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式周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取耻骨联合上两横指处腹壁横切口 ,切开皮肤 ,钝性撕开皮下脂肪层、筋膜层至皮肤两角外约 4~ 5cm ,形成外小里大的“倒碗形”切口 ,钝性撕开腹膜 ,不分离子宫膀胱反折腹膜 ,在疏松反折腹膜上约 2~ 4cm处横形切开子宫全层 ,依次娩出胎儿、胎盘。采用Ⅰ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子宫切口全层 ,间断加固 ,不缝合腹膜 ,Ⅰ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筋膜层 ,4号丝线间断褥式缝合皮肤、皮下脂肪 3针 ,对合皮缘后 ,6把组织钳夹持 5min去除。并与同期传统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式周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少 ,术中娩头容易 ,术后病率低 ,疼痛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改良式周氏剖宫产术减少了手术步骤 ,术后并发症少 ,住院时间短 ,保证了母婴安全 ,利于产妇身心健康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式周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取耻骨联合上两横指处腹壁横切口,切开皮肤,钝性撕开皮下脂肪层、筋膜层至皮肤两角外约4-5cm,形成外小里大的“倒碗形”切口,钝性撕开腹膜,不分离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在疏松反折腹膜上约2-4cm处横形切开子宫全层,依次娩出胎儿、胎盘。采用I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子宫切口全层,间断加固,不缝合腹膜,I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筋膜层,4号丝线间断褥式缝合皮肤、皮下脂肪3针,对合皮缘后,6把组织钳夹持5min去除。并与同期传统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周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中娩头容易,术后病率低,疼痛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式周氏剖宫产术减少了手术步骤,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保证了母婴安全,利于产妇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萍  殷惠容  史承明 《江苏医药》2003,29(5):368-369
目的 比较theMisgavLadachmethod剖宫产术 (简称M L剖宫产术 )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方法  4 2例M L剖宫产使用Joel Cohen方法开腹 ,不缝合膀胱腹膜反折与腹膜 ,一层缝合子宫下段切口 ,腹壁切口仅缝合 2~ 3针 ;4 2例采用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结果 观察组胎儿娩出的平均时间为 ( 6± 4 )min ,对照组为 ( 10± 4 )min ,P <0 0 1;观察组术中出血为 ( 138± 6 8)ml,对照组为( 193± 10 5 )ml,P <0 0 1;观察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为 ( 2 1± 9)h ,对照组为 ( 34± 9)h ,P <0 0 1,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为 ( 10± 5 )h ,对照组为 ( 2 4± 12 )h ,P <0 0 1。观察组均于术后 5天拆线 ,对照组均6天拆线。结论 theMisgavLadachmethod剖宫产术具有缩短胎儿娩出时间 ,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减少住院时间等优点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下腹髂前上棘连线下2-3cm处,做一长15cm横切口,钝性分离皮下脂肪及腹直肌,纵向撕开腹膜,肠线单层连续锁边缝合子宫切口,不缝合腹膜,连续缝合筋膜,间断全层缝合皮肤,皮下3针。并与同期腹部弧形切口剖宫产进行比较。结果 新式剖宫产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术后患病率低,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于耻骨联合上2.5~3cm沿半月形腹壁横沟做横弧形切口,钝性分离脂肪层及筋膜,将腹直肌与筋膜游离开,钝性撕开腹直肌与腹膜,取子宫下段高位切口,可吸收线单层连续锁扣缝合子宫肌层,不逢合腹膜,可吸收线缝合直肌前鞘,4号丝线将皮下脂肪及皮肤缝合3针。与传统式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方面,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其改良式剖宫产术在以上各项中所用时间最短,出血量最少(P〈O.05或P〈O.01),其后依次是新式剖宫产术和传统式剖宫产术。术后排气时间,坐起喂奶时间,改良式剖宫产术和新式剖宫产术差异无显著性,但两者均优于传统式剖宫产术(P〈0.05)。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术操作简单,优点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式剖宫产的效果。方法:取下腹部两髂前上棘连线下3cm处为切口部位,横直行切开皮肤全层,用弯钳向正中分离腹直肌,向两侧拉开腹直肌,暴露腹膜,分离腹膜外脂肪,将腹膜打一小油,撕开腹膜切口。暴露子宫下段,将膀胱腹膜返折切一小口,向两侧撕开约10-12cm,下推膀胱约2-3cm,在子宫下段肌层中央切开2cm,向两侧弧形撕开肌肉约为11-12cm,破膜娩出胎儿,立即徒手剥离胎盘,而后将子宫提出腹腔,子宫切口用Ⅰ号合成可吸收缝线全层连续缝合,用Ⅰ号合成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筋膜,将线结打在筋膜内,皮肤至皮下脂肪用4号丝线间断全层褥式缝合3钟,针间皮肤用Attis钳钳夹对合5min。术后留置导尿管24h,静滴青霉素2天。术后第一天换药一次,术后五天拆线。新式剖宫产术100例,随机选择近期同类病例中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00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术后下地活动、进食、排气均纟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术后下地活动、进食、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术后病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术后5-6d出院,对照组术后7-9d出院,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新式剖宫产较传统术式简单、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病人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是经腹切开子宫娩出胎儿的手术,是产科的常见手术。新式剖宫产术是一种改良的下腹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的特点是筋膜横切,腹膜横行撕开。子宫肌层只一层连续锁扣缝合,不缝合膀胱反折腹膜,也不缝合壁层腹膜,对膀胱及膀胱前筋膜无损伤。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刀口美观等优点。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剖宫产适应证有扩大趋势,剖宫产率也随之急剧上升,因此,加强剖宫产术后护理,能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本文浅谈通榆县第一医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179例新式剖宫产术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式剖宫产的效果。方法 :取下腹部两髂前上棘连线下 3cm处为切口部位 ,横直行切开皮肤全层 ,用弯钳向正中分离腹直肌 ,向两侧拉开腹直肌 ,暴露腹膜 ,分离腹膜外脂肪 ,将腹膜打一小洞 ,撕开腹膜切口。暴露子宫下段 ,将膀胱腹膜返折切一小口 ,向两侧撕开约 10~ 12cm ,下推膀胱约 2~ 3cm ,在子宫下段肌层中央切开 2cm ,向两侧弧形撕开肌肉约 11~ 12cm ,破膜娩出胎儿 ,立即徒手剥离胎盘 ,而后将子宫提出腹腔 ,子宫切口用Ⅰ号合成可吸收缝线全层连续缝合 ,用Ⅰ号合成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筋膜 ,将线结打在筋膜内 ,皮肤至皮下脂肪用 4号丝线间断全层褥式缝合 3针 ,针间皮肤用Attis钳钳夹对合5min。术后留置导尿管 2 4h ,静滴青霉素 2天。术后第一天换药一次 ,术后五天拆线。新式剖宫产术 10 0例 ,随机选择近期同类病例中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10 0例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 (P<0 0 1) ,术后下地活动、进食、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 ,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术后病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观察组术后 5~ 6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对手术后效果影响。方法:对2000年7月~2001年7月在我院行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168例,分成缝合腹膜组与不缝合腹膜组,在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术后切口愈合方面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不缝合腹膜组在手术后发热,腹壁切口延期愈合方面与缝合腹膜组差异无显著性,在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上比缝合腹膜组少。结论:施行子宫下段剖宫产,不缝合腹膜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排气早、疼痛轻等优点,不会增加腹腔脏器粘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式剖宫产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耻骨联合上1 cm横切开皮肤稍呈弧形,长13 cm,钝性分离脂肪层及腹直肌,横向撕开腹膜,长度为23 cm,采用高位置子宫横切口,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子宫全肌层6~7针,返回时平行褥式缝合浆肌层,不缝腹膜,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3针。并于同期腹部横弧切口剖宫产比较。结果改良式手术时间短,术后排气快,切口疼痛轻,术后出血少,病率低,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利弊,以期改良现有手术方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58例为研究组,其中改良新式剖宫产28例为A组,新式剖宫产30例为B组,腹壁纵切口剖宫产32例为C组,二次手术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对比三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腹腔粘连情况、术中总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及腹腔粘连差异均有显著性,而术中出血量及总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可使腹直肌与子宫致密粘连,导致再次手术进腹时分离粘连时间长,腹直肌损伤大,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产术严重,给再次手术增加了难度,通过新式剖宫产术壁层腹膜缝合的改良,不但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优点,而且阻断了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的粘连,特别是不扰乱和损伤膀胱,不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是一种很好的新式剖宫产改良术。腹壁纵式手术切口创伤小,再次手术操作简单,进腹时间短,对有二胎指标可能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对再次剖宫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再次剖宫产孕产妇75例,根据首次手术切开方式的不同,分为腹壁纵切口组(45例)和横切口组(30例),比较两组产妇行再次剖宫产时腹壁粘连情况。结果纵切口组总粘连率为15.56%,显著低于横切口组(63.33%),其中重度粘连占2.22%,与横切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纵切口组的胎儿娩出时间和手术总时间分别为(9.24±1.22)min和(39.15±6.28)min,与横切口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6.33±65.17)ml和(251.32±59.87)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纵切口可减少腹壁粘连的发生,对有再次剖宫产需要的孕妇,首次剖宫产术首选腹壁纵切口,可降低再次手术的风险,提高孕妇和胎儿娩出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焦青果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91-192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开腹妇科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115例产妇,首次均为新式剖宫产,3~5年内再次在本院行开腹妇科手术患者。对行新式剖宫产术患者再次开腹手术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手术效果。结果:115例行新式剖宫产术产妇随访1~3年,患者子宫修复均良好,切口表面较平,多数患者切口能被腹壁皱褶遮盖,体表美观,12例产妇由于瘢痕体质较为明显,2例产妇由于皮下脂肪液化从而影响伤口愈合。行再次开腹妇科手术后,出现盆腔粘连31例,占27.0%,其中14例较为严重,子宫粘连前腹壁,帮光位于腹壁切口下方,大网膜呈纵隔样,再次开腹后手术难度系数增加,剥离过程中易损伤膀胱。结论:新式剖宫产术术式简单、操作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但对再次妇科开腹手术会造成一定影响,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三种剖宫产术式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种剖宫产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收集有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三组:(1)改良新式剖宫产组(改良组)100例,新式剖宫产组(新式组)100例,腹壁纵切口剖宫产组(传统组)100例.比较三种剖宫产术式术中情况和手术结果.结果 改良组、新式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后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采取再次行剖宫产孕产妇224例依据首次剖宫产方法分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腹壁纵切口)104例,新式剖宫产术组(腹壁横切口)120例进行观察。结果新式手术组在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中腹腔粘连情况,住院时间上显著差于传统手术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局部损伤少,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积极有效的降低剖宫产术率,对剖宫产术适应证严格掌握,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术中缝合腹膜,减少粘连,为下次剖宫产提供较为良好的腹腔条件。  相似文献   

16.
高松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67-69
目的 探讨首次腹部横切口与纵切口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患者盆腹腔粘连程度、术中情况及腹壁瘢痕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2009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4例再次剖宫产产妇,根据产妇首次剖宫产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56例,首次剖宫产选择纵切口术式;对照组48例,首次剖宫产选择横切口术式。记录两组产妇的盆腹腔粘连程度、腹壁瘢痕及再次剖宫产术中情况。结果 研究组首次剖宫产术后大网膜粘连3例,腹腔粘连5例,膀胱腹膜返折粘连2例,发生率为17.9%(10/56);对照组大网膜粘连7例,腹腔粘连10例,膀胱腹膜返折粘连7例,发生率为50.0%(2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剖宫产术后腹壁出现纤细瘢痕为39例(69.6%),中等瘢痕12例(21.4%),明显瘢痕5例(9.0%),对照组分别为21例(43.8%)、18例(37.5%)、9例(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手术总时间为(44.2±6.4)min,术中出血量为(256.3±31.8)ml,开腹至胎儿娩出时间为(7.9±1.1)min,对照组分别为(55.3±7.1)min、(298.0±42.7)ml、(10.7±1.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次剖宫产产妇选择纵切口术式能够降低盆腹腔粘连程度,并降低再次剖宫产的手术风险和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观察组剖宫产术式与新式剖宫产手术优势及再次手术的腹腔粘连情况,以期选择最合理的术式,适宜基层医院推广。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0月来院行观察组剖宫产术765例,以及二次开腹手术,包括上次观察组剖宫产165例、上次新式剖宫产术10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其腹壁及盆腔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病率低,粘连较轻,粘连发生率低,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剖宫产术步骤简单,粘连较轻,发病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吕禄平  陈欣  何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9,(17):2609-2610
目的:探讨需再次剖宫产时,首次剖宫产腹壁切口的选择。方法:对2001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既往有剖宫产史2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下腹纵切口和下腹横切口,盆腔粘连、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结果:下腹横切口再次手术开腹时间与手术总时间均大于下腹纵切口,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有可能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笔者认为选择纵切口为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第1次剖宫产时不同手术方式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二次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第1次手术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15例(组1),新式剖宫产组57例(组2),对两组二次手术腹腔粘连程度、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开腹时间与术后病率及术后排气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组患者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相比,腹腔粘连严重,手术时间与开腹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排气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腹腔粘连严重,术中出血多,手术后恢复差,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慎重选择第1次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