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永高  杨萍 《广西医学》2006,28(10):1503-150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肝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31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伴有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性肝损害发生率为13.29%;肝功能异常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组(P〈0.001);肝功能异常组发生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经降糖等治疗,肝功能异常组患者的肝功能明显好转(P〈0.05)。结论高血糖、高血脂和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酮症酸中毒等因素是导致2型糖尿病性肝损害的重要因素,较好地控制血糖是改善2型糖尿病性肝损害患者肝功能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方润婷  郭德康  袁庆春 《吉林医学》2013,34(18):3654-3654
目的:对小儿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病因、临床表现及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60例肝功能异常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小儿肝功能异常原因较多,病毒感染是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有21例,细菌感染14例,支原体感染8例,药物损伤有8例,其他原因有9例。患儿临床表现不十分明显,少有呕吐、腹泻、恶心、厌食、腹水、黄疸等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患儿8例痊愈,11例好转,1例无效;中度患儿里13例痊愈,19例好转,2例无效;重度患儿2例痊愈,3例好转,1例无效。治疗以痊愈和好转患儿最多。结论:引起小儿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是感染以及药物损害,及早进行检查治疗可以减少对患儿的危害,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3.
沙莉 《肝博士》2006,(1):31-33
肝功能异常常表现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只要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转氨酶就可从肝细胞中释放到血中。目前保肝降酶中药制剂有联苯双酯、强力宁、甘利欣、甘草甜素、水飞蓟素;西药有凯西莱、阿拓莫兰、易善复、促肝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4.
陈群伟  郑晓青  常春阳  单双双  舒琦瑾 《浙江医学》2017,39(12):976-978,100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309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后肝功能情况分为肝功能异常组123例、肝功能正常组186例;比较并分析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征,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化疗后肝功能异常首次出现时间多数在化疗第1~4个周期,占96.7%。化疗所致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分级以1级(69.9%)为主,肝损伤类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肝功能异常患者因肝损伤延迟化疗占2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脂肪肝、高脂血症、肝脏转移是恶性肿瘤化疗后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OR=2.410、1.756和2.182,均P<0.05),预防用药是保护因素(OR=0.551,P<0.05)。结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合并脂肪肝、高脂血症、肝脏转移会增加化疗后肝功能异常发生的风险,而化疗期间预防用药可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5.
18例成年人麻疹心电图、肝功能异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本文18例成年人麻疹均伴有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及心电图异常,且均排除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既往无心脏疾患。经抗病毒、保肝、营养心肌药物等综合治疗,肝功能恢复,心电图正常。出现肝功能损害、心电图异常的原因与疾病早期误诊为感冒,给予激素类药物退热,未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6.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本文18例成年人麻疹均伴有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及心电图异常,且均排除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既往无心脏疾患。经抗病毒、保肝、营养心肌药物等综合治疗,肝功能恢复,心电图正常。出现肝功能损害、心电图异常的原因与疾病早期误诊为感冒,给予激素类药物退热,未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后肝细胞凋亡及坏死在急性肝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复制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的大鼠创伤模型,采用 Annexin-V-Flous、碘化丙锭(propidium iodid,PI)双标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创伤后各时间点肝细胞凋亡与坏死的数量变化,结合光镜、电镜和电泳观察细胞凋亡与坏死,并与肝功能变化相比较。结果创伤后早期肝细胞即发生凋亡和坏死,坏死肝细胞的数量进行性升高,与肝功能变化显著呈正相关;凋亡肝细胞在创伤后3h达高峰,部分凋亡肝细胞发生继发性坏死,其数量与肝功能变化显著正相关。结论肝细胞坏死与凋亡是严重创伤后肝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坏死肝细胞是肝功能损害的直接因素,凋亡肝细胞通过发生继发性坏死加重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功能异常已为大家所熟知,但非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功能异常却令许多患者和临床医生困惑。这时,我们应该注意另一种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的肝脏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后肝细胞凋亡及坏死在急性肝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复制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的大鼠创伤模型,采用Annexin-V-Flous,碘化丙锭(propidium iodid,PI)双标法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创伤后各时间点肝细胞凋亡与坏死的数量变化,结合光镜,电镜和电泳观察细胞凋亡与坏死,并与肝功能变化相比较。结果:创伤后早期肝细胞即发生凋亡和坏死,坏死肝细胞的数量进行性升高,与肝功能变化显著呈正相关,凋亡肝细胞在创伤后3h达高峰,部分凋亡肝细胞发生继发性坏死,其数量与肝功能变化显著正相关。结论:肝细胞坏死与凋亡是严重创伤后肝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坏死肝细胞是肝功能损害的直接因素,凋亡肝细胞通过发生继发性坏死加重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
肝脏是体内重要器官之一,肝细胞除了具备一般细胞所共有的代谢途径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代谢功能。由于肝功能的多样性,所以一种肝功能试验往往只反映肝功能的某一侧面,但是肝脏病常是几种病变重合的结果,因此,了解肝脏病变与肝功能试验之间的关系,才能较正确的选择试验项目。肝脏病变大致分为肝细胞损害,间质反应,胆汁淤滞,局限性肝损害及肝血管系统损害五种。急性肝炎时,以肝细胞受损为主要病变,但还可出现以炎症反应为主的间质反应以及程度不同的胆汁淤滞;脂肪肝时,肝细胞的脂肪性变为主要病变;肝硬化时,纤维增生和肝脏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病变,但他们都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和肝功能降低。多数的肝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讨论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特点,使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肝功能异常与临床特点的联系,进而使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肝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371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共115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30.99%。1级肝功能异常患者98例,占所有肝功能异常的85.22%。共进行规范化疗2210个周期,平均5.96个化疗周期,符合肝损伤诊断的共21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相关因素分析显示长期饮酒、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化疗过程中出现2级以上消化道反应时为胃癌术后患者化疗性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OR=2.662、5.559、1.841,P均<0.05),预防性应用保肝药物是保护因素(OR=0.442,P<0.05)。结论 本研究中长期饮酒、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2级以上消化道反应是胃癌术后患者化疗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保肝药物是保护性因素,建议针对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预防性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静脉吸毒人群中HIV/HCV/HBV感染者肝功能损害表现。方法 采某戒毒所静吸吸毒人群中感染HIV/HCV/HBV的血清 12 4份 ,分三组 ,HIV/HCV45份 ,HIV/HCV/HBV3 4份 ,HBV/HCV45份。用ELISA法查抗 -HIV ,HBV -M ,抗 -HCV ;PCR法查HBV -DNA和HCV -RNA ,同步用日立 760 0 -0 2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常用的七项肝功能生化指标AST ,ALT ,ALB ,ALP ,GGT ,LDH ,m -AST。结果 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AST ,ALT ,m -AST。三种病毒共感染中者以HIV感染肝功损害显著 ,HBV感染中 79%抗HBs ,HCV感染中RNA 者肝功异常明显 ,三组共感染病例肝功异常指标无显著差异 (方差分析 ,P >0 .0 5 )。结论 ALT ,AST ,m -AST是反映早期肝损害的指标 ,HIV是非嗜肝病毒 ,其引发的肝功能异常与静脉吸毒导致肝损害有关。三种病毒单感染或共感染致肝功异常主要威胁是HCV ,病毒间的相互作用与肝损害表现决定病情发展中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肝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35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肝功能指标,对肝功能异常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约10.6%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存在轻重不等的肝功能异常,婴幼儿以及夏秋季节更易出现,而上、下呼吸道感染差别不明显。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易并发其他系统或脏器的损伤,临床应重视急性呼吸道感染出现的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成人呼吸道病毒感染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112例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肝功能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价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 112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患者中,其中90例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占80.36%;肝功能异常主要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为主;呼吸道感染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均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成人呼吸道病毒感染容易并发肝功能异常,临床应重视呼吸道病毒感染出现的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5.
陈远能  蒙碧辉 《广西医学》1998,20(2):158-160
通过检测51例肝硬化病人的口服葡萄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OGIRT)结果表明OGTT,OGIRT曲线异常发生率与肝功能分级有关,而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无关,故此我们认为,肝源性源耐量异常及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释放延迟与肝功能损害有关,而与门脉高压程度无关,肝细胞损害是导致上述病理生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因为肝脏能针人体摄入的食物进行分解、合成、加工、解毒.功能一旦失调就会发生疾病. 1 药物性肝损害的分类 1.1急性药物性肝病 肝功能异常持续时间不超过3个月,为"急性肝损伤",临床上一般以第一次发病,肝功能异常持续半年以内的肝损伤.急性药物性肝病又可分为急性肝细胞型(包括肝细胞型、脂肪肝型)、急性肝内淤胆型、混合型.  相似文献   

17.
肝源性低血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是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之一是维持血糖恒定,当肝脏出现轻度损害时,由于肝脏的代偿能力较强,血糖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当肝脏出现严重病变或慢性病变时,由于正常肝细胞的大量破坏,肝功能损害严重,就可能引起糖代谢紊乱[1],可以是肝源性低血糖,也可以是糖耐量异常,甚至引起肝源性糖尿病.本文就肝源性低血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肝功能异常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20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地分析和总结患儿一般临床资料以及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C-反应蛋白、降钙素、血沉、肝功能、心脏彩超、腹部B超等相关检测指标,依据肝功能是否损害分为肝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结果 220例川崎病患儿中,肝功能正常组156例,异常组64例;45例患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在200IU/L以内,占70.3%。肝功能异常组血小板和降钙素原均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抵抗在肝功能异常组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异常组住院平均天数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ALT、CRP、PLT增高是IVIG无反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小板、降钙素原增高是川崎病肝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合并肝功能异常的川崎病与正常组相比住院时间更长,且出现IVIG抵抗的危险因素更高。  相似文献   

19.
将甲状腺功能减退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致病因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常见慢性肝病,患病比例逐年上升(有报道为人群的30%~40%),是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非酒精性脂肪肝可引起一系列组织学改变,包括单纯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细胞脂肪坏死,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纤维化,可促进肝病的进展和并发症(肝功能衰竭和肝脏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62例带状疱疹患者中的11例有肝功能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并经统计学分析,表明带状疱疹引起肝功能损害的机会明显高于其它皮肤病.提示带状疱疹病毒可经血行播散,引起一过性带状疱疹性肝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