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及同期19例尸体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两组热缺血时间及冷缺血时间、受者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肾功能.结果 两组手术过程均顺利,亲属活体供肾组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术后6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亲属活体供肾组和尸体供肾组分别为0.0%和15.8%(P<0.05);术后6个月内的肾功能,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组明显优于尸体供肾移植组(P<0.01).结论 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同期尸体供肾移植.  相似文献   

2.
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119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总结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119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对照同期234例尸体肾移植受者,比较两组供肾热、冷缺血时间、供肾血管长度、植肾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供受者HLA错配率、术后3 d血肌酐下降速度、DGF发生率、急排发生率、1年人/肾存活率.结果 亲属活体肾移植组供肾血管长度、供肾热、冷缺血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HLA六位点法错配率、DGF、急排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尸体肾移植组(P<0.01),而手术时间、术后3 d血清肌酐下降速度、1年人/肾存活率亲属活体肾移植组均明显大于尸体肾移植组(P<0.01).结论 亲属活体肾移植的近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尸体肾移植,远期(>1年)的临床效果比较有待进一步追踪观察.在有条件、技术成熟的移植中心亲属活体肾移植是患者家族内自救互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除术的临床经验和安全性。[方法]10例供者进行手辅助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除术,术前对供者进行全面评估,常规移植给受者,观察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供肾热缺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供受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的手术均顺利完成,6例患者切取左肾,4例患者切取右肾,供者术中出血量(116.7 75.3)mL,供肾热缺血时间为(159.8 80.2)s,手术时间为(207.5 80.6)min,术后肾周引流管引流量为(138.0 217.1)mL,平均住院时间为(10.5 4.3)d,供者术前肌酐为80.6μmol/L,术后1周的肌酐为110.4μmol/L,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逐渐降至正常。供者术后出现上腹疼痛1例和术后发热1例,1例受者肾功能延迟恢复,其余受者顺利恢复。[结论]手辅助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除术对供者影响小,是一种安全、可靠且可能广泛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肾移植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对6例亲属供体采取手助腹腔镜活体左肾切取,均经腹膜后途径。观察并记录肾切取手术时间、供肾热缺血时间、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及供者的康复情况。结果:供肾切取手术时间平均150min;热缺血时间平均3.5min,移植肾恢复灌注后排尿时间平均82s。供者术后1月内恢复正常生活。6例受者随访3个月,尿量和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手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易于掌握、手术时间短;供肾热缺血时间短;供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供肾切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后腹腔镜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治疗复杂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自2011年7月至2015年3月期间接受后腹腔镜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的2例复杂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为44岁女性,1例为54岁男性,损伤原因均为输尿管镜行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取石过程中发生的输尿管撕脱伤,术前均行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两例患者均行后腹腔镜供肾切取,采用侧卧折刀位放置3个Trocar(套管针)的技术,女性患者选取右侧下腹部Gibson切口取肾,男性患者选取左侧腰部纵行切口取肾,将切取的肾移植于右侧髂窝,取肾过程中采用Hem-o-lok夹处理肾动静脉。结果:女性患者于输尿管损伤后4 h接受手术;男性患者于输尿管损伤后2年接受手术,术中发现严重的肾周和肾门周围粘连。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移植后肾功能迅速恢复,均行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再植。切取自体肾热缺血时间分别为3和5 min,总手术时间分别为185和246 min,估计失血量分别为70和200 mL,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例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在治疗复杂医源性长段输尿管损伤时,后腹腔镜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是肾切除术或肠代输尿管术有效的替代方式;在有丰富腹腔镜手术和肾移植术经验的中心,后腹腔镜供肾切取自体肾移植术治疗复杂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切口选择,并比较前肋缘下切口经腹及经腹膜外两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方法 将68例活体亲属肾移植供肾切取术分为两组:斜卧位肋缘下切口腹膜外途径取肾术42例为观察组,平卧位肋缘下切口经腹途径2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供肾热缺血时间、肾动脉长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腹腔路径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技术的方法以及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5月及8月分别对1例58岁的父亲和1例50岁母亲供肾亲属肾移植的供者实施经腹腔路径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并随访.结果:手术用时分别为130 min和110 min,出血量各50 ml,热缺血时间30 s和2 min;肾动脉长度分别为4.0 cm和3.5 cm,肾静脉长度各为3.0 cm,开放血流后30 s和10 s供肾泌尿,2例供者术后肾功能正常,均7 d拆线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受者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经腹腔路径腹腔镜活体供肾切除术可以满意解剖肾血管和保留足够长的输尿管,而且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供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已成为终未期肾脏疾病的唯一治疗方法,腹膜后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除术,对腹腔干扰小,不易造成腹腔脏器损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同时供肾者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康复快。供体的热缺血时间可以缩至最短,费用低。我院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通过腹膜后腹腔镜下活体取肾6例,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附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更完善的活体供肾的切取方式。方法:对1例母亲供肾亲属肾移植的供者实施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并随访供受体1个月,结果:供肾者无明显并发症,术后住院及恢复工作时间明显缩短,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受者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活体供肾切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院从1978年以来,已开展肾移植手术2218例,并首次在我省成功运用腹腔镜亲属活体供肾切除术,即微创手术。此手术特点创伤性小、安全性高、恢复快。腹腔镜活体供肾切除术对腹壁和腰部的神经、肌肉损伤小、对腹腔内脏器干扰轻微、切口愈合好,无损伤腹部美观。亲属肾移植提高了供体和受体问的相容性.排斥反应少,减少术后免疫抑制药物的用量,存活时间长。腹腔镜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术,将成为另外一种途径及外科发展的一大趋势。针对此手术的特点及其特有的并发症,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供肾切取术(RPLDN)与传统开放活体供肾切取术(ODN)在活体供肾切取术中临床应用.方法 对45例供者采用后腹腔镜供肾切取术的22例,传统开放取肾手术的23例,所有供受者随访3~24月,分析资料进行比较总结.结果 RPLDN与ODN相比较: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分别为75±35 min与65±26 min,p>0.05),术中出血亦较少(分别为150±50 ml与110±40 ml,p>0.05),RPLDN供肾热缺血时间相对较长(分别为107±34 s与20±5 s,P>0.05),所取血管长度较短(供肾动脉3.8±1.6 cm/4.2±0.6 cm,P<0.05;供肾静脉2.5±1.3 cm/3.5±0.8cm,P<0.05);供者术后恢复方面,RPLDN的供者术后下床时间较早(分别术后3±1 d与术后5±1 d,P<0.05).肾移植术中血管开放后供肾均在1 min内泌尿,RPLDN术后1周出现排斥反应1例,肾功能恢复延迟(DGF)1例.ODN受者术后1月出现急性排斥1例,其余均在术后3 d血清肌酐恢复至正常.所有供者术后7 d伤口拆线后均出院.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亲属供肾切取临床应用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但是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对供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影响肾功能等优势,更能促进亲属肾移植的开展,增加供肾来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遥控ZEUS手术机器人系统进行活体猪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操作要领.[方法]使用ZEUS系统进行5例(10侧)猪肾切除术,记录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前准备时间为30~150 min,平均45 min;手术时间为50~110 min,平均为75 min;出血量为10~30 mL,平均为16 mL.本组手术一例发生肾包膜损伤,未发生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遥控ZEUS手术机器人系统行活体猪肾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术野更清晰,操作更精确和远程手术的优势.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规范的培训是应用手术机器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中国首例单孔多通道经腹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进行相关术前评估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尝试进行中国首例单孔多通道经腹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探讨该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总结操作经验。方法 2011年11月9日,我科完成1例单孔多核通道(TriPortTM)经腹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左侧)切取术。供者,女,59岁,体质指数(BMI)21.6 kg/m2,术前血肌酐45μmol/L。术前核素(99mTc-DTPA)肾功能检查:左肾50 ml/min,右肾56 ml/min。受者,男,41岁,BMI 19.5 kg/m2,与供者为母子关系,术前血肌酐1 446μmol/L,因"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期)"拟行肾移植术。取脐水平线上方经腹直肌纵行切口约5 cm,供肾动静脉及肾脏完全游离后,在髂血管水平离断输尿管和生殖静脉,将肾脏装入取物袋(EndoCatchTMBag),分别离断肾脏动静脉后,迅速将标本经原切口取出。结果在不增加任何额外切口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10 min,术中出血50 ml,热缺血时间3.8 min。供肾动脉长度3.6 cm,静脉长度4.5 cm,输尿管长度13 cm。皮肤切口关闭时长度为5 cm。供肾移植术中再通血流后,色泽良好,20 s后即有尿液排出。供者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分别为2.5/10、1/10、0/10,术后未使用任何止痛药物,第4天出院,无任何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受者术后12 h、24 h、2 d、3 d、4 d、5 d、6 d、7 d、出院前、术后1个月血肌酐分别为:475、282、148、145、117、100、103、98、80、84μmol/L,恢复顺利,术后第10天出院。结论初步经验表明单孔多通道经腹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术安全、可行、有效。术后供者疼痛轻,恢复快,切口小,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但目前完成的病例数较少,仍需进一步临床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活体供肾亲属肾移植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腹腔镜取肾活体亲属供肾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结果经术后2-50月随访,8例供者均无并发症出现,术后7~10d出院.8例受者肾移植术后恢复迅速,移植肾功能稳定.结论腹腔镜活体取肾安全可行,活体亲属肾移植的存活率要高于尸体肾移植.活体供肾是一较好的供肾来源.  相似文献   

15.
古海荣  卢惠珍 《中外医疗》2009,28(23):116-116
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取肾,克服了开放式活体供肾取肾的缺点,具有切口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本文总结8例后腹腔镜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手术的临床护理措施,为肾移植供,受者顺利康复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捐献(livingdonor,LD)与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eceaseddonor,DD)肾移植的短期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并研究不同活体供肾获取方式对短期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80例受者,其中LD肾移植16例,DD肾移植64例;另选取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行LD肾移植术的29例受者,其中活体肾移植根据供肾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D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和开放活体供肾切取术,其中后腹腔镜组16例,开放手术组13例。观察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透析方式、透析时间、术前及术后(3d、7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血肌酐、冷缺血时间(cold ischemia time,CIT)、热缺血时间(warm ischemia time,WIT)、术后住院时间、移植肾恢复及存活情况。结果 LD组受者年龄显著小于DD组(P<0.05),透析时间、术后住院时间、CIT、WIT均显著短于DD组(P<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92例肾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实验组采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结果实验组肾缺血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在局限性肾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7例局限性肾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组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镇痛药物应用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肾细胞癌患者94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肾脏平均缺血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复发、生存情况,并比较手术前后尿肌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肾脏平均缺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观察组尿肌酐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出院后随访12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病例,且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肿瘤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肾脏平均缺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且对肾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下床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下床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