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访了225例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分析了因抗凝不当出现急性腹痛症状的13例患者。病因为出血者10例,栓塞者3例,前者凝血酶原时间比(PRT)为4.23±2.28,后者为1.20±0.22,症状出现在术后6个月内者占10例。讨论了急性腹痛的腹部症状相同,病因、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联合乳头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 EPBD)治疗罗马Ⅳ标准中胆总管扩张型可疑胆源性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 SO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8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诊治的61例胆囊切除术后符合罗马Ⅳ标准中胆总管扩张型可疑胆源性SOD诊断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胆源性腹痛和胆总管扩张,但无明显肝功能异常并排除胆总管结石、肿瘤等可疑病变。所有患者均给予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治疗,其中31例患者给予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治疗(EST组),30例患者给予EST联合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 EPBD)治疗(联合组)。观察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术后1年影像学胆总管扩张改善及腹痛复发等状况。结果所有入组患者ERCP均获得成功,无重症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EST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腹痛评分分别为6.4±0.9、4.0±1.1、5.1±1.1,联合组患者分别为6.7±0.7、3.4±0.5、4.5±1.0,两组术后、术后1周、术后1年均有效缓解腹痛症状(P<0.05),但联合组疗效优于EST组(P<0.05)。术后EST组、联合组分别有3例(9.7%)、5例(16.7%)并发轻症急性胰腺炎或高淀粉酶血症,分别有1例(1/31,3.2%)、2例(2/30,6.7%)并发胆道感染,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EST组和联合组分别有12例(12/31,38.7%)、4例(4/30,13.3%)患者腹痛复发到术前程度,联合组腹痛完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1年胆总管最大直径EST组分别为1(3.2±1.4)mm、(12.7±1.2)mm,P<0.05;联合组分别为(13.0±1.2)mm、(10.9±1.2)mm,P<0.05;联合组明显优于EST组。结论EST联合EPBD更有效缓解胆囊切除术后罗马Ⅳ标准中胆总管扩张型可疑胆源性SOD患者腹痛症状、降低腹痛完全复发率、改善胆总管扩张状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57-61
目的 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保乳、保腋窝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 年10 月~2020 年6 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早期乳腺癌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患者81 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亚甲蓝单示踪法行SLNB 检查,在保乳治疗的基础上按治疗方法分为前哨淋巴结切除术(SLNB)组即治疗组54 例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组即对照组27 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并随访。结果 81 例患者保乳手术均取得成功,患者前哨淋巴结(SLN)全部染色并均能找到前哨淋巴结,检出前哨淋巴结数量359 枚,每例患者前哨淋巴结数量为2~6 枚,平均4.43 枚,检出率为100%(81/81),准确率为100%(81/81),假阳性率为0(0/27)。治疗组手术时间为(21.6±6.9)min、术中出血量为(8.3±2.4)mL、术后拔管时间为(2.3±0.6)d、术后总引流量为(11.1±2.0)mL,均少于对照组的(29.5±7.7)min、(27.6±2.2)mL、(5.2±0.8)d、(41.3±4.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行规范化治疗,疗效满意。中位随访时间8.1 个月,两组均无死亡,未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侧腋窝区域淋巴结均无复发。结论 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联合保乳、保腋窝手术,术后行规范化治疗,能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保腋窝手术者生存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4.
自1990年10月用硝苯毗院治疗急性腹痛以来,总共治疗5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为门诊病例,经B超、钡餐等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均确诊。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在18~62岁,平均为41岁。患者均有急性腹痛,且排除外科急腹症、妇科、胸部疾病、腹膜后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急性腹痛。腹痛病因见附表。1·2治疗方法硝苯毗院10lug咬碎后舌下合化,必要时每日3~4次。治疗的同时和过程中不用其他解痉或止痛药,无效者加用抗生素及病因治疗。1.3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用药15分钟内腹痛消失;(2)有效:用药1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08月至2016年08月收治的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94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对于所有患者临床全部选择开腹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最终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全部成功完成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临床平均手术时间为(71.49±5.75)h;患者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为(73.21±14.79)ml;患者完成手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为(20.69±4.39)h;患者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18.57±3.35)h;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32±1.69)h。完成手术后表现出切口感染症状以及表现出腹腔脓肿症状的患者7例,疾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为7.45%;临床通过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展开疾病对症治疗后,最终患者全部成功痊愈,顺利出院,切口均表现为一期愈合。结论:对于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临床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选择实施手术治疗,可以获得确切效果,在此过程中针对手术时机以及临床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技巧需要进行有效掌握,有效降低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将疾病的治愈率成功提高。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器治疗Ⅱ~Ⅳ度痔2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器治疗Ⅱ~Ⅳ度痔的适应证、方法和疗效。方法 在特制的肛门镜下采用吻合器治疗Ⅱ~Ⅳ度内痔,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22例,经TST治疗患者手术时间(16.5±4.1)min,术中出血(2.5±1.0)mL,切除黏膜面积(24.5±3.9)cm2,治愈率达95.5 %。患者(6.1±1.6)d恢复工作。术后12hVAS为2.6±1.3,术后24hVAS为3.1±1.1,第1次排便VAS为3.3±0.9,术后3dVAS为1.2±0.9,术后7dVAS为1.0±0.2;5例(22.7%)有轻度便血;4例患者(18.2%)出现尿潴留;全组无肛门坠胀感、急便感、肛周感染、脓肿、肛门失禁及吻合口狭窄等情况。 结论  TST治疗Ⅱ~Ⅳ度痔是一种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25.4±5.6)min,对照组为(37.1±6.4)min;研究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4.1±4.1)h,对照组为(31.3±4.3)h;研究组住院时间为(7.1±1.4)d,对照组为(12.1±1.9)d,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对照组为17.14%,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较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颈前路术后急性皮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易发因素、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整理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1522例颈前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5例患者术后发生急性皮下血肿,男17例,女8例,年龄41~76岁,平均57.7岁,所有患者均先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时行二次手术探查,患者神经功能采用JOA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25例患者术后3~18.4h(平均7.7±3.2h)发生急性皮下血肿,发生率1.64%,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有效,症状无恶化,术前JOA评分为11.5±1.9分,术后12.5±1.8分,术后2月14.2±1.0分,19例行二次手术探查患者,除1例死亡外,其余18例术后血肿症状及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入院时JOA评分为10.1±2.9分,出院时11.3±2.4分,术后2月为13.2±2.6分。结论: 急性皮下血肿发生迅速,但不会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恶化,保守处理对部分患者有效,紧急开放切口、二次手术是皮下血肿主要治疗方法,其对神经功能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食管癌者行胸腔镜和开胸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将确诊为食管癌38例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2组,将行三切口开胸术治疗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胸腔镜术治疗1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2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08.20±62.11mL)和术后引流量(285.22±22.08mL)较对照组(370.35±142.28mL)和(342.25±24.20mL)少,且手术用时(120.20±10.10min)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4.12±1.05d)均较对照组(58.49±12.36min)和(6.70±2.35d)短(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11.11%较对照组低,且总体健康评分(83.55±14.42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食管癌者行胸腔镜术治疗可优化临床疗效性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肠镜下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急性阑尾炎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应用传统三孔法在腹腔镜下行全阑尾切除术,观察组应用肠镜下无痛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2.9±0.3)d、腹痛缓解天数(1.4±0.6)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8.6±4.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1276.5±46.4)元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中,肠镜下无痛技术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创伤小,更利于患者的康复,费用低,且不会导致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严重脓毒症患者与非脓毒症患者使用无肝素抗凝方法进行CRRT治疗的抗凝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重症感染合并高出血倾向患者无肝素抗凝CRRT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2例重症患者进行床边无肝素抗凝CRRT治疗,根据患者原发病情况将其分成A、B两组,其中A组(合并严重脓毒症)14例、B组(非脓毒症)28例,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APACHEⅡ评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CRRT治疗过程中滤器发生凝血的时间以及组内不同APACHEⅡ评分段滤器使用寿命,探讨无肝素抗凝CRRT治疗滤器使用寿命与患者原发病以及疾病危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并总结相关护理体会。结果:A组滤器发生凝血的时间(17.3±4.4)h,B组滤器发生凝血的时间(20.5±4.6)h,其中A组中治疗前APACHEⅡ评分>25分者滤器凝血时间(16.6±4.5)h,APACHEⅡ评分<25分者滤器凝血时间(19.8±3.8)h;B组APACHEⅡ评分>25分者滤器凝血时间(18.7±3.4)h,APACHEⅡ评分<25分者滤器凝血时间(22.6±5.0)h。结论:无肝素抗凝CRRT治疗的抗凝效果与患者原发病以及危重程度相关,合并重症感染者或(和)APACHEⅡ评分高分者无肝素抗凝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早期应用疗效、CRRT应用时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重症医学科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40例,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以及CRRT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心脏术后AKI患者经CRRT治疗以后存活29例,死亡11例。存活组CRRT开始距入ICU时间12.3±4.6h小于死亡组25.3±5.0h(P<0.05),存活组CRRT持续时间85.8±36.2h大于死亡组48.6±38.2h(P<0.05),存活组AKI分期1期患者所占比例89.6%明显高于死亡组45.4%(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均下降(P<0.05),循环功能指标均改善(P<0.05),且治疗72小时后存活组中心静脉压10.4±1.9 mmHg较治疗前16.3±3.2 mmHg明显下降,平均动脉压80±9.0 mmHg较治疗前63±6.7 mmHg明显升高(P<0.01)。结论:CRRT治疗是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早期应用能改善患者的循环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腔内治疗在孤立性自发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中的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 Trials)注册的前瞻性单臂观察性研究(NCT03916965)。收集2019年4月1月至2019年9月30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支架植入治疗的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术后建议患者1、3、6和12个月时门诊随访。结果: 总计有34例患者入组随访队列,平均年龄为(54±8)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平均每例患者植入(2.1±0.6)枚支架,术后平均住院日为(2.7±1.6)d。平均CT血管造影随访时间为(2.3±1.9)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时间为(5.5±1.7)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腹痛再发。33例患者影像学随访结果显示,23例(69.7%)患者夹层完全塑形,9例(27.3%)患者部分塑形,1例(3.0%)患者无变化,且无支架移位、断裂;2例(6.1%)患者出现无须干预的支架内轻度狭窄,余患者支架通畅。结论: 腔内治疗孤立性自发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短期效果确切,有望成为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管支架置入在预防高危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行ERCP治疗的160例PEP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置入胰管支架,将其分为胰管支架组82例(放置支架)和对照组78例(未放置支架)。观察术后患者腹痛情况,监测术后3h、24h血清淀粉酶水平, 比较两组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胰管支架组术后腹痛发生率、腹痛评分[19.5% (16/82)、(1.24±0.58)]均低于对照组[43.6%(34/78)、(1.68±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胰管支架组术后3h和术后24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184.89±257.33)U/L和(268.07±344.73)U/L,均低于对照组(305.35±371.81)U/L和(465.86±639.9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管支架组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2.4%(2/82)、17.1%(14/82)]显低于对照组[11.5%(9/78)、30.8%(2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管支架置入可有效预防高危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2):57-60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对减轻术后疼痛的应用。方法 于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盘锦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患者96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未做任何止痛处理,观察组应用罗哌卡因注射液于切口下局部麻醉,比较两组术后切口的疼痛情况、下床活动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6、12、24h 的疼痛评分分别为(4.3±1.0)分、(3.5±1.2)分、(3.0±1.5)分,对照组在术后6、12、24 h 的疼痛评分分别为(5.2±1.1)分、(6.3±2.1)分、(6.0±1.8)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8.7±2.3)h、排气时间(10.7±2.1)h,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1.3±2.1)h、排气时间(12.7±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不良反应上,观察组中出现胃肠功能障碍3 例,联合止痛药物治疗2 例,对照组中出现胃肠功能障碍10 例,联合止痛药物治疗9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罗哌卡因在切口下局部麻醉可以减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索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血浆水平在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人群的临床价值,以及冠状动脉支架术对其血浆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对照组:即经冠脉造影证实无冠脉狭窄者2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患者27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 患者28例。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抽取血液标本,肝素抗凝后离心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的LP-PLA2和MMP-9的表达水平,ACS患者除入院时采集血液标本外,还于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月再采集血液标本,肝素抗凝后离心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的LP-PLA2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LP-PLA2血浆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706.00±149.91ng/ml vs 427.75±44.58ng/ml,P<0.001)和健康对照组(706.00±149.91ng/ml vs 267.69±92.67ng/ml,P<0.001),同样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MMP-9血浆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7.06±6.22ng/ml vs 2.45±1.23ng/ml,P<0.001)和健康对照组(7.06±6.22ng/ml vs 1.84±0.46ng/ml,P<0.001);2、在ACS组中,冠脉支架术后1月患者LP-PLA2和MMP-9血浆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706.00±149.91ng/ml vs 520.00±30.36 ng/ml;7.06±6.22ng/ml vs 2.52±1.54 ng/ml,均P<0.001);3、ACS患者组中血浆LP-PLA2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性(r=0.018,F=6.032,P<0.05)。结论 (1)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LP-PLA2和MMP-9水平升高,提示LP-PLA2和MMP-9作为炎症因子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2)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的LP-PLA2和MMP-9水平有显著相关,提示二者可以联合作为ACS的生物标记物;(3)ACS患者PCI术后LP-PLA2和MMP-9下降,提示ACS患者经积极冠脉PCI治疗后,冠脉病变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后患者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腺外科接受LC患者,患者年龄>18岁,排除恶性肿瘤。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包括病程、基础疾病、既往手术病史、术前检查;手术相关资料包括中转开腹、胆道损伤、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通过电话回访对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3例患者中,男性84例(48.55%)、女性89例(51.45%),平均年龄54.12岁,平均发病时间(36.24?73.62)个月。术后GSRS评分较术前降低(0.53±0.87 vs 2.92±2.60,P<0.05)。患者术前出现腹痛症状110例(63.85%),术后16例(9.25%, P<0.05);术前恶心和呕吐38例(21.96%),术后2例(1.20%, P<0.05);上腹部不适术前35例(20.23%),术后1例(0.58%,P<0.05);腹胀术前41例(23.7%),术后11例(6.36%, P<0.05);术后腹泻发生26例(15.36%),较术前增加14例(P<0.05)。结论:LC术后患者胃肠道症状明显改善,通过GSRS可以全面和直观分析患者上述症状在手术前后变化,对于术后腹痛未全部缓解、腹泻症状病例增加的原因需进一步大样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腹腔镜在急性解释性胆囊炎患者中的最佳治疗时机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8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时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早期治疗组和延期治疗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客观指标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早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0.4±15.7)min、术中出血量为(32.5±11.5)ml、术后胃肠通气时间(4.7±1.6)d,与延期组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延期组有3例感染、2例脏腑粘连病例,对照组有1例脏腑粘连病例,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治疗能够降低患者创伤,降低术中转开腹的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房室结改良术后某些患者出现的心悸,心前区不适,早搏等症状的机制。方法:采用多采样率的线性小波转换技术,将时域心电信号转换为频域心电信号,对3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术前、术后体表心电QRS波进行分析,观察高频成分、甚高频成分及上限频率的变化。结果:术后上述指标均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依次是1058±0323,0778±0238,0535±0246,0380±0121,27683±20114,205774±18431Hz,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手术后高频心电成份增多是房室结改良后暂时性的心室电活动紊乱所致,术后出现的症状与手术对心血管系统的刺激、手术创伤、机体应激及个体反应的敏感性有关。对那些症状明显,持续时间较长者,可用β 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高爽  李丽  柳瀚元  李艳华  吴晶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2):1333-1336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HL-S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 年 1月至 2017 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HL-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生长抑素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和对照组(生长抑素),每组各40例,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腹痛消失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生化指标(血淀粉酶及血钙恢复正常时间)、血液粘度指标[血甘油三酯(TG)、全血高切粘度值、全血低切粘度值]、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因子[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血淀粉酶及血钙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2.96±1.53)、(4.72±1.58)、(5.28±1.09)、(5.45±1.31),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15d后观察组血清TG、全血高切粘度值、全血低切粘度值、血NO、血ET-1水平分别(6.58±1.78)、(5.66±0.72)、(10.54±0.98)、(77.19±15.89)、(90.79±21.08),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生长抑素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降低血粘度、保护患者内皮细胞功能,改善HL-SAP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