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儿男,6月。经常发热、咳嗽,曾因支气管肺炎两次住院。但患儿病情反复,病程迁延,积极治疗下突发高热,T41.7℃,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尸解所见:右肺代偿性肺气肿,色暗红,广泛点片状瘀血,约13.5×9×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9岁,汉族,住院号85619,超声号756.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活动后气促.查体:口唇无青紫,心前区轻度隆起,双肺呼吸音稍粗,心率96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三助间可闻Ⅱ+级喷射样收缩期杂音,伴有震颤亢进.ECG:心电轴-150°,双室大,以右室大为主.胸部X片:双肺纹理增多,肺动脉段突出,双侧心室大,CTR=0.52.  相似文献   

3.
总结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的护理效果。对128例ASD、VSD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完善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术中配合良好,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做好ASD、VSD介入治疗的全过程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促进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继1974年king和Mills发明经静脉闭合房间隔缺损(房缺)技术和双伞闭合器后,1988年Lock又利用关闭动脉导管的双伞发明了闭合室间隔缺损(室缺)技术。现就国外近20年经导管闭合房缺和室缺的闭合系统的演进、闭合技术、病例选择、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室间隔缺损(VSD)和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先天性心脏病ASD、VSD患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患儿采用经股动静脉VSD、ASD封堵术治疗,B组患儿采用经颈静脉VSD、ASD封堵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肌酐水平。结果A组手术成功率为96.7%(29/30),B组手术成功率为93.3%(28/3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低于A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为(50.45±10.46)min,短于A组的(68.79±12.56)min,术后住院时间为(4.86±3.46)d,短于A组的(8.78±5.5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A组肌酐水平为(32.15±13.56)μmol/L,B组肌酐水平为(32.65±13.59)μmol/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VSD、ASD患儿的临床治疗中,经颈静脉VSD、ASD封堵术保留了传统介入治疗安全、微创的优点,且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右位心、全内脏易位并室间隔缺损1例报告晋江市医院曾献礼,苏礼辉患儿女,11岁。因鼻衄后呕血半天于1991年5月12日入院。患儿平素活动后易气促,有反复鼻衄史。父母非近亲婚配,母孕期无特殊。体检:神态疲倦苍白,发育营养较差。左鼻粘膜轻度糜烂,见血痂。双...  相似文献   

7.
李跃香  崔丽  王佩显 《天津医药》2007,35(11):825-825,I0003
双孔二尖瓣(double orifice mitral valve,DOMV)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二尖瓣畸形,Greenfield于1876年首次作出个案报道,本畸形在先心病尸检中占1%,至2004年国外累积报道230例,国内十余例,笔者报告一典型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8例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病例采用经肺动脉干切口行修补术的治疗总结。方法室间隔缺损补片修补18例。结果死亡1例,存活17例,效果满意,无残余瘘和新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结论对干下型室间隔缺损采用经肺动脉干切口行补片修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通常心外科医师应用人工合成的材料或预处理的异体心包片来修补室间隔缺损.我院采用取自自体的卵圆窝房间隔作为修补室间隔缺损的材料共治疗6例病人,以下是我们应用该方法的经验及体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三尖瓣闭锁合并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的成因、症状、诊断,进一步明确加强对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例三尖瓣闭锁合并房间隔、室间隔缺损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咳嗽、纳差。辅助检查示左心室增大、室间隔、房间隔回声中断。结论加强孕妇保健及孕前检查、积极避免可能的高危因素,能够有效减少小儿先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单纯性室间隔缺损(ventrieular septal defect,VSD)、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术前、术后及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进行分析,得到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清蛋白,建立诊断模型指纹图谱。方法采用MALDI-TOF-MS技术分别检测27例单纯VSD、ASD患者与20名正常人血清蛋白相对含量,运用Flex Analysis和Bio Tools软件对两组血清蛋白质谱进行分析;筛选出差异蛋白,再通过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交叉验证,得到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结果检测到蛋白质质荷比(M/Z)在600~10500 Da范围内,单纯VSD、ASD组与正常人组有差异的蛋白质峰为15个(P<0.05)。生物标记物可以将单纯VSD、ASD组与正常人准确地分组,其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97.2%。结论MALDI-TOF-MS技术对单纯VSD、ASD组术前、术后及正常人组血清蛋白质谱进行分析,可以筛选出单纯VSD、ASD患者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但在同一个家族中发生相同病例则较为少见。1959年Campbell氏复习40个家族性先天性心脏病,认为先天性心脏病可能有遗传因素,但并不一定符合孟德尔定律。他从377个家庭中有1例或1例以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析后认为,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者,其子女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性比无家族史者高20倍。本所发现一家族中同时有3个胞兄妹均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下称房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龄先心病房间隔缺损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龄先心病房间隔缺损一例太原市中心医院(030009)冯惠芳薛伟珍陈武毛朝旭审校患者:男性,80岁,干部。五年前出现心悸、胸憋、气短,以活动时为著,舌下含消心痛10mg约半小时可缓解,曾于1992年~1995年四次住我院,诊断冠心病、卧位型心绞痛、双...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40岁。因阵发性心悸1个月,当地医院心脏超声检查发现房缺,为介入治疗而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26/74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74次/min,心前区无隆起,心界稍向左扩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约2/6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伴分裂。肺腹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胸部X线片示肺动脉段隆起,肺血增多。心脏超声示继发性房缺,缺损为18 mm。完备术前检查后介入治疗。术中局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12岁,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于1980年12月23日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胸骨正中切口。心外探查:右室增大,肺动脉主干具明显震颤,右室流出道轻震颤。肝素化(3mg/Kg体重)后,按常规步骤建立体外循环。手术分两步: 1、主动脉根部作横弧形切口,约2.5cm  相似文献   

16.
17.
为分析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的效果,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ASD(12例)和VSD(4例)失败后需再行外科手术的16例,其中封堵器脱落7例,心脏穿孔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瓣膜关闭不全2例(其中1例合并Ⅲ度AVB),残余漏和封堵失败各1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取出封堵器,修复心内畸形,术后入ICU监护。结果表明,ASD介入治疗患者中,手术探查ASD直径平均31mm,较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平均直径26mm增大(P〈0.05)。ASD部位为中央型5例,下腔型7例,与术前诊断相符率41.7%,不相符率58.3%。VSD直径平均5mm,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VSD部位为膜部2例,流出部与肌部各1例。3例Ⅲ度AVB者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心内畸形修复完善,无手术死亡。结论: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介入封堵失败后并发症,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并可避免并发症造成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8.
我院从1992年—1997年共收治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17例,占同期室间隔缺损手术病人的6.8%,均在体外循环(ECC)下行一期手术治疗。1临床资料本组VSD+PDA病例,男8例,女9例,年龄1.5岁~4岁,平均2.6岁。病...  相似文献   

19.
李静  陈明  丁云川  尹帆  余源  刘超  王庆慧 《云南医药》2004,25(5):428-429
目的 通过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VSD)及房间隔缺损 (ASD)并存的超声漏诊的分析 ,探讨其可能的原因及避免措施。方法  14 8例经手术证实的VSD合并ASD患者。常规进行M型与二维、脉冲、连续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就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的VSD合并ASD者 5 3例(ASD1 0± 0 6 1cm) ,漏诊ASD (0 6 0± 0 38cm)者 95例 ,诊断符合率 36 % ,漏诊率 6 4 %。其中 ,卵圆孔未闭(PFO) (0 5± 0 0 7cm)漏诊 80例 (5 4 % ) ,占所有漏诊ASD84 %。结论 检查者的疏忽、ASD较小、压差较小、二维图像差及功能上闭合的PFO是ASD漏诊的原因。而仔细检查、准确测量、联合应用各种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房间隔缺损误诊支气管扩张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 男 ,18岁。主因咳嗽并咯血 2个月 ,于 2 0 0 2年 2月 2 1日入院。 2个月前受凉后出现晨起咳嗽 ,咳少量白色泡沫样痰 ,有时痰中可见血丝 ,后渐加重 ,咯鲜血及陈旧血块 ,每次约 2~ 3ml,晨起及活动后明显 ,伴胸闷、气短、低热、盗汗。当地医院胸片示 :支气管扩张 ,结核不除外。给予青霉素、氧氟沙星、酚妥拉明、安络血等药物治疗 ,咯血消失 ,仍感全身乏力 ,活动后气短 ,无活动后发绀。既往因过敏性紫癜于 1997年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 ,2 0 0 0年曾有咯血病史 ,并伴有结核中毒症状 ,胸片示肺内出血、肺部感染。入院后查体 :口唇无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