生、文科生与理科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男女、城乡、独生子女与否、贫困生与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嫉妒心理与焦虑、正性情绪、人际信任、个人评价、教养方式及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性相关,且受个人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及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外部环境通过个人的认知对嫉妒起作用,而人格则起直接的影响作用。结论嫉妒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转变教养方式,提供更多社会支持,以减少嫉妒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中生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聊城市某普通高中高一至高三年级42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的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观幸福感接近中等水平,心理健康存在轻度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压力和情绪不平衡;高中生的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之间负相关显著(P<0.01);高中生的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心理韧性通过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结论高中生的心理韧性既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又通过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浙江师范大学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浙江师范大学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探讨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严标宾等人根据《国际大学调查量表》修订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浙江师范大学一~四年级311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略高于中等水平(5分),平均得分为(5.1792±1.1458)分。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城乡变量上差异无显著性,但在家庭经济收入上差异有显著性(F=3.205,P=0.042)。结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对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东省医学类高校境外生源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以及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探讨医学类高校境外生心理健康情况。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易量表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广东省医学类高校410名境内生源以及218名境外生源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境外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低于境内生,港澳生与非港澳生主观幸福感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境外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在年龄、专业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境外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中的内外向呈正相关,与神经质以及掩饰质呈负相关;社会支持与境外生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境外生中港澳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家庭支持、内外向人格以及神经质,非港澳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掩饰质、外向、朋友支持等。结论社会支持、内外向、掩饰质以及神经质是境外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了解宁波市中学生抑郁情绪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宁波市4个地区的初中、高中抽取中学生1 939名,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调查学生抑郁情绪现状,同时调查家庭一般状况、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等.结果 宁波市中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为17.23%;无抑郁组学生在健康状况、学习成绩、伙伴关系、父母和睦程度等均优于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父母教养方式中无抑郁组父母情感温暖因子评分高于有抑郁组,父母惩罚严厉及拒绝否认因子低于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抑郁情绪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伙伴关系差、父母陪伴时间少、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父亲惩罚及母亲拒绝否认高、针对问题的解决及积极合理解释得分低、忍耐高(P值均<0.01).结论 父母养育方式对学生的抑郁情绪影响较明显.改善父母养育方式及学生的应对方式,可有效减少中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河北师范大学学生自我接纳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河北师范大学大学生自我接纳状况,为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我接纳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安全感量表、信任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河北师范大学1196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总体自我接纳(41.17±5.80)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总体自我接纳上,恋爱学生高于未恋爱学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在自我评价因子上,性别和专业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0)。大学生的自我接纳与信任、安全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有显著性相关。结论大学生的自我接纳受性别、年级、专业、是否恋爱、是否独生、城乡来源等因素的影响,人际安全、确定控制、积极应对、可依赖性和可依靠性是影响大学生自我接纳的个体内部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教师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社会支持量表对小学教师328名进行调查。结果已婚教师在情感和行为控制因子分与未婚教师差异有显著性。主观幸福感水平在不同性别、教师类型(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已婚和未婚教师间差异无显著性。总体幸福感评分与主观支持评分、EPQ-N分、经济状况呈显著相关。结论主观支持、神经质与经济状况是影响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中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选取广州市城区完全中学1所,农村初中、高中各1所,共调查在校学生1639名,以《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为调查工具,所得资料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学生亚健康状况高危检出率为10.9%,其中躯体亚健康高危检出率为13.4%,心理亚健康高危检出率为10.1%。女生、独生子女更易处于亚健康状态,15~16岁是亚健康的高发年龄段,城乡学生之间、高初中生之间亚健康状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广州市中学生亚健康相关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独生子女、小时候父亲的陪伴、学习压力、生活干扰、吃早餐的频率、每天睡眠时间、患重大疾病、性格内向、体型及朋友个数等。结论广州市中学生亚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中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南通市高中生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南通市高中生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eck抑郁自评问卷,对南通市高中生3 798名进行调查。结果高中生抑郁情绪的检出率为25.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抑郁情绪与家庭结构、同伴关系、家庭关系、年级及学校类型等变量有关。结论改善人际关系、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降低高中生抑郁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幸福感量表、自尊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北京市1118名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高中生总体平均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感与自尊量表总分呈中度负相关,主观幸福感与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总分及其8个分量表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习压力、同学关系、学习成绩、健康状况和父母关系是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论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习成绩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应把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放在找出二者的关联上,从而整合资源,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某军校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某军校998名大学生,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UCLA孤独量表、Beck抑郁问卷(BD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该军校大学生中存在抑郁情绪的占71.9%,存在焦虑情绪的占65.8%;各年级在自测健康、孤独、抑郁和焦虑方面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学生,其自测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无抑郁和无焦虑情绪的学生(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孤独与出生地、社会支持、社会资源和社会接触以及健康总体自测等因素呈负相关(P<0.05),而与抑郁、焦虑和心理症状及负向情绪明显呈正相关(P<0.05)。结论军校大学生在适应军校环境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应加强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杭州市中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7城市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控制吸烟项目组编制的调查问卷,对杭州市9所中学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相关内容调查。结果学业对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影响最大;女生的心理压力较男生大;母亲心理状态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家庭过分严格的管教方式是男生心理压力形成的重要因素。结论在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充分考虑性别差异以及母亲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市3~6岁儿童忽视状况,探讨影响儿童忽视的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州市城区9所幼儿园的957名3~6岁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城区儿童忽视发生率为11.1%。影响儿童忽视发生率的主要因素有母亲的文化程度和儿童是否为独生子女;影响儿童忽视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有母亲的文化程度、孩子由父亲或母亲照顾、是否独生子女及儿童的性别。结论广州市城区儿童被忽视现象较为严重。母亲的文化程度、是孩子的父亲还是母亲照顾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与儿童忽视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5.
壮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壮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中小学生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广西壮族中小学生814人进行调查。结果壮族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9.18%,随着学习阶段的升高,出现症状的项目数越多、程度也越重;壮族男女生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高中阶段,女生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或P<0.05)。影响壮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学习压力、成长是否顺利、睡眠情况、性别、人际关系、是否适应环境、是否有朋友、母亲教育方式和爱好情况。结论壮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采取综合性措施,以提高壮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蚌埠市高中学生的亚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选取蚌埠市某高中在校学生1409名,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亚健康状况检出率为58.34%,不同性别学生亚健康状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学生亚健康状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经常熬夜、正在减肥、缺乏体育锻炼、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不理想、睡眠不足等12项。结论蚌埠市高中学生亚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