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巨细胞病毒(HCMV)属于疱疹病毒β亚家族,感染率高,分布广泛,原发感染后不易完全清除,导致长期的潜伏感染。自然杀伤(NK)细胞在抗病毒感染固有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HCMV长期潜伏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逃避NK细胞的杀伤,其免疫逃避机制十分复杂,如编码宿主基因同源物、微小RNA等。本文综述近年来对HCMV逃避NK细胞免疫机制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和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观察了i-RNA对CM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和血浆干扰素(IFN)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i-RNA治疗组NK细胞治性治疗后比治疗前平均增加了16.63±10.47%,血浆IFN效价治疗后比治疗前增加了17.3±5.85u/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证明抗CMV的i-RNA对新生儿外周血NK细胞活性和血浆IFN水平均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固有免疫在丙型肝炎的致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不同的固有免疫细胞中,在肝脏中含量丰富的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在HCV感染中的作用近年来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对HCV感染与NK细胞介导的抗病毒固有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固有免疫在丙型肝炎的致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不同的固有免疫细胞中,在肝脏中含量丰富的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在HCV感染中的作用近年来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对HCV感染与NK细胞介导的抗病毒固有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儿童喘息发作可能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选取5岁以下CMV感染喘息患儿25例,测定血清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因子IL-10、IL-6、IL-17表达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20例同年龄段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MV感染喘息组血清IL-10降低,IL-6、IL-17升高,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降低、CD8~+T细胞、CD19~+B细胞百分比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MV感染喘息儿童存在Treg/Th17失衡、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推测Treg/Th17失衡及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CMV感染后儿童喘息发生发展重要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是一种杀伤细胞,其杀伤作用的特点是不需事先致敏、不依赖抗体和补体,所以称之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最初由Takasugi等人发现,1973年他与他的同事用一些肿瘤细胞作为靶细胞,研究肿  相似文献   

7.
脓毒症是感染所致的器官功能障碍, 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 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 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固有免疫是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自然杀伤(NK)细胞是参与脓毒症固有免疫调节的重要细胞, 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诱导凋亡以及介导细胞毒作用等方式在脓毒症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 在脓毒症起病早期NK细胞的改变与疾病预后有关。因此, 进一步研究NK细胞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可以为脓毒症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病情识别和预后的改善。本文就脓毒症期间NK细胞的作用及变化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对NK细胞功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质粒JC1-Flag2体外转录得到的HCV感染性颗粒(HCVcc)以MOI4.8感染Huh7.5细胞(Huh7.5-HCVcc),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得到的NK细胞进行共培养。与Huh7.5-HCVcc细胞共培养前后,采用ELISA法和MTT比色法分别检测NK分泌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10的水平和细胞杀伤活性,以评估HCV感染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与MOI4.8的Huh7.5-HCVcc细胞共培养,NK细胞分泌IFN-γ、TNF-α和IL-10水平受到抑制,其中IFN-γ在共培养6 h(P0.001)、9 h(P0.001)、12 h(P0.001)受到显著抑制,TNF-α在共培养6 h(P0.001)、9 h(P0.001)、12 h(P=0.001)受到显著抑制,IL-10在共培养6 h(P0.001)、9 h(P=0.006)受到显著抑制;且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10的功能均在共培养6 h受到的抑制效应最大,平均抑制率分别为24.1%、20.7%和24.3%。NK细胞杀伤活性在共培养6 h(P=0.023)受到抑制,平均抑制率为16.6%。结论在体外与MOI4.8的Huh7.5-HCVcc细胞共培养,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10)和细胞杀伤功能均受到抑制,且在不同时间点受到的抑制程度不同,提示NK细胞在HCV感染的不同阶段可能起到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然杀伤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杀伤 (NK)细胞是一种独特的淋巴细胞 ,形态上像大颗粒淋巴细胞 ,但缺乏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或T细胞受体。NK细胞有表面受体 ,能接受周围环境的各种信号 ,决定对外来病原体和肿瘤细胞的反应。NK细胞能够杀死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 ,在肿瘤免疫监视和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NK细胞通过产生效应分子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和向其他免疫系统传递重要信息。NK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作用的体外研究很多 ,但临床应用仍处于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10.
自然杀伤(NK)细胞是一种独特的淋巴细胞,形态上像大颗粒淋巴细胞,但缺乏膜表面免疫球蛋白或T细胞受体。NK细胞有表面受体,能接受周围环境的各种信号,决定对外来病原体和肿瘤细胞的反应。NK细胞能够杀死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在肿瘤免疫监视和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NK细胞通过产生效应分子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和向其他免疫系统传递重要信息。NK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作用的体外研究很多,但临床应用仍处于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对脐血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和3H-TdR释放法从T细胞增殖,NK细胞杀伤活性, CTL杀伤活性三个方面来探讨IGF-I对脐血免疫活性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1)IGF-I能明显增强PHA刺激的脐血T细胞DNA合成,促进其增殖(P<0.001).(2)IGF-I能明显增强脐血NK细胞的基础杀伤活性和IL-2激活的NK细胞杀伤活性(P<0.005),经IL-2和IGF-I联合处理后,脐血NK细胞杀伤活性接近IGF-I处理后的年长儿NK细胞杀伤活性(P>0.05).(3)IGF-I能明显增强脐血CTL的杀伤活性(P<0.05).结论 IGF-I对多种脐血免疫活性细胞均有正性调节作用,可望将其作为一种免疫刺激剂应用于临床,但因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网络的复杂性,需作进一步研究以阐明其具体机制,为广泛应用于临床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异源反应性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能介导有效的抗白血病作用(GVL),降低复发率.目前认为NK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S)特异性识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或HLA)1类分子,靶细胞不表达NK细胞抑制型KIR的HLA配体时即被杀伤.现就KIR的结构、功能、基因表达及KIR与配体的关系,GVL效应的产生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对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 BA)患儿Kasai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和山西省儿童医院确诊为BA并行Kasai手术治疗的患儿。根据有无CMV感染, 分为CMV阳性组和CMV阴性组;其中CMV阳性组患儿根据抗病毒治疗情况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随访截止日期为2021年10月10日, 随访时间2~34个月。收集资料并分析CMV感染对BA患儿Kasai手术后黄疸清除、胆管炎发生情况及自体肝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共纳入91例BA患儿, 其中CMV阳性组35例, CMV阴性组56例。CMV阳性组中治疗组26例, 未治疗组9例。CMV阳性组较CMV阴性组手术日龄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V阳性组与CMV阴性组白细胞比例不一致, CMV阳性组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 AST)显著高于CMV阴性组[244.00(195.00, 341.00)比185.00(126....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宫内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特点,我们对24例母亲孕早中期CMV-IgM阳性,而新生儿生后一周内CMV-IgM阴性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显示其中5例仅以心肌受损为主要表现,如心动过缓、心肌酶明显异常等。提示应更加重视妊娠晚期CMV感染对胎儿的影响,心肌受损可以是宫内CMV感染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12与感染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异二聚体细胞因子(CK),主要由抗原递呈细胞(APCs)产生,在介导对原虫、胞内菌、真菌、病毒等病原的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其作用包括:诱导静止及活化的天然杀伤细胞(NK)及T细胞产生γ干扰素(γ-IFN);促进NK及T细胞的增殖;增强NK的细胞毒作用;促使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成熟。IL-12是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先天免疫及后期特异免疫的桥梁,它的产生在CK网络中受到正负反馈机制的调节。宿主防御各种感染的过程中,IL-12起保护作用的同时于某些疾病状态下也有不利作用。因此,IL-12很有希望应用于适当条件下各种人类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是活化T细胞和自然杀伤(nature killer,NK)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种细胞因子(Ⅱ型干扰素),是Ⅰ型辅助T细胞(Th1细胞)的标志性细胞因子,在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机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胆道闭锁是由各种刺激因素引起的一系列免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急性乙型肝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是非细胞致病性的。肝脏的损害是感染的肝细胞免疫溶解所致。在炎性浸润性细胞中,有自然杀伤(NK)和细胞毒性T细胞。在肝细胞表面有、病毒抗原。这些抗原协同Ⅰ类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MHC)蛋白质,使这些细胞成为细胞毒性T细胞溶解的靶细胞。对慢性HBV感染病人的研究提示,乙型肝炎核心(C)和e抗原是免疫系统主要的靶抗原。肝细胞通常只表达微量Ⅰ类MHC糖蛋白,但在急性HBV感染早期,随着干扰素  相似文献   

18.
自然杀伤(NK)细胞能溶解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细菌和预先没有致敏的正常细胞,如果这些细胞在保护机体对抗感染方面是一种早期的重要防御机制。那么在免疫系统成熟之前对婴儿的保护尤其重要。该研究测定了早产极低体重儿(VLBWI)、足月儿和成人的NK活性、NK细胞表型。对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γ—IFN)的生成和反应能力。发现NK活性在VLBWI比足月儿和成人为低。  相似文献   

19.
儿童NK/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及其与EB病毒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儿童NK/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与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方法NK/T细胞淋巴瘤5例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CD45RO、CD3ε、CD56、CD20、T细胞内抗原(TIA-1)、丝氨酸蛋白酶-粒酶B(Granzyme B)确定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及EBV潜伏膜蛋白(LMP-1),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BV编码的RNA(EBER1/2)。结果NK/T细胞淋巴瘤5例CD45RO、CD3ε、TIA-1和Granzyme B全部阳性,CD56阳性2例,CD20全部阴性。EBER1/2阳性4例,LMP-1阳性3例。结论EBV感染与儿童NK/T细胞淋巴瘤关系密切,EBV感染在儿童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婴儿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母乳喂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细胞病毒(简称CMV)感染极为普遍。产时经产道接触带病毒分泌物,产后母乳排毒,母婴接触及输血等是婴儿获得性CMV感染常见的传播途径。本文用尿病毒分离对107例母乳喂养儿和86例牛乳喂养儿进行CMV感染调查,以了解获得性CMV感染与母乳喂养的关系。并随访感染者尿排毒动态、血清学改变及临床特征。调查对象及分组一、调查对象1985年2~4月在成都市三所医院出生的193例生后1周内尿CMV分离阴性、未接受输血、至1~2月龄时正常婴儿的尿作CMV分离,其母193人血作CMV补体结合抗体(CMV-CF-Ab)检测,其中107例哺乳者作乳汁CMV分离。二、分组188例母血清CMV-CF-Ab阳性婴儿按喂养方式、母乳CMV分离结果分为3组:母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